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权相 第95节

  很快,童瑞回到御书房中,将手中火漆未拆的信筒双手递上,“陛下,卫王殿下急奏。”

  听见这样的话,天德帝的表情也没有一丝变化,只是伸手接过,不露痕迹地检查了一下火漆之后,将信筒打开。

  童瑞也习惯了天德帝这般的表情,尤其是在太子殿下薨了之后,陛下愈发地不见喜怒,让他这个陪在身边几十年的老东西都感觉到了一丝压力。

  但忽然,他的耳中,听见了天德帝悄然变粗的呼吸声。

  嗯?

  而后,他的余光更是瞥见,天德帝默默坐直了身子。

  童瑞心头不禁大震。

  这卫王殿下,是在苏州做了什么,竟然能引得陛下如此!

  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若是不好的事情,今夜的宫里,不知道又有谁要遭殃了。

  虽然如此想着,虽然对那封信报的内容无比好奇,但童瑞还是忍住了偷瞄的冲动,老老实实地垂首站在一旁。

  “童瑞,朕饿了,去长宁宫里替朕取些糕点来。”

  当天德帝略显苍老的声音响起,童瑞在躬身应下的同时,心头也明白,卫王这是干了件让陛下非常满意的事情。

  等童瑞走了,天德帝看着手中的信报,连连点头,甚至忍不住握拳轻轻挥了挥,眼神中藏着止不住的欣慰。

  这份欣慰,不止是对卫王在江南做下的事情,更是对卫王在信中所表现出来的坦诚。

  能干且忠诚的儿子,谁会不喜欢呢!

  并且,更让他更喜欢的,是这封信报末尾附上的清单。

  以千万两为单位的金银珠宝,哪个皇帝会拒绝呢?

  等童瑞回来,天德帝吃了一块糕点,缓缓道:“去请定国公入宫。”

  楚王府。

  在当今天下的顶层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被说烂了的话:

  陛下诸子,楚王最贤,齐王最狡,燕王最烈,蜀王最仁,代王最庸,卫王最勇。

  此刻的楚王府中,这井井有条的陈设,那秩序井然的仆人,着实没有辱没贤王的名头。

  楚王皇甫烨端坐在椅子上,看着书。

  他的椅子和市面上寻常的椅子有些不同,在椅子前方,支出来两个脚踏,当楚王坐在上面,将脚放在脚踏之上时,刚好就能保证整个人坐得笔直而对称。

  他双手持着书,左右展开的幅度都是一模一样,一派岁月静好,潜心向学的样子。

  “殿下!”

  一声呼喊,将这份宁静猝然打破。

  楚王缓缓合上手中的书,将它在桌面上放好,而后转头看向快步走入房间的心腹门客。

  来人样貌清癯,蓄着两撇八字胡,看上去颇有几分儒雅之感。

  但此刻他的脸上,却全无儒雅从容的样子。

  楚王看着他,轻声开口道:“你的帽子歪了。”

  来人连声焦急道:“殿下,苏州出了大事了!南京巡抚马有昌,苏州知府林满,死了!苏州商会会长洪成,也因为通倭被抄家处斩了!目前苏州方面给朝廷的奏报是,洪成勾结倭寇,倭寇入城作乱,杀了马有昌和林满!”

  楚王缓缓起身,走到他身前,“本王跟你说了,你的帽子歪了。”

  说着就伸出手,主动帮幕僚理正了帽子。

  然后,他才缓缓道:“如此说来,如今的苏州城,已经是老六说了算了。”

  幕僚也在这份从容气度下,缓缓冷静下来,“恐怕还不止。苏州位置重要,卫王又行抄家之事,恐怕已有诸多把柄在手。”

  楚王微微点头,神色并无慌乱沮丧,“如此看来,是本王低估他了。”

  “他那个手下,可还在京城?”

