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真不是汉贼 第46节

  “皇爷,上皇还有一句口谕是给章的。”

  “哦?章上前来罢。”

  章惊讶抬头,便见到戴权谄媚的笑脸,还有道正帝似笑非笑的神情。

  一个笑里藏刀,一个轻慢戏谑,望之不似好人。

  他心中一紧,急步上前,躬身受谕。

  戴权眯了眯眼,打量着面前尚未束发的少年郎,想起刚刚上皇暴怒如雷的模样,心中一凛,肃声道:

  “上皇有谕,国书翻译得不错,当再接再厉才是。只是你年幼识浅,虽有偏才,却不知英夷狡诈,着你将所译来往文书及时送来与朕瞧瞧。”

  如此温言鼓舞,谆谆教诲,直如家中亲长。

  但章躬身原地,冷汗涔涔,嘴唇翕动几下,终究不敢应是。

  刻下虽不知太上皇是善是恶,但道正帝的目光却始终笼罩在他身上,哪怕未出一言,其中意味早已分明。

  戴权等候半晌,面色不虞,出声催促:“章,你莫非要拒旨不成?”

  章心思急转,一点灵光乍现,忙恭声道:

  “上皇隆恩盛德,草民铭感五内,只是草民一介白身,所见英夷文书仅方才国书一封,实不解上皇之意。”

  这小子是...拒绝了?六品通事竟也瞧不上?!

  戴权闻言一愣,立刻尖声道:“上皇既授你通事一职,自然指的是与英夷使者往来的文书,莫要装傻充愣,快快领旨谢恩!”

  章只道:“草民愚昧,既不知通事何职,也未见过更多文书,实不敢领旨,以免有欺君之嫌。”

  戴权脸色阴沉,还待再言,却被道正帝轻笑打断:

  “好了,一个半大的孩子能知道什么,回去告诉父皇,骤然拔擢一孩童至六品官,六科那起青袍又要闹腾了,到时候圣旨难行,反损了父皇威名,此事朕来办为宜。

  再有英夷文书一事,自有朕从旁督导,父皇但请将息龙体,一意修行,也好早日成道。”

  圣旨难行?好家伙,太上皇开的竟然还是空头支票?

  章心中蓦然一寒:既是空头支票,自然不会兑付,自己但凡表现出一丝心动和犹豫,除了让道正帝生疑,再不会有其他收获。

  一者虚伪,一者多疑,这对父子真真奇葩!

  这章还真是入了皇爷的眼,竟然为他驳了上皇的颜面,这下回去可不好交待了。

  戴权心头无奈一叹,面上却是笑得生褶,连忙唯唯应下,就要告辞离开。

  在一旁默立半天的周贵目光一闪,咬牙出列,扑通一声跪到了御前,也不见如何酝酿,面上早已声泪俱下:

  “奴婢有冤情陈诉,还请万岁爷做主啊!”

  戴权闻言顿步,瞧了眼那惺惺作态的周贵,心头哂笑:贱人就是矫情,不过骂他几句竟敢闹到皇爷面前,当真不知死字是怎么写的。

  果然,道正帝面沉如水,厉声道:“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噤声!”

  周贵连忙止了哭声,变成抽噎:“万岁爷容禀,奴婢不是为了自己之冤,却是为了国朝之冤啊。”

  众人不明所以,但章目光在周贵与戴权之间不住徘徊,又想到刚刚隐约听到楼下的污言秽语,一时若有所思。

  这老货人老成精,不管真心假意,御前言行挑不出一丝错来,周贵贪功心切,反平白惹人发笑。

  道正帝瞥了眼态度恭敬、老神在在的戴权,又看了看涕泪横流,毫无仪态的周贵,到底念着他平日伏侍的几分苦劳,随口道:“说来听听罢。”

  周贵眼底喜色一闪,伏地泣道:“奴婢十二岁...”

  “嗯?”

  周贵吓得一颤,忙道:

  “戴公公先前骂奴婢贱人、贱种...贱姓,奴婢亡家之人,幸得陛下恩德,苟活至今,本就是贱命一条,只是...”

  戴权凝神静听,提起了三分警惕,一时却也不知这周贵是何用意。

  章心中一动,来了。

  “只是奴婢今日才知,区区小姓竟然源于周朝,更与国姓同源,还险些被高祖爷爷选为国号。

  奴婢本是被骂惯的,贱人、贱种也都受着,只要戴公公消气就好,可戴公公还要骂奴婢贱姓,奴婢再不敢无动于衷了,还求陛下主持公道啊!”

