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说罢,阶梯教室里响起了一阵促狭的笑声。提问的大四女生脸颊微微泛红,像两朵桃花绽放,不过嘴角盈盈的笑意显示她对张潮的答案并没有不满。
张潮最后总结道:“与写性相比,我更关注自己的小说,有没有把‘爱’写好。”
这时又有一个同学提问道:“张潮同学,你有很多次陷入不利于你的舆论漩涡,但是最后都被你用舆论工具逆转了。有人说你是作家当中的‘媒体鬼才’。请问你为何会如此善用媒体呢?”
张潮笑着答道:“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媒体幻觉’。”
“什么是‘媒体幻觉’。”
“很多人把在媒体上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当成结果,仿佛一句话被很多人看到甚至赞同,就成了定论。我只把它当成一个开端,一个媒体议题的开端。因为这已经不是大家只能被动接受灌输的时代了。
例如前段时间,某些人觉得在媒体上把我塑造成负面形象,有这个‘结果’就达到‘目的’了。但是我觉得它恰恰是‘张潮是个什么样的作家’这个议题的开端……”
“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大一部分‘公共媒体’的话语权开始让渡给‘自媒体’。所以我把‘张潮是个什么样的作家’的评价权让给了大家……”
随着交流的深入,张潮两年来第一次在燕大同学面前,直接展露出见识和口才,折服了不少原本对他有些不服气的同学。
时针悄悄接近12点的位置,孔磬冬满脸带笑的问大家:“时间差不多了,大家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问题的话,我看今天的交流会就……”
“我还有一个问题!”一个生硬、蹩脚的声音从教室的一角传来,随即站起来一个相貌毫不起眼的女生,她紧紧盯着张潮的眼睛问道:
“张潮桑,我想请问你,你为什么要抄袭我们日本的作家的作品?”
第178章 抄袭风波
阶梯教室里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就连坐在前排的几个老师也忍不住回头看向那个女生。
这时孔磬冬走到张潮身边悄悄和他介绍道:“这个是来留学的山本真由美。她之前是岛国御茶水女子大学‘中国语圈言语文化’专业的学生……中文很不错。”
张潮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问道:“这位岛国来的真由美同学,抄袭对作家来说是一种很严重的指控,我想请你说得更明白点。”
由于张潮重生的时间是2004年,和2024年就差了20年,能“借鉴”的作品腾挪空间太小,张潮还是比较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的,动笔之前一般都要查查看“原著”出版了没有。
所以现在他对山本真由美的指控他也有点懵圈。
山本真由美继续用她比较生硬却颇为流畅的普通话说道:“你的第一部作品《少年如你》,抄袭我们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名作《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
教室里的同学和张潮一样也是一脸懵,这两本书绝大部分同学并没有看过。
张潮皱着眉头开始琢磨这其中出了什么问题东野圭吾这个名字自然是如雷贯耳,但是张潮本身不是推理小说爱好者,所以看过的作品数量不多,仅看过《福尔摩斯探案集》《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集》中的代表作品,以及《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漫画。
刚刚山本真由美提到的两部作品后来在国内实在太有名,所以他也了解个大概。其中《白夜行》知道个故事梗概,《嫌疑人X的献身》则看过电影。仅就张潮所知的内容来看,除了“顶罪”这个情节外,相似程度并不高。
自己在写的时候,更是完全没有想起过这两部作品。
上一世并没有太关注这部作品的他,自然不晓得原著当初在小圈子内引发了多大的风波,甚至波及到了改编的电影,就演员微博的评论区,都被东野圭吾的书迷给爆破了。
山本真由美开始简略地介绍东野圭吾那两部小说的基本内容:
“《白夜行》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在大阪的一栋废弃建筑内发现了一具男尸,死者是桐原洋介,桐原亮司的父亲。随后,亮司和雪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两人的关系错综复杂,既包含深厚的感情,也涉及到一系列的犯罪行为。为了掩盖杀人的真相,他们不惜杀死无辜的人,甚至是他们所爱的人……”
“生活单调而孤独的数学天才石神哲哉,遇到了邻居花冈靖子和她的女儿美里。一天,靖子的前夫突然出现,要求金钱并威胁要带走女儿。在一场激烈的争吵中,靖子和美里不慎杀死了前夫。石神得知此事后,决定帮助母女俩掩盖罪行……”
这两部都是长篇推理小说,不仅情节和人物关系十分复杂,还涉及了大量的诡计和推理,山本真由美的中文虽然好,但是还没有达到表达自如的水平,又非要一口气把两部都介绍了,所以讲起来拉拉杂杂、颠三倒四,听得在场所有人都头昏脑胀。
很快就有学生打断她的发言道:“你这乱七八糟的说的都是什么?你说抄袭就抄袭?”
