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前几年韩遂与马腾率领西凉叛军入侵关中,为西凉董军所败,被逐出左冯翊,右扶风之后,开始转向。”
刘封在地图上指着上郡道:“韩遂、马腾已经侵入并州,拿下了上郡和西河两郡,如今颇有声势。若是能得其助力,不但可保关中方向的安全,更能牵制袁绍自并州而出的偏师。”
上党、太原都正好在河内郡的北方,经过太行陉南下,可直扑虎牢关。
韩遂、马腾如果站在曹操这一边,那不但关中无虞,河内的压力也将大大减轻,避免了来自北方的袁军侧击。
可如果韩遂、马腾站到袁绍的一边,那并州袁军不但可以轻松走太行陉南下攻击虎牢关,还能走汾河古道出河东,威胁关中。
如此一来,洛阳将会陷入三面围攻之中,久守必失。
“叔父,西凉羌人好名贪利,见钱眼开,只需以天子之名,厚赏其酋,许以高官,当能拉拢彼辈。”
刘封建言了一句之后,也就不再多说,相信曹操做的未必会比自己来的差。
曹操听完之后,缓缓颔首,也不知他到底有没有听进去。
房间里沉默了片刻之后,曹操突然开口问道:“吾有一问,不知贤侄肯否据实相告。”
刘封闻言,思索了片刻后,不答反问道:“叔父欲知何事?”
“汝与玄德,如今有多少可战之兵,一旦本初南下,三月之内,有多少兵马可至黄河一线。”
曹操如今最头疼的就是他的地盘几乎是沿着黄河一条直线,缺乏纵深。如果不想把自家地盘打的稀烂,就只能和袁绍寻求决战,或者把对方堵在黄河北岸。
这两点中无论哪一点,都需要刘封父子的及时支援。
他需要刘封父子的保证和诚意。
刘封沉吟片刻,坚定的回答道:“如今封与家父共有十四余万人马,其中能战的精锐高达六成。如果大司马在年内过河,恐怕我父子三月之内最多只能调拨四万人马至黄河一线。若是能再拖一年,当可倍之!”
年内四万,明年八万吗?
曹操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刘封父子竟然已经有十余万兵马了,其中能战的精锐也有八、九万人。
不过想想也正常,只有一个荆州的刘表都拥兵十万,而且这个荆州还是残缺的,天下第一郡南阳郡早已经凋零不堪。
而以冀州为核心的袁绍,更是拥有数十万大军。
刘封父子如今好歹也坐拥两州半的地盘,其中还有天下第二大郡的汝南郡,十四万人马当真不多。
不过曹操对自己麾下的精锐战力更为自信,毕竟他这些部队可是尸山血海里打出来的,而刘封父子至今没有遇到过强敌,打的都是鱼腩肉脯,收的是臭鱼烂虾,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是的,袁术在曹操眼里就是鱼腩,完全看不入眼。
谁让袁术三倍兵力的优势,却被曹操三战三捷,在短短的半个月内,从兖州一路追杀到扬州呢?
要不是曹操故意放水,袁术小命早就丢在这场战役里了。
说来也是有趣,别看陶谦后世被黑成了老好人。
可在曹操的眼里,陶谦的能力和威胁,却是远在袁术之上的。
打袁术的时候,曹操信心十足,挥洒自如,而打陶谦时,却是托妻献子,留下遗属。
因此,曹操觉得自己麾下的精锐,对上一倍的刘军应该能稳占上风,两倍的话势均力敌,若是同等数量,那必然能轻松拿下。
而刘军战力,恐怕和袁绍军相比还要差上一些,毕竟袁绍的对手可是北地猛虎公孙瓒啊。
“明年八万,应足用矣,只是年内若是只有四万,恐难足用,届时还需再增兵两三万人才行。”
曹操忧心忡忡的补充了一句,他也担心今年袁绍和公孙瓒议和成功,说不定年底袁绍大军就入河内了。
考虑到刘封父子一方在琅琊、任城、鲁国还得分驻一部分兵力,若是四万援军里面把这部分也算上了,那兵力差距可太大了。
对于曹操的请求,刘封考虑再三,也不敢给肯定的答复。
“届时小侄与家父尽量调节吧,必给叔父最大助力。”
如今袁绍的压力实在太大,整整数十万大军啊。
官渡之战袁绍中路就有十万大军,但不代表袁绍只有十万大军,这十万精锐乃是袁绍战胜公孙瓒后,在北地演武大整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
仔细看史料你会发现,袁绍在中前期的分兵战中几乎全败,连颜良、文丑都战死了。
可主力决战时,袁绍依旧拥有十万大军,可谓是随战随补,后备力量十分强大。
而一旦主力决战,那倒霉的就变成曹操了,一改之前的百战百胜,被袁绍正面击败,压迫的苦不堪言。
只是有一个点相当吊诡,袁绍分兵百战百败,但他其实最终却是输在了抱团中路,不再分兵的决策上。
曹操分兵百战百胜,可他最终胜利却是胜在了中路抱团。
原因就是袁绍的分兵虽然一直兵败,但却有效的牵制住了曹操的精锐,使得曹操最核心的精锐武力疲于奔命,到处救火。
可袁绍分兵战法一停止,曹操的精锐部曲可就腾出手来了,接下来倒霉的就是袁绍的后勤补给线了。
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曹胜袁败的核心就是乌巢之战。
乌巢之战的本质就是粮食。
而乌巢之战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恰恰是之前徐晃、史涣截击韩猛的运粮队。
正是这次成功的截粮行动,使得袁绍军也陷入了缺粮的境地,随后才有了乌巢一战的致命绝杀。
曹操对袁绍是真的怕,袁绍的力量实在是太强了。
刘封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在保证自己战略意图的前提下,尽其所能的答应曹操的求援要求。
眼下已经与原时空中的局势截然不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官渡之战很大可能不会再有,主战场反而可能会转至河内。
刘封也会担心曹老板扛不住袁本初的。
“善!”
