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百眼魔君化作一道满含诚挚谢意的声音,对着林楠恭敬道:“小道在此,深谢道主大人容留之恩!”
林楠微微颔首,又轻声对六耳猕猴叮嘱了几句,随后示意他们三人一同离去。
百眼魔君、六耳猕猴与小白龙敖玉三人,齐齐躬身行礼,而后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退出九极殿。
待走出好远一段距离,百眼魔君才忍不住长叹一声,感慨万千地说道:“林楠道主,不愧是地上道主,更是车迟国师,其风采卓然,姿态超凡,真真令贫道心生敬仰,钦佩不已啊!”
百眼魔君满心感慨,而六耳猕猴与小白龙敖玉却并未应声附和。
这时,小白龙敖玉微微皱眉,若有所思地说道:“老爷的修为,似乎又有了精进。那深不可测的境界,如今竟隐隐透出几分缥缈难测的变化。”
敖玉这话,显然是对着身旁的六耳猕猴说的。
六耳猕猴听闻,当即赞同地点了点头,道:“没错,师父的修为又更进一层,愈发显得高深莫测了。如今俺那点神通,在师父面前,是万万不敢随意施展的,生怕露了怯。”
百眼魔君在一旁听得真切,顿时一愣,满脸惊愕地问道:“又有进步?那林楠道主如今究竟达到了何等境界啊!”
六耳猕猴耸了耸肩膀,一脸神秘地说道:“反正啊,早先师父就能让那观世音菩萨不得不涅逃遁。如今更进一步,想必实力更加强横无匹了。”
百眼魔君闻言,震惊得久久无法言语,嘴巴微张,呐呐了半晌,却吐不出一个字来。
待六耳猕猴陪着小白龙敖玉回到山门,又妥善安置好百眼魔君之后,突然,一阵熟悉的声音在六耳猕猴耳畔响起,那声音,正是林楠的。
六耳猕猴不敢有丝毫耽搁,二话不说,身形一闪,便来到了九极殿之中。
“师父!”六耳猕猴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随后问道,“不知师父唤徒儿前来,所为何事?可是百眼魔君或者敖玉那边出了什么岔子?”
六耳猕猴满心以为林楠是因为这两件事才召他回来。
然而,林楠却轻轻摇了摇头,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为师唤你前来,乃是因有一子出世,此子或许能继承为师的衣钵传承,日后成为你九极一脉的第二位弟子。”
“嗯?”六耳猕猴先是一愣,紧接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道,“也就是说,俺也要有师弟了?”
六耳猕猴的兴奋并非毫无缘由。
他当初拜师学艺之时,便深知自己无法继承林楠的衣钵。所以,从一开始,他便是以“护法大弟子”的身份入门。
这护法大弟子的职责,首要便是守护自己的师弟,守护九极一脉的传承。
但这么长时间以来,林楠却从未有过收第二位弟子的迹象。
这也让六耳猕猴这个护法大弟子,即便有心守护,却也无从下手。
因此,如今一听林楠要收第二位弟子了,六耳猕猴内心的兴奋,那是实实在在的。
六耳猕猴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连忙追问道:“师父,不知收了个什么样的师弟?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入得了您的法眼?”
