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刘备的执政名声也是一个极好的政绩。
不过如此一来,刘备明年的军事行动就要非常慎重了。
除开广陵不算,北方的徐州军哪怕依托水路补给,郯城的粮食也只够进行一到两次的防御作战。
而广陵的粮食也的确不能动,这是干预江东的必备物资,要是动用了,那除非刘繇能提供徐州军的粮食补给,否则刘封就只能看着扬州风云变化,而无力干预了。
“那就暂定七千户吧。”
刘备仔细思考了之后,做出决定:“咬咬牙,挺过今年,明年有了这一万多户的民屯,日子可就要松快多了。”
刘封算了算,再增加七千户民屯这个数字,确实差不多是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于是刘封也表示了同意。
随后,他想到了个事情:“父亲,屯田民户最好还是安排在襄贲三县,充实这里的人口,而且离开郯城也近,也方便您随时检查。”
刘备欣然同意,三个县现在总共才五千户,这数字可真太少了。
在灵帝时,东海国总共有十三个县邑,十四万八千七百八十四户。
平均下来,一个县能有一万多户。
虽然有些县邑人口多,有些县人口少,可再少,也总有几千户居民的。襄贲、兰陵、承县都是地处平原,依湖靠河,土地肥沃,就算放上三四万户也是能消化得了,而且还能遮蔽郯城西面,自然没有必要再另外找地方民屯。
“父亲,我此次带回来两位贤才,一人名为步骘步子山,一人名为卫旌卫子旗,二人都有理政之能,可试用之。”
刘封举荐道:“尤其是步骘步子山,此人性格宽雅深沉,能够折节降志,屈己辱身,却又坚守底线。识大局,知进退,更兼文武双全,日后可当重任。”
随后,刘封将步骘和卫旌拜访焦矫的事情托盘而出。
刘备听完之后,点头赞同道:“如此来看,这步子山确实不同一般,能屈身守份,却又不自轻,可为大丈夫也。只是这卫旌性格着实不行,拜会焦矫乃是为求自保,既为此拜访,如何忍受不了半点折辱?若是当面翻脸,岂不是背道而驰?”
“况且步骘所为,乃是正理,可他却迁怒挚友,何其谬也。”
刘备下了决断:“卫旌此人,心性不正,性格轻浮,有求于人却又自恃傲骨,封儿日后须当注意,切不可重用其。”
刘封本就如此打算,自然立刻应诺。
父子俩于是定下,让卫旌去承县当主簿,而让步骘去给鲁肃当副手,同时修书一封给鲁肃,让其多给步骘机会,锻炼一下对方。
随后,刘备和刘封又言归正传,定下扩军名额。
陈登、田豫、臧霸、牵招,各四千人满编,驻扎要地,自不必提。
郯城的中军,包括刘备的亲卫军,关羽、张飞两个军,许耽、章诳手里的两三千人,最后就是东海郡国兵五千人。
东海郡兵削减到两千人,许耽、章诳手里的两三千丹阳兵,正好趁着这次扩军一并消化掉,章诳若是愿意,可继续带兵,许耽则调到州府安置。
此时,刘备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去动许耽,料想许耽也不敢有半分反抗。
可这么一来,刘备的亲卫,关羽、张飞三军,仅有一万两千人,要是扩军,夏侯博可以单独统领一军,其他就没什么合适人选了。
刘备反倒是问起来刘封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客观的说,刘封这里倒是人选多的很,太史慈、徐盛,董袭,甘宁,周泰,蒋钦,潘璋,都是虎将。
只是这些人都是初来徐州,没有功勋。
也只有太史慈和徐盛、潘璋三人可以提拔成一军之主,其实潘璋还是要差点资历和功劳的。其他人能独领一部千人,就已经是厚恩了。
况且刘封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现在若是举荐给了刘备,很可能就成刘备的部将了。这些人可是自己费尽心机招揽而来的,刘备也默认安排给自己了,这时候若是举荐出去,那肯定得还给刘备了。
好在刘封很快就想到了个办法。
“父亲,既如此,何不增加一军之兵力。”
刘封斟酌道:“其实在儿子看来,臧太守、国让叔叔所在的鲁国和任城在地理上深入兖州腹地,虽有水道相连,可距离着实不近。”
“以臧太守的任城国为例,就有任城县和亢父县两个要地,缺一不可。四千兵马,着实有些捉襟见肘。既如此,不如扩大一军人数,由两校四千人增加至三校六千人。”
“如此一来,鲁、沛、任城三国就有一万八千人,轻易不再需要郯城靡师动众前往支援。而一旦决战,父亲再从郯城领两万余中军驰援三国,可谓以逸待劳。”
这时,刘备突然开口问道:“两万余中军?”
