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 第14节

  选择什么样的人进入这些最终极的末世堡垒,是一个相当重要且不得不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邵学真观察着苏寻的神色,斟酌着说道:“我们目前的考虑是在逐日项目组下,专门设立一个人员选拔部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苏寻下意识点头赞同道:“这是必要的,一定要把这方面工作统筹起来。”

  邵学真顿了顿,开口道:“等泰蒙基地的扩建改造工作完成后,逐日项目组全体成员都将会提前进入泰蒙基地,在那里完成接下来的任务,直到大灾变开始。”

  “这是应该的。”

  “但目前组织上的决定是,逐日项目尤其是人员选拔部门的成员,其亲属将不再参与进入基地的选拔,需要将名额留给其他人。”

  苏寻沉默了一下,明白过来对方的用意,说实话,他其实压根没往这方面想。

  “是因为我吗?如果是的话,其实完全没必要这样,办公室有很多同志们的家属也非常优秀,完全符合进入基地的条件,只要审查严格,我认为可以让这些人参与正常选拔流程。”

  邵学真有些感慨,他拍了拍苏寻的肩膀:“当然不是因为你,而是因为可能出现的蛀虫。”

  苏寻颔首道:“我只是觉得这样会造成人才的浪费。”

  逐日项目汇聚了各行各业的精英,里面每个人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能力上来看都绝对算得上是东盟最顶尖的人才。

  能培育出这样人才的家庭无疑也是相当优秀的,在品格上绝对有保障。

  邵学真表示赞同,但却道:“东盟各盟约国人口加起来超过二十亿,哪怕一万个人里面挑一个出来也有二十万人,我们不缺人才,只缺名额。”

  “在这种情况下,矫枉必须过正,逐日项目成员应当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否则不足以服众。”

  苏寻了然,再一次感叹举国体制的强大,感叹文明时代人类的兴盛。

  也正如对方所说,掌握着名额分配权的人员选拔部门,乃至整个逐日项目组,都不可谓不位高权重。

  纵使这些人目前还饱怀热情地参与相关工作,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者。

  可未来呢?随着末世一天天临近,项目组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没办法保证每一个人都信仰坚定。

  而且接下来所有人的压力都会与日俱增,谁能断言在末世面前不会有人动摇?毕竟这一个选择所牵扯到的可都是他们的亲朋好友。

  有一个,就有无数个,这种事必须防患于未然。

  苏寻沉思了许久,最终开口道:“在名额这个问题上,必须再三慎重,我同意这个做法,但也要注意办公室同志们的情绪,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邵学真点头道:“这个问题是大家经过不记名投票同意后,才由我来征求你的意见。”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强迫不强迫一说,投票就是真的投票,苏寻只得感叹,与自己共事的这些人都是好同志。

  可正因为如此,他愈发揪心。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道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这里的人是为了整个东盟甚至整个世界做开路者,不能让他们寒心。”

  “妥善解决这件事,也能让同志们没有后顾之忧的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压力太大了,不能再让他们为生活上的事忧虑。”

  邵学真明白他的意思,颔首道:“这件事我们会尽快讨论一个方案,暂时的想法是尽可能的将大家的家属安排到各地的城市避难所。”

  听闻已有相关安排,苏寻放下心来,准备投入自己的工作。

  邵学真见他没再开口,终是道:“苏寻同志,组织上的意思是如果你有需要的话,我们会尽可能满足你的要求你终归是不同的,大家也都能理解。”

  苏寻笑了笑:“不同的意思是说我觉悟不如同志们高吗?不必这样,我相信组织上能帮我安排好这一切。”

