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讶道:“这么多……好吧。”
许蕊雅娇声道:“版本不同嘛……我到处旅行,看到你的书就买咯。”
不过接下来两人的沟通就渐渐顺畅了,张潮也知道了系里让她来当自己口语老师的原因。
许蕊雅从小学开始,就过着中米两国频繁切换的生活,不仅是语言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键她非常熟悉米国的生活方式和各种禁忌,不仅可以教张潮口语,而且会帮助他去米国后尽量避免因为文化差异惹出麻烦来。
尤其张潮是历年被IWP邀请的中国作家中最年轻还是最有钱的一个,听说还喜欢开个豪车什么的。
要是在米国超速被帽子叔叔拦下来,张潮应对不当,被清空弹夹什么的……
课程正式开始以后,张潮就问了一个问题:“你刚刚见到我的时候,为什么说的是‘ nice to see you’,而不是‘nice to meet you’?”
许蕊雅答道:“这就要看语境了……”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张潮一看手机,已经5点多了,随口就对许蕊雅道:“谢谢你,Rheya!要不今晚我请你吃个饭?”
许蕊雅笑着道:“那这个邀请是属于中文语境的,还是属于米国语境的呢?”
张潮一愣,问道:“这还有分吗?”
许蕊雅认真地解释道:“那当然。如果是中文语境,这就是一个同学之间很普通的邀请。如果是米国,我们又是异性,你这样的邀请,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个date……”
张潮听了半天,终于搞懂了两者的区别,马上道:“中文,中文语境。”
许蕊雅道:“不啦,今晚我家里做了饭,我回家陪我爷爷吃饭。”
张潮奇道:“你也是走读生?”
许蕊雅点点头,张潮也没有多问,收拾好书包,两人就一块下了楼,然后在楼底下道了别,一个往西走,一个往东去。
时间不知不觉就进入6月,即使是燕京,天气也眼见的热了起来。
张潮这天在燕师大下了课,刚到停车场,就看到一个“地中海”中年人站在他的车边东张西望。
一见张潮,“地中海”就万分热情地迎上来,用略带夸张的语气说道:“张潮先生,终于见到你了!”
张潮一听这口音,差点以为家乡来人,不过细听还是有区别的,再一看对方的做派,心下了然,八成是岛那边的,于是不咸不淡地应了他的招呼。
“地中海”毫不在意,做起了自我介绍:“我叫刘正雄,岛正雄出版社的总经理,这次来大陆,想和您谈一谈您的作品在我们岛出版的事情。”
张潮皱起眉头,直接道:“如果是新作品的话,我最近没有要出版的。如果是老作品,你去找我公司的黄杰夫谈。”
刘正雄道:“他是生意人,我们两个都是文化人,文化人有文化人的谈法。我祖上也是福海的,咱们算是老乡……今晚我请您吃饭,凯宾斯基!”
张潮依旧很冷淡,摆了摆手道:“饭就不吃了,老作品的版权您找黄杰夫谈。”
说罢,留下一脸尴尬的刘正雄,上车就离开了。
张潮之所以是这种态度,倒不是他反对自己的作品在岛出版,而是刘正雄这个人明显心里有鬼。
他和“午夜潮汐”的邮箱都是公开的,不难查到。包括手机号码,通过出版界的关系,也很容易问到。
哪有两人压根不认识,然后一不发邮件,二不打电话,就这么直接在燕师大堵人的。
不过张潮第二天又见到了刘正雄,这次是他就不是一个人来的了,而是由燕师大国际交流合作处的李副主任领着来的,也不知道走了哪里的关系。
李副主任显然也不知道刘正雄的具体目的,所以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就让他们两人自己谈了。
张潮这时候就不好拂袖而走了,只能先听刘正雄自吹自擂。
刘正雄拿出来一大叠资料,都是他们出版的经营资质、办公室和印刷厂照片,以及过往出版过的图书样品。
刘正雄得意地道:“我们正雄出版社,创办于70年代,创始人就是我啦……我那时候才20岁,靠一台岛国来的二手印刷机……我们现在……”
张潮听了一会儿,就不耐烦地道:“发家史我没兴趣听,你想买我那本书的版权,直接说吧。”
刘正雄马上停下来,道:“《你的名字》,小说、还有漫画,我都要!”
张潮直接问道:“我的版税很高据我所知,现在应该是我们这边最高的。如果没有很笃定的销量保障,未必能让你赚到钱。你确定要买?”
