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5节

  刘封心中暗叫糟糕,却也无法可想。

  要是这时候贸然插话,既失了礼数,也把小心思暴露的太过彻底了,倘若引起了刘备和陈登的反感,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不如索性耐下性子,先听听陈元龙怎么说,看看有无挽回的余地。

  即便最后满盘皆输,也算吃个教训,总好过赔的更多。

  刘封心里暗自盘算着,却看见陈登冲着自己微微一笑,开口道:“莒城郡唯有北面有些黄巾,东面靠海,西南皆是我州地,因此,只需要派一治理干臣,左右不过两三年,必能还主公一个富庶之地。

  遍数州中俊彦,依登之见,陈群陈长文可担此重任。”

  刘封吃了一惊,没想到陈登竟然会主动推荐陈群,这真是出人意料。

  刘封固然没想到,刘备也没想到陈登这一出。

  其实刘备刚才听到刘封的话后,第一个反应也是想为陈群争取一个郡守的空缺。

  昔日在豫州时,陈群曾经力劝自己不要来徐州接任,可自己却没有听他的建议,心里本就愧疚。

  再加上陈群在所谏不从之后,也没有撂挑子跑路,而是勤勤恳恳的跟着刘备从家乡来了徐州,地位还从别驾变成了一个普通从事。

  倒不是刘备亏待陈群,以刘备的为人,来了徐州之后就想把空缺的治中交给陈群,可没想到后者却言辞推拒,并建议刘备从徐州本地的士人中挑选。

第58章 毛遂自荐

  此外,陈群还亲自推举了张昭、诸葛玄、王融等人。

  在刘封的力荐之下,刘备派人前往征辟张昭,欲任其为治中从事,只是第一次征辟刚被张昭婉拒,刘备业已派出第二批使者,前往广陵征辟张昭为治中从事。

  从这些举动上来看,陈群还是很为刘备考虑的。

  虽然在豫州时候,刘备没能听从他的建言,可他依旧跟随刘备来到徐州,之后也依然尽心竭力的想要帮助刘备站稳脚跟,而不是发牢骚说些汝不从我言,必悔之晚矣的话。

  这里就必须艾特一下某位特别喜欢耍脾气,秀优越的袁绍谋主。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丰、某授先生了。

  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因为陈群以及陈家对刘备的看好和欣赏,另一方面也是陈群本性宽厚,忠心。

  陈群本来在历史上的名声是很好的,尤其是他的儿子陈泰位列曹魏尚书,一门多侯,却先为洛水之盟感到羞耻愤怒,自请出外。

  在曹髦遇刺后,又不惧生死,坚持要司马昭斩杀贾充为曹髦偿命。

  那可是司马氏气焰最嚣张,下手最狠辣的时间段。

  陈泰敢这么仗义执言,完全是提着脑袋在说话,夸奖一句忠臣是不为过的。

  刘备眼神里满是欣喜,虽然不知道陈登为什么要推荐陈群,可这推荐却是推进了刘备的心坎里。

  有些欢喜,又有些担心的刘备以退为进道:“长文乃是出身豫州……。”

  “这岂不是更好?”

  陈登笑着打断了刘备的话:“我朝可是有着三互法,长文无论是才干还是出身,再适合不过。”

  三互法简单的说,就是为了避免地方士族豪强互相勾结,做大,甚至最终割据一方,因此当地的主官必须要其他地方调来,而不能是本地的籍贯。

  官员越大,三互法越严厉。

  比如县令的话,只要不是本县籍贯,哪怕是邻县,勉强也能糊弄过去。

  可郡守的话,必须要出身其他郡才行。

  到了州府一级,最严格的时候,必须严苛执行非本州人士担任刺史。

  陈群出身豫州,在徐州连刘备的州牧都能当,自然是非常合适。

  刘备看了眼刘封,后者小幅度的点了下脑袋,便决定道:“好,就以长文任莒城郡郡守。”

  随后,刘备得陇望蜀的继续问道:“元龙,那东莞郡郡守,你可有贤才举荐?”

  陈登慷慨激昂道:“东莞郡北面青州,西依兖州,两面皆有强大诸侯,非良将名士不能经营。

  此一任,须为州伯北拒袁绍,西抗曹操,还要经营郡内,安抚百姓,鼓励桑农。

  此郡郡守,实坐于火炉之上,登不才,愿毛遂自荐,为使君熄此熔炉!”

  陈登的请命可谓是荡气回肠,意气风发,这一番豪言壮语,让刘备和刘封两人同时血气上涌,只觉热血沸腾。

  “好!”

  刘备大声赞赏,起身走到陈登跟前跪坐下来,握住对方的手道:“元龙英姿焕发,敢为人先,为我分忧解难,备何其有幸,竟能得元龙辅佐。”

  这可不是玩虚的了,刘封知道自己老爹这番话一定出自肺腑,恨不能把心掏出来给陈登看。

  就是刘封自己在一旁也被感动了,这人与人之间,确实是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无缘无故的恨。

  这可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性吧。

  刘备和陈登就属于相性优秀的等级,而同样,曹操对陈登的相性恐怕连及格都不到。

  历史上,曹操能够容忍臧霸割据青、徐二州,却容不下陈登在广陵郡两败孙策。

  如果曹操心胸能够再大一些,给陈登更多的信任,何至于后来悲呼悔恨不早用陈登的计策,以使孙氏在江东坐大。

  甚至连整个淮泗一带的百姓,都深受曹操之苦。

  因为没有了陈登,曹操惧怕孙氏再度北上,沿着广陵郡一路打穿整个青、徐、兖、豫,于是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拆迁大队。

