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6节

duang

青铜巨钟再度敲响,皇帝俯视众人,威严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

众官再度拜谢,然后起身,按照各自的官品入座对应的座位。

这时,众宫女为百官端来饭菜,并为他们倒酒,丞相举起一樽酒对百官笑道:“诸位同僚,与我同敬陛下!”

“善!”

百官允诺,也各自举起一樽酒,跟随丞相一起起身向皇帝敬酒。

“众卿无需多礼,各自安坐,与朕同享珍馐。”待百官饮完酒,皇帝才说不必多礼,显然是要多礼才行。

“谢陛下!”

百官再次拜谢,然后重新跪坐在自己的座位席子上,却没人敢真的动筷子吃饭菜。

以上这些,都是大汉几十年来的传统,每到新年正旦日,都会举行这样的朝会,百官敬献贺礼给皇帝庆祝新年快乐,同时与皇帝一同享用美食,一起过新年,丞相则要代替皇帝陪百官敬酒吃喝。

就在此时,百官中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站起身来,对皇帝跪拜道:“臣,晁错,有一贺礼敬献陛下!”

“晁内史,你刚才已经敬献过礼物啦!”一旁的宦官嘘声提醒。

“臣所要敬献的是另一件礼物。”内史晁错的声音恭敬且洪亮。

“哦?不知是何贺礼?”主座上,正要夹菜吃喝的皇帝放下手中象箸,俯视着跪在下面的晁错。

“臣所献贺礼,可为大汉万年之计!”晁错自信道。

“晁内史,你莫要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一旁正在跟百官互相敬酒的丞相看到这个情形,连忙呵斥。

“无妨,且让他说说便是。”皇帝淡定无比,他与晁错相识已久,此前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常常共商国是,今日的举止都在他们俩的预谋中。

“臣所献之贺礼,名为削藩!”这时,晁错突然语不惊人死不休。

“大胆晁错!各国藩王是我大汉高祖所封,你怎敢妄谈削藩?”

“晁错,疯了吗?在陛下面前这般胡说?”

“晁内史,现在向陛下谢罪还来得及,莫要追悔莫及!”

百官你一言我一句怒斥晁错,可是皇帝却挥手阻止众人,微笑着对晁错说道:“你所要献的这份新年贺礼确实很新颖,但现在是正旦大朝会,是朕与百官同享珍馐的日子,待明日你再入宫献上这份贺礼。”

“谢陛下!”晁错再度拜谢,心中对于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想法愈发坚定。

又三个月后

立夏

未央宫

“天子谕旨,内史晁错,升任御史大夫!”宦官向百官宣读圣旨,朝中众人无不震惊。

这个晁错,自从正旦日的那次大朝会献礼结束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升任御史大夫。

“臣,晁错,再献《削藩策》”

然而,这并不是晁错的终点,升任御史大夫的他继续穷追猛打,意图将脑海中的构想付诸实践。

这一次,百官不敢再呵斥晁错。

因为,这几个月以来,百官已经发现,皇帝是铁了心要削藩,谁也无法阻止。

可他们不明白,这个晁错,是跟藩王们有仇吗?为什么一定要献《削藩策》

又三个月后

立秋

王家庄

“堂兄,胶东王的使者到了。”王娇穿着粉白色纱衣,更加彰显娇美。

“嗯。”王泰浩淡淡回应一声,将手中的婴儿放在一个丫鬟怀中,然后对王娇说道:“走吧,去见见大王使者。”

这个孩子是他的小妾兰儿所生,取名王长铭,如今还未满月。

至于胶东王的使者前来是为了什么,他其实已经暗自猜想到了。

这几个月来,长安朝廷风云激荡。

一个叫晁错的官员被皇帝连连提拔,升官速度让人眼花缭乱。

而这个晁错更是一位重量级,每次上朝张口便是削藩,闭口还是削藩。

已经有好几个藩王被削了封地和食户,很快就要削到胶东王头上了,想必他不可能坐以待毙。

“难道义父真的要反叛朝廷?那我王家又该何如?”

王泰浩一边走着,一边在内心很是纠结,如果胶东王真的反叛,他不知道到底该不该支持。

“主君是在担心大王会……反叛?”一旁的张隆问道。

王泰浩点点头,看了眼张晓,这是十个月以前他亲自镇压农奴叛乱时,收服的起义军首领,如今已经成了他的幕僚。

幕僚张隆沉思片刻后回答道:“孙子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嗯?”

听到这样的回答,王泰浩并没有太吃惊,自己的这个幕僚熟读兵法,常常喜欢用兵书里的话来给自己提建议。

第9章 七国之乱(二)

汉前元三年

六个月后

立春

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

七位藩王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作为旗号,纷纷起兵,同时还联络了匈奴、东越、闽越等势力。

胶东王刘雄渠下达王旨,要求辽东王家率兵前往胶东跟随大军一同“清君侧”。

起初,王泰浩装病不在,之后又屡屡拖延出兵时间,始终不敢与朝廷为敌,直到……

“你说什么?皇帝听从袁盎的建议,已经将晁错腰斩?”装病在家的王泰浩本来打算再一次打发走胶东王的使者,结果却从使者口中得知这个消息。

皇帝居然忍心腰斩自己的宠臣,说明他害怕了,既然他害怕了,那就说明他的力量不足,既然他的力量不足,那想必会在战争中失败,既然他会在战争中失败,那我王家肯定得站在七国这边。

