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可以。”林楠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只要佛门那边,不至于让佛祖、菩萨一同下场,对车迟国进行毁灭性的打击,那么佛门兴盛的势头,必然会在短则数十年,长则百年的时间内戛然而止。”
“哦?”通天教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之色,问道:“你为何如此自信?难道仅仅是因为现在车迟国正在进行的所谓‘现代化’变革吗?”
通天教主虽身在三十三天外,但他的心念一动,便能知晓三界之事。因此,他对车迟国的现状了如指掌,深知车迟国上下,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试图通过“现代化”的方式,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不错。”林楠点了点头,神色从容地说道,“车迟国一旦成长起来,必将以一种难以抵挡的强大势头,占据人道的主流地位,成为人族气运的核心所在。到那时,道门自然会随之兴盛,而佛门崛起的势头,也必将受到抑制。”
林楠缓缓道来,通天教主却追问道:“你如何确定,车迟国崛起之后,必然会成为人道的中心,承载人族的气运呢?”
林楠语气坚定,毫无迟疑地说道:“这是自然。车迟国,才是真正能够代表人族未来的希望。”
林楠的声音渐渐放缓,语气中充满了感慨:“放眼四大部洲,又有哪个人族国家,能够像车迟国这般,让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呢?”
“如此一来,除了车迟国,又有哪个国家能够成为人族的中心呢?便是那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唐东土,也不配。”
林楠的这番话,让通天教主都不禁微微一愣。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有如此豪情壮志,对车迟国的前景如此充满信心。
但下一刻,通天教主却笑了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对林楠的欣赏:“好个林楠,能有这般心气,不愧是师兄所认可的当代道子。”
通天教主此时对林楠越发欣赏,他感慨地说道:“道门中人,就该有这番气度与胸怀,而不是像师兄门下那些弟子一般,一个个淡然无为,对道门之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任由佛门不断壮大。”
“你既有如此雄心壮志,吾便认可你为人间道主,你且放心大胆地去做吧!”通天教主如此说道,言语中充满了对林楠的信任与支持。
林楠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是来自通天教主的认可与支持。三清作为道门的至高存在,他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理念,性格也各有千秋。
太上老君崇尚无为而治,对世间万物都保持着一种淡然的态度,这种理念也深深影响了许多道门弟子,使得他们一个个都不争不抢,对待道门之外的人们,也是抱着一种“爱信不信”的随缘心态。
但灵宝天尊,也就是通天教主,却截然不同。昔日,他为了自己的截教,不惜与其他圣人反目成仇,大打出手,其性格之刚烈,可见一斑。
毫无疑问,即便过去了这么多年,通天教主的性格依旧未曾改变。他对林楠的这种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做法,十分欣赏。
“多谢上清祖师厚爱。”林楠神色庄重,认真地感谢了一番。
通天教主摆了摆手,说道:“你若是诚心谢吾,便要言行一致,真正将车迟国发展起来,坏了这次佛教大兴的量劫,如此,方能合吾心意。”
“弟子明白了。”林楠郑重地点了点头。
通天教主又道:“你可在吾这上清圣境之中修行一番,此地对你而言,或许有着意想不到的机缘。”
“师兄的太清圣境,蕴含着‘玄’之真谛,玄之又玄,乃是道法之无上境界。而吾这上清圣境,蕴含的则是‘元’之奥秘,元者,本源衍化之精元也。精元乃五行之根本,万物造化之门,有着千变万化之能。吾这元境,也可称之为真境。在太清圣境之中,可修成仙道;而在吾这上清圣境之中,却能去伪存真,探寻修行的本质……”
通天教主又耐心地为林楠提点了几句,并且应允林楠在这上清圣境之中修行。
这一番举动,可谓是毫不吝啬,既为林楠讲道解惑,又允许他在圣境之中修行,足见通天教主对林楠的认可与重视。
林楠郑重地向通天教主道谢一番,随后并未立刻离去,而是选择在这上清圣境之中静下心来,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之旅。
人有三魂,分别为天魂、地魂与人魂,此乃人之根本。而人之体魄,亦有三大至宝,便是精、气、神,三者相辅相成,维系着生命的运转。
在某种玄妙的境界层面而言,上清之境,亦可分别对应元精、元气与元神。其中,太清所代表的,无疑是那至高无上的“神”,堪称三宝之首,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与灵性感悟。
