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121节

  在得到肯定的回复之后,她说自己也要和他们一同前往。

  德布罗意请陈慕武放心,他将从自己家里挑选一名靠得住的女佣,让她一路上照顾小陈同学的心上人。

  不过在又过了几天之后,陈慕武在收到的艾芙的回信上,看到的却又是另一番说辞。

  艾芙说自己不确定是否能如约赴这场斯德哥尔摩之旅,还要回家征求她妈妈居里夫人的意见。

  这和德布罗意在电报中所说的,并不一致。

  不过这封回信上的破绽,很快就被陈慕武给发现了。

  那就是在艾芙的这封回信上,来自巴黎邮局的寄信邮戳时间,比德布罗意给他发的第二封电报时间还要晚一天。

  也就是说,艾芙应该早就得到了居里夫人的首肯,所以她才会去找德布罗意,要和他们结伴同行。

  而她在回信当中之所以说还不能确定,估计要么是出自少女独有的矜持,要么就是想给陈慕武陈慕武一个惊喜。

  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

  除了来自英、法、德三国的回电之外,陈慕武也收到了不少祝贺他获奖的贺信。

  因为只有很小范围的人才知道他离开英国到哥本哈根进行访问,所以这些贺信基本上都是寄到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然后被卡皮察打包之后,给陈慕武转寄了过来。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卡文迪许实验室、游泳俱乐部、使徒社的老师和同学,物理学界、天文学界和体育界的同仁,以及在英、法两国的中留学生们,基本上之前和他见过面的,通过信的人都写来了贺信。

  其中让陈慕武没想到的几个人,有约克公爵阿尔伯特王子、有民驻法国公使陈,甚至还有美国通用电气那个高价卖给自己真空泵的黑心商人。

  国内的信件倒是一封都没有,估计时间太短,那些信都还奔驰在西伯利亚铁路上吧?

  陈慕武把这些信一一打开查看,信件内容基本上都大同小异。

  不过其中也有几封,在信上写了一切别的内容。

  瑞典王储古斯塔夫阿道夫王子,就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在英国驻法大使馆里和陈慕武见面的那位中文化迷,邀请陈慕武在领完诺贝尔奖之后在斯德哥尔摩多住几日。

  因为瑞典毕竟是这位王储的主场,他要好好地尽一尽地主之谊。

  爱因斯坦也给陈慕武写了一封贺信。

  他在信里把陈慕武一通吹捧,极力夸奖了他的伽马射线散射实验和电子衍射实验,说些这是物理学史上的大发现,让物理学取得了巨大进展云云之类的话。

  他能拿诺贝尔奖,真是实至名归。

  爱因斯坦如此大献殷勤,他的这番操作,让陈慕武有些没看明白。

  不是在不久前,他才刚刚写信把自己批判一番,还主动接受了《柏林日报》的采访,不仅批评了他自己,还让玻尔也跟着遭了殃么?

  为什么现在突然就化身成为了夸夸教教主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陈慕武翻到了信纸的第二页,果然看到了爱因斯坦藏在燕国地图最末尾的那把匕首。

  爱因斯坦以一个长辈的身份苦口良言,极力劝说他别再走上歧途,赶快放弃那让人不能接受的概率波和不确定性原理,回头是岸,重新踏上因果律的康庄大道。

  看完全信,陈慕武哭笑不得,难怪爱因斯坦会在信的开头把自己给捧上了天。

  这连一封求和信都算不上,而是一封劝降书!

  这个老头子还真是顽固,上辈子他到死都不认为量子力学是完备的,也不知道这辈子,自己能不能让他接受这一点。

  ……

  看完了这么多的信,陈慕武待在哥本哈根的时光也就所剩不多。

  可是,哈勃的论文却一直都没有见诸报端。

  时间一天天过去,陈慕武也一天比一天着急。

  他甚至都想给美国方面派去一封电报,直接问哈勃本人:你的星云数据测量完了没有?不赶紧发表在期刊上,还等着啥呢?

  奥本海默看出来陈慕武最近的状态不太对,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想帮自己的老师缓解压力。

  他甚至想像曹操在宛城时问别人那样,问问哥本哈根本地的同学,“此城中有妓女否”,企图带着陈慕武去那个啥来缓解压力。

  当然这个想法只存在于他的大脑中,并没有付诸实践。

  但是奥本海默还是找到了他的办法。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奥本海默带着一摞报纸,敲响了陈慕武房间的门。

  “陈老师,《纽约时报》在哥本哈根的记者送来了印有上次记者会采访内容的新闻.”

  “放在那边吧,我现在没什么时间看.”

  陈慕武指着房间桌子上的一角,上面已经摆着不少的报纸。

  “陈老师,我把这报纸看了一遍,倒是在一版满是广告的角落里,发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卡内基研究所有一个叫做哈贝尔的博士,他自费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个广告,发表了他在天文学上的‘新发现’:

  “他居然说螺旋星云并不是在银河系之内,而是在之外,就好像当初康德所说的‘岛宇宙’那样。

  “这个人可真是异想天开!”

  “什么?你说什么?”

  陈慕武一脸震惊。

  报个平安,已经退烧了,今天状态已经很不错了。

  争取这两天把之前的给补上,谢谢大家的关心。

第164章 112出发斯德哥尔摩

  陈慕武赶快站起身子,他甚至跑到了奥本海默身边。

  “罗伯特,你说的那个广告在哪?给我看看!快给我看看!”