“对啊,你说抄袭就抄袭?”
“东野圭吾谁啊?听都没有听说过。”
“抄袭是你们才是一把好手吧?”
“姓山本?偷袭也是好手吧!”
主要都是大一大二的同学在起哄,大三大四和研究生们还是比较冷静的。
孔磬冬不得不起来维持了一下秩序:“大家注意控制情绪,就事论事,不要人身攻击,不要失了燕大学子的风度!且听山本同学讲完!”
山本真由美感激地看了孔磬冬一眼,但是并没有“放过”张潮,而是继续咄咄逼人地质问道:“在人物关系上,《少年如你》很明显模仿了《白夜行》,女主角和男主角,一明一暗;顶罪情节则有《嫌疑犯X的献身》的影子。请问你怎么解释呢?”
张潮在脑海中迅速重新梳理了一遍《少年如你》的情节,这部小说本身脱胎于前世看过的电影,对“原著”小说已经做了很大的改编,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又主动淡化了当时并不熟悉的犯罪和侦破部分内容,反而给卫莱加了不少戏。
所以整部作品相比“原著”几乎是面目全非,拍出来的电影也是文艺片范儿大过“犯罪片范儿”。
然后开口答道:“真由美同学,首先我想确定一点,你说的两部作品,《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都是推理小说是吗?”
山本真由美重重地点点头道:“是的,是我们岛国最优秀的推理小说!”
张潮内心翻了个白眼,真是粉丝眼里无是非……但还是耐心地继续问道:“你认为推理小说的核心是什么?”
山本真由美迟疑了一下,答道:“你问的是本格派还是社会派?”
张潮道:“我对推理小说的了解不多,但我认为,无论是本格派还是社会派,推理小说核心只有一个诡计。你认同吗?”
山本真由美思考了一下,同意道:“推理小说确实是诡计的产物,无论外面的包装和里面的主题什么样,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作者设计的诡计。”
张潮接着问道:“那我的《少年如你》,有设计任何可称之为‘诡计’的情节陷阱吗?”
山本真由美一时语塞。《少年如你》确实没有设计任何诡计,整个小说的重点都在人物的心理描写和跌宕的命运上,题材也是高度中国化的。
张潮道:“那看来你也同意《少年如你》和《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完全不是同一类型的小说。”
山本真由美不服气,依旧强言道:“那你怎么解释人物关系和顶罪情节的类似呢?”
张潮无奈道:“首先一明一暗的主人公关系和顶罪情节都不具备‘诡计’这样的设计难度和独特性,完全可以是情节自然发展的产物,并且在其他小说当中也早有先例。远的不说了,武侠小说家古龙的《绝代双骄》,主角花无缺和江小鱼,就是典型的‘一明一暗’当然,谁明谁暗就另说了。
其次,构成抄袭的条件是很严格的。按照你的描述,我怎么觉得《嫌疑人X的献身》很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藏书室女尸之谜》?”
