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第554节

  “弟子吕洞宾,拜见师父!”吕洞宾很恭敬,立刻意识到了自己不仅仅是做梦,而是林楠借助梦境,来见自己。

  “不错。”林楠微微点头,夸赞了一句,算是对吕洞宾这些年来所作所为、所取得的成绩做出了认可。而后,林楠也没有过多寒暄,直接道明了来意。

  “洞宾,你如今已经羽翼初成,但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今,为师需要你前往那遥远的东土大唐,去做一件事……”林楠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严肃与期待。

  “此事,可能会耗费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你若是不愿,为师也不强求。”林楠补充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宽容与理解。

  吕洞宾闻言,甚至没等林楠说是什么事情,就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师父有事,弟子愿服其劳!”吕洞宾的语气之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充满了坚定不移。

  “好。”见状,林楠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欣慰。而后,他将自己需要吕洞宾去做的事情说了出来。

  “此事若成,你也将乘风而起,借助那庞大的人道气运,可成就纯阳之境。”林楠的话语中,充满了诱惑与激励。

  林楠将事情交待给了吕洞宾,又嘱咐了一下注意事项,然后留给吕洞宾一些准备的时间。在他们说完之后,吕洞宾直接惊醒。左右一看,天色已经大亮。

  吕洞宾隐约有些恍惚,但随即反应过来,自己刚刚并非是真的做梦,而是受到了林楠的梦中传音。他心中暗自思量:“师父要我前往东土大唐,成就一番事业。让那大唐实现如我车迟一般的大同景象!还有,要在那大唐,四处寻找笼络遍布开来的‘轮回者’,让他们可安身立命,保障其成长!”

  “去之前,还要将车迟的事情处理托付一下才行。”吕洞宾立刻就起身,去准备这些。他交代了家里,好在如今已经是少年,家人也应允其远行。再处理了一些杂事,吕洞宾又做了一些准备,带上了足够的东西,然后前往了九极山。

  九极山的山门之前,有一座深潭。在吕洞宾来临之际,深潭之中,忽有“哗啦啦”的破水之声,一道巨大的玉白龙影,从中破水而出。赫然便是小白龙敖玉,也是众所周知林楠的坐骑。

  小白龙敖玉破水而出,身躯腾云驾雾,巨大的龙头低垂,一双倒竖的眸子,看向吕洞宾。它开口说道:“老爷命我在此等待,带你前往东土大唐。”

  闻言,吕洞宾拱手感谢:“既然如此,便要多多麻烦白龙尊者了。”小白龙敖玉在林楠的座下,如今得到了白龙尊者之名,在车迟也算是人尽皆知。甚至,在车迟之中,有许多水边之民,还会对其有所供奉。

  现在,林楠让吕洞宾前往东土大唐,却也不是让其孤身前往,就安排了小白龙敖玉一起。见到了小白龙敖玉,吕洞宾也没有继续前往山门,直接到了小白龙敖玉的身上,他们便踏上了前往东土大唐的旅程。

  在其出发之后,正乘龙翱翔于天际的时候,忽然有两道流光,从身后而来,最后落在了吕洞宾的身前。吕洞宾伸手便将之取下,只见光芒化作了一枚道印,一柄法剑。

  那剑虚白灿烂、纯粹坚刚,能运行造化之机,可以秉承仁威之令。手握宝剑,吕洞宾便知其不凡。乍获这两样宝贝,吕洞宾怎么不知道这是林楠赐予。他回身而望,遥遥隔空恭敬感谢了一番。林楠的目光不经意间掠向东方,那是东土大唐的方向,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他暗自思忖,此番前往,定要圆满达成师尊的期望。

  林楠将吕洞宾与小白龙敖玉派往东土大唐。吕洞宾得此任务,心中既激动又忐忑,而敖玉则化作龙形,准备与吕洞宾一同踏上这未知的旅程。

  六耳猕猴身为九极山一脉的“护法大弟子”,消息灵通,很快便知晓了吕洞宾与敖玉前往东土大唐之事。他心中顿时泛起波澜,坐立难安。

  六耳猕猴深知,如今林楠门下,除了自己,就数吕洞宾最受重视。而且,此前他还亲自出手,十试吕洞宾,早已将吕洞宾视为自己人。如今吕洞宾离开车迟,他怎能放心?

