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28节

  他只是从亲戚们天南海北地侃大山中,偶尔才听上两耳朵北方那边传来的新闻。

  但陈慕侨发现,自己的三弟偶尔也会哼几句“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那调子不像是评弹,也不像是邵兴戏,不知道是哪里的地方小曲儿。

  安安稳稳地过了个年,陈慕武这才在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回到自己的单位两路铁路管理局销假。

  到邶大讲学的事情,早就登到了报纸上,尤其是最后一场,经过张恨水的润色加工,让陈慕武的形象更加高大。

  什么时间旅行,什么诸葛亮是从未来回到了过去,所以才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袁天罡、李淳风和刘伯温等人也是如此。

  活跃在乡下民间的***、在理门等等各种邪教的神棍神姑,在读过新闻之后,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坑蒙拐骗的方式,于是他们也开始纷纷宣称自己掌握了时间旅行技术的未来人,是全知全能的先知,又收割了一波韭菜信徒们的香火钱。

  科学和迷信结合在一起,也是在现在愚昧的民间社会,才会产生的一种神奇的现象。

  大哥跟他说,租界中有些小学校的音乐课中,也已经开始在教学生们演唱天《益世报》上新发表的歌曲《兰花草》。

  陈慕武上下班途中等电车的时候,就能经常听见有穿着制服的小学生在哼唱这首歌,他心中暗道不好,坏了,这下我真成孤勇者了。

  同事们对这位从邶大讲学归来,声名鹊起的后辈,不由得更加另眼相看。

  倒也不是单纯地想要讨好巴结,不过上前来给他说媒提亲,想和陈慕武攀上亲戚的人,肉眼可见地增多了。

  还是那个单位的门房,见陈慕武终于回来上班,于是在第一时间就给他送上来了近些天之内寄到铁路局的写有他的名字的信件和包裹。

  他还贴心地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来信,让陈慕武读起来更方便。

  给过门房几枚小洋,陈慕武这才一封一封地拆开信读了起来。

  他先看到的是邮局给他的两封挂号信回执,收到这个回执,就意味着之前寄出去的挂号信,已经成功投递到了收件人的手中。

  陈慕武当初之所以花大价钱寄挂号信,就是为了能确定,自己辛辛苦苦写得两篇论文,能成功寄到两本物理学期刊的编辑部。

  接下来的一封,信封上上贴了一枚一便士和一枚一又二分之一便士的乔治五世国王头像邮票,陈慕武以为是英国的《哲学杂志》给他寄来的回执。

  可看到信件上的地址,不是伦敦而是剑桥,他就开始有些疑惑了。

  难道是自己论文发表之后在欧洲学界引起了轰动,剑桥大学有意招收自己入学?

  拆开信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漂亮的花体英文书法字,陈慕武艰难地辨认了许久,才看明白上面的内容,他发现,原来事实和自己的想法大相径庭。

  信中说,他投稿的论文被《哲学杂志》拒绝发表,虽然没说被拒绝的原因,但陈慕武心中很清楚,多半是因为自己的中人身份。

  他心中早就预料到很可能会出现这种结果,即使是爱因斯坦出面推荐也无济于事。

  不过,信里接下来的内容峰回路转,上面虽然论文不会在《哲学杂志》上发表,但靠着jj汤姆孙爵士的推荐,英国皇家学会的《自然科学会报》正在考虑将论文发表在他们二月份的期刊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陈慕武倒吸一口凉气,他自然知道jj汤姆孙是多么大的一尊佛,而《自然科学会报》,应该是现在全英文世界最权威的一本科学杂志,他当初写论文时,根本就没敢想望这本期刊上投稿,所以才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哲学杂志》。

  信的最后,写信人建议他,如果以后再有论文发表,请不要寄给《哲学杂志》,直接寄到皇家学会的《自然哲学会报》就好。

  看到信的落款是亚瑟爱丁顿,陈慕武才终于知道为什么这封信是从剑桥寄出来的了。

  原来爱因斯坦所说的拍电报,并不是拍给《科学杂志》编辑部,而是拍给了他的这位好朋友兼追随者。

  在得知论文不但可能会发表在《自然科学会报》,而且还得到了jj汤姆孙的推荐,和爱丁顿之间产生了联系,陈慕武觉得爱因斯坦真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可以算是他穿越之后,除了家人之外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看来真应该找个时间,把宇宙常数的那个问题提出来,对这位大科学家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