  周贵一气说完,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他自然知道这事牵强附会,但万岁爷早就想收回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无奈戴权滑不溜手,找不到合适的由头。

  此番若是成了,万岁爷和魏爷爷日后自然更加看重自己;就算不成,万岁爷念着自个的心意也不会重罚的,可谓稳赚不赔!

  如此他才敢鼓足勇气状告戴权。

  道正帝眯眼打量了周贵一眼,又看了看一旁的章,想来周贵便是从他口中听说的,也不知其是有意无意...

  好刁钻的由头!

  戴权悚然一惊,也不去纠缠周贵说法是对是错,连忙伏地泣诉:

  “皇爷容禀,老奴实是不知这节,不然再给老奴一百个胆子,老奴也不敢骂他一句的,皇爷明鉴啊!”

  道正帝一时踌躇,这理由虽好,到底不是辱骂国姓,并不能让老头子闭口不言,届时纠缠之下反叫外人瞧了笑话,但若是轻拿轻放,倒也可惜了这等时机。

  道正帝思索半晌,方才沉声道:“曾卿。”

  许是要拟旨了。

  曾伯涵心中有感,出列应道:“臣在。”

  “拟旨,除章御勇校尉(正九品初授武散阶),授锦衣卫禁军总旗(正七品)一职,协办英夷使者接待通译事。”

  道正帝语气随意,自然流畅,显然早有腹稿。

  锦衣卫?竟不是通事官?

  曾伯涵先是一愣,而后心中一松,如此结果也省得自己抗命了。

  若是寻常文武官职,非翰林、进士、举人、贡生、荫生,皆为异途,每一个异途官儿从翰林拟旨到六科封驳,都要弄出好大风波。

  但锦衣卫,本就是皇帝亲军,其间一应官职任免升降,自有皇帝旨意一言而决,五府六部皆不得置喙。

  这本就是国朝制度所在,只要皇帝能拟旨...用印,六科也不得封驳。

  他瞥了眼伏地不起的戴权一眼,心头轻叹:陛下为了这章还真是煞费苦心了。

  面上早恭声应下:“臣遵旨。”

  道正帝微微颔首,垂落目光:“戴权。”

  戴权身子一颤,陡生不详预感:“老奴在。”

  道正帝似笑非笑:“准备用印罢。”

  这倒赶上巧宗儿了,也省得朕去跟老头子掰扯。

  此番便是打赢了,也该与英夷交流一二,那等坚船利炮若能得之,以国朝人力非止扫平北境,弥补高祖憾事,更能拓土千里,青史留名,功成一帝。

  可老头子还在抱残守缺,把持着印玺不放...

  “果然是要用印!自己这印一用,那章即刻就变成官身,从此锦衣注名,可是上皇那边...”

  戴权额头汗落如珠,叩首不起,嗫嚅道:“皇爷...这...上皇的意思...”

  道正帝老神在在:“吴、周一体,虽是无心,魏公公也不好再掌此印了,父皇夹带里总该还有些老人罢。再者,区区七品,又何必惊动父皇呢?”

  纵使七品翰林,上皇也不甚在意,可是这章不同啊...

  戴权权衡半晌,终究咬牙顿首:“老奴遵旨!”

第49章 上架感言

  本书开书33天,正好15w字,收藏3700,追读557,得益于各位支持,终于能上架了!

  首先感谢大家所有人的收藏和追读,有人陪伴的码字才是网文的乐趣。

  然后感谢打赏、投票(推荐票列举不过来,此处只列月票了哈)支持的小伙伴们,每一张票票都是作者码字的动力源泉。

  最后卖惨环节,唔,这本书成绩不好,我可能就要一边捡瓶子,一边码字了(笑)。

  最后的最后,求一波首订!感谢!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只要本书三个月之内(10月、11月、12月),写到500均订(可以拿到起点的保底奖励),就会一直写下去,直到故事完结。(这应该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了)

  以下是名单(按结缘时间排序,若有遗漏或者错误请评论哈,看到就会马上修改):

  【从早睡早起开始】

  【书友20181017164837637】

  【动感一族】

  【一号老聂】

  【冬青夏槿】

  【Yean离歌】

  【160330161918817】

  【书友20210225152319524】

  【书友20190526153315289】

  【自由的阅读】

  【九重逆回】

  【书友20220619230306153】

  【书友20180610222924119】

  【书友20240620133123334】

  【雕刻自己有用吗】

  【以舜】

  【小小小赫敏】

  【胖昆】

  【不要因为我是娇花就怜惜我】

  【dragon龙侠】

  【寡人是好人】

  【吃货萌_】

  【SK0716】

  【天风无华】

  【嘟喜榴】

  【武极真武大帝】

  【人家烟火】

首节上一节46/1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