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海外关系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当然了,即使不是这个原因我也不同意月霜去电视台!”石厂长接着说道。
方华文觉得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今天我想跟你说一下无线电厂的事情,当初为了解决工厂那些残疾青年的就业我真是操碎了心!当然了,你们这些领导也在后面大力的支持我。工厂拿出两千块钱作为启动资金,免费提供厂房,积极的与部里联系沟通,扶上马送一程嘛。”方华文说道。
石厂长微笑着听着,他知道方华文今天来绝对不是来向他表功的。
“温室里的花朵是长不大的!现在不是强调改革吗?我觉得可以把创业无线电厂推出去让他们经经风雨!”方华文说道。
石厂长皱眉问道:“如果那些年轻人不愿意怎么办?”
他明白方华文的意思,向阳化工厂现在除了主业很好,其实下属的各个企业情况都不好,现在借着国家政策最好做减法逐渐收缩减少亏损。
创业无线电厂规模小人数少最好处理。
果然,听见石厂长的疑问方华文答道:“不愿意的可以转到其他大集体企业,回家也可以,按照国家政策,残疾人有补助。”
不愿意的回到家里还能像原来一样每个月拿到十八块钱的补助,这不是也很好吗?
方华文决定以创业无线电厂作为突破口,然后逐步推开,让理发店照相馆等大集体职工全部自主创业,将来供销社也可以像南方那样把柜台以低价租给供销社职工让他们自食其力。
这样就能极大的减轻向阳化工厂的经济负担。
“一定要耐心的说服教育,不要推进的太快,政策上可以多给一点,毕竟现在咱们工厂条件不错嘛。”石厂长嘱咐道。
现在创业无线电厂与向阳化工厂脱离不再是王卫东的想法而是工厂要全力推行的。
很多残疾青年和他们的父母不理解,可是已经决定的事情不能改变,方华文磨破了嘴皮子一遍一遍的劝说。
“工厂决定,在每个月十八块钱的基础上再加五块钱!其实在工厂里干也不错嘛,王卫东那小子敢想敢干,一定能干好!”方华文说道。
其实最早开始的条件最好,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托关系转到其他地方,比如说去供销社当售货员,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做只不过是拖延一点点时间而已,将来还是要走到这一步。
王卫东对化工厂全力推动分离这件事思想准备不足,不过很高兴。
工厂最后剩下十八个人,他觉得这些人已经足够了。
“月霜你记一下,方副厂长已经同意把退下来的设备卖给我们两台,一共五百块钱。我正在找房子,大家一起帮忙找,当然是便宜点,大一点的,我们要从工厂生产区搬出来。以后工人们就在家里安装收音机,鲍启航和我负责把电子元件送到他们家里再收集装好的收音机,建国负责检测,月霜还是管钱。”王卫东说道。
除了王卫东,其他人心情都不是太好。以后他们就不是向阳化工厂的人了。
“销售越来越差,将来可怎么办啊?”石月霜问道。
工厂人数减少了,效率一定会更高,可是只要卖不出去什么都是白搭。
“以后工厂就是我们大家的,所有的生产资料和账上资金我们大家共同所有。有事大家一起商量,然后集体通过。我先提一个意见,我想给收音机做一个套,有带子的,可以背在身上。就用草绿色帆布做,像小书包一样,上面可以印上为人民服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什么的,你们看怎么样?”王卫东说道。
几个人都觉得王卫东这个主意不错。
“我们把布买回来,找人统一剪好然后让十八个人带回家里让老妈用缝纫机做好,一个套加工费两毛!现在没有约束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王卫东接着说道。
“联系林场买木板,我去找人设计大收音机外壳,然后找几个退休老工人生产,三个月后一定把大收音机做出来!”
王卫东又拿出两张图片,这是他在工厂图书室里悄悄用刀片割下来的。
“你们看看这是什么?”王卫东问道。
所有的人都鄙夷的看着他,包括哑巴姑娘!
照片上的人就是中国最响当当的劳动模范王铁人,谁会不认识?
