如果是这样,自己手底下的人,恐怕就真的有些不够看了。
但是,就这一时半会儿,上哪儿去找一个才学出众的厉害人物呢?
楚王叹了口气,拿起放在车厢内盒子里的三国演义准备解解闷,忽然看着手中的书,眼前一亮。
第151章 驿中偶遇
当齐王回到府中,将情况跟独孤先生说了,独孤先生也陷入了思考。
过得片刻,独孤先生才缓缓道:“殿下,孟夫子这一手很妙啊!”
“他知道他作为一个文人,虽然地位崇高,但卷进储位之争绝对没好处,故而选择了这样一个办法,来堵住大家的嘴。哪怕最后他真的选了殿下或者楚王的人当关门弟子,外人也挑不出毛病,毕竟这是众目睽睽之下的唯才是举。”
“如此一来,咱们只需要找到一个足够有才华的人为我们所用,那就能够顺势拿下孟夫子了。”
齐王不耐烦地道:“这点本王当然看得清楚,可如今的问题是上哪儿找这么一个足够有才华的年轻人?楚王在文坛的积累,可是远远强过我们!我们现在手上的那几个人,你觉得能力足够去竞争这个位置吗?”
独孤先生被这么一抢白,也不生气,微笑道:“殿下忘了,如今的京中,什么事情最红火?”
齐王一愣,忽然脑中一道灵光闪过,“你是说三国演义?”
独孤先生点头,“不错,在下也买了一本看了,其作者胸有乾坤,富有韬略,文采斐然,堪为一时之选。定国公不是亲口与您说了,此书作者是个年轻人吗?您想想,这岂不是完美?”
齐王猛地坐起,一拍大腿,“不错!这人论才学绝对是够格的!而且,就凭如今本王与定国公的关系,不说让定国公只告诉本王那人的身份,让他拖延几日再告诉楚王,给本王争取些时间去拉拢,总是可以的吧?”
独孤先生点头,“殿下之智,令在下叹服。”
齐王嘿了一声,望向窗外。
楚王,你就等着看我一举逆转你引以为傲的士林名望吧!
虽然齐王和楚王,都没有刻意去宣扬,但孟夫子要收一个关门弟子的消息,还是如长了翅膀一般,飞向了中京各处。
这一下,中京城中的许多读书人都疯了。
那可是天下文宗的关门弟子啊!
不说一步登天,那也差之不远了。
在这个消息的推动下,赶往周山的人更多了。
给暗中保护孟夫子的百骑司忙得够呛。
在这样的躁动中,另一个消息也让无数人疑惑。
孟夫子说他已经有了个心仪之人,那人到底是谁啊?
“齐政,前面不远处,就是临都驿了。到了此地,距离中京就只有小半日的路程了。”
下午时分,卫王和齐政策马登上一个小土坡,亲自握着马鞭,替齐政介绍着。
齐政的目光中,已经可以遥望见那抹黑了大片地平线的雄城黑影。
那里,是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大梁权力中心;
那里,是让无数人流连忘返的天下第一繁华之所;
那里,同样也是让无数英雄豪杰梦断身陨的天下第一凶险之处。
“你在想什么?”
卫王的声音轻轻响起。
齐政笑着道:“我在想,自此刻起,我们应该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
卫王挑眉,“有趣?”
齐政呵呵一笑,“与人斗,其乐无穷嘛!”
“哈哈哈哈,不愧是你啊!”
看着二人“郎情妾意”的样子,土坡下的凌岳不屑地哼了一声。
凌将军表示,跟嫉妒没关系,单纯就是看不惯两个大男人那么腻歪。
队伍重新启程,很快便来到了临都驿中。
身为皇子,又兼钦差,驿丞不敢怠慢,立刻安排喂马、食宿等。
稍作休整,卫王和凌岳、齐政、周坚四人一起,来到了楼下大堂之中用餐。
大堂里桌子不多,但好在也没多少人,刚好坐满。
卫王等人也没亮明旗号,故而大家都各自相安。
驿丞亲自端来饭菜,众人还没吃两口,四个身影便从门外走了进来。
这四人样貌都很年轻,身着华服,一派飞鹰走狗的样子,似是京中某些权贵公子。
他们目光扫过堂中,没发现背对他们的卫王和凌岳,其中一个年轻人便直接来到一张只有一个书生坐着的桌旁,冷冷道:“你,起来!”
书生衣衫普通,头发上似还有尘土,看上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赶路人,但他却只看了这华服公子一眼,便自顾自地继续吃饭,压根没搭理对方。
那年轻人眉头一皱,伸手就将书生的菜盘掀了,“你他娘的聋了?”
书生看着他,“重新给我叫一盘,然后滚出去。”
那年轻人仔细打量了一下书生的穿着,一声放心的冷笑,“你他娘的还没睡醒吧?知道这是什么地”
书生直接起身便是一拳,果断而精准地砸在对方眼睛上。
年轻人痛呼一声,倒退几步,被身后三人扶住,愤怒地叫嚣道:“他娘的,敢打我?你知道老子是谁吗?”
书生缓缓一叹,“听说过有教无类吗?”
四人一愣,这时候你他娘的拽什么文?
“意思是,老子教训你们,不用管你们是谁!”
