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1节

暮汉昭唐

作者:周府

简介:

  又名:《开局娶富婆,自此腾达得志》

  东汉末年,西羌骚动不安,鲜卑虎视眈眈,黄巾蠢蠢欲起,门阀已成顽疾。

  东汉在河套的统治愈发虚弱,而魏晋证明了自身无法承担起历史重任。

  为了重振汉人山河,阻止五胡荼毒中原,边镇少年立誓创建起一个远迈大汉的王朝,成为东亚共主。

第1章 楔子

  公元177年,熹平六年,冬。夏育、田晏、臧及南匈奴单于出塞征鲜卑,大败,死者十之八九,消息传至雒阳,朝野震荡。

  雒阳,德阳殿。

  皇帝刘宏将战报重扔至案几上,神情间充满了暴怒。

  “三军无能,竟使鲜卑逞凶。”

  刘宏从榻上起身,以指著奏疏,发泄著心中不满。

  “三将丧师辱国,竟有颜面归来?”

  见陛下如此暴怒,殿中左右侍官噤声不语。

  人群中,议郎蔡邕叹了口气,神情有些落寞。

  当初夏育、田晏二将上疏远征鲜卑,他不断上疏劝谏,但架不住王甫在旁作祟,年轻的天子热血上头,竟同意了这一离谱的军事行动。

  自檀石槐崛起以来,幽并凉三州无岁不遭劫掠。若非之前的度辽将军张奂文武并济,与匈奴中郎将皇甫规协力合作,勉强稳固了边境,今怕不是早与羌胡合流,形成更大的叛乱。

  张奂、皇甫规时期尚不敢出塞远征,又何况夏、田、臧三将。如今三万精骑覆没,并州诸郡虚弱不堪,这将如何钳制崛起的鲜卑?

  在蔡邕为之长叹时,殿中响起了低沉的声音。

  司徒刘忽然开口,说道:“禀陛下,夏育、田晏、臧三将丧师辱国,宜当交付有司惩处。”

  顿了顿,刘冷冷看了眼王甫,淡淡说道:“破鲜卑中郎将田晏违法乱纪,本应免官治罪。全凭中常侍王甫保荐,才得以督师出塞。”

  “今田晏兵败,宜当深追其罪!”

  “臣以为刘司徒所言极是,陛下受王甫蛊惑,遣三将出塞。今三将兵败,当深究王甫之责。”司隶校尉阳球应和道。

  听著诸卿追究自己的责任,王甫神情不由恐慌起来,哀求看向皇帝刘宏。

  不论东汉还是西汉,朝堂尤重军功。如能立下军功,任何绝大多数罪责都能被赦免,甚至还能更进一步。如窦宪远征北匈奴,本意是为了将功赎罪,然因打出了燕然勒石功绩,继而荣登高位。

  田晏违法乱纪,为了将功赎罪,与夏育联手上疏。而王甫为了分得一杯战功的羹,故收取贿赂,竭力促成此次远征。如今举荐不当,落了口舌,注定遭来各方势力的声讨。

  年轻的皇帝刘宏目光冷峻看向惊慌的王甫,想著此人以孝武皇帝之功的话语来忽悠自己,心中骤生厌恶之情。

  刘宏沉著脸,说道:“可如诸公之所请,详查此次兵败经过!”

  此言一出,王甫脸色顿时有异。

  深谙宦海的他非常清楚皇帝刘宏的意思,那就是皇帝不准备在这件事上保护自己。而以他往日之所为,一旦被皇帝放弃,必定会遭到各方势力的围攻,能否在政治斗争中活下来,全看自己的本事。

  情急之下,王甫用哀求的眼神看向同为中常侍的曹节,希望能得到曹节的帮助。可惜曹节仅瞥了眼王甫,便不再理会王甫。

  见此,王甫脸色愈发难看。

  曹节、王甫虽并为中常侍,但不代表曹节会伸手帮助王甫。毕竟权力就这么多,王甫的存在只会分去他的权力。王甫一党如能被拔起,其政治资源,必将被曹节与众人所瓜分。

  “陛下,今大军损失惨重,边防空虚,檀石槐禽兽心性,必会劫掠边郡,为百姓而计,宜当早做打算。”太尉桥玄轻声咳嗽几下,持笏板说道。

  桥玄在张奂之后,曾任度辽将军,负责过边境军事。他非常清楚檀石槐性情之狡诈,当初汉廷以和亲为条件,愿与其和睦共处。然檀石槐不但拒绝,反而洞察出大汉的虚弱,加大劫掠的力度。

  如今边军遭到重创,不难想像檀石槐将会如何报复!

  闻言,皇帝刘宏沉默许久,问道:“今尚有兵马可调至并州乎?”

  “除南北军外,已无别部可用!”

  司徒刘沉吟少许,说道:“陛下,西陲羌乱初安,西南夷乱初平,当下国库空虚,无钱可募精兵戍边。不如效凉州之事,选幽并诸郡籍贯者为边郡长吏,以边人守边土,以此暂御鲜卑。”

  “可!”