顺着这个思路,一直装病拖延出兵的王泰浩突然从床上起来,高兴地表示病已经养好,过几日便会整顿兵马前往中原一起清君侧。

清君侧,顺便把君也清了,似乎也很合理。

“堂兄真的打算站在七国这边?万一输了呢?”王娇还是不放心,她认为继续装病,谁也不帮是最好的,王家势单力薄,不适合卷入这场漩涡。

“娇,皇帝连晁错都舍得腰斩,说明长安朝廷已经快坚持不住了,如今可谓是优势在我,此时不出兵抢功劳,等七国打进长安城,胶东王怪罪我们王家不肯出兵怎么办?”王泰浩认为七国已经胜利在望,现在正是出兵抢功劳,分享胜利果实的大好机会,再装几个月的病,估计七国的军队都打进长安城了,那辽东王家就抢不到功劳咯。

“无论堂兄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王娇也觉得王泰浩的这番逻辑确实没毛病,只是她始终觉得七国赢不了,万一在这场漩涡里站错了队,那就是万劫不复。

二十天后

惊蛰

徐乡

十一艘辽东王家商船停泊在港湾码头

只不过这一次,船上没有装多少货物,而是许多带甲士兵、马匹、农奴兵。

“王主君,大王等候您多时矣!”

胶东王刘雄渠的一个文臣早早就等候在这里迎接王家众人。

“说来惭愧,前些日子偶感风寒,实在是来不了,还望先生在大王面前为我美言几句。”王泰浩脸不红心不跳地说着谎话。

“哈哈!王主君多虑了,大王自然知道您的顾虑,他不会怪罪您的。”那位官员也明白怎么回事,但他也懒得揭穿,这种事毕竟不是谁都敢参与的,会犹豫拖延观察局势也正常,只要最后是同一个阵营就行。

“呵呵哈哈”王泰浩尴尬笑着,然后吩咐船上的士卒下船,又吩咐农奴兵们将船上货物搬下。

“没想到王主君打仗还不忘顺便做生意,真是为了王家殚精竭虑。”

“惭愧惭愧,辽东苦寒之地,也只能靠做些生意养活。”

不一会,船上的各种货物被搬下,主要是兽皮、玛瑙、琉璃、珍珠、玉石、人参、腌制的海鱼、海盐。

腌制的海鱼是王家在辽东诸岛(辽东与胶东连接的那些小岛屿)建立的打渔场所生产。

海盐则是王家在辰月盐池产出,这个辰月盐池位于王家庄北面,是在十年前,王家先家主王康从当地土著涧人部落手里抢来的,也正是靠着盐的封锁,王家庄才能用盐对北面那些山林里的涧人拉一派打一派,使得众多涧人部落为了得到王家庄恩赏的海盐而自相残杀,如此才让王家庄对当地土著始终保持优势。

至于其他诸多货物,则都是辽东特产,在辽东多如牛毛,但在中原却很稀罕。

“三叔、娇,你们留在徐乡联系当地豪强,将我们这次的这些货物卖出去,这些仆役和丫鬟你们就留着当苦力用。”

王泰浩骑上黑马,对三房父女吩咐好后,又对张隆道:“把农奴兵和披甲骑兵、披甲步卒都带上,我们去前线与大王的军队汇合。”

“诺。”

张隆自然明白该怎么做,在他的指挥下,三十名骑兵轻装骑马,五十个披甲士卒也轻装步行,又从当地豪强那里买来许多辆马车和粮食,将战甲放在靠前的马车上,将粮食放在靠后的马车上,然后让八百农奴兵护卫马车四周。

由于是进攻方,所以王泰浩没有将王家庄最有特色的长弓手带来,怕他们不小心死在前线,要知道,每一个长弓手都是王家庄花费巨量财富和大量时间才培养出来的,怎么可能舍得带到中原来消耗。

而士兵们自然是不可能穿着重甲行军,那样走不了几里路就会筋疲力尽,所以也只能将重甲放在马车上,等到了前线再将重甲穿上。

一旦中途遇到袭击,则让农奴兵先上去当炮灰拖时间,同时让骑兵和士卒们赶尽趁机穿上战甲迎战,这便是为什么要带上八百名农奴兵的原因。

“诸位,虽然们都是我王家庄买来的农奴,但只要立下战功,我可以解除你们农奴的身份,将一些田地租赁给你们,让你们晋升为佃农,甚至是有机会进入我王家庄,成为我王家庄的奴仆,若是战功极大者,还有机会成为我王家庄的私兵,从此衣食无忧,我王家庄还会从其他农奴家庭中挑选少女成为你的妻妾,让你传宗接代!”

出发前,王泰浩向众农奴兵进行激励。

顿时,所有农奴兵一扫脸上阴霾之色,取而代之的是想要上战场建功立业的跃跃欲试。

他们原以为来到中原不过是给王主君当炮灰的,死了也白死,还不如在辽东继续当农奴,没想到居然还有机会摆脱农奴身份,乃至是成为一名高贵的王家庄私兵。

在他们当农奴的这些年,对王家庄私兵不可不谓之羡慕嫉妒恨。

恨这些王家庄私兵是奴役他们的爪牙,嫉妒他们可以衣食无忧,羡慕他们连妻妾都有王家主君亲自安排。

如今,这样的机会就在眼前,谁又能不心动,于是纷纷振奋道:“我等愿誓死效忠主君!”

随即,王泰浩带着总计不到九百人的部队开赴前线,对外号称一万大军!

第10章 七国之乱(三)

长乐宫椒房殿

皇帝刘启看着从前线送来的关于七国叛乱的奏报,神情复杂,长叹一声:“悔不该斩晁错。”

“陛下,茶已经沏好。”一个宫女端来热茶,跪在皇帝面前。

“嗯。”皇帝拿起茶杯,轻饮热茶,又看着面前的宫女,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首节上一节6/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