刘封点点头:“父亲中军,加上二叔、三叔,以及夏侯将军,郯城正可扩编四军十二校两万四千精锐。”
“如此一来,加上琅琊陈太守的一军四千人,琅琊郡兵三千人,东海郡兵两千人,下邳郡兵三千人。徐州北方总兵力为五万四千人,除掉由新郡负担的一万两千兵力外,徐州总兵力不但没有增加,还反而从四万七千人下降了到了四万两千人,减少了整整五千人。”
刘备仔细想了想,还的确是这么回事,而且正好符合刚才自己的要求,恰恰是削减了两千下邳国郡兵和三千东海国郡兵的人数。
“好,北方诸郡军事就如此定了。”
刘备很是满意,当即拍板决定:“我就拿这个方案去和你二叔、三叔他们商量了。只要他们没有异议,就如此行事吧。”
说到这里,刘备想到了广陵的情况,问道:“那你广陵打算如何扩编。”
刘封心里早有预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子龙叔叔暂时不动,依旧保持一军的规模,太史老师和文向都可扩编为一军,潘璋可扩编为一校,广陵豪强李章也可统兵一校,周泰、蒋钦、董袭、甘宁四人,各扩军一部一千人,如此,正好两万人。”
第169章 元服与茂才
刘封心里还是很有数的,如此扩军,兵力几乎能翻倍,可其中新兵并没有超过四成,新老比例4:6,是非常良性的扩军。
孙策现在还在征战吴县,今年很可能是没功夫来找刘繇麻烦了,那么刘封至少能有半年以上的时间练兵。
刘备闭目沉思了片刻,在刘封希冀的目光中,笑了起来,随后点点头:“可。”
就此,徐州扩军计划算是暂时敲定了,广陵自然是刘封说了算,刘备既然认可了,那就按照刘封的意思办了。
至于徐州北部,刘备已经和刘封讨论过了。
他随后自然再会和关羽、张飞商量,但除非再出现了什么重大的问题,否则就不会再找刘封商量了。
“那你对刘景升、刘正礼此番遣使如何看?”
刘备把话题引导向了下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刘封自然也早有考量。
看见父亲询问了,当即回答道:“刘景升野心不小,很可能是同我们想到一起去了。”
刘备摸着短须,沉吟道:“你是说他也想要染指扬州?”
“正是。”
刘封很有自信,历史上刘表甚至同袁术化敌为友来谋划扬州,甚至为此丢掉了心腹诸葛玄的性命。
此后,刘表还派了自己嫡系里最能打的侄子刘磐,带着黄忠攻略豫章,不可谓不重视。
刘磐屡次击败孙家军,也是荆州有数的猛将,还有黄忠为辅佐,统帅荆州精锐,怎么看都是威胁极大的。
可惜刘磐遇上了太史慈。
自太史慈被孙策举荐为建昌都尉,治海昏,并督豫章六县中的刘繇降将共拒刘磐。于是刘磐绝迹不复为寇,再没能越雷池一步。
刘表在演绎里一个老好人的形象,可实际上却是和陶谦一样,极具攻击性,陶谦尚且只有两面开战,刘表可是做到了四面出击。
北面驱赶袁术,西面挑拨刘璋,南面出兵交趾,东面染指豫章。
进荆州之后就砍了五十多个宗贼脑袋,吓了蒯越一跳,天知道蒯越献策的时候是建议刘表诛杀其中数人,杀鸡儆猴,收复其他众人。
可刘表一边答应着蒯越说好好好,可到了当天,却一声令下全部杀光,可见其绝对不是善茬。
刘封对刘表想要染指扬州是毫不意外的,只是暂时没法肯定刘表是看上了扬州哪个郡国。
刘封心里猜测,刘表大概率是看上了庐江郡了。
若是依旧跟历史上一样,想要染指豫章郡的话,那根本没必要去和刘繇结盟,直接从长沙出兵即可,水路并进,此时的豫章太守周术就快病死了,根本无力抵抗他。
不过刘封总不能跟刘备说根据后世的历史来看,刘表肯定是盯上庐江了。