  “殿下如果说的是那个叫乔三的,是在的。”

  “看来本王需要与他再见一面了。你安排一下。”

  “是。”

  楚王看着幕僚,微笑着道:“又没多大事,别苦着个脸。”

  幕僚强挤出几分笑容,拱手叹服,“殿下之胸怀,实令属下佩服至极。”

  楚王平静地转过身,在椅子上坐下,重新捧起书本,“准备一下,该要入宫了。”

  幕僚点头,果然,片刻之后,宫中传旨的太监就来了,请楚王入宫议事。

  另一边,齐王府。

  比起楚王府的极致整齐和秩序,齐王府就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从里到外,从景致到人物,都突出两个字:豪横。

  高大挺拔,一身华贵的齐王原本豪迈随性地坐在坐榻上,斜倚着凭几,却在听见手下的消息后,震惊地起身,又惊又喜,“你说什么?”

  “回殿下,这是真的,苏州府、南京省的公文都送来了,江南总督俞翰文的折子也递到了政事堂。苏州商会会长洪成勾结倭寇,城中作乱,南京巡抚马有昌、苏州知府林满两人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卫王和苏州卫指挥使张世忠联手平乱,斩杀倭寇数百人,但还是走脱了贼首中条三郎。”

  齐王兴奋地握拳在掌心一击,马有昌和林满都是楚王的嫡系,更关键的是,这两人死后,两个极其重要的位置空出来了!

  他扭头看向房间一旁,“独孤先生,你怎么看?”

  房间内的书桌旁,还坐着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文士,轻捻着胡须,“江南人跟倭寇有勾结,此事不假。但要说洪成引倭寇入城,杀了马有昌和林满,这不可能,应该是卫王的手笔。而且那个中条三郎,恐怕落进了卫王的手中。”

  齐王皱眉,“那意思是此事还会有变数?”

  独孤先生笑了笑,“殿下多虑了,他们是怎么死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真的死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死是陛下希望看到的。江南的公文,便足以定性。”

  齐王闻言眼前一亮,缓缓点头,“不错,父皇本来就要整治江南,如今这两个位置空缺,父皇肯定乐见其成,独孤先生,你说我们要不要?”

  独孤先生摇头,“殿下既然都知道陛下乐见其成,还能想不到陛下会安排自己的人吗?殿下最好是趁机与卫王合作,驱虎吞狼,他那个手下不是还在京城嘛,可以再见一面,但切莫去争这两个位置。”

  齐王对这位独孤先生似是十分信任,闻言立刻点头,“先生说得是,本王知道如何做了。”

  “殿下可以思量一番,如果在下猜得不错,稍后,应该便有人前来请殿下入宫了。”

  话音方落,传召太监便在门房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在这位素重尊卑且生性豪迈的齐王面前,饶是宫中内侍也不敢有丝毫造次,恭恭敬敬地道:“齐王殿下,奴婢奉陛下之命,召您入宫议事。”

  齐王淡淡嗯了一声,朝独孤先生对了个眼神,点了点头,昂首阔步,入宫去了。

  当他从马车上跳下,楚王也缓缓走下了马车。

  “楚王兄。”

  虽然心头极其不情愿,但齐王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行了一礼。

  楚王看着他那故意弄歪的衣服,嘴角抽了抽,在袖中捏着拳头,嗯了一声,快步离开。

  齐王嘴角咧开几分得意的弧度,迈步跟了上去。

  当他们二人前后脚走进御书房,房间里面已经坐着好几位了。

  政事堂的五位相公不提,没想到定国公居然也来了。

  瞧见这位,楚王和齐王的心头俱是一震。

  虽然定国公并未插手储位之争,但他的好孙子凌岳却是跟着卫王去了江南,陛下在这个场合,将定国公叫来,是什么意思?

  二人几乎同时都想到了一个可能,齐王一喜,楚王却轻轻地皱了皱眉。

  瞧见人都到齐了,天德帝的声音也缓缓响起。

  “就在方才,朕收到了江南传来的消息,倭寇竟然攻入了苏州城中!那可是江南腹地的苏州啊!而且朕的南京巡抚,朕的苏州知府,就这么死在了倭寇的乱军中!朕想知道,他俞翰文是干什么吃的!”