  实际上在他的设想中,城市内的大型避难所,尤其是地下避难所,其安全程度未必比很多处于深山老林的三线基地低。

  三线基地规模不小,但怎么说也比不上各地的地铁网络,足够大的规模也意味着足够大的生存空间。

  还有一个问题则在于城市中面临的危险基本都来自丧尸,比较单一。

  而三线基地虽然设施完备防御力强大,却要面对许多生长在山里的变异植物、变异兽、丧尸兽。

  虽然这些东西数量较少,但花样层出不穷,手段防不胜防。

  启动如今这些三线基地,也未尝没有遏制这些东西的考量在里面。

  被苏寻小小的怼了半句,邵学真满脸苦笑。

  “那行,我们会商议一下具体的实施方案,而且这个人员选拔部门之后的工作,应该也需要你这位总顾问提供一些相关的思路。”

  “没问题,我正想说呢。”

  苏寻抽出一份资料递给了邵学真。

  “这是……?”

  “大部分是我记忆中的幸存者,无论有没有异能都在这里面。”

  “至于这一张,”苏寻将其中一页纸翻出来:“这就是我印象中末世前期活跃过的一些异能者们,大都是文明时代活下来的,现在应该就在各地,我们可以提前将这些人征集一下,分配到各个三线基地中。”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戍守基地,一方面能以组织的氛围同化他们,防止这些人拥有力量之后心态发生变化,做出恶性事件。”

  邵学真眼前一亮,接过这份名单,细看了几眼却眉头微皱。

  苏寻翻开的那张有百来个名字,代表百来个异能者,但大部分却都只有名字。

  苏寻知道对方的苦恼,无奈道:“这份名单确实简单了一些,末世前期大家困顿于各地,能认识的也就只有附近的人,等我们有实力跨过更远距离的时候,这些人有很多其实已经不在了。”

  邵学真点点头:“我尽力安排人手寻找一下吧。”

  感谢LUCIFEs、谭情、苇名杂兵的月票。

  感谢猛犸小泥鳅、她*自月中来的打赏。

  以及感谢每一位推荐、追渎、收藏、评论的同志们。

  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真的非常真诚.jpg,甚至有点受宠若惊)

  由其感谢5月18号收藏的两位书友。

  当时我还没签约,有点焦头烂额,特别是之前因为审核问题损失了很多存稿,是那两个收藏让我感受到了支持。

  那天正常更新之后,才有了签约和更多的收藏,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也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在读,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一直沉默,但我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写作,以回报大家的支持。

  (我的这个臭输入法什么时候能把尤其打对)

第24章 我就了解一下

  名单上最明确的几个人,实际上就是苏寻前世附近的几个,有人一直活到了跟苏寻一起面对十阶天灾的时候。

  比如大豆研究所的徐焕徐院士,跟苏寻算得上是忘年交,这位老人家末世前其实生了场病,老人嘛,说扛不住就扛不住了,每次生病都让人提心吊胆。

  怎料末世降临时这位突然觉醒了个植物催化类的异能,接着就跟活出第二世似的,生猛到一塌糊涂,揍人比小伙子还要有劲。

  在苏寻获得机缘快速进阶之前,他才是滨海市最强的异能者,那种既能反哺自身又能操控植物杀敌的强大能力曾让苏寻羡慕的不得了。

  苏寻甚至一度怀疑这种人才是主角。

  除了他之外,还有几个也是苏寻接触过的,包括姓名、工作、年龄,都被他记在了纸上。

  “这里面还有罪犯吗?这些划线的是……?”

  说到那位罪犯,苏寻笑了笑:“不要小觑这个人,也不必对他怀有太大戒备,这人虽然一时冲动犯了错,但其实也不坏,在末世那个情况下拥有了强大异能,不但没为非作歹,还救助了很多幸存者。”

  “至于那些划线的……”苏寻皱起眉头:“就是另外一个极端了,这些人曾经在末世中做了不少错事,名声很差,需要组织上细细甄别。”

  一整张名单上,名字划线的不在少数,骤然获得强大的能力让许多人迷失了本性,这其中有不少人末世前甚至备受尊敬,有体面的身份。

  与那位罪犯一比,倒显得有几分讽刺。

  “这些人危害很大吗?”