上清灵宝天尊,他所象征的便是“元精”。在这神秘莫测的上清圣境之中,弥漫着的元气,皆是由元精之气所化,浓郁而纯粹。寻常人若能有幸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只需轻轻呼吸几口,便会顿感精力充沛,仿佛拥有使不完的劲儿,周身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林楠便在这上清圣境之中寻了一处清幽之地,盘膝而坐,静心修行。他缓缓吐纳,吞吐着周遭那充沛至极的元气。随着他每一次的呼吸,那元气如灵动的溪流,顺着他的经脉流淌,滋养着他的身心。
没过多久,林楠便清晰感觉到自己的法力在不断壮大,那原本潜藏在体内的元精,也如同被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变得无比充沛。甚至,他隐隐有了一种元精即将蓬勃而出、冲破桎梏的奇妙感觉。
在精气神这三者之中,此刻林楠的精力尤为磅礴。这充沛的精力,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强大的法力,在他的体内翻涌澎湃,仿佛一朵绚烂的花朵即将绽放。
然而,林楠深知,若要将自身的精气彻底转化为先天元精,进而领悟上清之境的奥秘,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不仅需要时间的漫长积累,更需要自身不断地感悟与沉淀,就如同酿造美酒,需历经岁月的雕琢,方能散发出醇厚的芬芳。
第382章 九极山
不知不觉间,时间在静谧的修行中悄然流逝。人们常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似乎天上的时光与人间有着截然不同的节奏。但这三清天,却超脱于这寻常的天地规则之外,自成一方独特的天地,有着属于自己的时间法则。
所以,林楠并不担忧自己在这上清圣境中修行一段时日,人间便会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因为,这上清圣境中的时间流逝,与人间基本一致。就如同当年镇元子踏入玉清圣境弥罗宫聆听大道之音,在天上度过了不少时光,可人间也并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清天的时间,与人间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同步,上清圣境亦是如此。
林楠一心沉浸于修行之中,时光飞逝,转眼间,便已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此时,他已将周遭的元气吞吐殆尽,修行也渐渐进入了瓶颈阶段。
这个瓶颈,看似近在咫尺,却又如同隔着一层薄纱,难以轻易突破。林楠体内的元精已然磅礴至极,只差那关键的一步,便可去伪存真,化作纯净的上清之气,进而成为天地间的元精,与天地同频共振。
但这一步,却犹如攀登陡峭的山峰,是最为艰难的挑战。因为林楠必须领悟到那独特而深邃的“上清”之境,才能真正跨越这道鸿沟。
回想起过往,林楠曾误打误撞,借助现代世界的网络,意外地感受到了太上那高深莫测的境界,从而得以在修行上取得突破。可如今,他要修成上清境界,却没有了那样的幸运,也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供他体验感悟。
不过,林楠在修行之路上已然付出了诸多努力,此刻的他,修行根基已然稳固,就如同高楼大厦已筑好了坚实的地基,只差那最后一块关键的砖石,便能封顶大成。或许,在下一刻,他灵光一闪,有所顿悟,便能直接将自己的精花化作上清,完成这至关重要的蜕变。
“继续这般修行下去,似乎已无太大意义。除非我能在这上清圣境中待上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才有可能在修行上取得进一步的突破。”林楠心中暗自思忖,“但我终究不可能将所有的时间都留在这里,人间还有诸多事务等待我去处理。”
怀着这样的想法,林楠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随后便动身去寻通天教主,准备向他告辞。
通天教主见林楠前来,微微摆手,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缓缓说道:“且去吧,吾便在这上清天之中,静静看着你如何将道门发扬光大,看着那车迟国如何崛起兴盛。”
林楠神色郑重,认真回应道:“教主放心,弟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说罢,他便转身离开了上清圣境,朝着人间疾驰而去。
没过多久,林楠便越过了三十三天,重新回到了人间。他径直朝着车迟国的方向赶去,心中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牵挂。
回到车迟国后,恰逢六耳猕猴也从山外返回了九极山。
“师父!”六耳猕猴一见到林楠,眼中顿时闪过惊喜的光芒,兴奋地喊道,“您从天外天回来了!”