刘正雄很自信道:“你不如听听我给你开的版税。”
张潮有些好奇地道:“哦?多少?”
刘正雄道:“30%,我给你30%的版税!”
张潮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难以置信地看着刘正雄,觉得这个人肯定是疯了。
他现在15%的版税在国内已经是顶格了,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出版社给到17%或者20%。
2010年左右,业内传陆金波给韩涵开了20%版税,就被郑渊杰内涵说“人类有史以来都没有这么高的版税。”
何况30%?
印刷是硬成本,肯定省不下来;渠道商则几乎不可能在分成上让步;那多出来这15%就必须出版社割下自己的肉给作者
这意味着出版社只能拿走书价的5%-10%,扣掉人工和税,除非能卖上几百万册,否则刘正雄就是给张潮打白工。
张潮对自己的魅力还没有这么大幻觉。
刘正雄依旧信心满满,他又掏出一叠纸放在张潮面前道:“我对您的作品在岛畅销有信心。这是协议,您只要签了,就能拿到华人作家,乃至全世界作家最高的版税。协议绝对没有问题,您可以现在就叫律师看。”
张潮拿起合同略翻了翻,虽然是繁体字,但整体而言还是一份很规整的制式合同,除了30%的数字比较惊悚,其他方面并没有看到明显的陷阱。
而且既然刘正雄这么说了,那细节方面肯定也挑不出毛病。
协议没有问题,那问题一定就在协议之外。张潮忽然很想知道刘正雄到底要耍什么把戏了。
于是他把协议一收,对刘正雄道:“30%确实让人心动,但我还是要好好考虑一下。”
刘正雄道:“没问题,您尽管拿回去看,最好也让律师认认真真看。我们很有诚意的!不过我只能在大陆再呆两天,后天晚上就要回去了。所以……”
张潮点点头表示明白,也不客套,拿着协议就离开了。
当天晚上,张潮就找到了黄杰夫,两人仔细地研究了一下这份出版协议,黄杰夫也没看出什么不对劲。
他们甚至在网络上找到了这份协议的制式原版,对比了一下,都是正常修改。
正雄出版社,也能在岛的网络上查到公开资料,是一家合法注册的企业,虽然排名不算靠前,但也看不出什么纰漏。
张潮分析道:“不找你而直接找我,大概率是因为觉得我年轻,可能看这个30%一冲动就签了。”
黄杰夫点点头道:“是的。要是我看到30%这个数字,恐怕都不会向你汇报,直接就拒绝了。八成是个诈骗犯。”
“诈骗犯……诈骗犯……”张潮忽然想到了什么,马上打了个电话给许蕊雅,急匆匆的问道:“Rheya,你在哪里?上次你让我签名的书还在吗?”
半个多小时后,许蕊雅就带着一袋书来到了潘家园张潮的办公室处。
张潮翻了翻,就从中拿出一本《少年如你》,问道:“这是你在哪里买的?”
许蕊雅道:“嗯……应该是今年春节在北玩的时候,在一间小书店里看到了,就买下来了。”
张潮追问了一句道:“你确认是在北?”
许蕊雅很确定地道:“当然确认,才半年前的事。怎么,这本书有问题吗?”
张潮翻看了一下,道:“我在岛还没有授权的出版社呢。这本是盗版,封面和大陆版的一样,繁体正文有可能是翻印自港岛明窗社版。我签名的时候只觉得纸张不对劲,还以为是印刷批次的问题,就没有注意翻。
现在一看,纯纯一个缝合怪。”
许蕊雅讶道:“盗版?怪不得便宜呢,我还以为是旧书,但是老板保证是新书。”
张潮点点头道:“我有点明白这个佬要干什么了……不过还要确认一些事情。Rheya,你认不认识岛那边的人?杰夫,你呢?”
