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99节

  温体仁是个好同志。

  虽说骨子里是政客不假,喜欢追逐权力,但对当前的朝局来讲,要用,要大用,这样才能制衡朝堂。

  崇祯皇帝露出赞许的笑容,对温体仁的投名状很满意,看来借助袁崇焕一案,要将温体仁,安排进内阁才行。

  “行了,朕知道了,温卿先下去忙吧。”想到这里的崇祯皇帝,开口说道:“先将朕吩咐给你的事情办好,辽东可等不了那般长时间。”

  “臣领旨!”

  先前借着大朝议之际,凭借自己的种种谋划,在宣读授赏旨意时,朝中文官没将注意放在刘兴祚被擢升为东江镇总兵官,而登莱巡抚亦空缺下来。

  接下来崇祯皇帝要做的事情,是叫孙元化出任登莱巡抚,叫袁可立出任山东巡抚,这般泛辽东圈才能达成。

  只要能达成这一政治谋划,那有关辽东方面的部署,就能暂时告一段落,并开启转入战略防御的状态。

  辽东这个诸多势力打造的金山,崇祯皇帝必须逐步给他掐断掉,要是再继续这般放血下去,迟早大明财政要崩掉。

  ……

  “诸君,咱们不能就这般坐以待毙!”

  兵科给事中李长岭,情绪激动的看着兵科都给事中刘懋,却对东朝房所聚的兵科诸官说道:“本官都听说了,军机处那边,准备将顺天府、永平府两地,多数卫所官全部罢黜问罪,并叫先前立有功勋的将士递补上去。

  固然说国朝进行授赏,乃国之根本。

  但是这般急切的去操办此事,在一切尚无查明的前提下,就武断的要将涉事卫所官悉数罢免,这将会给京畿一带的安定,带来极大的危险啊。

  眼下蓟密永三协之地,尤其是蓟州镇那边,尚处在虚弱状态,倘若真出现岔子,那是会给国朝带来不好的影响啊。”

  李长岭的这番话讲出,引起其他官员的共鸣,其中便包括兵科左右给事中,眼前发生的一幕幕,叫沉默不言的刘懋,眉头紧蹙起来。

  作为兵科都给事中,刘懋心里怎会不明白,眼前这帮兵科官员,之所以这般激动,那是有着其他目的的。

  “还有天子所设京卫都督府,根本就不符合规矩,此举叫兵部彻底隔绝在外,宫城、皇城的禁卫,在京的一众京卫,全都叫勋戚所把持着,倘若出现任何问题,那对国朝来讲恐是大麻烦啊。”

  “天子处理朝政有失公允,我兵科上下绝不能充耳不闻啊,依着本官之见,当在午门行规谏之举,力求天子能听取我等谏言。”

  “没错,没错,算上本官,倘若陛下这般一意孤行的话,那我国朝可还有安定一说,勋戚不能这般重用啊!”

  “文死谏,倘若用我等的命,能换取陛下的醒悟,那就……”

  东朝房的这帮兵科官员,一个个情绪激动的走出来,唯独留下了刘懋,就仿佛他是不存在的一般,这叫刘懋的内心生出怒意。

  身为兵科的掌科,却被手下的人忽视,倘若这般还不反击,那对刘懋来讲,他这兵科都给事中,算是做到头了。

  其实刘懋心里清楚,李长岭这帮兵科官员,之所以这般对待自己,纯粹是因为自己所做裁撤驿站一事,没得到韩等阁臣、朝臣的支持,但为了自己的仕途,得到崇祯皇帝的支持后,他就一直在积极推进此事,只是此时的刘懋并不清楚,崇祯皇帝亦反对此事,想着如何推进他所谋划的驿传改制。

第191章 告罪疏

  “此次你们锦衣卫,负责督办顺天府、永平府两地卫所事,知道该怎么做吗?”崇祯皇帝看着骆养性、李若链二人,神情看不出喜悲道,就仿佛午门跪着一帮兵科官员,他丝毫不知情一般。

  “臣…知道。”

  骆养性流露出些许犹豫,拱手作揖道:“臣会亲自负责此事,配合军机处,将已查明的一众人,悉数缉拿。”

  “这就是你想到的办法?”

  崇祯皇帝神情冷峻,盯着骆养性说道:“一个小小的督办两府卫所事,用得着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出马去督办吗!?”