“不错。”林楠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随后询问六耳猕猴,“近些时日,你对那吕岩的试探进展如何?”
闻言,六耳猕猴立刻正色,将自己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以及吕岩的种种反应,都一五一十、毫无保留地汇报了出来。
林楠听后,神色平静,并未露出太多意外之色,只是微微赞了一声:“不错。”
这一声“不错”,既是对六耳猕猴办事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吕岩心性的赞赏。在林楠看来,吕岩天生便是修道的良材,他怀揣着求道之心,却又不失尘世间的烟火气,这种特质十分契合九极一脉的传承,也与车迟道门的理念相得益彰。
“师父,是否要收那吕岩入门?”六耳猕猴小心翼翼地问道。
林楠摆了摆手,缓缓说道:“你既已让他好生学习,如今也不必急于一时收他入门。就让他在车迟国中好好磨砺,多经历一些红尘世事,待时机成熟之时,再引他入门也不迟。”
林楠寥寥数语,便已下了决断。六耳猕猴自然不敢有丝毫异议,乖乖地点了点头。
而此时,林楠的目光却望向了西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决:“当下,还有更要紧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处理。”
“师父要做什么?可要徒儿代劳?”六耳猕猴连忙问道,眼中满是跃跃欲试的神情。
林楠却没有直接回应六耳猕猴,而是反问道:“你可知那西游一行,如今到了何处?”
六耳猕猴一听,以为师父是在考校自己的消息是否灵通,立刻挺起胸膛,自信满满地回答道:“他们从祭赛国离去之后,一路历经荆棘岭、小雷音寺、李家庄、朱紫国。如今,已经过了盘丝岭,马上就要到那‘狮驼山’了!”
六耳猕猴神通广大,能通天地,对孙悟空一行的行进路线了如指掌,此刻便如数家珍般道来。
他还接着说道:“盘丝岭上,那百眼道友的几个蜘蛛精师妹,幸好收起了往日的张狂心性,如今一心躲在暗处吐丝做衣,还想着有朝一日能来车迟国,这才没有与那孙悟空一行碰上。要不然,以孙悟空那嫉恶如仇的性子,她们定然难逃一劫。”
“如今她们也算是侥幸逃过一劫,让那唐三藏一行顺利度过了盘丝岭,如今正朝着狮驼岭进发呢。”
林楠听后,微微颔首,又问道:“那你可知狮驼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知晓,那狮驼岭上,蟠踞着三个妖王,个个凶残至极,无恶不作。原本那里还有个狮驼国,可都被这几个妖王屠杀殆尽,如今那里已沦为了人间妖国,妖气冲天。”六耳猕猴说道,“那狮驼岭三个妖王的手下,还有四万七八千个小妖,势力庞大,在那一带称王称霸,无人敢惹。”
说着,六耳猕猴面露一丝疑惑之色,挠了挠头道:“这狮驼岭,在西牛贺洲之中,距离灵山也没有多远,按理说灵山应该将其铲除才是,可为何至今都没有动静,倒真是奇怪。”