  天德帝一巴掌拍在面前的案几上,老龙咆哮,亦能震铄山海。

  群臣齐齐起身,“陛下息怒。”

  一个政事堂相公硬着头皮开口道:“陛下,此事目前还未有定论,兴许还有别的说法也不一定。”

  对这等至尊而言,在人前显露的任何情绪都只是自己的工具,心头并没有任何愤怒的天德帝借着怒气冷哼了一声,“你的意思是,朕的江南总督、南京巡抚衙门、苏州知府衙门,所有离得近的人都在说假话?你韩相公远隔千里,倒看得真切?”

  那人连忙道:“微臣心忧失言,请陛下降罪。”

  天德帝看着众人,缓缓道:“那可是苏州啊!富甲天下的锦绣苏州啊!一位巡抚,一位知府,就这么被杀死在府衙,若非卫王和张世忠当机立断,浴血奋战,苏州的子民不知道还要经受多少的磨难!”

  “既然他俞翰文没本事抵挡倭寇,那就别挡了!让他滚回京城来!定国公,可愿替朕辛苦一趟,先稳住江南军务,待朕再寻良将相替?”

  定国公当即站起身来,慨然道:“老臣一家世受国恩,陛下但有所需,老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又一个心向江南的政事堂相公连忙开口劝阻,“陛下,定国公年事已高,江南情况复杂,仓促接手,但有闪失,岂不是让人遗憾?”

  身为江南集团在朝堂顶梁柱的政事堂首相杨阶,终于坐不住了,硬着头皮开口道:“陛下,如今江南倭寇作乱,定国公若能出马,自是极好。但中京离江南太远,定国公前去又需熟悉军务,一来二去,时间过长。依臣之见,倒不如对俞翰文严加申饬,所谓使功不如使过,俞翰文自知犯下大错,定会竭尽所能,清剿倭寇,以保全自身,以安大局,朝廷也可从长计议,根据其表现,再做定夺,不至于慌乱。”

  天德帝闻言,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头叹了口气,“子升既如此说了,朕也给你这个首相的面子。”

  杨阶一听这话,猛地抬头,糟了!

  天德帝已经缓缓开口,“那就依你们的,俞翰文继续行江南总督之权,让陆十安原地起复,任南京巡抚,统领南京诸事,协助俞翰文,处理江南兵事。”

  他身子微微前倾,俯视着众人,“诸位没有异议吧?”

第126章 你们对齐公子的厉害一无所知

  杨阶傻眼了。

  他几乎是立刻便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皇帝提议让定国公出任江南总督,握住江南兵权,这是江南集团几乎不可能接受的。

  他们不会有造反的心思,但是如果是定国公这样显然跟他们江南集团不对付的人接管了江南兵权,那他们的走私、贸易等等事情,都要受到严重的影响。

  当初朱完的故事便又要重演。

  更关键的是,现在卫王正在江南搅风搅雨,如果这时候,再把定国公扔过去,江南的底说不定都得被这一老一少掀开了来。

  故而,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天德帝的提议。

  但没想到,天德帝顺坡下驴,同意了他的反对,接着却又扔出来对南京巡抚的任命。

  这时候,杨阶能做什么?

  继续反对?

  朝堂是可以博弈,皇帝也的确不能乱来,但都是有底线有原则的。

  天德帝可远不是那等傀儡皇帝,先前卖了你的面子让俞翰文继续担任江南总督,现在他要让陆十安出任南京巡抚,你敢不懂事儿?

  接连两个任命都被政事堂驳回,你政事堂是想干什么?

  这天下竟是谁人所有?这江南莫非已不是王土?

  在这一刻,杨阶才终于恍然大悟。

  感情陛下从一开始就算准了他们会在江南总督的任命上反对,定国公出现在这儿,压根就是一场戏,一个鱼饵,但偏偏他们只能去咬这个鱼饵。

  因为,如果他们不咬,陛下大可顺势让定国公出任江南总督,那比一个陆十安赚得还更多。

首节上一节95/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