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大领导没有那个本事召集四九城内所有的同行业单位,而是在确认过联合技能竞赛的作用和效果之前,就当是个测试好了。
因此目前的计划是围绕第三轧钢厂进行的,无论是人选还是比赛场地又或者是技能学校的开办,都以这里为主。
这也是张建国觉得自己能在技能竞赛开始前顺利完成计划目标的底气,不然范围扩大至整个四九城,张建国靠两条腿蹬自行车怕是要累死!
不过,即便只是在第三轧钢厂范围内的退休人员,也足够张建国忙活一阵子了。
看着名单上洋洋洒洒近一百五十人的名单,张建国根本不担心,也不在乎会有人拒绝自己。
首届联合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是打响知名度,顺带测试一些成功举办后带来的影响以及效果。
既然只是测试,自然不需要顾虑太多,也不需要过分做的太完美。
张建国个人的计划是这将近一百五十人当中,能拉来十分之一就算目标达成。
当然了,如果可以的话,肯定是多多益善了!
总之,从接近一百五十号人当中拉拢十五人,任务难度固然是有的,但总归是有希望,并非不可能。
所以说,遇到难沟通的,态度强硬的,直接就过了,没必要纠结。
而且以张建国的习惯,他会把自己沟通失败的经过当案例来复盘,然后思考沟通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比如哪里可以改进,哪里可以去除。
由于沟通的群体都是一样的,张建国觉得他们肯定都有部分的共同点。
别忘了,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头,还有一句诱之以利!
就比如对付轧钢厂的那群老技术员们,用可交换技术为引诱他们主动参与。
至于对付这些退休了的老技术员们,张建国的想法是设立部分头衔,要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叫人忍不住保持尊敬的名头。
人都是要脸面的,尤其是这些德高望重,且技术高超的老人们。
如果能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名声和荣誉,想来是能打动一部分人的。
反正张建国的计划是说动十五人,有这个数量的老前辈们坐镇,已经足够掀起一阵热度了。
一个下午的功夫,三个小时,其中光是赶路就有四五十分钟,剩余的时间则是在和五位退休的老技术员交谈。
最终的结果是前三个当场拒绝,另外两个则是要再考虑一下。
对于这个结果,张建国已经相当满意了。
只要不是全军覆没,那就说明还有希望!
而且,有了相关的经验后,在不断的改进下,张建国也觉得自己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第220章 不是吧厂长,你日理万机结果还有时间看报纸啊
回轧钢厂的路上,张建国看了一眼手表,发现自己预留的时间还很充裕后,便没有着急,慢慢悠悠的骑着。
然后一边骑在宽广的街道上,一边在脑海中回想着今天进行的五场沟通,试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出最有用的内容。
和即将开展的技术交流大会一样,今天去拜访这些退休的老技术员们也只是一次尝试而已。
失败不可怕,就怕忙活老半天,一点收获都没有。
拜访五人,虽然被三人严厉拒绝,但还有两人被张建国不断改进的话术吸引了,最终表示愿意考虑一下。
要知道,在最开始的时候,张建国可是做好了迎接全面溃败的准备。
就算今天全军覆没了,大不了明天重头再来嘛。
手里有将近一百五十人的名单资料,够张建国去折腾的。
而且按照这样的进度,张建国绝对来不及的,所以打算把车间主任也拉入伙,在他有空的时候一起去拜访。
从出发地到轧钢厂差不多骑了十分钟的时间,张建国也思考了一路。
好在这个年代的道路不拥挤,路上除了偶尔开过的公交车和数量稀少的小汽车以及并不常见的自行车以外,大部分人都是步行。
这样的路况对从新时代过来的人而言,简直就是完美。
想当年张建国在魔都奋斗的日子,尽管每天的时间都很紧张,可是光在路上就要耗费好几个小时。
不过行情如此,路上也不止张建国一个人堵车,所以心里再恼火也没用。
路上不拥挤,也没有一路的信号灯,所以张建国可以放心大胆的一边悠哉的蹬着自行车,一边思考。
等骑到轧钢厂门口的时候,张建国也总结完了今天的五场沟通过程。
“呼!果然不管是做任何事情,经验永远是最宝贵的!”
“在全部复盘过后,我有些地方的确表现的太唐突了,如果能委婉一些效果会更好。”
“嗯,等晚上回去以后再仔细想一下怎么样才能把整套话术调整到最完美,把准备做足后,明天肯定能有收获的!”
念头收束,张建国嘀咕了几句,脸上的表情变得轻松欢快了许多。
任何事情只有在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情况下会让人感到头疼和难以处理。
可只要知道了具体的流程以及问题所在后,接下来的行动就变得相当明确了。
而现在的张建国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如果不是要赶着回来找厂长去会议室参加技术交流大会,估计张建国会在复盘过后迅速进行调整,然后马不停蹄的前往下一家进行尝试。
张建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了想法就会提前布局,然后在做好准备后快速的付诸行动。
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偏门。
光靠猜测是没用的,还得自己去尝试才行。
按照张建国的性格,他越是溃败就越是来劲,然而现实的情况不允许张建国继续做尝试了,只能明天再说。
进入轧钢厂,张建国直奔厂长的办公室。
路上,张建国将关于拜访老技术员们的想法彻底收敛,以便全身心的投入到技术交流大会上去。
和厂长相处久了以后,张建国算是认清楚了这个人是有多么的不靠谱。
虽然嘴巴上一直嚷嚷着要找机会继续往上爬,但他的种种表现却根本叫人看不出来他如此有上进心。
刚开始的时候,厂长面对张建国时还会稍微客气一些。
可越是往后厂长就原形毕露了,遇到事情自己不愿意动脑子,直接丢给张建国去办。
这和那些习惯性把事情推到下属头上的人有何区别?