  苏寻看对方的表情,生怕这位大佬把这些人全找出来毙了,连忙道:“也不至于很大,他们的危害比较局限,很多人都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被本地幸存者基地剿灭了,剩下的大都常年游离在危险区中。”

  毕竟以末世的危险程度,无论是想要作恶还是行善,都被限制在了极小的区域内,丧尸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对它们来说,好人与坏人的血肉一样香甜。

  “只有极个别的几个,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力,但其实这些人在掌权之后为了拉拢人心,也逐渐偏向于秩序,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向。”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是极为朴实的道理,那些作恶为乱的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世人常道末世之后秩序崩溃人心险恶,好像只要失去监管,所有幸存者就要立刻变成豺狼野兽。

  但实际上人都是秩序性的,即使发生巨大灾难,在大方向上秩序也会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只有那些本就心存恶念的少数人才会开始作恶而且这些人也一定会小心谨慎,生怕管理体系能够快速重建,对他们进行清算。

  而且即使没有统一的领导,当人数抵达一定程度时,为善的一面也必然要占据上风,没有人不渴望秩序与安全,当有人要破坏这些东西时,群体大众就会抵制他,抛弃他。

  邵学真看着苏寻的表情摇头失笑,知道是自己之前对次大陆的态度让对方产生了警惕。

  “没事,我不是要对这些人做什么,只是想要了解一下。”

  “说到底,再怎么也不能用没发生的事惩罚现在的人,你把组织想成什么了。”

  苏寻心道你在地图上指点次大陆的时候,那表情可不像是没一点想法。

  想杀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想灭一个国的眼神也是。

  叹了口气,他还是没忍住又说道:“一定一定要对这些人好一点,在行善和行恶之间只需要很少的一点引导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倾向。”

  “这些人都是极为宝贵的有生力量,在后末日时代,超凡者就是我们最重要的武力,最先进的科技,我标注出这些人员,是要让组织上对他们更谨慎,更关注,让这些人体会到组织的关怀,足以改变大多数人的命运。”

  “当然,没有划线的这一部分,更应该投以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对于善恶来说,也就是一念之差。”

  能抵达东盟理事的位置,邵学真对这些自然是非常了解,苏寻只是怕他错误的估计了超凡者的价值和破坏力,做出了不正确的决定,才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见对方答应下来,苏寻才松了口气。

  接着,邵学真便拿着名单离开了,要去筹备人员选拔部门的建立工作。

  苏寻则喝了口水,继续自己的工作。

  很多事都是越早开始越好,比如苏寻写的末世生存手册,已经提交了初版开始印刷,印刷的同时,苏寻还在进行查漏补缺,争取早日拿出更完善的版本。

  另外,还有许多更现实的工作需要他过目,很多部门都不断与其探讨项目可行性,避难所的改造,物资的运输,电力的调配,千头万绪。

  倘若不是姜怡每天守在旁边提醒,苏寻估计饭都想不起来吃。

  这几天下来,姜怡作为一个生活助理,已经不单单是称职了,绝对是百分之两百的完成了任务,对苏寻的照顾已经快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也得益于此,苏寻才没有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搞垮自己的身体。

  “苏顾问,该吃饭了。”

  听到她的话,苏寻点头。

  “今天去食堂还是就在这吃?”

  活动了一下酸痛僵硬的身体,苏寻叹了口气:“食堂吧,走两步路活动一下,也算清清脑子。”

  路上不少人看到苏寻经过时,站定脚步向他打招呼。

  “苏顾问好!”

  “苏总指挥!”

  “诶,我是副的,挂名,挂名而已。”苏寻朝那人笑了笑,转过头来对姜怡感叹。

  “大家好像很热情啊。”

  姜怡抿着唇,没有说话,工作之余,这人其实话很少。

  吃饭时食堂的电视上正播放着新闻,登月飞船已顺利返回地球轨道,即将进入降落阶段。

首节上一节14/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