  犹豫良久,皇帝刘宏虽明知如此会坐大边地豪强的势力,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得不同意。

  毕竟自他继位以来,岁岁有灾,岁岁有祸。断断续续长达六十年的三次羌乱更是严重拖累了大汉财政,累计支出三百二十亿军费,财政几近崩溃。

  以至于两年前西南夷叛乱时,中枢更是因战事不利,继而产生放弃西南诸郡的声音。若非益州人李站了出来,借板蛮之力平乱,恐怕西南诸郡已是难存。

  如今三万大军覆没,更是加剧了大汉自身的财政负担。大汉短期内难以组建第二支大规模边军,用来长期驻守幽并二州诸边郡。

  因此眼下如欲阻止鲜卑劫掠,唯有效仿凉州故事,利用边人保卫家乡的情感,任用边人仕官,以稳固二州边郡。

  雒阳朝廷在深陷财政泥潭与政治风波的同时,一支残军历经艰辛逃回边地云中郡。

  乌云在半空之中翻滚著,冷风呼啸拍打著凋敝的草木。

  寂静的山野上,几名汉骑浑身肮脏,须发杂乱,在胯下战马托运下缓慢前行。如是近看虽可见众人脸色憔悴,但却难掩逃出生天的欣喜。

  年轻汉骑心有不忿,抱怨说道:“田晏不听兄长之言,执意孤军深入,遭临大敌,竟舍军而逃。若非我等奋勇拼杀,又识得白道地形,怕不是要葬身大漠。”

  领头汉军骑督摘下头盔,露出疲惫的面庞,扭了扭僵硬的脖颈,随即冷笑道:“田晏匹夫虽能在胡骑下逃过一劫,却必难逃过中枢惩处。”

  说著,哀叹道:“只是可惜了度辽、黎阳二营将士命丧大漠,魂难归乡土。匹夫无谋专横,实属可恨!”

  骑督与汉骑相貌有些相似,但骑督年长许多,身材高大雄壮,肩膀宽厚,相貌端正。不难看出此骑督颇有武力,然大腿却有伤势,行动间多有不便。

  那年轻汉骑体格比骑督小了圈,面容略显青涩,年纪仅在二十岁上下。

  二人为兄弟关系,年长者的骑督名叫张冀,字伯卓;年轻汉骑名唤张杨,字稚叔,皆为云中郡人士,张氏在云中算是豪强。

  早些年,张冀因武力过人,为时任度辽将军的张奂赏识。可惜不久张奂因被宦官所误,最终被免职归家。随著失去贵人提拔,张冀也失去了上升空间,如今三旬有余才堪堪出任骑督,督率五百骑。

  张杨毕竟年轻心性,似是对前途有些迷茫,问道:“兄长,今后怎么办?”

  张冀揉了揉肩膀,说道:“今边军精锐尽丧,朔上诸郡空虚,鲜卑必会南下劫掠。今下之事,当归乡保民,寻险要之处自保,而后看中枢动向。”

  说话间,张冀想起十岁的儿子张虞,心情略微好些。

  张虞乃张冀之独子,因他常年在外,妻子郦氏又在生产时病故,遂由妻兄郦瑛一家从小抚养张虞。

  幸妻兄家视张虞如己出,不仅从小教育,更培养骑射功夫。今虽十岁,但却已展露出不俗的天赋。

  此番张冀亡命大漠,能咬牙坚持下来,既是为了求生,更是舍不得孩子!

  张冀谓左右同僚,正色说道:“边胡恐不日将至,诸子与我皆为边人,当协力自保。如若离散无备则必遭胡人劫掠,届时家眷乡人难存。昔朔方迁治五原,百姓流离难存,当为我等前事之鉴。”

  “诺!”

  朔方迁治五原属于是永和五年的事,当初南匈奴叛乱,勾结乌桓、羌人掀起一场大规模反叛,上郡被迁至夏阳,西河郡被迁到离石,朔方郡迁至五原郡。

  后来因鲜卑问题,朔方郡则再也没回到朔方旧土,而是仅存案牍之上,朔方百姓则也随之流徙朔上诸郡。

  今以张冀之见识,不难看出边军覆没之后,鲜卑各部当会加快劫掠的脚步,若不早作打算,届时舍土亡命事小,宗族、乡人性命则将难存。

  《唐书太祖本纪》:“太祖,云中盛乐人也,姓张氏,讳虞,字济安。祖赵氏卿张孟谈,世居太原晋阳。四世祖庆,汉西河太守,坐法徙居云中;庆生泰,泰生法,皆仕云中。”

  “法生皇考冀,性通率,好兵略,精弓马,居白水畔。时皇妣郦氏怀,有黄龙紫气之异,乡人以为奇。及太祖生而皇妣郦氏殂,养于舅父郦瑛家。”

  “初北匈奴亡,鲜卑兴于大漠,单于檀石槐立,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鲜卑寇抄,杀略不可胜数,郡县流迁,边民难安。”