第379章 吕岩
林楠微微一笑,透露了些许信息:“是一位幼童,其前世颇有来历。这一世,他毅然放弃了一切,转世成为车迟国的一个幼童,如今,正居住在车迟皇城旁的一个小村子里。”
说着,林楠顿了顿,又道:“只是,为师如今还未正式收他入门。你这护法大弟子,便先代为师去考验他一番。若他能通过考验,为师便将他收入门下。”
“这一番考验,既是对他的试炼,也是你这护法大弟子的职责所在。”
言罢,林楠又对六耳猕猴详细交待了一番考验的具体事宜。
六耳猕猴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将林楠的嘱咐一字一句都仔细记下之后,便恭恭敬敬地离开了九极殿。
出了九极山,六耳猕猴这才想起林楠所交代的方向,心中暗自思忖:“车迟皇城西边的吕家村,有一位吕姓稚童,名为吕岩。”
想到此处,六耳猕猴施展了自己的六耳天赋神通,只见他耳朵微微一动,周围的声音便如潮水般涌入耳中。
“找到了!”六耳猕猴心中一喜,虽然隔着一段距离,但他已然“听”到了林楠所交代的名为吕岩的稚童的声音,并且精准地锁定了其位置。
下一刻,六耳猕猴纵身一跃,身形如电,直接朝着锁定的位置疾驰而去。
……
“不过是个凡人小子罢了,他若前世当真不凡,为何如今身上没有丝毫奇异之处?”六耳猕猴心中有些疑惑。
此刻,他正盘膝坐在一朵白云之上,悬浮于半空之中。低头望去,目光穿透云层,清晰地看到了下方的一个小村子。
村子里,一群稚童正在学堂之中接受启蒙教育。
六耳猕猴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其中一个稚童身上,那稚童,正是吕岩。
学堂之中,一位先生正站在讲台上,耐心地教导着台下的稚童们。
台下,一个个稚童排排坐好,唯独有一个稚童东张西望,坐立不安。
“吕岩,站起来!”先生发现了这一点,顿时脸色一沉,严厉地喊道。
那吕岩小童一听,立刻变得乖巧起来,连忙站起身来,低着头,不敢看先生的眼睛。
“你来回答,刚刚我提出的问题。”先生目光严厉地盯着吕岩。
“这……”吕岩挠了挠头,半晌却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最后,先生无奈地摇了摇头,轻轻打了吕岩几个板子,这才结束了这场小小的风波。
很快,学堂放学了。
吕岩和一群小伙伴一同走出学堂。他一边走着,一边将手背在身后,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但实际上,他的掌心早已被打得通红,只是不愿被旁人看到,以免遭到嘲笑。
一群稚童嘻嘻哈哈,结伴朝着村子走去。
路上,忽然出现一个穿着奇特的老年人,头发散乱,一边高歌,一边缓缓行走。
他口中哼唱的,似乎是一首道歌:“世间有异贾,专授荒唐梦,以慰……”
那邋遢老人一边唱着歌,身后却有几个幼童跟着跑,一边嘲笑,一边还用泥巴朝他丢去。
然而,面对这些小儿稚童的追赶和嘲笑,那老人却浑不在意,依旧迈着悠闲的步伐,继续前行。
这时,夕阳渐渐西沉,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吕岩和自己的小伙伴刚刚走到村口。
“一个疯老头,没什么好看的,走吧。”吕岩旁边的小伙伴催促道。
然而,吕岩的眼珠子却闪烁着光芒,他紧紧盯着那个老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说道:“你们先回去,我且等一等。”
说着,吕岩迈开小腿,朝着那个邋遢的疯老人追赶了过去。
小伙伴们见状,一脸不解,却不知吕岩刚刚发现了奇异之事。
原来,吕岩瞧得仔细,那些顽劣小儿一个个丢着石子和泥巴,却无一落在老人的身上。
每当石子泥巴眼看要落在老人身上时,便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阻挡,全部改变了方向。
因此,吕岩认定了这老人必定不凡。出于少年那强烈的好奇心,他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
吕岩一路追赶,只见那老人的速度似乎并不快,一步一步地走着,步伐清晰可辨。
然而,即便吕岩拼尽了全力去追赶,却始终与老人保持着一段距离,仿佛这段距离恒定不变一般。
“这老人真的不简单!”见状,吕岩非但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更加好奇起来。
吕岩平日里并不爱学习,但学习成绩却常常名列前茅。
这和他生性好动、性子活泼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时见到了这不凡老人,他心中那股好奇劲儿愈发难以抑制。
一番追赶下来,吕岩只觉浑身疲惫不堪,大汗淋漓。
他抬起头,向前望去,只见那老人依旧距离自己那么远,仿佛永远也追不上一般。
“老爷爷!老爷爷!”当下,吕岩不再犹豫,直接放声喊了起来,想要将老人喊住。
吕岩一阵喊叫,前面那邋遢的老者终于停了下来,缓缓回过了头。
“小后生,你追了我一路,跑了二三十里,喊我何事?”老人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岁月的沧桑。
老人的话,让吕岩一下子反应过来,他吃惊地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二三十里?”
吕岩猛然转头一看,只见周边景色逐渐变得荒凉起来,已然来到了一片陌生的地方。
熟悉的村落集镇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这才恍然惊觉,心中满是不可思议:“我这一会儿,竟然跑了二三十里了?我究竟追了多久?”
吕岩在惊讶之余,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真正目的。
他鼓起勇气,大着胆子问道:“老爷爷,你是不是修行中人?”
“为什么这么说?”老人反问道,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
“因为我刚刚见那些孩童丢的东西,都并未落在你的身上,而是被一股力量挡住了。”
说着,吕岩还比划了一下,接着又道,“还有你明明走得那么慢,但我却怎么都追不上。就好像,我一步只能走那么长,而你一步却能走那么远一样!”