照片上的王铁人穿着棉袄带着狗皮帽子站在风雪中。
“中国那个城市最有钱?不就是那个油城吗?我们卖到那里的收音机上面都有铁人的标志,用铁片做成剪影焊在收音机上!这个你们不认识吧?这是防洪纪念塔!卖到哈市的收音机就用防洪纪念塔做标志!”王卫东唾沫横飞的说道。
第39章 鹤翔桩功大师
“卫东,你有这么多想法为什么不早提出来?”石月霜问道。
“我为什么说?我辛辛苦苦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东西报告上去领导一句不行就把我打发回来了。现在我们自己说了算我当然可以说了。”王卫东答道。
他没有说的是他本来也想把无线电厂从向阳化工厂中分离出去,可是困难的很,现在方副厂长一拍板分离工作马上就雷厉风行的推进了。
这件事方副厂长想办马上就能办,而他想办而方副厂长不同意就什么用都没有。
“跟那十几个人说愿意在家的我们就把元件送到他们家里,施行计件工资,安装一台一块钱,一个月最多只能分配一百五十台收音机的元件,不能再多了。”王卫东说道。
生产多了也卖不出去,现在关键的是生产新的收音机才能增加产量。
“工厂给我们半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一定要找到房子把所有的东西包括两台机床都搬过去!”王卫东说道。
晚上王卫东带着一包布料回到家里。
“妈,这是我给你争取来的赚钱机会,你愿不愿意干?你如果不愿意干我就交给别人了!”王卫东对母亲李玉凤说道。
李玉凤好奇的打开包看见里面都是一小片一小片的布料,还有几十根长长的布条。
“把这四块布用缝纫机拼成一个小书包,长布条扎成书包带。”王卫东说道。
李玉凤为家里人做这么多年衣服早就看明白了,她掀开缝纫机上的罩,上线辊然后脚踩缝纫机干了起来。
没有多长时间她就做好一个。
“做一个多少钱?”李玉凤问道。
“你现在还差一个书包带,加上带子两毛。”王卫东答道。
李玉凤觉得这个价钱不错,她一个晚上能赚不少钱。
接下来的时间就听见缝纫机的嚓嚓声,李玉凤半个小时就做了四五个。
曲小梅早就在旁边忍耐不住了,她对李玉凤说道:“妈,让我也试试!”
李玉凤以为是曲小梅看她这个婆婆累了所以要替她干一会就把位置让了出来,谁成想曲小梅坐到缝纫机旁边就不动了,一直到晚上九点多王先进催促她睡觉才停下来。
“妈,你明天跟卫东说我做了十个一共两块钱!”曲小梅笑盈盈的说道。
李玉凤的鼻子都气歪了。
“以后这台缝纫机除了我谁都不能碰!”李玉凤说道。
这时候王海富正闭着眼睛站在那里,双脚与肩同宽,双臂前伸虚抱在胸前练鹤翔桩功,老婆的怒吼差一点让他走火入魔。
这套功法是王海富看报纸的时候偶然看见的,看到后他马上站起来试练了一分钟然后缓缓的睁开眼睛喃喃的说道:“不错呀,果然有效!”
从此以后王海富就凭着看报纸上的几百字功法介绍和两三张图片就开始练鹤翔桩功。王大师天赋异禀,一法通万法通,在向阳化工厂这个灵气匮乏的地方两个月的时间就已经金丹大成!
现在工厂里有三四十个退休的老头老太太每天跟着王大师练鹤翔桩功,风雪无阻!
让真气在体内大周天小周天运转一圈发现没有发生意外,王大师收功后不屑的说道:“每天就是钱!钱!”