说着那书生便一个箭步上前,一脚踹在那年轻人肚子上。
两旁的其余年轻人立刻动手,朝他左右夹击而来。
书生手底下功夫还真不差,左手举臂一架,挡住左边来的摆拳,右脚顺势横踹在右边人的胸膛,将他踹了个趔趄,而后整个人顺势一拧,右肘高抬,砸中左边人的脸颊。
在电光石火之间,左手五指张开,精准握住一只朝他打来的拳头,合住猛地一拉,将一个年轻人扯过来,为他挡住了一根砸来的板凳。
几个动作,四个年轻人就全挂了彩。
而书生毫发无伤。
但就在这时,从门外呼地涌进十几个带刀护卫。
一个气急败坏的年轻人冲上去,一把拔出护卫腰间的刀。
雪亮的刀身便让看戏的众人心头一寒。
书生站在原地,眯眼看着面前的情况,似在衡量进退。
年轻人抹了一把带血的鼻子,狰狞道:“你完了,老子会折断你的手脚,挖了你的眼睛,一点点地慢慢折磨死你!”
他的话音方落,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却在一旁响起,“雷二郎,你真当朝廷是你家开的,王法是你家定的是吧?”
几个年轻人齐齐一愣,循声看去,只见一个身影负手缓缓朝他们走来。
队伍中,一个年轻人直接道:“没你的事儿,滚”
他的话还没说完,脸上便啪地挨了一巴掌。
打他的,却不是别人,赫然正是方才持刀放狠话的年轻人。
年轻人在一巴掌给同伴扇了个懵逼之后,将手中刀一扔,恭敬地看着对方,“小小公爷.您也在啊!”
一声称呼,让其余三人一愣,然后猛地一惊,咽了口口水。
这中京城有许多的小公爷。
但如果不带姓氏就能特指的,便只有一个。
定国公嫡孙,安国公外孙,一人身担两家之重的凌岳。
凌岳淡淡道:“方才一切我都看见了,你们惹事在先,挨打不冤,带上你的人,赶紧滚,别妨碍我吃饭!事后若敢报复,我去找你们老子问问王法!”
二代就得更大的二代才镇得住。
凌岳一句话,四人屁都不敢放一个,跑得飞快,仿佛生怕凌岳反悔。
书生看着凌岳,拱手道:“多谢兄台。”
凌岳耸了耸肩,朝着身旁的齐政指了指,“别谢我,谢他。”
齐政笑着拱手,“在下齐政,有礼了。”
书生也回礼道:“在下姜猛,多谢兄台援手。”
第152章 入京,十里相迎
“未曾想,姜兄一介书生,竟能有如此武力,在下实在佩服。”
姜猛的饭菜没得吃了,见礼之后齐政便将他请到了自己这桌同席。
当然这也肯定是征求过卫王意见的。
坐定之后,他便笑着开口,引导起了话题。
在没人招惹的时候,姜猛完全没有先前的暴躁,简直就像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欠身微笑道:“礼乐射御书数,乃我儒士基本之修养,不值一提。”
齐政笑着点头,“确实,如在下这等手无缚鸡之力的,便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姜猛摇头,“阁下一行身份不凡,却能坚持正义,不视平民如刍狗,此乃仁;能为在下这个陌生人站出来,主持公道,此乃义;不以我身份低微而邀我同席,言谈也不轻慢,此乃礼;人若能守仁、守义、守礼,无论如何,都称不上百无一用的。”
这话一出口,让卫王和凌岳都有些挑眉诧异,没想到路边随便遇见个书生,就能有这般水平。
周坚咽了口口水,中京城随便一个书生要是都这档次,自己这点本事就来中京求学,那岂不是光着屁股拉磨转圈丢人?
凌岳看着姜猛,“阁下既然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为何却一言不合就要动手?在下见过的读书人里,阁下这样的可不多。”
姜猛淡淡一笑,“道理,是要在对方愿意听的时候才讲得起;拳脚,是让那些不讲道理的能静下心来听我讲道理。”
凌岳默默点头,端起酒杯,“喝一杯。”
以凌岳的身份,能够主动敬酒,可见姜猛的言语是真让他深感认同。
姜猛也不扭捏,和凌岳碰了一杯之后,又给自己满上一杯,站起身来,“今日之事,诸位高义,姜猛在此谢过!”
周坚连忙站起,齐政也起身,而后卫王和凌岳也跟着站起,五人饮了一杯之后。
待重新落座,周坚自来熟地好奇道:“姜兄,那有教无类,是你说的那意思吗?怎么跟在下从夫子那儿学的不一样啊?”
姜猛闻言神色微微有些尴尬,齐政主动道:“坚哥儿,书上说的,当然不是姜兄那个意思,你要考科举还是按照夫子讲的来。但是我倒觉得,姜兄说的不一定是错的。”
姜猛眼前一亮,“你不觉得在下是在曲解圣贤之意?”
齐政笑着道:“怎么会,孔夫子身高九尺六寸,其父便是以勇武著称,当初孔夫子游历天下之时四处纷争,若无几分勇武傍身,岂能周游列国?”
姜猛猛地一拍齐政的肩膀,“兄台,知己啊!我早就这么觉得了,可惜我师父那个糟老头子,迂腐得紧,动不动就骂我,他也不想想,要没我陪着他,就他那老胳膊老腿的,早没了,还说什么游历四方呢!”
卫王和凌岳听得嘴角一抽,面面相觑。
齐政却点头道:“不错,就像君子不重则不威,完全可以是君子动手就得下重手,否则立不了威信,也说得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