  陈慕武的信是去年十一月二十日从海寄出去的,而看爱丁顿的信上的邮戳,则是今年一月九号从剑桥郡寄出,海本埠的投递邮戳,则是这个月的二十二号。

  也就是说,他这次和英国的通信,一来一回在路上就耗费了三个月的时间。

  一年之中通信四次,纵然他的大脑里有多少天才般的想法,都禁不住这路上耽误的时间。

  德国方面则是寄过来了一个大号函件,里面装着他第一篇论文的抽印本,并附函一封,告诉他本篇论文将在一月份的《物理学年鉴》上发表。

  看到自己写的论文,终于变成铅字出现在了期刊上,陈慕武悬了几个月的一颗心,总算落到了肚子里。

  不管如何,他现在算是靠着一篇会引起巨大争议的论文,在物理学界钉进去了一枚楔子,勉强有了一个落脚之地。

  在未来,这枚小小的楔子究竟能搅出来多大的窟窿,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第53章 02一拳超人爱丁顿

  下班之后,陈慕武来到爱多亚路上的大北电报局,给爱丁顿拍了封电报。

  一个单词一块五分钱的价格,花得他肉疼。

  但这钱又不能不花,因为自己的第二篇论文,还是寄给了《哲学杂志》编辑部。

  陈慕武并不知道第一篇论文为什么会被拒稿,如果真的是因为编辑歧视中人,那么第二篇同样也发表不了。

  所以无奈,他只能给爱丁顿发这么一封电报,一是感谢他在第一篇论文发表时提供的帮助,二是告知他,自己的第二篇关于相对论的论文已经发往《哲学杂志》编辑部。

  陈慕武没敢直接提要求,让爱丁顿再跑一趟编辑部,把论文从《哲学杂志》上撤回,转投给《自然科学会报》。

  因为虽然有爱因斯坦在其中牵线搭桥,但毕竟他和爱丁顿不熟,甚至连彼此之间的通讯也才是第一次,爱丁顿又是他陈慕武在物理学上的前辈,贸然使唤一个老前辈跑东跑西,既不合适,也没礼貌。

  只能寄希望于爱丁顿能看明白自己电报中的话外音,别让他这几十块大洋白白打了水漂。

  爱丁顿从没想到,这个叫陈慕武的远东年青人会给自己发电报。

  在他设想的故事里,是自己的好朋友爱因斯坦,在远东讲学时,于报上所描绘的那种贫民窟中发现了一个物理学天才,并无私地对他进行帮助提携。

  当然,这个年轻天才也不负众望,第一篇论文就在欧洲美洲的物理学界掀起了血雨腥风。

  爱丁顿昨天才看完二月份的《物理学年鉴》,上面许多篇论文都围绕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这个问题发起了讨论,其激烈程度可以说是神仙打架。

  柏林洪堡大学的玻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康普顿、……各个有条件的大学实验室,都在上面发表了自己的实验数据和结果,这些结果全都和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一样,和陈慕武在论文中预测的如出一辙。

  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德拜,更是写论文对陈慕武的理论大力支持。

  自己老朋友爱因斯坦的眼光,果然不错!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就比如今天皇家学会刚送到的一份《自然科学会报》收到的通讯稿,来自哥本哈根大学新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

  他在通讯中辞色俱厉地批评了爱因斯坦和陈慕武提出来的光子理论之荒谬,如果光是粒子,那么必然会破坏麦克斯韦创造的电磁学体系。

  然后他还把这上升到了哲学高度,说了些云里雾里不知所谓的话。

  爱丁顿早就因为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那番发言,对玻尔心怀不满了。

  如今在这篇通讯稿中,又见到他对爱因斯坦的理论说三道四,爱丁顿更是轻蔑地撇了撇嘴。

  如果他熟读唐诗的话,那么此时应该已经蹦出来一句“尔曹身与名具裂,不废江河万古流”了。

  爱丁顿此君颇喜欢挑战权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曾拒绝英国政府的服兵役要求,骨子里多多少少流着些愤青的血液。

  否则他也不会第一个跳出来,大张旗鼓地支持相对论的正确性。

  因为年轻时听过几次开尔文勋爵的演讲,又曾经在毕业后进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研究过热辐射,所以爱丁顿最为推崇的一条物理学定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熵增原则,即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无上的。

  “如果有人指出你的宇宙理论与麦克斯韦方程不符,那么麦克斯韦方程可能有不对;

  “如果你的宇宙理论与观测相矛盾,嗯,观测的人有时也会把事情搞错;

  “但是如果你的理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我就敢说没有指望了,你的理论只有丢尽脸、垮台.”

  所以爱丁顿根本就不在乎是否如玻尔所说的,光如果真是粒子,就会破换麦克斯韦方程,它只要不破坏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好了。

  收到邮递员送来的电报单,爱丁顿还吓了一跳。

  这价值几个英镑的电报费,他自己发之前都要仔细考虑考虑,这个姓陈的后生怎么出手就这么阔绰!