林楠微微一笑,开口道:“你只知表面情况,却不知其中隐藏着诸多辛秘。那狮驼岭上,有一妖王来历不凡,论起辈分,可算是西天如来的‘舅舅’。正因如此,那狮驼岭至今都安然无恙,也没有什么灵山的菩萨罗汉前去降服推平。”
林楠说完,目光再次望向西方,而那方向,正是狮驼岭所在之处。他的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穿透了重重云雾,看到了那片被妖气笼罩的土地,内里蕴含着无尽的深意。
“但那三个妖魔作恶多端,残害无数生灵,灵山却纵容不管。吾九极一脉,向来以降妖除魔、维护天地正道为己任,又岂能坐视不管!”林楠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若说在这西游路上,要选一个最为凶恶的地方,那必然非狮驼岭莫属。那里妖气弥漫,阴森恐怖,是无数生灵的噩梦之地。
若说最凶残的几个妖怪,也必定是那几个盘踞在狮驼岭中的妖魔。他们心狠手辣,手段残忍,所到之处,生灵涂炭,一片狼藉。
但若论起背景最大的,同样要出自于狮驼岭。那西天灵山,如来佛祖的“舅舅”这一身份,犹如一道无形的护身符,让寻常的罗汉见了,都要礼让三分,不敢轻易招惹。
也因此,那狮驼岭才能在人间肆意妄为,立下了一个人间妖国。早在四五百年前,狮驼岭的大魔狮驼王,便将那原本繁华的狮驼国人口尽皆屠戮殆尽,而后将那里化作了一片妖怪的乐园,成为了一方人间妖国。
到如今,这妖国愈发壮大,光是小妖就有四万八千个之多,声势浩大,凶威滔天,令周围的人间百姓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
即便是天庭,面对这狮驼岭的妖国,也感到颇为棘手,一时之间难以奈何。而灵山,似乎也因为那妖王的特殊背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对其采取任何行动。
然而,这并不代表林楠会对这狮驼岭的存在无动于衷。相反,从一开始,林楠便对这狮驼岭的妖国心怀不满,暗中有了将其铲除的想法。
只不过,一直以来,时机尚未成熟,林楠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而如今,时机已然成熟,正是他前去斩妖除魔、还人间一片朗朗乾坤之时。
六耳猕猴一听师父有此想法,顿时兴奋不已,立刻自我举荐道:“师父,徒儿愿随您一同前往,定要将那几个妖魔一举拿下,将那人间妖国彻底捣毁,让那片土地重归安宁!”
“哦,你不怕那如来问罪吗?那狮驼岭的三大王,可是西天如来佛祖的‘舅舅’。”林楠故意调侃道。
六耳猕猴却毫不在意地笑道:“有师父在,徒儿自然无所畏惧。那如来虽是西天佛祖,但师父您也是人间道主,法力高强,德高望重,又怎会逊色于他分毫?”
显然,六耳猕猴对林楠充满了十足的信心,坚信在师父的带领下,定能完成这艰巨的任务。
林楠听后,不禁笑了笑,倒也没有反驳六耳猕猴的话,而是目光坚定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师徒今日便去捣毁那人间妖国,以我人间道主之名,还世间一个公道!”