说真的,在张建国眼里,厂长比李怀德这个酒囊饭袋好不到哪里去,唯一的区别就是他没有李怀德那么阴险好色罢了。
不过这事儿张建国也懒得纠结了,反正和厂长继续共事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的。
张建国已经了解到了厂长的为人,大领导心里也肯定很清楚。
等联合技能竞赛处理好了,再把技能竞赛的事情推上日程,接下来就没有厂长什么事儿了,到那时,有些账大领导自己会去和厂长算清楚的。
反正有大领导做后盾,即使最后厂长发现这些功劳不属于他也不怕,一切都有大领导兜底。
再说这些事情厂长的确是没有参与进去,除了刚开始,后续基本上都是张建国在忙活,基本没他什么事儿的。
所以,即便最后的功劳簿上没有厂长的名字也不奇怪,谁让他偷懒不付出呢?
毕竟最开始大领导是把这事儿交给厂长去办的,谁知道厂长一股脑的全部推到了张建国的身上。
在张建国看来,大领导绝对是属于那种表面不声张,暗地里却在仔细观察的人,所以谁偷懒,谁付出了,他都看在眼里。
到停放自行车的区域把车子停好,张建国摒除脑海中的杂念,去了厂长的办公室。
笃笃笃……
房门被敲响,过了一会儿里头传来了厂长的回应。
张建国随后推门而入,看到了厂长的办公桌上放着好几份报纸。
面对这个情况,张建国愣了一下,随后满脸的疑惑。
不是,厂长你日理万机,要处理的事情一大堆,结果你躲在办公室里优哉游哉的看报纸?
而且一看还是好几份!
难不成每份报纸上登录的大事件还会不同么?
能成立报社的,手底下多少都有一群能人才干,最起码的分析和撰稿能力是有的。
所以同样一起大事件,可能书写的习惯会不同,比如整体措辞,阐述的语气,以及用词方面,但本质上的内容肯定不会相差太大。
因此不管是看哪一家报社的报纸,或许其他一些小新闻有所不同,但大事件都是一样的,看谁家的都可以。
这也是为何张建国不能理解厂长面前为什么摆放着好几份不同报社的报纸。
难道说厂长已经闲到看报纸打发无聊的时间了?
想到这里,张建国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起来。
不是吧厂长,你宁可把多余的时间用来看报纸打发时间,也不愿意和我一起去为十天以后的联合技能竞赛而努力?
第221章 一桌子的报纸,张建国没来由想起了自己流连于报亭的时光
说实话,当张建国看到厂长坐在办公室里悠闲翻看报纸的画面时,内心是很愤怒的。
哪怕张建国的养气功夫了得,好歹也是前世经历过大风大浪,拥有丰富社会阅历的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乱发脾气。
但厂长此时的表现属实是让人愤怒,反正张建国难以接受。
自己在外头风吹日晒的跑东跑西,去赔笑脸和那些退休的老技术员们沟通,要冒着被他们臭骂和驱赶的风险。
关键是张建国这一世的外表太年轻了,才二十几岁,就是大学生刚毕业的年纪,碰壁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没人会对一个年轻人保持太多的尊重。
谁让这些老技术员们有使性子的资本呢?
但如果厂长能够亲自出马,张建国相信这件事情会变得很容易办。
首先厂长的名头足够响亮,其次厂长也更擅长和这些退休的老技术员们打交道。
别看厂长做事不靠谱也不上心,但不能因此就低估老油条的能力。
毕竟厂长也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关于轧钢厂内的事情应该没人比厂长更熟悉了。
不过厂长这个职位可不存在返聘操作,到了退休年纪就得下台,甚至有些事情没做好就得提前退位让贤。
毕竟盯上这个职位的人太多了,而且上头也有他们自己的打算。
所以厂长消极怠工是他自己的事情,张建国管不着,却并不是真的不在乎。
只是会有人来处理他的,不需要张建国去劳神费心。
然而在看到厂长宁可坐在办公室里翻看报纸,也不愿意和自己出去拜访那些退休的老技术员们,甚至都不愿意去车间找那些老技术员谈话的时候。
张建国是真的来火了。
但这些都是张建国的内心想法,他不会愚蠢到直接轻易的表露出来。
毕竟张建国现在的身份低微,只是一个小小的保卫员,属实是没资格和厂长叫嚣。
再说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如果不是必须要让厂长到技术交流大会现场坐镇,张建国才懒得来找厂长,自然也就不关心他在办公室里做什么。
于是张建国迅速抑制住内心的愤怒,抬头看向依然在专注盯着报纸的厂长,语气平常的开口说道:
“厂长,我是来找你参加技术交流大会的,手里的事情能先停一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