  面对天子的斥责,骆养性心里一紧,忙跪倒在地上,一旁站着的李若链,则低头不敢说话。

  先前在进宫之前,骆养性他们,就针对崇祯皇帝所下旨意,商讨了一下如何督办两府卫所事,可在临进宫自己,瞧见兵科的左右给事中、给事中,跪在午门外行规谏之事,矛头直指两府卫所事,还有京卫都督府,这叫骆直接改变了态度。

  科官行规谏之事,那绝非小事,必然会在朝堂引起风波,对骆养性来讲,他并不想得罪文官。

  “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当的真够可以的。”

  崇祯皇帝冷芒一闪,沉声道:“朕不久前才夸赞你,觉得你能担起锦衣卫的担子,来帮朕分忧。

  现在看来,你这心里还是有杂念啊。

  骆养性,你来告诉朕,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你到底还想当不想?还有没有替朕改变锦衣卫的决心。”

  对骆的态度改变,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无非就是不想背负无妄骂名。

  毕竟兵科的人,已跪在午门这边,开始向自己行规谏之事了,这明显就是示威啊,下一步那朝中的一些官员,必然会操控着舆情,以达到他们想要的政治筹谋。

  “臣罪该万死!”骆养性神情带有惶恐,双手撑地道:“臣愿为陛下分忧,臣……”

  “行了,别说这些废话了。”

  崇祯皇帝挥手打断道:“督办两府卫所事,李若链你来全权负责,记住,朕要叫顺天府、永平府两地,不能生出任何乱子。

  朕会叫军机处明发上谕,由内廷替缴所涉卫所的赋税,倘若期间依旧遇到抵抗者,可跟在两府治下的内厂、西厂交涉,叫他们协助锦衣卫督办好此事。倘若这样都还不能办好此事,那锦衣卫这边,朕觉得该大换血了。”

  军机处是专管军机要务的,减免赋税一事,归内阁、户部那边管,崇祯皇帝不会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这样会给朝中文官抓到把柄。

  稳朝堂的前提,就是要强调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由内廷自掏些钱粮,来稳住所涉卫所的军户,在崇祯皇帝眼里很值。

  “臣领旨!”

  李若链忙上前拱手应道。

  虽说在过去这段时间,锦衣卫在骆养性的带领下,按照自己所定谋划,已有相应的改变了,然距离崇祯皇帝的标准,还是有着极大的差距的。

  至少在曹化雨负责培养的遗孤,尚未能分批进入到锦衣卫前,崇祯皇帝只能暂用骆养性这个家伙。

  治国如烹小鲜。

  在厂卫势力没有恢复元气前,有些事情要一点点谋划,万不可操之过急,毕竟崇祯皇帝身边能用的人,还是很少的。

  天启朝的厂卫势力,在魏忠贤的统领下,的确是很强的,可怎奈崇祯皇帝御极之初,就自废武功杀了一批。

  “你下去找金声、申甫二人吧。”看着李若链,神情冷然的崇祯皇帝,说道:“他二人分管顺天府、永平府卫所事。”

  “喏!”

  李若链走了,独留下骆养性一人,此时的骆养性,内心揣揣难安,他没有想到天子早就料想到自己心里的想法。

  “砰!”

  就在骆养性心里想着说辞,该如何向崇祯皇帝解释时,一时失神下,骆养性竟直接被踹翻在地,他甚至都没感受到崇祯皇帝走来了。

  “骆养性,你也想跟朕作对是吧!!”

  崇祯皇帝神情冷厉,指着被踹翻的骆养性,沉声喝道:“枉朕先前那般信任你,将锦衣卫交给你,现在竟给朕来这一套。”

  “臣有罪!陛下息怒!”连滚带爬的骆养性,忙跪倒在崇祯皇帝身前,说道:“臣一时鬼迷心窍,不该一味地只想着躲避。”

  骆有这样的反应,在崇祯皇帝眼里看来,纯粹是心悸文官群体的强大,毕竟当前所处的局势,跟建虏进犯时有所不同。

  先前骆养性是没任何办法,若不能完成崇祯皇帝的差事,导致前线崩盘,建虏杀到京城这边,那他难逃一死。

  但现在情况却不一样了。

  “骆养性,你来告诉朕,锦衣卫是什么?”崇祯皇帝一脚踩在骆养性的肩膀上,骆养性不敢反抗,整个人被踩的极低。

  崇祯皇帝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觉得你借督办两府卫所事,就能叫朝中的文官,对你另眼相看了吗?

