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道:“既然皇伯母都这么说了,朕还能说什么呢,只是这口气难出!而且,天下人还会觉得朕都不肯为两位国舅出头,认为是朕冷漠对待皇伯母一家!”
张太后不得不主动安慰著朱厚:“没啥,毕竟你那两舅舅强闯县衙,也有不对,你不责怪他们,我就很高兴了!”
朱厚在接下来就对朝臣们提起了此事,言杨慎太不顾及他的感受,险些使得他不好面对张太后,但好在张太后深明大义,没有因此为难他,故他也不追究杨慎冒失之罪。
朝臣们对于张太后的行为皆很感惊讶。
因为他们印象里,张太后是不会这么深明大义的。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张太后居然不为两国舅做主,乃至要大闹了?”
蒋冕就在散朝后颇为惊讶地对毛纪说了起来。
毛纪则道:“这或许也是陛下在大礼上未认孝庙为皇考的好处吧,这样到底让张太后不得不有所收敛!”
“当然,张太后愿意这样做,说明陛下是善于处理后宫诸事的,也说明圣母乃是贤后也,不然,以陛下一人之力,恐不能让张太后如此深明大义。”
毛纪这么说后,蒋冕也跟著颔首:“有道理,无论怎么说,此乃新朝之幸,后宫安宁,天下亦会安也!”
梁储也非常愿意看见张太后有此改变,更愿意看见蒋太后会如此配合地为自己皇帝儿子稳定宫闱,所以,也在御书房,与朱厚单独相处时,而笑著说道:
“圣母乃贤后也!”
“此为天下之福!”
朱厚则笑道:“元辅说的是,不过,朕觉得让杨慎做大兴典史,倒也是天下之福,朕也算是没白试著让他去当这个京城的典史官。”
“朕不便直接召见他,你私底下见见他,对他勉励一番,让他继续发扬这股不畏权贵的刚正作风!”
“大明朝的那些视朝廷法度为无物的权贵,也需要他这样有背景的人去收拾!”
“另外,朕记得有个叫柯维熊的主事官,最近也很跳,同当年的杨慎一样,甚至还上本为刘洙求情。”
“所以,把他也贬为宛平县典史!”
“到时候收拾京中这帮权贵大户,让他们老老实实补税,或许用得著他们。”
朱厚说后,梁储就按照朱厚的意思照办起来。
因而。
柯维熊也就被以为不忠之臣党护为由贬为了宛平县典史。
而杨慎也受到了梁储的秘密约见。
梁储对杨慎说:“是陛下让老夫来见你!”
杨慎听后大吃一惊。
梁储则说:“你应该知道,陛下很难,他一方面欲励精图治,中兴我大明,一方面又不得不顾忌天下人的看法,不敢对张家兄弟太苛责,有时候还只能纵容其做枉法之事,所以,陛下说,只有靠你这样的人才能他保全一二圣德!贬你为典史,也不是因为陛下真的不容你,而是有意历练你!想看看你除了嘴上张狂外,是不是真敢为天下仗节死义,而不顾私情,不顾考虑自己之安危!”
“请元辅转告陛下,臣杨慎绝不徇私情、存苟安之心!”
杨慎不禁热泪盈眶,便立即作揖大拜回道。
梁储又问:“包括令尊的求情?”
“忠大于孝,何况,保父德才是真正的孝,而非一味听命于父尊才是孝!”
杨慎想了想后就毅然决然地回答道。
“很好!”
而杨慎在离开内阁时,就正好碰见了也出宫的张延龄。
张延龄恶狠狠地瞪了杨慎一眼,显然已将杨慎恨之入骨,毕竟杨慎是少有让他张家吃了亏却没有被他张家怎么样的人物,所以这张延龄觉得很失颜面。
杨慎如今得了圣谕,越发无所畏惧,也就直接掸袖而去。
张延龄因而越发气愤,不由得气鼓鼓地嘀咕道:“这些文官清流,真他娘的没一个是好东西!姐姐如今不知道为啥那么怕他们,非要拦著陛下,不让陛下收拾他们!”
第133章 炮轰张国舅家,暴力征税!