  “汉末,皇考以骑督随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出雁门击鲜卑檀石槐,晏不纳皇考言,遂单骑亡命。后皇考归乡聚宗族及流民数百家,共坚壁以御胡。”

  “时太祖十岁,百岁之巫见太祖曰:‘虞舜氏子,承天命,济黎民,治万疆。’皇考惧恐之,操弓欲射,忽失所在,遂以‘虞济黎民’之义以为名焉。”

第2章 敕勒歌

  光和六年春,公元183年,燕京山参合口(今杀虎口)。

  燕京山(今管涔山)二月份,北风呼啸凛冽,山野河谷间布满了可见枯黄的草木,以及依稀可见的白雪。

  在初春来临之际,为了养回冬季掉的膘,体格魁梧的少年带著汉民们乘马牵黄,驱赶牛羊至燕京山岭间放牧。

  燕京山非幽州之燕山,而是北承阴山余脉,南接吕梁、云中二山,西近雁门郡,东临云中郡,故而作为雁门之屏障,云中通向雁门之必经之地。

  因燕京山位于阴山南麓,气候较为温暖,并因山岭间布有诸多细支小流,故水草更为肥沃,形成少有的山区牧场。

  “wuhu~”

  身材高大的少年张虞策马奔驰,指挥从人放牧,数百头的牛、羊、马在吆喝声中分成三队。

  二十余匹马先走,五十余头牛在后跟随,二者被驱赶到肥美的草场上。并有意地将羊群留在后头,赶到劣质草场上。

  之所以如此安排放牧,除了根据三兽脚程与身价不同外,还有因三兽的进食习性。

  马比较娇贵,常会挑食,并非所有草料都会吃。且马儿肠胃小,经常是走走停停,少吃多餐。故马儿需让食用,吃掉嫩软的草料。

  牛羊虽同为反刍动物,但牛无上门牙,常卷草而食,伤不到草根。而羊看似温和,但所食凶,常会将草根连根刨了一起吃,故有‘牛食如浇,羊食如烧’之言。

  “汪汪!”

  大黄狗边绕著羊群狂奔,边口里叫唤著。羊群在狗的驱赶下,被赶到山坡草场上觅食,不再四处流荡。

  很快,大黄狗跑到主人张虞前头,吐著舌头,摇晃著尾巴,露出一副乖巧的样子,似乎在向主人邀功请赏。

  “好狗!”

  张虞用手摸了摸狗头,便笑著从马腹侧袋里取出煮熟过的肉块,凌空而抛。

  大黄狗如风而动,借力高高跃起,一口衔住肉块,平稳落下。朝著主人叫唤了几声,争求同意之后,这才埋头撕咬起肉块。

  趁著大黄狗享受肉块之时,张虞几步登上小丘上,俯视看山川景色。却见碧蓝色的苍穹笼盖山野,白雪、冬草、牛羊点缀了山野间的景色。

  “Tengri-yin ayil minaar-ar-i qapa-ba。(①)”

  见此情景,张虞忍不住用鲜卑语低诵高王快乐歌一句,继而又摇头苦笑。

  人家高王虽在玉璧下折戟沉沙,但至少开创过北齐基业,是为一时之英豪。自己今时仅边塞小民,驱羊放牛,与高欢相较,差距何其之大。

  “刘宏当朝,光和六年?”

  张虞坐在枯草丛上,再次无奈叹气,喃喃说道:“汉末乱世将至,而我却在边塞放牧,实在是空费时间。”

  张虞本为后世之小民,大学毕业无路可走,唯有自主创业,干起了中俄贸易。

  大毛、二毛干仗时,环境虽不景气,但他的公司却因此一飞冲天。本以为是短期起飞,不料一起飞就好几年,赚得盆满钵满。那时他赚著大毛的钱,却每天担心小泽不成器。

  正当事业欣欣向荣时,他却因前一晚‘学俄语’太过勤奋,而在次日白天冬游时不幸抽筋溺水。这一溺水便将他送到汉末,汉胡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

  至今他在汉末生活已大半年,因受原身习惯影响,融入汉代社会实在不难。

  若说其原身,张虞不得不承认原身出色。盖从小生长于边疆,以及得益父辈出色教导,弓马娴熟不谈,刀槊也格外出众。加上魁梧的体格,其武艺在边郡豪杰中都算得上出众。

  原身不是没有缺点,从小少经世事打磨,不仅性格有些腼腆,为人还稚嫩。且因见识少,眼界也低了些,没什么大的追求。

  但在张虞看来,原身这些缺点也属实正常。当初他读上大学,刚从农村出来,整个人傻傻乎乎,不懂世间龌龊勾当,也不知信息差的重要性。

  随著他经历的事多了,认识了许多贵人,并在时代洪流所裹挟下,这才明白很多事,从而才有所成就。

  如今上天再次给他一次机会,他又岂能虚度时光。大丈夫生于世间,将遭乱世兵戈,纵难为帝王,也要扬名一时,匡扶天下,否则岂不枉活了这一遭。

  但他的机遇何在呢?

返回目录1/1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