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眼眶一热,竟觉着这一字一句都说到了自己心坎上,心头那丝莫名愁绪越发滋长起来。
她不敢多想,还了抹布,借着落下袖子的功夫,悄悄拭了眼角,方才转身展颜一笑:“听二爷的就是。”
话语温柔,眼神水润,俏颜生光,明媚动人。
【缘+39缕】
这才是十二钗副册之首的晴雯啊,竟不比凤姐她们来得少了,只是就这么高兴吗?
一想到是自个放她走了,方才露出这十分颜色,章越发不是滋味,随意摆摆手:
“你随意找个地坐坐,我和青岚、红玉还有几句话要交待。”
晴雯笑意一滞,薄唇紧咬,心头不是滋味,挪到窗边的檀木椅上坐了半边,就听得二爷说道:
“青岚姐姐,先将那箱礼物分拣了出来,按照来之前定下的章程,你往各个姊妹房里送了去,红玉也是刚进府,想来不太熟悉,这样,待会去寻平儿姐姐,派个老成的领你走一趟,认认门路。
老太太处、舅舅舅母处还有几位兄弟处我亲自去送。”
青岚小脑袋直点,认真地应了。
红玉忙道:“二爷,三位姑娘刻下都住在老太太的院里,我素日也偷跑去顽的,都熟着呢,肯定不会误了二爷的事情。”
那倒也行。
章遂点头应了,却听到角落里传来一声:
“今儿又来了一个林姑娘,二爷可别忘了。”
待他望去,就见晴雯端端正正坐了半边屁股,大眼睛轻眨,望了过来。
“那先拣了出来,等晚间见过了,明日再一起送去,免得生出嫌隙。”
章错开眼神,微微点头,又道:
“我刚刚瞧了瞧,这院里也得有十来个人了,人一多事就杂,青岚姐姐你先学着管起来,若遇到棘手的,就去问问平儿姑娘,本来我还跟琏嫂嫂讨了个人情,让你去跟她后面学些日子,现在且等老太太拨了人再说罢。”
青岚自然答应。
红玉正有些失落,就听到一句:“还要劳烦红玉姐姐帮衬些。”
她立刻绽开笑颜,开心地应了。
------
晴雯挺直的身子一软,悄悄挪了挪屁股,靠在宽大椅背上,越发显得身子玲珑纤巧,又瞪了一眼偷偷打量她的几个小丫头,抬起胳膊撑上扶手,托腮望着窗外的背影呆呆出神。
三人说说笑笑地走了,单把她落在了堂屋里,照理说该开心才是,怎么心里老是空落落的呢。
她一时也想不明白,只是越发觉着没意思起来。
没过一会,青岚找好了绣样过来请她,晴雯才打起了精神,跟着去了卧房,被让到一张靠窗的软榻上坐了,上面一应针黹事物都已齐全。
一路上留神四处瞧了瞧,却没看到那熟悉的人影,她收回目光,抿着唇打量了那绣样,噗地一笑:“这针脚、这走线,竟是个瞎了眼的老嬷嬷绣的不成?”
青岚刻下并不嫉着她了,闻言俏脸生晕,忙坐下来拉着她的手低声道:
“好姐姐,别声张,我原在家中忙着盥洗洒扫、烧水做饭,这些针线活也只有晚上得闲了才能做上一做,本来在县里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个人,倒也无妨,只是现在进了府,就不好让二爷再穿这些了。”
晴雯顿时收声,心疼地摸着青岚白皙却并不光滑的手背,一时念头莫名,过了半晌,突然展颜笑道:
“妹妹已做得很好了,只是这些活儿我瞧着不是一时的事,不如我呆上几日替二爷把各色样式都绣上几样罢。”
“啊?!”
------
咻!咻!咻!
三道箭影你追我赶,尾羽震颤振动空气,发出凛冽啸响。
哚!哚!哚!
三根木质平顶头箭几乎同时钉在了东墙根刚立下的一根木靶上,呈现出标准的品字形。
墙檐下的鸟窝里两只你侬我侬的早归暖燕各自一惊,振翅逃走。
秀恩爱,分得快!
呼!
章垂落竹木弓,泄去劲力,松弛肌肉,悠悠吐出一口长气。
长气出自肺腑火热不散,遇冷液化竟隐成箭形。
青岚见怪不怪,忙取了温热的汗巾让来替他擦起了额头汗水。
淡淡的皂香扑鼻,稚美的面容在眼前摇曳。
章伸手捏了捏那光滑小脸,好奇问道:
“这嘴巴嘟着都快能挂油瓶了,又是谁招惹你了?”
