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三国:开局桃园四结义 第30节

实际上,蔡邕不止陈元一个弟子,但是以前的众多弟子之中,虽然有才智出众,书法卓绝之辈,但是在蔡邕看来,却没有一个可以继承自己衣钵之人。

而陈元让蔡邕觉得,这是一个可以继承自己衣钵的传人。

所以,蔡邕把熹平石经原本赠给了陈元。

这熹平石经不仅是书法,更是功法,而且还是一件宝物。

因为正本的熹平石经立于太学门前,被天下人观摩,自然承接了很多的道理和气运,原本和正本气运相连,息息相关。

所以,这部熹平石经的原本已经成为了一件儒门气运之宝,而且也正和陈元使用。

因为陈元走的神魂修行的路子。

陈元看到蔡邕如此恳切,略一沉思便将熹平石经接了过来:“长者赐,不敢辞,既如此,元就愧领,请老师放心,元定不会辱没了这至宝。”

蔡邕捻着胡须,笑眯眯的点头:“如此甚好。”

陈元没想到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按照他的想法,原本是用书法和文章忽悠蔡邕跟自己到荆州去的。

现在倒好,自己居然成了蔡邕的徒弟。

不过这样也好,想把蔡邕忽悠走就更方便了。

也不用找借口了,作为徒弟的想把师父接过去奉养这谁也挑不出毛病吧。

而且,自己还能借机接触一下蔡文姬,这应该算是师姐了吧。

想想就激动。

拜了师父之后,陈元也不再隐瞒蔡邕,当下就把自己的情况跟蔡邕一说。

蔡邕听到陈元如今效力于刘备刘玄德,不由点点头:“子干兄的这个徒弟,以前在子干兄门下求学的时候好美食华服,没想到如今竟然能够一举击破幽州北海两地黄巾,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子干兄教出了一个好弟子啊。”

陈元点点头:“大哥如今身居骑都尉,正在冀州跟子干公扫荡黄巾余孽,不日就会跟子干公到京受赏,到时老师自可再观。”

蔡邕点点头:“子初,如今黄巾之乱即将被平定,天下又再度恢复安宁,你可有什么打算?”

陈元诧异的看向蔡邕。

自己这个老师政治和战略目光未免太差了,他从哪来看出来的天下要安宁太平了?

乱世才刚刚开始!

046,说服蔡邕

陈元摇摇头:“老师此言差异,天下之乱从此始矣。”

蔡邕大惊:“子初何处此言,黄巾将平,天下复安,何来始乱之说?”

陈元面色淡然:“黄巾之乱不过其表而已,祸乱之根源早已深种,如今不过是刚刚爆发而已。”

蔡邕眉头紧皱:“根源为何?”

“根源有三,外戚、宦官、豪强。”

蔡邕听了,顿时默然。

作为一个史学家,蔡邕还修过东观汉记,对于陈元说的这三个根源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

可是,东汉立国之时就是依仗豪强之力,这才打败了王莽以及一干割据势力,根子里对豪强的抑制就很弱,甚至谈不上抑制。

至于外戚和宦官,不过是皇帝为了平衡朝堂而制造出来的势力,只是后来失控了而已。

沉默了一会,蔡邕问道:“如今之时,为之奈何?”

陈元当然是有答案的啊,既然这个屋子已经彻底腐朽了,那就另起炉灶啊。

只不过,陈元肯定不能跟蔡邕这么说,因为蔡邕是忠于汉室的。

只能用另一个借口了。

“老师,你觉得当今天子可是英明之主乎?”

蔡邕脸色大变:“子初休得妄言。”

陈元蛮不在乎的摇摇头:“老师不必如此,当今天子卖官鬻爵,外不抑豪强,内宠宦官,朝廷暗弱,不为英明之主矣。”

蔡邕脸色变换,虽然陈元说的很难听,可是陈元说的却是事实。

当今天子虽有振奋之心,但是行事过于荒唐了一些,确实不能说是一位英明天子。

陈元看到蔡邕默认,便继续说道:“老师,当今天子不可辅佐,何不从宗室之中挑选一位英明之主,行伊尹霍光之旧事,中兴大汉,也对得起两汉诸位先帝。”

蔡邕发现,自己小瞧了自己刚收的这位徒弟,没想到自己这个徒弟竟然想行伊尹霍光之事,他就不怕步霍光后尘吗?

陈元自然不怕啊,有什么好怕的。

现在都是在瞎几把忽悠而已,他怎么可能去做霍光那种事情,真是闲自己活够了吗?

但是,你要说蔡邕对汉灵帝有多忠诚也不见得,虽然汉灵帝对蔡邕还是比较重视,可是后来他却被汉灵帝流放朔方郡,后来在吴地避祸十余年,不久之前,汉灵帝不知道哪根筋不对,突然想起了蔡邕,才又把他召回洛阳做了太学祭酒。

因此,蔡邕对汉灵帝固然是有忠诚,但是也有怨气。

现在听到陈元所说,心中虽然不那么认可,但也没有反驳,反而问道:“徒儿如此说,可有合适之人?”

陈元点点头:“老师,据元所观,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有高祖之风,可为明主也。”

蔡邕重复了一句:“刘备刘玄德?”

“正是,老师以为如何?”