  曹操将整个广陵郡的人口都给搬空了,留下了整整横竖几百里的无人区,否则孙大帝何至于要和合肥死磕,早就掉头去广陵了。

  “使君!登不过百里之才,只有一腔为使君效力之心,如何当得使君如此谬赞。”

  陈登也回握住刘备的手掌,一脸感激涕零的表情,君臣得遇,莫过于此。

  两人感动了好一会,渐渐的冷静了下来。

  末了,刘备还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元龙毛遂自荐,备安敢不从?只是不舍元龙远去尔。”

  

  陈登一挺腰杆:“使君勿忧,东莞距郯城不过百余里,使君但有所命,登可星夜而回。”

  刘备点了点头,其实他内心也是非常支持陈登的建议的。

  功曹虽然位高权重,但毕竟只是从吏,并非主官。

  而郡守可是两千石的大官,又是一郡的主官,执掌一郡军国大事。

  在这以郡为家的东汉,郡守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郡国国王。

  陈登从功曹改为郡守,这可是妥妥的升迁,而且还是越级升迁。

  放了和平年代,这种事情不说绝无仅有,那也是相当轰动一方的大事了。

  刘备自然也希望陈登能够步步高升,能为自己独挡一面,于是这件事就这么敲定了下来。

  刘备还不放心,关心道:“元龙,东莞郡位置重要,四面危机,你欲带多少兵马上任?”

  东莞郡处于兖州和青州的包夹中,还有地方匪患和黄巾骚扰。

  刘备一旦拿下琅琊郡,臧霸等人手底下的大部分兵马是肯定要整训调离的,这些人都属于俘虏降兵,留在当地很可能会掀起反叛,必须带回郯城打散混合整编。

  因此,想要依靠所剩无几,也不知是否可靠的琅琊郡兵,那难度是相当大的。

  刘备如此欣赏爱护陈登,是不舍得陈登如此冒险的。

  因此,刘备特地想要让陈登带兵上任,这样便可以轻松压服豪强,驱逐匪患和黄巾余孽的骚扰。

  看见刘备为自己想的如此周到,陈登再自信也很感动,略一犹豫,便欣然接受刘备的善意。

  “还请使君给登五百士卒,登可保东莞安然无恙。”

  “五百太少。”

第59章 否决张飞

  刘封这时候插话了:“功曹之能,封早已知晓。只是猛虎搏兔,也尽全力,窃以为功曹当做万全之准备。”

  劝了陈登一句后,刘封又转向刘备道:“以孩儿之见,可从下邳抽五百郡卒,再从东海抽五百郡卒,丹阳兵中也可抽出五百人,最后还可以在琅琊降兵中挑选五百,凑足两千之数,料想暂时应该足以镇压东莞全郡了。”

  刘封这番谋划,可谓是替陈登操碎了心。

  从下邳抽调的五百郡卒,可以是陈登的子弟兵,他陈家就是下邳国最大的地头蛇,在郡兵中素有威望,可以依托为心腹。

  从东海中抽调的五百郡卒,也是徐州本地人,对陈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有下邳郡卒托底的情况下,以陈元龙的手段,收服东海郡卒简直易如反掌。

  最后的丹阳兵里抽出五百人,既是对陈登的考验,也是打开了陈登未来的上升渠道。

  整个徐州还是以丹阳兵为主力,仅人数上,丹阳兵就有近三万人之多,占了徐州兵总人数的五分之三。

  相信在随后的几年里,丹阳兵的比重依然会很高。

  想要在刘备手底下掌兵独当一面,那就必须处理好和丹阳兵之间的关系。

  否则祸起萧墙,历史上的刘备就已经给出了这会付出何等惨重的代价。

  陈登是徐州本地人,和丹阳兵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

  这一次调拨五百人归他辖制,其实也是一个让他可以把手伸入丹阳兵内部的机会。

  不过这样一来,也等于是公开允许陈登扩大在军方的影响力,这如果不是主君信任臣子到极致,是不可能点头的。

  这就充分证明了刘家父子对他的信任程度。

  “封儿此言大善。”

  刘备闻言,仅仅只是思索了片刻,就重重点头,推心入腹般语重心长道:“元龙,五百人实在太少。备知你胆大心雄,才高气清,有出将入相之能。

  只是,也请元龙爱护自身,切勿以身犯险。

  元龙对备,胜过徐州。

  备可弃徐州,却不能离元龙啊。”

  陈登何等机敏,在刘封提议之后,他就很快明白了刘封建议里隐藏着的善意和信任。

  此时又听见刘备这一番声情并茂的抒情,登时眼睛就红了,对着刘备表忠心道:“登才疏学浅,蒙使君不弃,委以重任,登必将竭尽全力,报效使君。”

  刘备自然是一番劝慰,君臣之间又加深了感情。

  等到陈登离开之后,刘备才回过头来询问刘封:“封儿你今日此举,仿佛想要让元龙涉足军事?”

  刘封心中暗暗松了口气,他的目的有些明显,如果刘备不问,他反而要担心出什么问题了。

  现在刘备正大光明的问了出来,说明自己老爹还是非常信任自己的,那只要好好回答,就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父亲,孩儿是如此想的。”

  刘封坐直身体,正色答道:“徐州自古乃是兵家要地,即便父亲韬光养晦,谨守本分,守州界而无侵人之举。

  可父亲须知,人无伤虎心,虎有吃人意啊。

  其他人暂且不提,只淮扬袁术就绝不会放过我州,只是他眼下四面楚歌,抽不出精力和兵力。一旦刘表和刘繇给他的压力稍减,他必定兴师来犯。”

  对于刘封的分析,刘备自然是同意的,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忧心忡忡的主要原因。

  现在结合刚才刘封力荐陈登的事情,刘备猜得出了一个很明显的结论:“莫非,你是想要让元龙独当一面?”

  “正是如此!”

首节上一节35/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