“好!”六耳猕猴没有丝毫犹豫,一口应下,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妖国覆灭的场景。
在九极山的巍峨身影之下,有一汪幽邃的深潭,潭水碧绿如翡翠,深邃莫测。
这一日,潭面忽起波澜,仿佛有龙吟隐约可闻,紧接着,一条浑身散发着柔和玉光的白龙破水而出,鳞片在阳光下闪耀着梦幻般的光泽。它腾空而起,身姿矫健,穿越云雾,最终稳稳降落在九极山巅的九极殿前,静静地盘踞,似是在等待某个重要的时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瞬间惊动了九极山中潜心修行的道人们。九极山,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山峦,自林楠那番惊天动地的造化之后,已然蜕变为车迟国乃至周边地域的灵脉核心。山间灵气氤氲,四季如春,吸引着无数道士慕名而来,他们或独居幽谷,或结庐山巅,各自寻求着心中的道。
“何事惊扰?莫非是大国师又要出行?”一位道人从静修中惊醒,心中暗自揣测。
“道主大人此番举动,定有深意。”另一位道人附和,语气中带着几分敬畏与好奇。
于是,道人们纷纷走出洞府,登上高处,极目远眺,试图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窥见一二端倪。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九极殿的大门缓缓开启,林楠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他身着一袭素白长袍,气质超凡脱俗,每一步都似乎踏着云雾,轻盈而庄重。他并未急于乘龙,而是站在殿前,目光扫过四周,感受到了一双双充满期待与好奇的眼睛。
林楠微微一笑,声音清朗,穿透了九极山的每一个角落:“诸位道友,今日我欲以人间道主之名,西行至那狮驼岭。昔日,狮驼岭曾为繁华的狮驼国,却不幸被妖魔所侵,一日之间,国破家亡,化作一片妖魔横行的鬼域。无数无辜生灵惨遭屠戮,尸骨无存,血染山河,此等罪行,天理难容。”
言及此处,林楠的神情变得异常凝重,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绝:“今日,我林楠便要替天行道,斩妖除魔,还世间一片清朗。若有志同道合之士,愿随我一同前往,见证这正义之战,亦是我九极山之荣幸。”
言罢,林楠身形一动,已乘风而起,稳稳落在了小白龙敖玉的背上。敖玉昂首长啸,龙吟震天,周身风起云涌,瞬间腾空而起,化作一道流光,向西方的狮驼岭疾驰而去。
第383章 狮驼岭
九极山中,道人们面面相觑,心中涌动着不同的情绪。有的震惊,有的激动,更多的则是敬佩与向往。
“狮驼妖国?世间竟有如此凶残之地?我林某虽不才,却也愿随道主大人前往,见识一番那妖魔的丑恶嘴脸。”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道人踏步而出,周身清风环绕,隐约间似有猛虎咆哮,气势非凡。此人正是昔日祖天师的护法神兽,如今已化为人形,自号拘神妖王的林烈。
“此等盛事,贫道又岂能错过?”话音未落,一座山头之上,紫青双色剑光冲天而起,携着一道仙风道骨的身影,翩然而至。此人正是楼观道的祖师尹喜,因一双长眉如雪,故而在车迟国中,人们更习惯称他为“长眉道人”。
林烈与尹喜的加入,让九极山中的气氛更加热烈。紧接着,炉道人、百眼魔君、林果老道等一众高手也纷纷响应,他们各展神通,或御剑飞行,或驾御法宝,紧随林楠之后,向西而行。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皇城之中,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位国师也得到了消息。他们本是林楠的同门师兄弟,听闻此事后,立刻决定共同前往,助林楠一臂之力。于是,三位国师乘白云而起,如同三道流星划破天际,追上了林楠的队伍。
林楠乘龙在前,身后跟着一群志同道合的道友,他们或腾云驾雾,或御剑飞行,各展所长,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象。他们掠过车迟国的上空,引得下方百姓纷纷抬头仰望,议论纷纷。
“看呐,那是大国师,还有那么多仙人,他们这是要去哪里?”
“听说西边有个狮驼岭,被妖魔占据了,大国师这是要去降妖除魔呢!”
“太好了,有这些仙人在,那些妖魔定然无处遁形!”
百姓们议论纷纷,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他们虽不知具体详情,但看到如此多的仙人齐聚一堂,心中便充满了希望与信心。
林楠一行人飞行速度极快,瞬息千里,不久便遥遥望见了前方的狮驼岭。
只见那狮驼岭上空乌云密布,妖气冲天,与九极山的祥和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唐三藏师徒一行人,在成功穿越盘丝岭,又途径那已然荒废的黄花观后,继续马不停蹄地赶路。
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一处山岭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