吕岩兴奋地比划着,双手尽力张开,仿佛要描绘出一个无形的距离。
“你这小子,观察力倒是敏锐得很啊。”老人轻轻摇头,嘴角挂着一抹笑意,眼神中满是坦然,“你说得没错,我确实是修行之人。”
吕岩闻言,眼中瞬间绽放出炽热的光芒,他兴奋地向前一步,眼中闪烁着期待:“老爷爷,您真的是修行中人?那您能不能教教我修行之法?”
吕岩的双眼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老人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修行之人,可不一定都是好人哦。说不定,我就是那专门诱骗你这种纯真少年的妖怪,想要将你一口吞下呢。”
“又或者,我是那旁门左道的邪修,专门拐骗你这样的小娃娃去做鼎炉,修炼邪法。”老人故意做出一副阴森的表情,想要吓唬吓唬这个孩子。
然而,吕岩却并未被老人的话所吓倒,他的眼神中反而闪过一丝狡黠:“若您真是邪修或是妖怪,那几大国师又怎会坐视不管?就算他们不管,道门大学的学子们也定会前来降妖除魔。”
老人闻言,不禁晒然一笑,心中暗赞这孩子的聪慧。但他还是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既然如此,你便好好读书吧。日后若能考上道门大学,自然有机会接触到修行之法。”
道门大学,乃是车迟国内首屈一指的道门学府,这一点,小小的吕岩也是心知肚明。但他还是摇了摇头,眼中满是不甘:“那太遥远了,要上大学还要等十几年呢。”
吕岩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不想等那么久,我想早点接触修行。”
老人闻言,心中暗自思量,这吕岩倒真是个天生的求道之人。但他还是决定再考验考验他:“但若要修行,你便可能要与父母亲人分别。即便你自己无所谓,但你的父母亲人又该如何是好?”
“而且,修行之路漫漫无期,一旦入了山中,可能一次闭关便是数年乃至数十年。对于寻常凡人来说,那便是一生匆匆而过。届时沧海桑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吕岩闻言,沉默了下来。他低着头,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老人见状,心中反而暗自赞叹:“这孩子虽有求道之心,但也并非是个无情无义之人。这样的心性,倒是难能可贵。”
道门修行,与佛门不同,并不要求断绝七情六欲。相反,有不少派别的道士,甚至可以居家修行,与家人共度天伦之乐。
若吕岩毫不犹豫地选择修行,反而可能并不适合道门。因为修行之路,不仅需要天赋和毅力,更需要一颗能够承受孤独和寂寞的心。
见吕岩仍在沉思,老人也不再多言。他轻轻一挥手,吕岩只觉得眼前一花,再定睛看时,自己已经身处吕家村的村后。而原本站在眼前的老人,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吕岩既感慨于老人的不凡神通,也深知自己错过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但他心中并未生出太多的遗憾。因为他知道,自己内心已经有了想要追求的东西。他要先将老人提出的问题想明白,再去寻求真正的修行之道。
另一边,老人升到了空中,摇身一变,化作了一只威风凛凛的天其称猴程彩子。这六耳猕猴看着吕岩在分别后的表现,不住地点头赞叹。
“有向道之心,却也并非绝情寡义之辈。这孩子,倒是不错。”六耳猕猴自语道,“只是光是这样,还不足以成为我的师弟。我还要再多多试探他一番才行。”
林楠将考验吕岩的任务交给了六耳猕猴,自然也就给了他足够的自由去行事。这吕岩,便是昔日华阳真人的转世。如今已在这世间度过了几个春秋,从一个婴儿长成了如今的稚童吕岩。
他抛弃了一切,转世到了车迟国,因此与林楠结下了不解之缘。但这缘分,是否是师徒之缘,却并非注定的。林楠让六耳猕猴去试探他,若吕岩通不过试探,那么他们之间也未必会成为师徒。
时光荏苒,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吕岩的学习态度变得认真了许多。自从那日见了“六耳猕猴”之后,他内心的求道之心便愈发强烈。虽然最后与“六耳猕猴”不欢而散,但他的求道之心却并未因此消逝。反而,他将这份渴望转化为了学习的动力。
他想要通过努力学习,考上道门大学。届时,他也可以修行,也能成为家人的骄傲。因此,吕岩的成绩突飞猛进,在小学学堂中已经稳居榜首。老师称赞他,双亲也倍感欣慰。
吕岩自身也多了一种动力和方向。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正一步步向着修行的大门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