  六耳猕猴再也按捺不住,匆匆赶来寻林楠。他恭敬地行礼后,急切地说道:“师父,让弟子前去为师弟护法吧。东土大唐路途遥远,途中难免有诸多变故,弟子定能护师弟周全。”

  林楠却缓缓摇了摇头,拒绝了六耳猕猴的请求。他目光沉稳,语重心长地说道:“有敖玉前往,已然足够。敖玉身为龙族,神通广大,足以应对诸多状况。你如今再前去,难免多此一举,说不定还会节外生枝。”

  林楠轻轻摆手,安抚着六耳猕猴:“你近些年,且在车迟国好好操练国内道兵。车迟国如今虽看似平静,但暗流涌动,需有强大的道兵守护。待日后机会来临之际,再去大唐为洞宾护持也不迟。”

  “而且,吕洞宾此次前往东土大唐,非短时间可归。日后自然有你前去护持的机会,你且安心等待便是。”

  六耳猕猴听闻此言,心中虽仍有些躁动,但见师父心意已决,也无话可说,只得应下:“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应下之后,六耳猕猴心中仍存疑惑,忍不住问道:“师父,将来可是要有何大动作?弟子愿为师父分忧。”

  林楠也不藏着掖着,目光深邃,缓缓说道:“用不了多久,就要让这人道换个主人公。大唐如今虽看似繁荣,但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诸多弊端渐显,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六耳猕猴听闻,心中一惊,却也不敢多问,再次行礼后,便退下了。

  六耳猕猴离去之后,九极大殿之中,又陆续迎来了一位位道人。

  只见一位骑着驴的老道,悠然自得地踏入大殿,正是张果。他虽骑着驴,却步伐轻盈,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紧接着,一位瘸着腿的道士也缓缓走来,此人便是钟离权。他虽腿有残疾,但气质超凡,眼神中透着睿智与豁达。

  他们来到九极大殿之中,见了林楠一面之后,便纷纷动身。各自施展神通,或腾云驾雾,或御风而行,从车迟朝着东土大唐而去。

  这一日,三仙东游,共赴大唐。他们此去,不知会给东土大唐带来怎样的变数。

  与此同时,那昔日楼观道祖师尹喜,如今长眉飘飘,也受邀而来。他见了林楠一面,两人相谈甚欢,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

  尹喜返回车迟内的“蜀山”之后,蜀山上顿时热闹起来。整日传出演练之声,剑光在蜀山周遭不断回荡。只见一道道剑影闪烁,似有无数剑仙,日夜不间断地演练剑法。那剑气纵横,仿佛要将天地都撕裂开来。

  除此之外,车迟国内还有各色变化场景。街头巷尾,百姓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着即将到来的变革。

  总之,给人一种风雨欲来之前的平静之感。如今的车迟,距离当初林楠到来,已经繁衍了数代。

  新成长的一代,几乎都是当初义务教育成长起来的新百姓。他们开化程度高,文明接受更快,能够适应并且接受如今车迟的各种变革。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车迟年月,到处充斥着机会,充满了变革所带来的朝气。年轻人们怀揣着梦想,渴望在这变革的时代中崭露头角。

  而在遥远的西天灵山,大雷音寺中。

  在唐三藏师徒一行离开车迟国的时候,如来佛祖立刻就知晓了。他眉头舒展开来,隐隐也有些松了一口气。

  如来佛祖心中暗自思忖:“唐僧终于离了车迟,渡过了这一重劫难。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的修行之路或许会更加顺畅。”

  如来佛祖掐指一算,发现关于唐三藏的生机明朗了许多。甚至,对唐三藏未来将要再度面临的劫难,也都悉数明了,不再是混沌一片。

  只不过,如来佛祖仍然留有一丝疑问和不解。他心中暗自琢磨:“那道主林楠,留下唐三藏五年,深意究竟何在?这五年间,唐三藏在车迟究竟经历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林楠此举,是否会影响到西天取经的大业?”