  不过看到电报的内容,则让爱丁顿兴奋不已。

  饱受爱因斯坦赞誉的相对论天才,终于寄来了他的相对论论文!

  只是再次看到了《哲学杂志》这个名字,让爱丁顿隐约有些不快。

  他还清楚地记得,上次到伦敦的编辑部询问情况,那个目中无人的编辑让他有多难堪。

  现在好了吧,错过一篇引起学界轰动的论文,也不知道是谁的损失!

  爱丁顿想了想,还是决定再往伦敦跑一趟。

  这个年青人既然给自己发电报,就说明他很信任自己,更何况又是一篇精品的相对论文章,总不能让明珠暗投。

  第二天,爱丁顿再次来到了《哲学杂志》的编辑部。

  冤家路窄,这次接待他的,仍是上回那个用鼻孔看人的编辑。

  即使错过了一篇现象级论文,他也丝毫没有悔改的迹象,仍然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当得知爱丁顿又来找那个中人的论文,他更是阴阳怪气地说道:“爱丁顿会士,我们又收到了那个中人的论文,出于尊重,这次还专门请了相关专家进行审稿。

  “很可惜,他可能只不过是灵光乍现,才写出了第一篇论文,现在的这一篇已经原形毕露,专家点评说,论文的内容狗屁不通。

  “你要想要这篇论文,请再去标有‘猴子’的架子上寻找。

  “我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为了一个中人,屡次三番地跑到我们的编辑部。

  难道说,这个中猴子是你年轻不懂事时,跑到唐人街上爽了一发之后,留下来的私生子么?哈哈哈……哎呦!”

  纵使一个人脾气再温和,举止再绅士,他也受不了如此的奚落与嘲讽。

  更何况,爱丁顿还不是一个太温和的人。

  他直接一拳干碎了编辑的眼镜,然后掏出一张白色的五英镑纸币,摔在编辑的脸上:“赏你五英镑去看看眼睛,剩下的钱,你最好再拿去看看脑子!”

  说罢,怒发冲冠的爱丁顿,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哲学杂志》的办公室。

第54章 03令人头痛的论文

  爱丁顿打人的消息,毫无疑问地登上了第二天《每日电讯报》的新闻,舰队街的那帮人还真是消息灵通。

  当然,有很大可能是那个被打的编辑自己找来的记者,他挨了一拳,觉得自己只挣五英镑实在是太少了。

  这个编辑也知道自己理亏,更何况爱丁顿还是受人尊敬的皇家科学学会会士,即使报了警也不占优势。

  所以他选择了一箭双雕的办法,既能从记者那里搞到一笔新闻费,又能借着这些无冕之王手中的刀笔,败坏一下爱丁顿的名声。

  恶俗编辑和无良记者两人一拍即合,不但大肆宣扬了爱丁顿是如何蛮横不讲理,还细究起爱丁顿打人别后的原因。

  从被汉朝打败的匈奴人,到被唐朝打败的突厥人,这些蛮夷每次在中人这里吃了败仗,总会去欧洲给自己找回场子。

  再加上一路横推过了多瑙河的蒙估铁骑,欧洲人心中对东方的恐惧代代相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大地上掀起了浩浩荡荡的义和团运动,他们口号“扶清灭洋”中的最后两个字,又一次唤醒了起了白人们流在血液里代代相传的恐怖记忆。

  1913年,英国作家萨克厮猡黑犬投入到推理小说的怀抱。

  他十分顺应时代,给作品中的反派人物,也是全系列中的最大亮点,取的名字叫做傅满洲。

  当然,十年之后,这本书中的故事在英国、在欧美还没那么童子解吟、胡儿能唱,真正做到妇孺皆知,还要等到派拉蒙公司拍的电影上映之后。

  现在英国的普罗大众,对中人的态度就是即厌恶又恐惧,外加一点点好奇。

  所以记者对陈慕武的中人身份大做文章,更是把他向《哲学杂志》投稿了一篇论文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大书特书。

  其实,全世界的小市民阶层都一样,没人关心光到底是一种波还是一种粒子,他们看这种花边新闻,只为了追逐一种猎奇感罢了。

  现在,经过报纸的推波助澜,以及大家的口口相传,伦敦乃至全英国的街头巷尾,都流传着一个中人用一篇论文,就搅得整个物理学界不得安宁的都市传说。

  物理学大厦上空的两朵乌云还没有彻底消散,又飘来了一朵新的黄色的云。

  当然,也有人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这则花边新闻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

首节上一节28/3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