王卫东在工厂住宅区的最外边租到三间平房,院子很大,他准备用木板搭个房子放两台机床,将来就在那里做收音机机壳。
正中间的厨房就作为办公室,两边住房分别作为收音机成品和电子元件的仓库。
“启航,以后我们两个轮流晚上住在这里,一个月给你多加十块钱。”王卫东说道。
“院子里养一条狗吧。”鲍启航建议道。
王卫东点点头表示同意。
白天还有几个人到这里安装收音机而不是在家里,因为他们上午要听电视大学的课,然后就留下来干活。
由于施行计件工作制,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很多,没有必要磨洋工赚加班费。
由于售价不变增加了一个收音机帆布外套,销售的情况好了一点,回款情况没有再继续下降,现在无线电厂只有十八个人,工资发放暂时没有问题,不用像以前那样吃老本。
十一月初的清晨,天上飘着纷纷扬扬的清雪,王卫东快步向火车站走进。
路边有四十多人像是木胎泥塑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凭雪花落在脸上身上。他们都是微曲双膝双臂前伸像是突然凝固不动的赶尸队伍。
王卫东停住脚步仔细看着路边的几十人,发现他们都是向阳化工厂的退休老职工。
“陈叔,你们在干什么?”王卫东纳闷的问道。
他连问两遍才换来老陈头从嘴里吐出一个字:“滚!”
好奇心旺盛的王卫东并不打算走,他一定要把这件事搞明白。
他刚想再问,一个浑身是雪的老头说道:“卫东,我们正在练气功,你赶紧滚!”
王卫东这才看见站在第一排的那个精华内敛的武学大师正是自己的父亲王海富!
看来这套功法的确了得,王海富现在头发胡子眉毛上都是雪可是浑然不觉,他已经与天地同化了。
既然老子发话了,王卫东就打算迈步离开。
“你这是要去哪儿?”王海富问道。他看见王卫东背着一个大包。
“去哈尔滨出差!”王卫东边走边答道。
现场又陷入到雪落无声的死寂中。
站在王海富身后的老太太几次想开口说话又几次咽回去,最后她实在忍不住了,开口说道:“老王,你还不知道吧,你马上就要和老陈成亲家了!”
王海富突然心神巨震真气在体内乱窜,他用了很长时间才把这股真气导入丹田。
侧头看着站在身边的那个身体高大的老头,老陈头也转头看着王海富微笑。
“怪不得他站在这里第一眼就认出了你,连我这个当爹的都没有认出来!”王海富恨恨的说道。
王卫东在火车站买了一张去牡市的火车票,蜂山县没有直达哈市的火车要在牡市转一次车。
这一次去哈市,他要解决收音机能够收听电视节目的大问题!
第40章 脑力劳动的价值
哈市联发街哈工大老师的老住宅楼。
无线电系的副主任张教授正在书房里面看书的时候听见外面的敲门声。他等了一会就听见脚步声,是老婆去开门了。
“老张,有人找你!”老婆在外面喊道。
张教授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来找自己,他走出书房却看见一个二十左右岁的人背着大书包正笑嘻嘻的看着他。
“你是工大的学生?”张教授问道。
“我是创业残疾人无线电厂的厂长王卫东,今天特地来拜访张教授!”王卫东说道。
王卫东到了哈市后直接赶到哈工大然后就找到教师住宅区然后向人询问无线电系的老师住在哪里,有人把张教授家的门牌号告诉了他。
王卫东刚才特别强调了残疾人三个字。
“你有什么事吗?”张教授问道。
“我们残疾人无线电厂是生产收音机的,我今天来是向您请教能不能生产出一台能够听电视节目的收音机。”王卫东答道。
张教授觉得这个问题有一点复杂就说到:“我们到书房谈吧。”
两个人走进书房坐下后张教授问道:“你们为什么要生产接收电视音频信号的收音机?”
“我们创业无线电厂现在有十八个人,除了我都是残疾人!他们虽然残疾但是上小学上中学的时候都是好学生,可是因为残疾就是恢复高考后他们也没有资格考大学!现在厂里有好几个人报名电视大学,我作为厂长毫不犹豫的决定用工厂的资金买一台电视机给他们听课用!”王卫东说道。
听到这里张教授点了点头。
“张教授你想想,咱们国家像他们这样的人有多少!他们渴望学习也没用,现在有多少家庭能够买得起电视机?所以我想为了满足他们学习的愿望生产一台能够收听电视大学课程的收音机!”王卫东说道。
“这个想法不错!”张教授赞赏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