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寰宇,气吞霄汉!
第57章 电子管 雷达与差分机
“今天被调动起来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亿级,每个避难所都已经初步运转起来了,但就此产生的问题也已经逐渐显现。”
报告同步给了泰蒙基地,由于地铁已经被全部占用,交通堵塞等情况频发,不过对于各大市区的交通管制已经逐步展开。
“外界某些媒体已经开始渲染我们的避难所里有多恐怖,一些老掉牙的话术被反复提及,也确实影响到了一部分人。”
苏寻对此颇感无语:“人只能想象自己见过的东西,他们喜欢把自己惯用的伎俩套到我们头上,也算是一种思维定式了。”
“已经不是普通的罪犯了,要出重拳。”
冯正则放权之后,苏寻与秦昌也需要处理更多事情,包括这些也在其中,苏寻道:“乱世当用重典,这是我们实践过很多次的方法了,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许多人以为所谓的乱世重典也就是杀鸡儆猴,通过严刑峻法威慑潜在罪犯,但实际上这种策略还有更多意义。
重典这意味着重罚与快审,也意味着程序的简化,东盟是一个广阔的大集体,占据全球四分之一人口,根本无法短时间内理清,此时从重从快,局势会被迅速稳定。
大灾变的来临只剩最后几天,越是到这个时候越要绷住,在管理者的层面上,一些阵痛已经可以被允许了。
当然,虽说用重典,但其实还是以关为主,死刑的执行则会被推后。
现在推行的目的只是尽可能平稳的熬过这几天,大灾变不来,以后可以慢慢清算。
而如果大灾变发生,就更需要这种操作了,在那个更混乱更动荡,基础秩序都濒临崩塌的阶段里,作恶者层出不穷,民众深受其害。
这个时候对罪犯施以严惩,是回应社会情绪,凝聚共识的有效方法当人作为一个集体凝聚在一起时,秩序与稳定会成为基本诉求,这么做就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
而到了那个时候,甚至也不必再担忧冤案错案,灵力可以勾连时空,高阶超凡者甚至能窥探过去,即使末世初期也有诸多手段。
至于犯罪者也使用灵力该怎么办,苏寻认为自己其实可以很有自信的说一句没人比我更懂灵力。
与项目人员交流了一番之后,苏寻登上电梯,来到地面。
在逐日项目搬进泰蒙基地之后,基地本身的改造建设实际上一天都没有停过,而今终于也进入收尾状态。
在地面堡垒群的核心位置,出现了一个圆盘型建筑。
这座建筑从确认苏寻是重生者的那一天就开始修建,到而今才完工。
它是一座雷达,与此同时,也是基地的计算中心。
在大灾变之后的灵力环境中,许多高精尖的电子产品是难以使用的,尤其是芯片,如果说简单的电路板还能摸一下奖修修补补凑合用的话,那些精密的芯片就基本都处于报废状态了。
虽然EMP也能对硬件造成重大打击,但灵力终究是与其不同的,在很多时候,灵力对现代科技呈现出的更多是一种干扰对光的干扰,对电磁的干扰,对微观尺度上电信号的干扰。
甚至曾有人一度认为这种干扰也是大部分动物变成丧尸的原因,直到苏寻等人达到九阶后,才认为其背后蕴含更深层的逻辑。
那些遥远的事情暂且不提,如今在很多电子元件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无论是雷达还是核电站控制室等关键设备都需要大量改造,好在往更先进的地步去改是困难的,但往落后的方向去改还是可以在一个月时间内尝试的目标。
毕竟这次是真的有技术储备。
当下仍然有很多雷达是依靠电子管作为核心部件的,这并非技术落后,而是受限于物理规律。
泰蒙基地的雷达站核心就是这样的无人机雷达,它们呈阵列状分布在这座圆盘结构的建筑里,在将其核心部分拆分出来之后,连接了一套规模颇大的电子管计算机,为基地最主要的两座防空机炮也就是传说中的陆盾3000,进行基础的方位解算工作。
鬼知道那几台计算机是从哪刨出来的。
诚然,在许多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这两座近防炮无论在射速还是在反应速度上都慢了不知道多少,但它的主要任务也不再是高速突防的导弹,而是盘旋在天空中的大型变异鸟类,偶尔或许会放平之后打打靠近基地的丧尸。