一句话把山本真由美说得憋红了脸。
张潮继续道:“我相信如果以这个标准检视绝大部分推理小说家的作品,他们都是柯南道尔、阿加莎或者其他哪个推理小说先驱的‘抄袭者’。毕竟推理小说是一个高度特化的小说类型。”
这时候张潮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掏出来看了一眼,道:“真由美同学,刚刚在你讲述的时候,我特地发短信求助了一个出版界的朋友,让他查询这位叫做‘东野圭吾’的作家在国内的出版情况……”
山本真由美紧张地问道:“什么意思?”
张潮道:“根据我这位朋友搜索内部网络和询问其他出版社,国内目前还没有‘东野圭吾’的作品被翻译出版,更不用说你讲的两部作品。希望你以后发表观点的时候要做好求证工作。”(可以查到的东野圭吾最早在国内销售的作品是07年由南海社翻译出版的)
教室内再次哗然,都没有国内版张潮还抄什么?难怪这么多中文系的学生对这个名字都比较陌生。
山本真由美满脸难以置信的神色,用日语喃喃着什么。
张潮继续说道:“我虽然去过岛国,我知道的日语词汇就那么几个,还是看小泽……《小兵张嘎》时学的,所以我确实没有看过这两部作品。是你误会我了。”
山本真由美终于忍不住了,满眼含泪地鞠了一个躬,道歉道:“申しありません!对不起!”
孔磬冬趁机站起来道:“好了,误会解开了。这就是个‘美好的巧合’而已。大家赶紧去食堂,晚了打不着饭了……”
教室里的学生,这才逐渐散去。山本真由美没有离开教室,而是特地到台上找到张潮,再次鞠躬道歉。
张潮问道:“看来你很喜欢东野圭吾这个作家?”
山本真由美红着脸道:“他是我的偶像……”
张潮道:“据你的描述,他确实非常优秀……不过可惜了……”
山本真由美瞪大了眼睛看着张潮,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张潮邪魅一笑,道:“你也不想东野桑被埋没吧?”
第179章 抢稿去!
张潮见山本真由美没有反应过来,也不着急,而是邀请她下午去公司那边介绍一下东野圭吾的情况。
张潮对东野圭吾的了解不多,除了《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以外,就知道《解忧杂货店》《恶意》等实在太过于出名的作品。
国内了解他的人也寥寥无几,毕竟没有正式出版的翻译作品。
东野圭吾在80年代中期成名以后,最大的特点就是高产。张潮2年时间写了3部长篇和若干中篇,已经被国内不少作家和批评家嫌弃“写得太多、太快”,但是和东野圭吾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到2006年,东野圭吾正式发表的作品就超过了60部。为作家做代理是不能只盯着几部成名作的,其他作品也要兼顾,否则很快就翻脸了。
所以选择和顺序就很重要了。山本真由美的介绍虽然不一定客观,但是无疑可以给张潮、马伯慵,以及黄杰夫一个很好的参考。
“其实东野圭吾在我们日本的推理作家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山本真由美一开口,就让张潮脸一红,马伯慵和黄杰夫也疑惑地看着他。
下午她还没有过来的时候,张潮和这两位可是吹了一通东野圭吾有多厉害,结果山本真由美可没给他留面子。
山本真由美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继续介绍道:“传统的本格派作家和书迷,觉得东野君的诡计不够有新意,推理也不够严密,过于社会派。
社会派作家和书迷又觉得东野君太过于高产,对犯罪的社会因素挖掘过于浅薄。同时这两派都觉得东野君过于‘畅销书’化了。”
一番介绍下来,张潮和其他几人都懵圈了,怎么还有这么“客观”的粉丝?
