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20节

  爱你的

  芙蓉姊姊”

  信末,还有一个大红的唇印。

  广播站里,兰婷爆发出了此生最夸张、最没有淑女形象的狂笑,把刚到门口的宋诗语吓了一跳。

第33章 焦点人物

  芙蓉姊姊的这封告白信,绝对是张潮重生以来遇到的最大危机!

  这尼玛要是被媒体报道出来了,估计“芙蓉姊夫”这个帽子至少得戴上十年!

  在和兰婷签订了多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以后,张潮才拿回了这封信。

  宋诗语倒没有为此打趣张潮,不过看完信和照片以后,也忍不住笑了,让张潮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三个笑闹了好一会儿,兰婷才道:“高一、高二开学以后,这里我们就不能用了。要移交给他们。”

  张潮道:“那怎么办?我还指望在这儿码字呢!”

  兰婷道:“你不是可以用笔记本电脑么?在宿舍就行。”

  张潮沮丧地说道:“宿舍一来没有插座(那个年代是真没有……),二来也不清静。”

  这时候宋诗语开口了,她道:“我可以和音乐老师说说借琴房,就说,就说我要练琴。不过也只能用到下个月,后面我就要去燕京参加央音的校考了……”

  兰婷马上接话道:“没事,我和学弟学妹说一声,想必我这个站长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张潮道:“不想那么多了,抓紧这最后一星期。船到桥头自然直。”

  接着就是一阵疯狂码字,那键盘敲得两个女生都害怕。连晚饭都是兰婷、宋诗语她俩给他打的。

  而到了晚自习,张潮来到班上,才发现每个同学看自己的眼神越发古怪了。

  这种眼神,通常在动物园的猴山边上和熊猫馆外,仔细观察人群时,就能看到。

  其中只有申明还比较正常,在张潮经过他时,正常地打了招呼,还夸了一句:“寒假你写的东西我都看了,写的真好!”

  张潮笑着回应道:“谢谢!”然后对着脸都被话憋红了的陈欢,也像是对着全班同学说了一句:“想问什么就问呗,我就是写了点东西而已,头上也没长角,身后也没有长尾巴。”

  一句话,把全班同学都逗乐了,气氛也松弛下来。以陈欢为首,原先和他关系好的几个同学都围上来,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张潮也尽量一个个解答。不过问题越问越离谱:

  “兰婷和宋诗语,你到底选哪一个?”

  “听说你来学校马上就会办退学,和那个韩涵一样?”

  “那个程念是不是就是你自己?陈欢是不是就是那个胡筱蝶?陈欢为什么要跳楼?”

  ……

  直到老师来班上点名,才给张潮解了围。

  而当天晚上在宿舍,张潮又感受到了知名度带来的影响力。几乎每个班都至少有一两个男生过来他们宿舍,和他打招呼,说要“认识认识”。

  如果张潮真的是18岁,那心态可能真有巨大的变化。但还好现在心理年龄40岁,待人接物总算得体,虽然不能让每个同学都如沐春风,但是至少能感受到充分的善意。

  陈欢看着张潮像《水浒传》里的宋江一样,接待了一波又一波好汉,直到快上床睡觉了,突然拿出一个篮球递给张潮。张潮一脸懵圈,问道:“这是干嘛?”

  “砸我,冲脑袋砸,使劲儿!”

  “……”

  “快砸,说不定我也开窍了呢!”

  “……喂!安定医院吗?我们这里有个病人……”

  “潮哥,看在我给你传了那么多EASY BALL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你别拽我裤子啊!快松手!”

  第二天,课间操的时候,张潮就被语文老师张婷给叫走了。

  语文组备课室里,所有老师都用一种温柔到不像话的眼神看着张潮,看得张潮毛骨悚然。

  组长顾言道:“张潮同学,我们向学校申请成立的‘高三语文突击提分组’已经被批准了,由你担任组长,各班会遴选2-3个语文分数较高,但又陷入瓶颈期无法突破的同学,和你一起学习,看能不能有有所提高。”

  张婷接着说道:“原先我们以为学校那边会卡一卡,但没想到这次领导特别爽快,不仅同意了,而且还批了一台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给你们用,可以联网的,方便查资料、打资料。”

  顾言道:“当然,这个电脑不能随便乱用,不能打游戏。希望你的成绩能稳定,其他同学的成绩能提高!”

  张婷道:“教务处那边说了,三月份的二模,如果几个同学的成绩没有显著提高,可能会解散这个突击小组。所以一切都要看你的本事了。”

  张潮心想天下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但这文学天才贬值的速度有点快啊。

  记忆里韩涵成名以后,他的母校松江二中为了他开了无数先例,不仅为他安排了单人宿舍,宿舍里还有独立的电话。此外,还安排各科老师单独给他补课。

  而自己不仅要给学校打工,还要完成KPI。

  自己上一世不就是因为在学校教书教烦了,才从学校出来选择单干的么?

  但好歹是有电脑和网络可用了,这条件勉强可以接受。

  不过从备课室出来以后,他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悄悄问了张婷老师一个问题,结果答案让张潮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唉,我差点忘了校长和教务处主任研究过给你补差的事儿,学校会安排数学和英语老师争取提高你这两门,每周两次。不过也要看你自己的努力。一定要保持住语文的优势,另外就是安心创作,争取荣誉,对自己、对学校,都有好处!”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浑身不得劲儿的张潮,终于觉察出有什么不对。

  他对着面前狼吞虎咽的陈欢问道:“欢哥,你看看我?”

  “嗯?”

  “我长的丑吗?”

  “……原来我比你帅那么一点点。但是最近,你似乎比我帅那么一点点。”

  “那我才华还算可以吧?”