  如来佛祖百思不得其解,心中始终存着这一丝疑虑。

  而被如来佛祖不解的林楠,在安排了车迟的一应事宜之后,便立刻开始准备动身。他要前往那未上弥罗宫。

  弥罗宫,乃是三清天之一玉清天中元始天尊的居所。林楠要去弥罗宫拜访元始天尊,寻求突破之法。

  这几年时间,唐三藏师徒被留在了车迟打工,林楠也没有松懈自己的修行。他日夜修行不辍,只是修行进度缓慢,卡在了临门一脚所在。

  这临门一脚,就是林楠的三花化三气,其最后一道玉清气上。玉清气,也是始气。始气、元气、玄气,乃是三清本质,乃是天地基础本源。

第420章 吕洞宾

  甚至有言,混元者,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元气之始也!始气、元气、玄气,本就是三者相互有所关联。

  此前,林楠修了元气和玄气,分得太清和上清之气道果,修为进境,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因二气交生,林楠倒是隐约摸到了一丝始气的边缘。

  但距离真正大成,仍然有着一段差距。林楠深知,若想突破瓶颈,必须寻求更高层次的指引。

  故而,林楠萌生了要去拜访元始天尊的心思。作为三清道祖之一,元始天尊便是应始气而生,掌始气变化。他对始气的领悟,无人能及。

  这几年,林楠常常于三清像前颂念咒文,虔诚敬香,以求元始天尊显灵。他每日焚香祷告,心怀敬畏,希望能得到元始天尊的指引。

  几年下来,元始天尊终究还是显灵,召林楠上清微天玉清境弥罗宫相见。林楠得知此消息后,心中大喜,立刻安排了旁的事务,准备上天相见。

  而在车迟国内,方翰和陈茂生也在暗中谋划着什么。

  在那一夜详谈之后,他们的目标立刻变得明确无比,不再有半点的迟疑。二者一下子忙碌了起来,所忙碌的方向也各不相同。

  总体上,方翰仍然是如以前那般,继续发展传播自己的石像。他深知,石像所代表的理念,是改变这个世界的希望。

  只不过,现在的方翰,变得谨慎了许多。发展其他的“同道”时,变得更加的隐秘。他不再像以往那样大张旗鼓,而是小心翼翼地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另一边,陈茂生家的商会,也在秘密之中开始资助大同社。陈茂生深知,大同社的理念与自己不谋而合,他希望通过资助大同社,推动社会的变革。

  他们两相增益,有了陈茂生的资助,方翰的大同社,即便是发展低调了许多,但是其传播速度也快了许多。

  这就和滚雪球是一个道理,一开始最为缓慢,但一旦壮大,就如同大火燃起,如同雪球滚动一样,越滚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有林楠传人吕洞宾,从车迟乘龙而来,一路毫不低调,直入长安城!少年骑龙入长安,这一壮观的景象,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一如二十年前,那道人乘龙出长安一般。长安城,里里外外,不知有多少人目睹了这一幕,不禁回想起来了当年的那一幕。

  皇宫的金銮殿中,便有侍卫急匆匆的跨入其中,朝着唐皇李世民汇报。

  “报~~~~~陛下!有少年乘龙,越入大唐,直入长安城而来!”侍卫的声音急切而响亮,打破了金銮殿的宁静。

  “那所乘之龙,乃是当年长安城上方曾出现的百丈庞然大物!”侍卫接着说道,眼中满是惊恐与敬畏。

  唐皇李世民原本正在进行一次“朝会”,金銮殿上,文武大臣百官都在两旁齐聚。他们听到侍卫的话语,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时,听闻了侍卫的话语,许多年长的大臣,都不禁面色微微一变。他们心中暗自思忖:“难道是他?难道是车迟大国师再来长安了?白龙……一定是他。再不济,也肯定和他有关。”

  些许年轻的臣子,还有些不明所以,不明白其他大臣口中的“他”指的是谁。他们满脸疑惑,看着周围大臣们的表情,心中充满了困惑。

  但抬头一看,那稳坐龙椅之上的唐皇李世民,这时也并没有那么淡定。反而,其有些慌张,就有些如同做错事被抓的一般。

  这种神色,在如今日渐老迈且威严的唐皇身上,极为罕见。大臣们见状,心中更加疑惑,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

  “陛下……”有臣子忍不住想要询问什么。

  但唐皇李世民却先一步开口。

  “必然是他!他从车迟出来了!”唐皇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满是惊恐与不安。

  说着,唐皇还有些心虚的看向了一些熟悉的老臣。“诸位爱卿,我们应当如何是好?”唐皇的语气之中,也有些慌乱和明显的心虚之意。

  台下,老臣魏征咳嗽了两声,稳住了唐皇:“陛下大可不必如此慌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即便真是那车迟大国师,也还未知他来意如何呢。”