这两座门神摆在基地,基本可以说是杀鸡用牛刀了。
苏寻此次前来除了观看一下这座雷达站的建设进度之外,也是要来见一些人。
走进大门,最显眼的不是到处忙碌的工作人员,而是两台正在安装的大差分机。
苏寻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玩意儿,但每次看到都要感叹一下,纯粹的机械美感自带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魅力。
顺道也得感叹这到底是哪个博物馆里搬来的。
为了确保面对大灾变时充足的计划冗余,东盟不仅掏出了电子管计算机以及大差分机,还专门派出了一支特殊的部队来到泰蒙基地。
珠心算部队,一群人形差分机。
在计算中心宿舍,苏寻见到了这些队员们,队长刘云向他敬礼报到。
苏寻颔首,看向其身后的一群队员,这些人的年龄都还不是很大,他关心道:“都安顿好了吗?在这里还好吧?”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苏寻又领着这些人一起熟悉了一下计算中心。
寻常超凡者在没有特殊训练的情况下,想要达到他们的计算水平怎么也得到三阶左右了。
这种拥有极高运算能力的人在末世中自然是有其独有优势的,或者说,这支部队存在于此的意义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像这样的队伍,实际上还有很多。
让这些人简单了解过自己的工作岗位之后,苏寻便站在远处看着他们收拾宿舍。
这一整支队伍住进了基地,扛过大灾变之后能有多少人活着呢?
电子管、差分机、珠心算,国家其实无法确定到底哪一项能派上用场,他们将能找来的全都找来了。
想到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出现的残酷与悲哀,苏寻不忍再看,转身离去。
第58章 我们也是普通人
2*30年6月12日,倒计时三天。
天气,阴。
东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大坝本身就需要上千人进行日常维护,围绕着这座工程奇迹,数以万记的职工赖此为生,近十万部队戍守四周,数亿民众因此获利。
在大灾变的消息被传达之后,这里第一时间运转起来,几座避难所在坝体各段建立,最近的这些日子,出现了一幕奇景,几百人围绕着几十个人来回转。
在坝上走过一圈之后,老陈扭过头来问道:“小林,感觉怎么样,学会了吗?”
林海捧着一本厚实的书,这可以说是整座大坝的操作手册,他听到问题之后眉头深皱:“还有些地方拿不太准。”
在泰蒙基地那位重生者手下训练了几天之后,他就和许多异能者种子们一起来到这里,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技术学习,而有一些未来的普通幸存者,他们来的时间还要更早。
林海自己的专业和这里一些工作勉强搭边,于是成了这些人的领队。
老陈没有说什么批评的话,这些人的努力他一直看在眼里,只是在此望着浩荡大江,难免还是有些忧愁。
在这里工作的核心人员,密级都是相当高的,自然了解大灾变的部分真相,他叹气道:“这座大坝是绝对不能出事的啊,下游几亿人的生死都寄托在这里,一旦溃堤,后果不堪设想。”
他拍了拍林海的肩膀:“我知道你们身上担子很重,但……你们是确定的人,我们是不确定的人。”
林海垂首,与他一同看着泛起波澜的湖面,在这一个瞬间,他甚至感觉自己有些喘不上气。
“陈师傅,我们只是普通人……”
老陈笑了笑:“谁不是普通人呢,我也是普通人,这坝上的上千职工都是普通人,这座大坝就是像你像我这样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放心,其实也没那么难,先休息一下,等会我再带你走一趟。”
“不,我不是很累,现在就……”
“害,你是年轻人你当然不累,我们累啊。”
几个老师傅对视一眼,笑了起来,他们常年在坝上走的,其实自己是没什么感觉,但这林海来之前还是个学生,眼瞅着脸都快让太阳晒白了。
“歇歇吧,趁这个时间看看书,等下你们这些人一起来试试操作一下,只要基础的功能可以运行就没问题,这些天你都走过了,其实没什么难的,就是费体力而已。”
林海点点头,继而有些好奇:“现在是准备放水了吗?”