蔡邕陷入了沉思。

说实话,蔡邕以前的确是有抱负的,希望辅佐明君,正朝纲,匡社稷,中兴大汉。

可是,残酷的现实让蔡邕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经国治民一道的确是不擅长,于是他便逐渐的转向经文辞赋以及音律之道。

现在的他并没有多少功利之心了,能够安静的在太学教书,他觉得已经很好了。

所以,对于自己弟子要行霍光之举,他虽然不赞同,但是也不会去反对。

因此,蔡邕说道:“子初,吾知你有大志,然老师已近耳顺之年,志气已衰,在太学教书已能自得其乐,故此并不能助你什么了,你觉得刘玄德是明主,那就尽你所能去扶住他,将来中兴大汉,老师也是乐于见到的。”

陈元一听蔡邕这么说,顿时有点急了。

好几伙,我就是要把你忽悠走的,你这倒好,居然还想在太学教书,那怎么行呢。

看来,必须得出一点杀招了。

陈元摇摇头:“老师此言差矣,洛阳已非良善之地,还请老师跟随弟子走吧。”

蔡邕顿时笑了起来:“子初勿要诓我,洛阳乃是京城,天下首善之地,再没有比此地更安宁的地方了。”

陈元摇摇头:“不然,用不了太久,洛阳必成是非之地也。”

蔡邕原以为是陈元在诓骗自己,可是看到陈元认真的表情,蔡邕不由疑道:“子初此言可有根据?”

陈元点点头:“自有其理。”

“哦,说来听听,如果有理,老夫便随你走也无妨,倘若无理,你还是不要打老夫这个老头之的主意了。”

陈元闻言,心中一笑,老夫子啊,我堂堂一个开挂的穿越客,还忽悠不了你吗。

陈元心中过了一下,稍稍整理思绪,便开始说道:“老师,如今天子身体可还好?”

这话有些大逆不道了,天子身体状况向来是一种忌讳,不可过问的。

你问天子身体如何,存的什么心思?

不过,刚才陈元已经把要做霍光之事都说出来了,蔡邕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瞪了陈元一眼之后,还是回答了陈元:“天子身体似有贵恙。”

陈元点点头,对于蔡邕知道汉灵帝身体状况一点也不惊讶。

好歹也是太学祭酒,地位还是很高的,对于如今朝廷的状况自然了解的比较清楚。

“元敢断言,一旦天子山崩,天下必将大乱,洛阳就是始发之地矣。”

随后,陈元根据后世所发生的事情,一一做了推断。

“天子一旦身亡,皇子辩必然继承皇位,然皇子辩年幼,必定依仗何皇后及其兄弟何进,到时定然又是外戚掌权,我观大将军何进与张让等宦官似有不和,到时必定有一番争斗,如果有别有用心之人建议何大将军召外藩入京平定宦官,如果进京的这位外藩心思不纯,甚至有废立之心,那时洛阳可就真要大乱了,说不得就要化为一片废墟。”

蔡邕被陈元这一番推测给说的心神慌乱,冷汗淋淋。

因为,蔡邕发现,陈元虽然是在推测,可是却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不过,蔡邕努力的想要寻找陈元这一番话的破绽,很快他就找到了。

“区区阉竖,何用外藩,大将军掌天下兵马,洛阳有南北军以及左右羽林,足够除去这些阉人了。”

047,汝南袁氏的野心

陈元点点头:“老师所言不差,大将军的确可尽掌京中兵马,然如若何皇后到时不许又如何?”

蔡邕疑惑的看向陈元:“皇后与何进乃一母同胞之兄妹也,怎会生出龌蹉。”

陈元笑道:“皇后久居宫中,必与宦官亲近,兼之张让等人手段不凡,惯会谄媚,必可让皇后信任也,到时有皇后相保,大将军又不是一个有决断的人,未必可下决心除去这些阉人,一旦如此,如若有人建议外藩入京,大祸必至。”

说真的,陈元觉得除掉几个太监,居然要召四方英雄勒兵入京,这个提议真的是很操蛋。

提这个建议的人绝对是必有用心,心怀叵测之人。

而何进居然能够采纳,充分说明了何进的政治智商的低下。

任何时候,中央朝廷召集地方军队入京都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

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都不可能让地方军队入京的。

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因为地方军队不必中央军,忠诚度上没有保证,万一这掌兵之人心生他念,到时候必定是一场浩劫。

但凡是一个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同意这个建议。

可是何进偏偏同意了,只能说他该死。

何进是该死之人,提这个建议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提这个建议的人,肯定是别有用心的人。

因为祸乱中央,打击汉室威信正是这个人所期望的,此人便是袁绍。

按理来说,袁绍绝对是一个聪明人,不应该提出这么一个建议的。

可是,他偏偏提了,这是因为什么呢?

理由很简单,他就是要祸乱汉室,打击刘家威信,袁氏可取而代之。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势力之庞大,在豪强之中不作第二人选。

而且汝南袁氏的家传经学是孟氏易,其中有阴阳灾变的内容。

而东汉谶纬之说很是盛行,其中有这么一句名为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家户被很多人都利用过,而到了这个时候,袁家自认为当涂高乃是袁也。

这只是其一。

实际上根本原因乃是袁氏作为当时豪强第一,实力已经膨胀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就生出了许多野心。

首节上一节30/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