许蕊雅道:“当然认识啦,我在大做过一年的交换生呢,在那边认识好多老师和同学呢。”
黄杰夫也道:“我在美国也认识几个岛人,也都是有身份的人。”
张潮道:“好,你们找这些人帮忙打听一下这个刘正雄和他的正雄出版社的底细究竟是什么。我也找人。咱们争取在明天晚上以前,把这件事搞清楚。”
两人同声应好。
随着多方信息的陆续汇总,张潮终于拼凑出了这件事情大概的来龙去脉
刘正雄当年确实是靠一台二手岛国印刷机起家的,但不是什么正经出版商,而是依靠盗版。
上世纪70-90年代,岛是不折不扣的盗版天堂,因为在1992年6月10日之前,岛以外的著作与翻译是不受岛的著作权法保护的,出版人可以自行出版、翻译与贩售。
不管是米国、岛国还是港岛的畅销书,这个月出,下个月就能在岛用极低的价格买到盗版。
后来岛政府的米国老豆坐不住了,准备制裁。岛这才修订著作权法,开始较为严厉地惩罚盗版行为。
可长达30年的产业惯性一时半会怎么可能就停下来?岛很多盗版商转型正规出版社以后,仍然在暗地里做旧勾当。
他们也学聪明了,不太敢碰米国、岛国、港岛的畅销书,因为这仨是真查真告,而且法院一判就是顶格。就算盗版,也是小规模、打游击。
但是大陆这边的就不一样了,两岸的信息差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明显的。
随着张潮《你的名字》在岛国那边小说、漫画两开花,向来崇拜岛国文化的岛,也开始渐渐有读者,尤其是消费力强大的青少年读者,注意到了这部作品。
嗅觉灵敏的刘正雄看到风向,就准备对《你的名字》下手了。
但是集英社、角川社在岛要么有强力的代理商,要么直接就开设了子公司,理论上只要和张潮在原有协议基础上签订一个补充协议,那么就可以在台湾合法出版。
大家在观望的主要原因,还是张潮的身份是大陆作家,目前还缺乏国际影响力,岛读者能否接受是个疑问。但不意味着他们会容许盗版商来动这块蛋糕。
刘正雄的如意算盘就是用超高的版税,诱惑张潮签下协议。那盗版《你的名字》小说、漫画,集英社他们就无法介入了。
而盗版这种事,无论在哪里,都主要是靠出版社来报案。出版社自己下海盗版自己的书,作者取证是很难很难的。
尤其是张潮这样的大陆作者。他在岛一没人脉,二没知名度,就算去报案、起诉,刘正雄也对岛司法对他这种“诈骗犯”的宽容有信心。
等要付版税的时候,他就随便给个几万币打发一下张潮,就说销量不如预期,只卖了一两千本,张潮除了干瞪眼能怎么办?
别说30%的版税,就算张潮提出要50%的版税,他刘正雄也敢答应下来!
张潮把分析给黄杰夫说完,黄杰夫怒道:“果然是诈骗岛!BOSS,幸亏你昨天没有冲动把协议签了。”
张潮笑道:“谁说不签的?我要签。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明天下午就和他签。谁不签谁是王八蛋!”
黄杰夫失声道:“BOSS,你疯了吗?”
第124章 将计就计,请君入瓮
刘正雄接完张潮的电话,乐得直拍大腿,连夜就打给岛那边的印刷厂,让他们准备好马上就能开工。
根据他浸润岛盗版业30年的经验判断,《你的名字》小说的销量大概会在20万册,漫画则能翻番。如果买盗版,由于价格便宜,销量还会上一个台阶。
一年内,他轻轻松松就可以可获利上千万币。
“张潮啊张潮,你这条蠢鱼最终还是咬钩了!”
第二天下午2点,刘正雄穿着体面,来到燕师大。没想到李副处长亲自来迎接他,一见他就握紧他的手道:“刘总和我校张潮同学同心联手,一定会为燕师大开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
刘正雄:“?”
正懵懂间,他就被引到了一道小门前,李副处长一推门,刘正雄就看到张潮那张笑得过分热情的脸,然后张潮就拉着他进了屋子。
刘正雄霎时就被无数的闪光灯亮瞎了眼。好一会儿,他才看清自己自己和张潮站在现在房间中央,台下少说有二三十家媒体记者。
刘正雄呆住了,低声问道:“这是……?”
李副处长道:“这是我们燕师大的媒体接待中心。”
张潮道:“我觉得刘总对我作品的厚爱,我无以报答,所以特地请来了这些媒体,我们搞一个签约仪式!也为《你的名字》在岛的出版,开一个好头!”
刘正雄抹了抹脑袋上的冷汗,低声问道:“怎么不事先说一声…”
张潮道:“还不是怕您太低调!我觉得既然是好事,就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嘛。”
这时候一个记者提问了:“刘正雄先生、张潮同学二位好,听说此次正雄出版社为拿下《你的名字》的版权,开出了天价版税,请问这个‘天价’具体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