  “好的,陈老师,容我找一下.”

  陈慕武接过奥本海默递过来的这份打开的《纽约时报》的第二十四版,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几乎占据了整版的皮草广告。

  在版面的右上角,有一个占了不足整版十分之一篇幅的豆腐块,密密麻麻写着文字,应该就是奥本海默所说的那个异想天开的天文学家所发表的文章:

  《螺旋星云其实是恒星系统:哈贝尔博士证实了它们是与我们自己相似的“岛宇宙”的观点》。

  “华盛顿,十一月二十二日。

  “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下辖威尔逊山天文台的埃德温哈贝尔博士,通过使用该天文台强大的望远镜观测,证实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在天空中以旋转云的形式出现的螺旋星云,实际上是遥远的恒星系统,或者说应该叫它们‘岛宇宙’。

  “……”

  估计是负责排版的编辑犯了错,在文章标题和内容中的每一处地方,都把哈勃的名字hubble给错误拼写成了hubbell,所以人名也就跟着变成了哈贝尔。

  但这并不妨碍陈慕武能够辨认出来,此哈贝尔,正是彼哈勃。

  无论是他的名字埃德温,是他的工作地点威尔逊山天文台,还是这篇“新闻”的标题,都最终指向了,这个人正是哈勃。

  但是,为什么哈勃不把他自己的这个大发现,刊载到天文学学术期刊上,而是首先使其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呢?

  而且看这个意思,哈勃多半还是像奥本海默说的那样,他是自费刊登,毕竟这个版面上除了他这篇“新闻稿”之外,其他的都是广告。

  哈勃太空望远镜。

  第2069号哈勃小行星。

  月球上的哈勃环形山。

  ……

  在陈慕武的记忆当中,有了那具太空望远镜加持的哈勃,应该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了。

  但是,如今的实际情况和陈慕武脑海中的印象有些出入。

  现在的哈勃在美国天文学界根本没有话语权,他只不过是一个投入天文学研究刚满五年的菜鸟新人,是威尔逊山天文台中一个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的普通工作人员而已。

  在当前主流的天文学和哲学认知里,银河系即是宇宙,宇宙即是银河系,两者之间是等价的。

  但是哈勃的观测结果,却推翻了这个认知。

  仙女座“星云”到地球之间的距离,远远比人们测定的银河系半径要大得多。

  这表明银河系并不是宇宙,在我们生活的银河系之外,仍然有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统存在。

  虽然在1920年,美国天文学界曾经就此事展开过一场大辩论。

  传统一方,支持“银河系即是宇宙”这一观点。

  而新兴一方,则支持“银河系外还有星星”。

  双方在那场大辩论中,基本上打了个五五开,谁也不能说服对方。

  不过在那次辩论结束之后,传统一方的发言人,哈罗沙普利,他在不久之后,就被任命为了哈佛大学天文台的台长。

  后世有人就阴谋论说,沙普利之所以会成为传统一方的发言人,支持银河系即是宇宙,实则是向保守的美国天文学界交了一张投名状,所以他才能如愿入主哈佛大学天文台。

  哈勃的观测结果,对现在的天文学界来说,属于是极其“大逆不道”的。

  他如果把自己的结果拿去和同事们讨论的话,估计回应他的应该不是心平气和的学术争论,而是直接一纸解雇通知书。

  而把这一结果发表到天文学期刊上,估计也只能处处碰壁,根本就过不了同行评审这一关,只能收到无数封早就印制好了的退稿信。

  所以哈勃才别出心裁地把自己观测并计算之后得到的这个结果,自费发表到了《纽约时报》上。

  至于他的名字为什么会被拼错,那就是一个历史疑案了。

  终于看到了这个令他魂牵梦萦了许多天的消息,陈慕武甚是激动。

  没想到自己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采访文章,居然和哈勃给他自己的研究发现买的广告,居然出现在了同一天的报纸上,这也真是巧合。

  或许当天上帝在掷骰子的时候刚好扔出来了一个豹子,才让把这两篇文稿安排在了一起。

  只可惜,哈勃在《纽约时报》的文章当中,并没有给出各个星系离地球距离的具体数据,相当于只是向世人们公布了这一项现象而已。

  这可就有些不太妙了。

  陈慕武手里的这张《纽约时报》,是十一月二十三日出版发行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天是二十四号或者二十五号,事实上已经来到了十一月的最后一天。

  因为在美国印刷的《纽约时报》要在港口被装上轮船,穿越整个大西洋,才能被送到哥本哈根陈慕武的手上。

  这一段行程当中,自然也需要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

  而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又在下个月十号,从哥本哈根出发到斯德哥尔摩,路上至少要留出两天的富余量来。

  所以留给陈慕武的时间不多了,他想要在颁奖典礼之前得到各个星系距离的具体数据,就必须要去函向哈勃索要。

  而且写信是一定来不及,只能发电报。

  陈慕武这次没有再去民驻丹麦公使馆麻烦徐兆熊,两封发往美国的电报,而且还没有几个字,这些小钱不值得再搭进去一个人情。

  之所以是两封电报,是因为陈慕武不知道哈勃现在人在哪里。

  是在华盛顿的卡耐基研究所,还是在加州帕萨迪纳的威尔逊山天文台?

  为了保险起见,陈慕武觉得还是往这两个地方都发一下比较好。

  看着陈慕武在看完这页报纸之后就匆匆离去,让奥本海默又是一阵诧异。

  他走这么急干什么?

首节上一节121/3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