于是,刘封思索片刻,换了个角度将这想法说了出来:“父亲,若是刘荆州想要的是豫章,那他大概率会和左将军休战,利用左将军来牵制刘扬州,好让他从容出兵,鲸吞豫章。”
“现在他大张旗鼓的和刘扬州结盟,显然是剑指左将军,意在庐江。”
这年头的豫章其实已经是个宝地,幅员辽阔,地产丰饶,矿产,木材资源极其丰富,还有大片的水田。
只可惜的是,这片宝地的开发成本也相当吓人。
这里常年为瘴气笼罩,汉人很容易得瘴病,死亡率十之一二,这已经是高到恐怖了。
除此以外,豫章郡多山地,里面多藏有山越,南蛮等部落,小的数百人,大的甚至上万人,时不时的下山洗劫一波。
就算占领了豫章郡,想要安稳的建立统治,可是要投入不少资源的。
庐江同豫章一比,那可完全不一样了。
虽然庐江旁边的大别山里也藏有数万蛮夷部落,可这些蛮夷性情比较温和,而且汉化的厉害,不像豫章那样频频下山打家劫舍,添补家用。
而且这里的土地开发成熟,人口众多,还和荆州水陆相连,一旦占下了庐江,那可是有机会全取扬州的。
有机会能拿下庐江,刘表如何还看得上豫章?
“刘景升好大的魄力。”
刘备啧啧嘴巴,心有不满。
可广陵此时,只有自己儿子的一万人马,就算扩军之后,也只有两万,不论面对哪一方,都是弱势。
这让刘备心有不甘,却也有些无可奈何。
“父亲,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刘封却是怡然不惧:“刘景升既然把手伸到咱们身边了,那此番结盟,也只能虚与委蛇。他想利用咱们,那咱们也大可利用一下他。”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刘备品味了几分,欣然点头:“封儿此言大善,那你打算如何利用刘景升?”
“他既然想要庐江,就让他去拿吧,我们尽取江东即可。庐江虽比豫章好,可想要拿稳庐江,却还是需要控制豫章以北,临近长江水道的要点,否则庐江很容易被人切断和荆州之间的联系。”
刘封冷笑道:“等他拿下了庐江,我们姑且不说,刘繇和袁术该如何看他?”
刘备哈哈大笑了起来,庐江乃是扬州郡国,又是袁术的心腹地盘,这要是被抢了,刘繇还如何同刘表续盟,袁术也得找刘表拼命了。
不过刘备随后提醒道:“刘正礼可不简单,他单枪匹马下扬州,却能在袁术的眼皮子底下带起一支数万人的人马,还拉拢了许贡、王朗、笮融、薛礼,扶持周尚,硬生生从袁术嘴里把江东给夺了回来。”
“这样的智谋之士,封儿你可不能小觑于他,反而成了他手中的斧钺。”
刘封点头赞同,他也在苦思该如何对付刘繇。
虽然历史上刘繇两年后就病死了,可刘封却不放心,毕竟当时的刘繇可是兵败落跑,去了豫章。
在豫章病死的概率,可比江东大多了。
如果刘繇继续留在江东的话,那刘封觉得对方大概率不会病死,至少不会病故的这么快了。
到目前为止,刘封还没能想出对策,所以他也只能谢过刘备的提醒。
父子俩这一番话,已经奠定了徐州对荆州和扬州的不同态度。
对荆州是虚与委蛇,终将沙场对阵的潜在敌人,而扬州则是互相利用,短期内的盟友。
统一了这个认知之后,刘备父子俩回头也就可以召集陈登、鲁肃、刘晔等谋士一同商量具体的细节了。
“最后还有一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
刘备突然开口,说出的话让刘封有些惊讶。
虽然不知道刘备想说什么,但刘封却表示服从的态度。
刘备满意的笑了起来,看着刘封的目光满是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