  “……告辞!”陈欢端起盘子作势要走。

  “诶,诶,别走啊!我有别的事问你。”

  “那禁止变相炫耀!”

  “啊,一定。你说,我这怎么都算半个‘功成名就’了吧,怎么就一封女生的情……本校女生的情书都收不到呢?”张潮说话,主打一个严谨。

  “你看看这是什么?”

  “……”

  “沙包大的拳头见过没!”

  “……我说认真的。”

  陈欢拿着筷子远远地指了指,张潮顺着看过去,是一群凑在一起吃饭的女生,其中宋诗语高挑的身量和短发造型,让她的背影格外显眼。

  陈欢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调说道:“现在整个年级都在传你同时和兰婷、宋诗语两个谈恋爱,你觉得还会有女生给你送情书吗?”

  由于在气头上,陈欢没有控制声量,一声吼得小半个食堂都听到了。

  至少上百道燃烧着熊熊八卦火焰的目光从四面八方射了过来,把张潮烧得外焦里嫩。

第34章 春风文学出版社的诚意

  接下来的几天里,张潮除了正常码字、隔天更新《少年如你》,就是帮着收拾备课室旁边的杂物间,兰婷、宋诗语、申明也一起过来帮忙了,他们几个都已经决定加入这个“高三语文突击提分组”。

  杂物间不大,大概十几个平方,中间用几张长条的会议桌拼成一张可以围坐十来个人的大桌,一面墙上刷上黑板漆,角落放上电脑和打印机,就初具雏形了。

  在学校里,不仅生活规律,而且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很少,张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不过这种宁静并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天中午,他又被叫到了学校的小会议室。

  会议室里,除了学校办公室的周主任,还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精神干练的高个子女性。

  周主任各种事情多,飞快地给张潮介绍了她的身份:“这位是春风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单英琪,你们谈吧。我先走了。”

  张潮主动上前,和单英琪握了握手问好:“单编辑好。”

  单英琪笑道:“虽然知道你很年轻,但是真看到了,仍然觉得不真实。我知道你下午还要上课,所以长话短说,我们春风文学出版社想要签下《少年如你》这本小说。”

  张潮并不意外,现在他手头虽然有小说和杂评两手牌,但是毫无疑问是小说更有出版前景。

  单英琪接着介绍道:“我们春风文学出版社是老牌出版社了,现当代文学作品一直是我们的主要方向。而且我们对于青少年作家作品向来很看重,去年成立了‘布老虎青春文学’工作室,专门发掘、策划像《少年如你》这样的作品。”

  张潮问道:“你们就对《少年如你》这么有信心?我才只写了一个开头。”

  单英琪自信一笑:“我们工作室的编辑绝对是行业里策划类型青春文学经验最丰富的。《少年如你》虽然只有一个开头,但是潜力很大,放在网络上免费发布太可惜了。交给我们运作,它一定可以成为畅销书。”

  张潮再问道:“那有没有案例?”

  单英琪从随身的口袋里掏出一本封装精美的书,递给张潮。张潮接过来一看,竟然是郭小四的代表作之一《幻城》。

  单英琪道:“郭小四你应该知道。这本《幻城》,原先只是2002年10月发表在《新芽》杂志上一个短篇。我们编辑看到后同样认为潜力巨大,所以立刻就签了下来,2003年1月就出版了,到现在已经加印了几次,销量过了百万。”

  张潮点点头。无论后来有何种争议,《幻城》在这个年代的青少年群体中影响力是巨大的。在只有少部分才能接触网络文学的时代,《幻城》满足了他们对奇幻世界的大部分想象。

  就连张潮也不能否认,自己对《幻城》的热爱否则没法解释家里书架上的那本从何而来。

  春风文学出版社,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现在就看这位单编辑能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了。

  张潮接着问道:“那根据贵社和单编您对《少年如你》的出版前景预测,认为它应当价值几何?”

  单英琪答道:“我们可以给你与郭小四相同的待遇。”

  “哦?”

  “一百万,买《少年如你》未来四年的出版权。同时在这四年里,我们出版社会每年给你一定金额的创作扶持金,只要你每年写出来至少一本书,并交由我们首发出版就行。”

  张潮心里直乐。因为他记起来了,这个模式在当年上过媒体。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是郭小四赚大了,春风文学出版社则担了一定的风险。

  结果2003年春季图书订货会上,《幻城》薄纱全场,供不应求,直接让出版社把首印数从6万册提高到了10万册。要知道当时在出版行业里,首印3万就算畅销书作家了。

  最后《幻城》一年内就给出版社赚了2000万。

  之后小四也学聪明了,不再肯接受固定价格买断作品版权,而是用版税结算。现在他那本引发更大争议,并且最终导致他的商业版图灰飞烟灭的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应该也快由春风社出版了。

  于是张潮笑着说道:“看来您对《少年如你》的前景并不是特别乐观。”

  单英琪闻言,脸顿时就严肃起来,问道:“是不是其他出版社已经找过你了。”

  张潮点点头。

  单英琪道:“方便问一下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条件吗?”

  张潮犹豫了一下,没有直说,而是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了“20”和“12”两个数字。

  单英琪是行内人,自然一看就明白了,紧张地问道:“你答应了?”

  张潮摇摇头。

  单英琪松了一口气,说道:“应该不是我们这样的国营出版社吧?是民营出版公司吧!只有他们才会这么疯。”

  张潮点点头。

  单英琪接着道:“我们的条件其实也很优厚。100万,拿版税算,你的书至少要卖到50万册才能拿到。你真的这么有信心?”

  张潮道:“前几天我有个同学说,我的小说能卖100万册。看来她的信心比你们更足。”

首节上一节20/2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