老陈颔首道:“确实,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从现在开始,各闸口将保持常开状态,直到大灾变之后,再由你们视情况手动合闸。”
最坏的状况……
林海心中了然,那大抵就是坝区所有幸存者死绝,连他们这些被选定出来的种子也出了问题,没有人能使这座大坝运行,甚至没人能靠近它。
是的,在这个问题上,组织并不相信自己等人,也不相信那位重生者。
组织甚至不相信人类,他们只相信既定的事实。
实际上,近期的三峡刚刚完成汛前腾库的工作,水位并不算高,每年的四到六月,这里都会刻意降低水位,以迎接汛期的到来。
休息片刻之后,一群人一起走向排水闸门。
这种关系重大的基础设施,建立之初虽然没有预料到会发生末世,但抵御核爆的预案是非常完备的。
核爆引发的EMP一样会损毁电子器件。
在这种情况下,关键的放水闸门就不只有电驱动一种方式,实际上还有机械驱动和手动关闸的方案。
目前林海等人学习的就正是机械关闸的方法,至于手动关闸……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那是一个相当纯粹的体力活。
每一个闸口都有不止一个可以旋转关闭的阀门,每个需要转动的圈数都以万甚至十万计。
只有这样,才能使面前这山一样的水闸能被人力所推动。
在泰蒙基地,林海等人已经了解了自己未来可能觉醒的异能是什么,此时他不禁扪心自问。
难道我这身体强化类异能,就是天生干这种体力活的命吗?
怎么末世前是牛马,末世后还逃不脱这宿命?
自然,这只是他的自嘲,能够拥有异能,甚至只是能够活下来,他已经很知足了,甚至有些惶恐,惶恐于这种事情会落在自己身上,惶恐于那些更有能力,更有信仰的人,此时头顶上却还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林海的这种自嘲,以及这种惶恐,如今普遍出现在全国各地。
各个关键位置的水利枢纽,如今事实上占据了苏寻那份名单中最多的份额,超过一半的幸存者们都汇聚在这些地方,主要就是保证东盟两条命脉的安全稳定。
在苏寻前世,就发生过不止一次大决口事件,每次大洪水之下死伤难计,本就稀缺的幸存者在一次又一次江河泛滥中没了声息。
这其中的缘由,无外乎由于没能占据先机,许多大坝曾被变异兽占领,蓄满水的大型水库是水生变异兽的乐园,那些生出智慧的巨兽并不在乎下游生灵的死活,哪怕无数幸存者前赴后继也只能做到最小限度的减少损失。
在那个时间线,亦因此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少英烈倒在了向大坝冲锋的路上,多少人杰为挽救两岸民众献出生命。
一代又一代,几乎不可胜数。
泰蒙基地,看到相关进度的苏寻闭上眼睛,回忆了一番记忆中的那些面庞,在那位如今还在念大学的林海所不知道的时空中,末世来临后达到六阶的他,顶着变异鱼群的撕咬徒手拆开了那座高大如山的闸门,让即将漫出堤坝的大水得以缓步宣泄。
实际上,他是最早抵达六阶的一批人,连苏寻的进化之路也受益于他的经验,而他自己却因为这件事早早殒命在库区。
睁开眼睛的苏寻轻轻敲打着桌面,心中忽然感到一种畅意。
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那些彰显无畏的事迹,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
需要因此而惋惜吗?需要因此而遗憾吗?
不,我们从不歌颂苦难,亦或者说,我们从来不是为了苦难而歌颂苦难。
至于林海
这次他应该能学会怎么开闸了。
第59章 至少还没秃
在林海正叹息自己牛马宿命的同时,正有一支从第一科学院出发的庞大车队,陆续抵达了几座在各个地区担任枢纽,并拥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基地。
来到泰蒙基地的这一支,携带了一项数量巨大的物资。
陪同徐焕迎接这些人的苏寻看着眼前的景象,难免有些惊讶。
“你们这是把国家种质库搬过来了?”
一辆又一辆冷链运输车驶入基地中转场,工人们将处于低温封冻中的种苗一一卸下,封存入植物研究所配备的冷库中。
这座新修的冷库采用了一些比较原始的技术,并且通过地底核反应堆供电,有不小的概率撑过大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