不过山本真由美很快调转话头开始夸起来:“不过我认为这恰恰是东野君的魅力所在。他从来没有被‘推理小说家’这个头衔束缚,而是自由地进行创作。
所以才能写出超越传统推理小说的作品。东野君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侦探还是罪犯,都有着超越逻辑与诡计的人物魅力和心理动机。看完他的作品,往往并不是从解谜过程中获得愉悦感,而是与人物进行共鸣……”
随着山本真由美的讲述,张潮等人终于对东野圭吾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最后张潮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把东野圭吾的作品引入中国,你建议应当优先选择哪些作品?说5部吧。”
山本真由美又惊又喜地喊道:“真的?那可太好了!”她虽然不了解黄杰夫和马伯慵,但是对张潮的影响力还是略知一二的。
斟酌许久后,她开口道:“只选5部的话,我认为是这些作品《放学后》《假面山庄》《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信》。”
张潮听完以后道:“好,我们会好好考虑。后面我想请你把东野圭吾的一些作品简介和基本脉络翻译成中文,给这两位同事参考,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山本真由美再次惊喜地答应了。
送走她以后,张潮对黄杰夫和马伯慵道:“刚刚山本真由美推荐作品的出发点是想把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介绍进国内。但是国内这块市场还是太小众了,不能支撑起销售。
你们要关注的是这几部《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恶意》《彷徨之刃》,排名分先后。尤其是要关注其中已经被影视化的作品,《白夜行》今年1月就出了电影。
总之记住,东野圭吾如果能被国内的读者记住,肯定不是因为他推理写得好,而是他极端化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
如果说许多推理小说是为了‘诡计’这碟醋包了盘饺子,那么东野圭吾作品的魅力恰好是反过来的。”
说完以后张潮还是有点遗憾。他中午还专门查了一下,《解忧杂货店》还没有被东野圭吾写出来,不然肯定要排在第一位,毕竟东野圭吾在国内真正“出圈”,凭借的正是这部作品。
马伯慵点点头道:“从营销角度考虑,‘推理作家东野圭吾’在国内确实没有‘悬疑作家东野圭吾’吸引人虽然我本人挺爱看推理小说的。说实话,‘推理小说’这个词,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指的是什么。”
张潮同意道:“我虽然不太看,但是我知道目前国内类型小说的市场细分还没有到欧美日的程度。所以光他写的书好没有用,关键是我们选的书也要好。”
黄杰夫道:“如果你们确定了哪几部作品,那我过几天就飞日本去谈。一直以来我们和角川社的合作还是挺愉快的,相信角川历彦也会愿意引荐。不过他毕竟是个作家,我又不懂文学,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和我谈。”
张潮笑道:“你放心。一个一年能写5本书的作家,肯定没什么兴趣和你聊文学。他最关心的肯定是版税,以及如何保障收益。”
黄杰夫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然后比了个ok的手势表示明白。
接着张潮把许蕊雅等人也都叫到了一起开会,把下午山本真由美介绍东野圭吾以及自己如何选择优先翻译作品的事情介绍了一下,最后总结道:
“《青春派》下个月开始就要以独立刊号发行,我们之前的计划也可以实施了。《青春派》会逐渐从月刊过渡为旬刊。上旬发行本刊,中旬是《青春派非虚构》,下旬是《青春派大观》。
这需要大量的优质稿件以及作者。国内的作者不够用,就要找国外的作者标准刚刚讲过了,希望大家能理解。不明白的可以找我,也可以找马伯慵。
有好作家、好稿子,千万不要放过,一定要抢到手!
其中‘大观’在6月就会以副刊的形式先推出一期试试水温,主力是学涛等几个今年刚从《青春派》‘毕业’的作者,还有你,老马。已经给了你们半年时间准备新作品,读者们的期待感拉满了,不要让他们失望。
5月份的《青春派》本刊会登出‘大观’的预告,以及试读章节……”
交代完以后,张潮发现马伯慵脸上有疑虑的神情,问道:“怎么了?新作品有问题?”
马伯慵道:“‘大观’的作品我都看过,总觉得类型和《青春派》本刊有些重复,作品的‘分量感’也不是特别饱满……毕竟‘大观’主要是面向较为成熟的读者。”
张潮道:“你说的有道理,这部分我来想想办法。”
双学涛问道:“你准备在‘大观’上连载新作品?顾得过来吗?”
张潮嘿嘿笑道:“当然顾不过来。而且我还不满22岁呢,作品还是留给《青春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