曹操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而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贤侄,可有意交州牧乎?”
刘封听愣住了,这本来是他给曹操挖的坑,怎么看起来曹操像是要还给自己了?
刘封的感觉还真没错,曹操接着就说道:“只需要每年一百万石粮食,朝廷就可将交州交由贤侄管理。”
好家伙,这心当真是够黑的。
刘封忍不住咋舌,你怎么敢要一百万石的。
交州的确是个产粮大户,每年税赋的粮食在一、两百万之间。
曹老板一开口就要走一百万石粮,看着架势似乎还要刘封包邮,这可就过分了。
“三十万石,我可担保运至河南。”
考虑到曹操的压力,以及交州的价值,刘封还了一个价格。
“好!”
没想到曹操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其速度之快,甚至让刘封产生了掉坑的错觉。
其实这本就十分合理,曹操远在河南,距离交州三四千里地,而且还都是山路,派谁去交州都毫无意义,还会分散自身宝贵的力量。
交州的特殊位置,使得只有刘表、刘封和刘璋三个人能够施加影响力,其中刘璋因为道路最为艰难,同时本人个性安于守户,所以影响力也最小。
荆州刘表倒是一直想要控制交州,既然吃不到嘴里,那干脆扔出去恶化刘封和刘表之间的分歧好了。
刘表是铁杆袁绍一党,曹操如今对他十分忌惮,若能挑起激化他和刘封之间的矛盾,那曹操不但能对刘封父子更为放心,同时想必也能从刘封父子处得到更大的助力。
曹操这么爽快,刘封情不自禁的怀疑起自己是不是上当了。
于是,他加码道:“朝廷当准我各郡太守人选。”
“可!”
曹操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每年三十万石的粮食净收入,这都快赶上他如今在颍川的屯田所得了。
密谈的结果十分的成功,曹操和刘封都深感满意。
曹操的军事实力是不容置疑的,都说三国是菜鸡互啄,主要还是因为大家都没割据过。
光武那会儿也是统一太快,没有割据的经验。
曹操最大的问题不是军事能力弱,而是顺风浪。
但凡他少浪几次,根本就没有三国可言了。
不过刘封目前倒是不太担心,曹操的顺风浪几乎全部集中在他优势期里。
以曹操如今的实力,对上袁绍肯定是稳居下风,他是肯定浪不起来的。
第399章 功成身退
在这次双方都很满意的密谈结束之后,刘封又不得不继续停留在了洛阳城中。接下来的时间里,刘封亲自作保,邀请张杨、杨丑、眭固前来雒中会盟。
张杨、杨丑还好说,眭固比较麻烦一点。
张杨本身就非常畏惧袁绍,常年怀疑袁绍要弄死自己,和张邈如出一辙。而杨丑在原时空里亲近曹操,在现时空里亲近刘封,武力不强,但眼光很好,所以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唯有眭固,原时空里他可是宁可去投奔袁绍也要反曹的。
这时候可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刘封直接联手曹操设了个鸿门宴,斩杀眭固,同时派人接管其部兵马,打散吞并。
眭固对刘封倒还算是过得去,可谁也没法保证眭固到时候不会搞出叛乱。尤其是逼迫他和曹操站在一个阵营,更是容易出事。
为了大局,刘封不得不行此下策。
其实在下手之前,刘封还曾经试图最后挽救一下眭固,表示希望眭固能够带着部队南下,跟他一起前往江东。
可眭固却一口拒绝了刘封的请求,表示在河内待的好好的,不想南下。
既然这样,那就只能送他去死了。
他不死,将来就有无数己方的战士会因为他可能的背叛而陷入绝境,被敌人所屠杀。
解决了眭固的问题之后,张杨立刻同意让出河阳城给曹操布防,同时愿意提供四千人的民夫为曹军效力。
杨丑素来和眭固不和,但此时也有一些兔死狐悲。
不过在刘封的安抚之下,杨丑很快就忘了眭固,坚定了守盟的信心。
当然,好处也是少不了的,刘封不但答应将眭固那部分的货品转交给杨丑和张杨均分,同时还答应提供新的贸易品香油。
除此以外,刘封还担保如果河内战事不利,曹操必须接应张杨和杨丑等部退过黄河。
在成功定盟之后,刘封总算可以离开雒中了。
在刘封离开洛阳的那一天,曹操亲自送行,带着曹昂并曹丕、曹植、曹彰等一众子嗣送出洛阳十里。
随后,刘封在孟津上船,自黄河顺流而下,至阴沟水转入浪汤渠,汇入颍水,最终转进淮水,抵达寿春城。
此时刘备本已经打算离开寿春,返回郯城了。
不过刘封先派人传信回来,请他在寿春多等一阵。
对于好大儿的请求,刘备自无不允。
“父亲。”
看见父亲又亲自站在码头上等自己,刚一下船,刘封就立刻上前行礼。
刘备温厚的帮刘封理了理散乱的刘海,随后拉着儿子的手拍了拍,关心道:“封儿一路辛苦了,我听闻雒中出了事情,当时就担心你有没有事,立刻就派了人北上。”
刘备感慨道:“所幸你书信很快就到了,为父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