  魏征这么一说,立刻给了唐皇李世民一些提醒,他冷静了许多。但心中仍存疑虑,不知林楠此次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但下一刻,忽有一道清亮的龙吟响起!那龙吟声震彻云霄,仿佛在宣告着什么。一道悠长而嘹亮的龙吟骤然响彻云霄,其声清越,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瞬间传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刻,长安城内的百姓纷纷抬头仰望,只见皇宫上空,阳光之下,一条鳞片闪烁着玉质光泽的白色龙影若隐若现,宛如天神降临。

  目光锐利之人,更是能隐约辨认出,在那龙影之上,竟站立着一位少年道人,身姿飘逸,宛如仙人下凡。

  陈茂生与方翰分头行事,此时陈茂生正坐镇于商会之中,处理着日常事务。突然间,他也听到了那声震耳欲聋的龙吟,紧接着,外面传来了一阵阵惊呼声。他心中一动,走出屋子,顺着众人的目光望去,只见皇宫上方,那条白龙在阳光下折射出如玉般的光芒,姿态优雅而神秘。

  “这是……”陈茂生心中暗自思量,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亲眼见到真正的龙。

  他想起之前从师父李淳风那里得知的消息,车迟大国师的坐骑正是一头白龙,而且还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

  “难道这就是那小白龙?它本应化作白龙马,成为唐三藏的坐骑,如今却成了大国师的坐骑?”陈茂生心中疑惑重重,“若是同一龙的话,那岂不是说明……车迟大国师又来到了大唐?”

  想到这里,陈茂生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波澜。他望着皇宫上方的那条白龙,脑海中思绪万千。

  与此同时,大唐皇宫之中,金銮殿上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袁天罡这位钦天监也被紧急召入宫中。

  众人纷纷走出皇宫,抬头望向天空中的那条白龙。袁天罡望着那盘旋的白龙,心中暗自揣测,嘴上却安慰着唐皇:“陛下无需担忧,九五之尊自有气运庇护,寻常妖魔仙佛,都无法伤害陛下分毫。就连这皇宫,也非一般魑魅魍魉可随意闯入。”

  说着,他目光深邃地望着天空中的白龙,继续说道:“即便是那西海龙王三太子,也不会轻易落入皇宫之中。”

  闻言,唐皇李世民心中的担忧顿时消散了许多。

  就在这时,从皇宫上方的白龙处,传来了一道少年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车迟吕洞宾,代家师林楠,前来大唐讨要一物!”

  众人闻言,纷纷抬头望去,只见白龙周遭的云雾微微散开,露出了龙首之上的一道身影。那是一位少年道人,并非林楠,而是吕洞宾!

  “车迟吕洞宾?”

  “家师林楠?”

  “林楠,便是车迟大国师的道号。”

  “他是车迟大国师的弟子?吕洞宾?”

  这一刻,皇宫之中,许多大臣交头接耳,纷纷猜测着吕洞宾的身份。

  唐皇李世民的想法却有所不同。他听到来者只是吕洞宾,并非昔日的大国师林楠,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听闻吕洞宾是代替师父讨要一样东西,他的眉头又微微皱起。

  天上,吕洞宾站在敖玉的头上,俯瞰着下方的长安城。他刚刚所施展的,乃是道门神通狮子吼。一声之下,法力鼓荡,声传长安。不仅皇宫之中能听到他的声音,整个长安城的人也都听到了这道清晰而坚定的声音。

  皇宫之外,百姓们议论纷纷。

  “吕洞宾?何等神仙人物!”

  “代替师父讨要一物?什么物?”

  “向大唐讨要什么东西?”

  即便是普通的百姓,这时候也都在门外一边看着那白龙身影,一边讨论着吕洞宾的来意。

  而走出门外的陈茂生,更是感到震惊无比。他心中暗自思量:“吕洞宾?我没听错吧?吕洞宾?道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丹鼎派祖师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首、纯阳仙人吕洞宾?他竟然成为了车迟大国师的弟子?”

  陈茂生这名穿越者,心中充满了震惊与疑惑。

  另一边,吕洞宾在天上见皇宫之中没有什么回应,便再次使用狮子吼神通,朗声说道:“昔日,大唐有队伍前去车迟求道,乃是求一应车迟之内神物……”

首节上一节554/5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