“唔。”
青岚朝东北努了努嘴,那里一个娇俏的丫头正借着日光垂首绣花,纤纤玉手灵巧舞动,一点银芒来回穿梭,时不时还抿嘴沉思,又将那针尖在浓密的乌发上轻轻擦拭。
侧颜柔美,安静专注。
“这丫头不说话的时候好像更动人一些了。”
章才闪过一念,便听到青岚碎碎念道:“分明刚刚还偷瞧二爷呢,刻下倒忙起来了。”
章不由失笑:“你这是吃哪门子飞醋,她不过帮一帮忙,晚上便回去了,再说也未必是在瞧我,指不定是松快下眼睛罢。”
“回去?人家还要再歇几日呢。”
青岚轻哼一声,用力给他擦了脸,端起脸盆回了屋子。
再歇几日?不走了?莫非是回心转意了?可是面板又毫无动静。
果然女人心海底针,不过是个小丫头就这么善变了。
章熟练地卸下弓弦,弓身顿时回弹成“C”字形,终于放松了下来。
先擦净了弓身弓片,保持其干燥洁净,又取出一盒弓蜡,给弓弦细细保养了一番,然后放入弓盒收好。
弓盒里隔了两层,下层放了些石灰,以保持干燥。
练习了射术之后,又在幻境中磨练了几年,他才养成了这个习惯。
不论是弓身还是弓弦,都最怕潮湿和暴晒,需要干燥阴凉的环境保存。
而且弓弦非战时需要卸下,以保养弓力,维持性能。
虽然这三力竹木弓很是便宜,而且4点力量时就该淘汰了去,但习惯成自然,也不必特意去改。
章提起弓盒,又随手摩挲着新得的犀角。
右手一晃,红绳摇摆,角轻扬。
只见犀角整体暗白呈现片状,表面饰云纹,中心有孔,犀角上部透雕云头装饰,两侧分别透雕螭、凤。
螭细身、大臂、长角、长尾,凤亦细身、长尾,头顶翎长而分叉。
就突出一个字,贵!
但刚刚一试,卡弦极快且质地坚硬弓弦难伤,平日一息一箭,刚刚竟然能二息三箭,平白提升了三成射速,而且触感温润犹如肤质,的确是难得的珍品。
章对着窗前偷瞧的晴雯点了点头,心里莫名喜悦,脚步轻快地去了书房。
希望能在邸报里找到那个人罢…
唔,如果他已经出世了。
第24章 邸报 宝玉
书房里,章扫视一周,先将手中弓盒安置在了西边的澄黄梨木架格顶层,方回到书案前打量起上面堆得高高的两叠薄册,一时有些挠头。
本朝邸报由通政司每日录发,供给全国宗室、勋爵、衙署、官员。
上面有当日的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官员任免调迁等信息,有时候还附有部分奏折内容。
所以四个小丫头用两个小木箱抬来的上百本邸报,不过是既往三四月的分量。
这还真是个体力活啊。
他长叹一声,一屁股坐到那鸡翅木灯挂椅上,再抽出一本年前的邸报在柚木书案上摊开,静心翻阅了起来。
室内灯火明亮,檀香淡淡。
时间无声流淌,镂花窗棂在地板上投下的错综光影渐渐东移。
腐败奢靡的贵族生活倒从看邸报开始了。
“邸报!邸报!闲人回避!”
离着皇城不远的通政司衙门,净鞭炸响,行人避让。
百来骑快马四出,洒入了偌大神京城中。
骑士多着灰衣,负金箧,去往六部五寺等衙署以及各省设在神京驻邸,再经由他们递往全国。
其中还夹了些许绿袍官儿,乃是通政司知事,负责通知三品以上在京文武。
夜幕垂落之前,城中一片哀声:“什么,明日竟要早朝?!”
吴制,朝会有大朝、朔望朝、常朝三种,前两者属礼仪性质,议事的只有常朝。
高祖皇帝时勤政无比,定下每日三朝,但如此辛勤,非但皇帝受不了,大臣更遭罪得不行。
百年之间,便从一日三朝到一日一朝,再到一月九朝,最后在太上皇御极时,改为了十日一朝,逢五而开,官员诵为仁政,争上尊号。
从那时至今,也少有更易之时,更别提刻下才元月十九,灯节方落,十天的上元假期尚有五六日,怎会突然要上朝呢?
面前邸报墨香未散,贾政合上手中奏折,交予清客润色:“单兄且看上一看,文史典故我不如你精熟,其中若有错漏处只管标出就是。”
单聘仁双手捧过,笑道:“老世翁学问精深,不输当世大儒,学生只能瞻仰文墨,提些浅见罢了。”
贾政翻开尚有余温的邸报,随口道:“下去罢。”
单聘仁忙躬身退下,到角落中忙活了起来。
贾政一目十行,阅尽一遍,闭目抚须,上面大事小情已记得七七八八。
“圣上年前朱批启复旧员,已由内阁诸位阁老议定章程,交予吏部施行,未触刑律者一概恢复散阶,官品不坠,听候吏部文选清吏司铨选补缺...”
“臣特进大中大夫(从三),钦命总督两广(正二)、兵部尚书(正二)、右都御史(正二)韩琳上奏,英夷奉命谴使入京,近日炮火零落,似有懈怠之意...”
“臣特进昭武将军(正三),钦命统制九省(从一)王子腾据实以覆,细作回传,后金、蒙古境内异动频仍,兵力往来调动...”
……
“南夷未逐,北蛮又动,诚可谓多事之秋,但既已载入邸报,便也不太紧急,圣上又向来体恤臣民,登基以来从未克扣假日,莫非另有要事未报?”
至于英夷入京,正中阁老缓兵之计,夷人果然少智啊!
贾政闭目沉思半晌,睁眼垂目,看向了邸报上一则突兀的圣谕:
“朕今闻都中有少年贤才,天赋异禀,谙熟英语,又能据理以争,不坠国威,朕心甚喜。
尔等臣子有此宝玉,却藏于府中不予示人,朕很生气,命明日带他进宫,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