嘉靖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朱厚在云台门正式召见了被起复进京的大学士杨一清和费宏。
按理。
在年前就被下旨起复的杨一清和费宏两人,应该早就进京了。
但他们之所以到的这么晚,主要是因为按照惯例,他们上本请辞了两次任命,等到过完年,且第三道旨到后,他们才正式接旨启程。
这倒也不是两人傲慢。
两人自己倒是恨不得即刻回到京师,重新体验一把权力在手的滋味。
而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对于执政官员的任命,文官们照例都要客套一下。
越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的东西,越是要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同时,也是成全皇帝“礼贤下士”到三请之地步的仁名。
且说。
杨一清早就在见到朱厚之前,听闻到了关于当今天子的很多传闻。
他也由此早就断定当今天子是励精图治的,同时也是手段高明的天降英主。
但在杨一清看来,当今天子当比先帝正德要心硬许多。
毕竟,天子继位一年,就有那么多人身首异处是事实。
虽然那些人被杀的名正言顺,但也足以让他杨一清明确知道,当今天子对于不守规矩的人,在除掉时,是不会有怜悯之意的。
所以,这让杨一清即便在进京之前,为做做样子而让天子三请他才答应来朝,但真到了御前时,他倒是不敢有半点不敬之意,也就老老实实地向朱厚行了大礼。
费宏也是一样。
他在听闻天子因议大礼一事,杀了好些大臣,又因赈灾款被吞没和北宗孔氏谋不轨之事,也杀得人头滚滚,就也颇为惧怕起当今天子来,认为当今天子是真的手段狠辣。
所以,他现在到了御前,也不敢摆元老大臣的架子。
但现在费宏内心其实除了惧怕之外,还对当今天子多了些期待。
这不仅仅是因为天子设度支总司于内阁,大有让他来总理国朝一切财政预算的打算。
更因为……
费宏在进京后,亲眼看见京师城外,大量流民得到了安置。
还看见京师城内焕然一新。
再加上,他之前知道天子甫即位不到一旬就清理京畿庄田、接著撤镇守太监、整理盐政等一系列善政。
这让费宏能够确认到当今天子是真的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所以,此刻在见到朱厚后,费宏的内心还是难以控制的砰砰直跳,希冀著自己真能够与眼前的天子一起,做成许多在正德朝没有实现的宏愿。
朱厚在对杨一清和费宏赐座后,就先开口道:
“两位元老想必知道,国朝发展至今,已有诸多弊端。”
“这里面,最大的弊端,便是财税不统不明,使得贪官污吏可以钻朝廷制度缺陷的空子,盘剥百姓,侵吞国帑,如此下去,真不知道我大明朝还能存续多少年。”
“朕起复二位,就是欲借二位元老之威望才干,为朕统合天下财税,明晰天下财税。”
“还望二位多多费心,如此既可告慰先帝之恩,也可下安生民之望,则朕也会感激二位辅弼之功。”
朱厚这么说后,杨一清和费宏连忙称不敢。
杨一清则先道:“先帝昔日南巡后于归京途中,见过臣一面,与臣谈过财税之事,陛下如今愿改财税大弊,正合先帝意也!”
朱厚笑著颔首。
他知道,杨一清这么说,是有意让天下人知道,先帝也是支持皇帝改革财税的。
皇帝这么做是在完成先帝未尽的遗愿,这自然也会堵了不少会说这样做有悖先帝理念之话的人的嘴。
当然。
杨一清和正德到底交谈了些什么,没人知道,所以,杨一清说正德说过这话,也没人可以否认。
而朱厚很高兴的是,杨一清愿意站在自己这边,愿意为自己站台,没有拿著他是当年唯一跟先帝深谈过的人的身份,来反对朱厚的改革。
否则,对朱厚而言,自然会让改革更麻烦。
当然。
正因为杨一清是当年唯一跟正德深谈过的大臣。
所以,朱厚才让杨一清来负责国税改革。
这样的话。
杨一清就会因为这件利天下的大政是由自己来完成,而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去支持这件事。
毕竟,杨一清是天阉,也就是先天无生殖能力。
搁在后世,他应该是属于染色体数量不对导致的性别不正常问题,使得他面貌是男性,甚至长有男性器官,但又没有男性的功能,所以才不长胡须,不能生育,也就没有子嗣。
而正因为杨一清属于天阉,没有子嗣,所以在家与国之间,他可以为国做更多的事,而不必过多考虑家族利益。
也正如朱厚所想,杨一清如今因为皇帝是让他来主持改革,所以他没有反对之意,而是非常支持。
对他而言,他不能留自己的血脉于后世,唯一能留的就只有彪炳千秋的功业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当年在边镇为官时,敢亲自带兵潜入塞外埋伏虏寇。
朱厚接著就先对杨一清说道:“税政方面,阁老认为,当如何才能统一明晰?”
“回陛下!”
“以臣愚见,税政要想统一明晰,当先分三步走。”
杨一清言道。
朱厚问:“哪三步?”
“一是折色要统一,且当由朝廷统一更定,毕竟不同时候,粮食折银之价,亦会不同,这就导致如果折色比不变的话,有的时候就会造成折色比太低,有的时候就会造成折色比太高。”
“比如江南,明明该地白银流通量最多,却折色非常低,使得他们每年交的一百万两金花银的负担,远远低于他们本应交的四百万石粮的负担。”
“因为他们一直是按一石米麦折银二钱五分来缴纳金花银,可现在一石米麦在江南已经涨至六钱!所以,怎么也应该调整才是。”
杨一清说著的时候,费宏颇为震惊地看向了杨一清。
他没想到杨一清是来真的。
为了讨天子的喜欢,竟然真的要改变天下税政。
“你杨安宁仗著自己不会有后,所以就肆无忌惮地要加重我们南直、江西诸地的赋税是吧?”
费宏不由得腹诽了起来。
朱厚点头,让杨一清继续说下去。
杨一清则继续说道:“第二步就是要火耗统一,不能不同的地方火耗不同,只有火耗统一了,朝廷才能有理由惩办那些超出规定火耗之外还征收火耗的官吏!”
“至于第三步,就是各布政司到府州县,都要有专门的税官常驻为妥,不能只靠御史巡查,御史巡查保证不了时刻清楚大明各地方藩库有多少存银。”
朱厚听后想了想后问著杨一清:“朕也想到了一点税改办法,不知阁老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