  朕告诉你,别痴人说梦了,锦衣卫是朕手里的刀,而你,就是擦血的,先前朕刚御极那会儿,厂卫是什么情况,你不会不清楚吧。”

  被崇祯皇帝这般呵斥,骆养性猛然醒悟过来。

  在大明文官的眼里,锦衣卫也好,东辑事厂也罢,那就是走狗,是破坏大明秩序的毒瘤。

  就算他想避开一些事情,少给自己沾些麻烦,那也只是他一厢情愿的事情。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崇祯皇帝狠踹了骆养性一脚,淡漠道:“要是你当不好锦衣卫的家,那就自裁吧!”

  “臣有罪!”

  看着跪在自己眼前的骆养性,负手而立的崇祯皇帝,冷冷道:“这几日,袁崇焕被关押在诏狱里,令其不眠不休,心神快失守了吧。

  朕要袁崇焕的告罪疏,把他出镇辽东期间,所有的事情,全都叫他亲笔写下来,听明白没有?”

  既然朝中有人开始坐不住了,那崇祯皇帝也要反击了,屁股决定脑袋,就袁崇焕做的那些事情,于皇权来讲,是绝不能容忍的,哪怕他再有能耐,只可惜袁的能耐,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已无从查证了。

第192章 崇祯破局

  “这舆论权,朕要尽快掌握起来了。”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揉揉发胀的太阳穴,囔囔说道,这兵科的人,跪在午门外行规谏之事,就生出新的波澜。

  骆养性先前在怕什么?

  不就是被文官群体所掌控的舆论权吗?

  活在大明这人世间,必然会被各种因素所羁绊,名望、仕途、利益等等,而最核心的就是名望。

  倘若背负上骂名的话,就算你再位高权重,那也有倒台的一日。

  “皇爷,火盆都准备好了。”

  曹化淳走进公事房,向崇祯皇帝拱手行礼道:“要陪兵科的那些官员,一起下跪的内书房宦官,也挑选好了。”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曹化淳说道:“叫内书房的人,伺候好兵科的那帮官老爷。

  眼下天寒地冻,可别跪死了,朕可担负不起这昏君的骂名。

  他们不是想跪吗?

  那就叫他们跪!

  朕倒是想要看看,他们是真心想规谏,还是借着规谏的名义,胁迫朕,这外朝里面有坏人啊,内廷要替朕好好甄别甄别。”

  “喏!”

  曹化淳忙拱手应道,随后便欠身退出公事房,看着候在外面的内书房宦官,手里端着一个个火盆,挥手便向前走去。

  “沙沙沙……”

  在曹化淳的带领下,这帮内书房宦官,一个个脚步匆匆,朝着午门外走去,这叫往来军机处的一些参赞大臣,脸上都露出狐疑的神情。

  “王公,出事了。”一名参赞大臣,走进王洽所在公房,皱眉道:“就在刚刚,曹化淳领着一帮宦官,端着火盆,从军机处这边走了。”

  “竟有此事?”本有些心神不宁的王洽,下意识睁大眼睛,站起身来说道:“这是陛下授意的?”

  “下官不知……”

  王洽撩了撩袍袖,想去拜见崇祯皇帝,可刚走两步,却停了下来,轻叹一声,眉头紧蹙着。

  此时的王洽,心里想明白一点,这是天子在表达不满,大朝议才结束多久,兵科就开始规谏了,这哪里是规谏啊,这分明是在示威啊。

  在这背后究竟有多少朝臣支持,他们这般做,哪里是想规谏督办两府卫所事啊,这分明是暗指袁崇焕啊。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王洽有些失神,嘴上囔囔说道,缓步朝自己位置走去,就那般定定的坐了下去,他真不知道,接下来的国朝要经历什么。

  事实上兵科的一众官员,唯独兵科都给事中刘懋,没到午门这边规谏,其他人全都到了,此事已在内阁、六部、都察院等中央衙署传开,无数双眼睛都盯着这里。

  在大朝议上,崇祯皇帝达成了他想要的政治谋划,使得手里掌握的优势增多,尤其是英烈碑、英烈庙一事,更叫不少文官心生不满。

  可奈何有袁崇焕这个命门,被锦衣卫那边押着,叫许多人心生忌惮,眼下他们要将这一命门解除,这样才能达成新的政治谋划,力求将不定的朝局扳回原有轨迹中去。

  “都快点。”

  曹化淳的声音,在午门这边响起,这叫按序而跪的兵科上下,一个个全都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

  “皇爷有旨,着内书房小宦官,伺候好兵科的那帮官老爷,别叫官老爷们都冻倒在地上了。”

首节上一节99/4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