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32节

  然后坐等书籍大卖,他自己成为大富翁!

  ……

  开船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陈家上上下下都陷入了离别的伤感之中。

  老太太把一串檀木念珠塞套在了陈慕武的手腕上,说这是她在菩萨拿着面前念了一千遍《药师经》的念珠,能保佑他一路上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二哥陈慕平给了他一张英商麦金利银行【1】的单据,上面的金额足足两千英镑。

  到英国后只需要到相应的银行开个账户,然后再把这张单据交到柜台,钱就能打到他的账户上。

  这些钱足够他在英国像个大手大脚的公子哥儿那样,挥霍上好几年。

  大哥陈慕侨,又是向他去邶京前的那样,发动自己的人脉,给远在英国的朋友和世交子弟们写信,请在异国他乡的他们,一定要尽可能地帮助自己这位小弟弟。

  不仅如此,他还在临行前的某一天晚上,单独把陈慕武叫到了自己的书房,神情严肃地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小弟,你可知道,我们兄弟三人名字的含义?”

  陈慕武当然知道,兄弟三人的名字,分别对应着三位古人。

  大哥陈慕侨,字郑相,对应的是郑国的贤相公孙侨,他的另一个名字子产,更广为人知,孔子曾夸奖他是“古之遗爱”。

  二哥陈慕平,字楚卿,对应的是楚国的大夫屈平,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屈原,写出过《离骚》《九歌》这些知名诗篇

  而他自己名叫陈慕武,字汉臣,则是对应着汉朝的大忠臣苏武,他被困异国他乡,整整牧了十九年的羊,却始终不忘故国。

  慕者,爱也。

  这三位古人是陈老太爷最钦佩的三位,所以才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取了他们的名号。

  听完陈慕武的解释,陈慕侨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父亲之所以给我们兄弟三人取这样的名字,就是希望我们以这三位先贤为榜样。

  “大哥我能力不足,每天费尽心思才能勉强维持我们这个家,是断然不能和子产相比;

  “而你二哥呢,我看也不肖屈子,反而更像是汉朝的贤相陈平,把钱庄打理得井井有条;

  “倒是小弟,正应了名字中的武字,和苏子卿一样,即将去国几千里,而且也不知道你这一走,究竟会是几年。

  “大哥当然愿意看到你取得更高的成就,不过我倒是更愿意你能像名字中的先贤一样,不要忘记自己的国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纵饶夜久胡尘黑,百炼丹心涅不缁’.”

  一番话说完,一向沉着端严的陈慕侨,竟然留下了两行清泪。

  “是,小弟谨遵大哥教诲.”

  陈慕武也被此情此景所感染,兄弟两人在书房中都变得泪眼潸潸。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

  【1】笔者注:thecharteredbankofindia,australiaandchina,即渣打银行。

  因为在海的首任总经理名叫麦金利,所以旧时就一直延续了这个名号,被称作麦金利银行。

  多谢大家的打赏、月票和推荐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61章 10汽笛一声肠已断

  1923年3月15日。

  海。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黄浦码头。

  满铁,又是一个包含屈辱史的名词。

  无论是大哥、二哥,还是陈家老太太,今天都全部来到了码头边,来送别自己即将到西洋留学的弟弟和儿子,陈慕武。

  下午三点,法商邮船公司的安瑞合里杜号蒸汽轮船,准时拉响了一声长笛,缓缓离开了码头。

  甲板上和码头内的人们,在此刻的动作出奇地一致,纷纷抓住从头顶上摘下的帽子或手绢,抓紧时间向即将和自己分别的亲人朋友们挥手告别。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轮船沿着黄浦江缓缓前行,从吴淞口驶入长江,又从长江进入到了大海。

  看着前方的海水愈来愈蓝,陈慕武绝望地闭上了双眼,心中默念着“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或许是东海海底的老龙王发了善心,从海到港的这三天航程里,居然风平浪静。

  在床上做好了躺尸准备的陈慕武,躺了一天发现自己什么事都没有之后,就偶尔起身到甲板上转转,打发无聊的海上时间。

  这艘安瑞合里杜号轮船,是从本的横滨开往法国的马赛,途经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以及亚洲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每隔几天,轮船就会经停一次沿途的港口城市,在那里补充船上所必需的煤炭、清水和食物。

  港,便是陈慕武此行路过的第一处补给点。

  轮船将在此地补给,并让目的地是港,以及从港出发到别处去的旅客们上下船。

  陈慕武也锁好自己的舱门,跟着人流来到陆地上。

  他先是找到一家邮电局,给海的家里拍了一封电报报平安,又在小贩处买了些当地的新鲜水果,以便能够随时补充维生素,让自己避免坏血病的困扰。

  港、西贡、新加坡、槟榔屿、科伦坡、吉布提、苏伊士、波脱塞特……

  除了离开科伦坡,前往吉布提的途中,在印度洋上整整航行了八天七夜,其他的航程基本上每隔三到四天,轮船就会靠岸补给一次。

  上述这些地方,不是英国的殖民地就是法国的殖民地,他拿着两个国家的签证,可以一路畅通无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每次轮船一靠岸,陈慕武就总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之前的步骤,拍电报,买水果,偶尔还会买些当地的特产,比如斯里兰卡的象牙烟嘴,西贡的铁制拳击手套(没有)。

  发往海的电报单字价格一次比一次高,离家的距离也就跟着越来越远。

  这些天里陈慕武时而昏昏,时而昭昭,清醒与否,完全就是看天上的风伯和海里的龙王的心情而定。

  ……

  为了不让旅客们在一个多月的航程中感到无聊,偌大的轮船上,当然还有许多供旅客们消遣娱乐方式。

  每天晚餐结束以后,总会有一间专门的餐厅被收拾出来,作为舞厅,由几个船员临时组成的爵士乐队,雷打不动地在里面演出。

  天气好的时候,甲板上就会站满从昏暗的舱房中出来晒太阳的人。

  遮阳伞下,在棋盘两侧对弈下围棋的,基本上都是本人。

  而四个人围着一张方桌,有说有笑,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毫无疑问,那是陈慕武的同胞们在打着麻将。

  陈慕武不去舞厅,也并没有参与到他们的这种娱乐活动当中。

  他甚至在这么多天的航行中,都没和这些同胞们打过一声招呼,更别说彼此之间相互认识了。

  虽然表面上大家都是纨绔公子哥儿,但在陈慕武心中,自己和他们并不是一路人。

  风平浪静的时候,陈慕武偶尔会掏出文具,在纸上胡乱地写上几笔,为他的下一篇论文做些准备。

  携带不是很方便的雷明顿打字机被陈慕武留在了海,主要是他当初也未曾想到,自己在船上居然还能有清醒的时候。

  ……

  从波脱塞特出了苏伊士运河,大海上的航程就进入到了尾声阶段。

  在地中海上又经过了三天四夜的航行,4月16日早上八点,安瑞合里杜号蒸汽轮船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终点站,法国马赛港。

  从海出发到抵达马赛,期间总共历时三十二天。

  作为头等舱的的乘客,陈慕武又享受了一把率先下船的待遇。

  但陈慕武没时间欣赏法国南部的美景风光,因为过了海关之后,紧接着他就要马不停蹄地到马赛车站赶火车,一路向北,直抵法国北方的港口城市加莱。

  当天夜里,陈慕武上了从加莱横渡英吉利海峡,直抵多佛的渡轮。

  到达对岸之后,又从多佛车站坐上了船铁联运的红眼火车,第二天一早,他终于到达了英国首都伦敦的维多利亚车站。

  作为相貌显著的外国人,陈慕武只能在队伍末尾和本人、马来亚人排在一起,就连黑皮肤的阿三哥,都能站到他的前面。

  刚刚在本国人面前还一团和气的海关官员,见队伍中剩的全都是黄皮肤的远东人,就立刻换上了另一张脸面:端起肩膀,耷拉下嘴角,一副帝国主义的派头,隔着柜台向外散发出来。

  陈慕武既有教育部的凭证,又有剑桥大学的邀请函,因此很容易就通过了海关这一关,没碰上一丁点儿的麻烦。

  验完护照,接下来是身体检查。

  西班牙大流感弄得人们人心惶惶,生怕进入英国的旅客,又带入些什么疾病。

  尤其是陈慕武他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东亚人,大夫检查得是极为仔细。

  一个白头发老头儿用听诊器前前后后地听完陈慕武的前胸和后背,一边夸奖着陈慕武身材不错,身板儿足够硬朗,一边又劝他多吃写牛肉,身体还能更好:这次欧洲大战,他们英国的士兵就是因为天天吃牛肉,才能把德国佬儿打了个流水落花。

  身体检查完之后还不算完,行李箱也要逐件打开,查验有没有携带什么违禁品。

  从海带过来的几斤茶叶和几块苏绣这些是陈慕侨强行让他给老师们带的礼物,一枚火腿,再加上一柄从科伦坡买的象牙烟嘴,就为了这么几样东西,陈慕武就交出去了十几英镑的税款,相当于花没了一台打字机。

  【1】

  忙完上面这一切,陈慕武终于走出了维多利亚火车站的大门。

  一股味道十分熟悉的雾霾,扑面而来。

  *****

  【1】笔者注:过海关的这一段描写,特别是大夫劝陈慕武吃牛肉这一段,借鉴自老舍先生的中篇小说《二马》。

第62章 11早期预印本系统

  现在的伦敦无愧于“雾都”的名号,无论是雾的颜色、气味、持续的时间,还是其中所蕴含的颗粒物种类和大小,都比八九十年后陈慕武在邶京上大学时的雾霾还要“浓郁”许多。

  清人张祖翼在《伦敦竹枝词》中,还专门有诗“赞”之曰:“黄雾弥漫杂黑烟,满城难得见青天。

  最怜九月重阳后,一直昏昏到过年.”

  每个留学生来到伦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波特兰大街四十九号的中华民驻英公使馆进行报道点卯,陈慕武自然也不例外。

  无论是外交部、教育部的官费,还是江省的省费,全都会按月打到公使馆的账户,和这里的工作人员打好关系,以后办什么事情无疑就会方便许多。

  虽然临行之前说过无数次,别给自己准备太多的行李,但到最后他还是带了几个大箱子远渡重洋。

  带着这么多行李自然没办法坐地铁,所以陈慕武只好直接在火车站门口拦了一辆出租马车,报上了公使馆的地址。

  起初看见这么一个浑身上下还带着满满民气息的国内来的土瘪三,习惯了伦敦腔调的工作人员还不太在意,例行公事般地索要了他的护照和留学证书。

  但等他看到了护照上面的中英文名字后,忽然大吃一惊。

  陈慕武!

  他就是最近在英国报纸上闹得沸沸扬扬的chen?

  工作人员不敢怠慢,他怕自己认错人,还想对面的陈慕武确认了一下,他是不是在英国的杂志上发了几篇论文。

  在得到了一个肯定的回复后,工作人员急忙起身离席,帮忙拎起陈慕武的行李,把他迎进了一间专门的办公室里休息。

  在茶杯中放好茶叶沏入热水,他又离开办公室,急匆匆地去找现在公使馆中最大的官儿,临时代办朱兆莘通报消息。

  看着工作人员的这一通操作,在渡轮和火车上熬了一宿的陈慕武完全摸不着头脑。

  怎么了这是?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

首节上一节32/3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