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振兴方略 第20节

  江北诸军里面,他的实力固然是最强的,但也绝对敌不过卢九德,刘良佐,王会三人同时压制,黄得功又一直没有表态。

  而且,高杰心里一直都是渴望建功立业,升官发财的,卢九德又以监军之名,给他下了死命令,好汉不吃眼前亏,他最终不得不先在明面上答应下来。

  军议结束之后,高杰立即回到了本部兵马在城外的大营,随行的还有卢九德派来监视的一队人马,他虽然心中颇有微词,但也只能接受。

  刚一进入大帐,高杰便立即屏退了左右,然后径直上前,抱着帐内一个身材丰腴,面容娇媚如花的美妇人,愁眉苦脸地抱怨了起来,双手还非常不老实,直接伸进了鼓胀胀的衣服里面。

  那个美妇人看起来十分年轻,虽然冷得哼了两声,故作生气的姿态,但高杰手一拿开,她又一边哼,一边直接抬手,制止了对方,娇嗔道:“暖一暖!”

  高杰的那双大手继续在衣服里面揉捏着,同时还不停地说着卢九德和黄得功等人刚刚对他下套的事情。

  邢氏出身大户人家,当初便是李自成所部大军的军需女官,素有多智之名,她和高杰勾搭在一起,便是高杰来往军需营帐交付验合的时候。

  毕竟,高杰在此时也算得上美男子,不仅高大威猛,精气神十足,而且夜里的真功夫,也比李自成强得多,再加上见色起意,两人很快就偷摸在了一起。

  而邢氏这个闯王曾经执掌军需的妾,在高杰叛逃投明之后,也成为“翻山鹞”的正妻和军师,高杰每每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都要问过邢氏的意见。

  “江北的那支兵,不是好对付的,卢九德那个阉人,还有刘良佐那几个混货,分明就是想要算计俺老子。”

  “狗娘养的,要是把俺老子逼急了,大不了再跑一次,看看他们哪一个跑得过咱!”

  “就是现在北面是李自成,咱们只有往南面去了,这回怕是得过江.不过,过了江,就更加没人是咱的对手了!”

  “其实卢九德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就是太冒险了,万一那是个真太子”

  “时间也确实来不及了,咱们总不能连夜跑吧,卢九德那没卵子的家伙,胆小得很,还派了百余号亲兵看着咱,黄得功,刘良佐那边也是,他的中军都快空了”

  高杰不停抱怨,同时也是想让邢氏给个主意,他不想过江,南直隶已经人生地不熟了,南面更甚。而且,卢九德给他开的条件,确实诱人,他很心动。

  “这个卢九德,看起来倒是个说话算数的,就是那王爷”邢氏冷笑了一声,脑中浮现了福王的圆脸,摇头道:

  “看起来不像是个能成事的主!”

  “不成事才好啊,要是能成事,咱们可就折腾不起来了!”高杰听了,嘿嘿笑道。

  “那你看贺人龙,孙传庭能成事吗?咱们跟了,有前途吗?”邢氏把高杰的双手从她身上拿开,然后缓缓走向了面前的桌子,给高杰倒了一碗热茶,随即又道:

  “现在咱们是有机会选,那自然要选能成事的主,黄得功,刘良佐这两个混蛋既然都不愿意上,说明江对面那个,也不是虚的。”

  “可江北那个,到时候给的,不一定有卢九德多。而且,江北的兵马太少了,虽然看起来是精锐,但绝对没有成千上万”

  高杰忽然犹豫了,他其实明白,无论是帮哪一边,赢了都是从龙之功,所以关键就是,选择赢的那一边。而现在,凤阳这边,很明显占着优势,南直隶的数万大军,都在这里。

  邢氏听出了高杰的犹豫,但她并不认为凤阳的这一盘散沙有优势:

  “兵马可不能看账面上的数,黄得功,刘良佐这些人,能动才算数,你刚刚不是还说,连没了路振飞撑腰的王会,都不愿意当那个前锋吗?”

  高杰听了,顿时皱眉,沉默不语,看起来好像正在权衡利弊。

  邢氏见状,挽了挽耳边的乌丝,随即又正气道:

  “既然还有的选,为什么不选个能成事的雄主呢?暂时吃点亏没事,最怕的是,跟错了人,那才是要命的,咱们已经从陕西逃到了南直隶,还能往哪里逃?”

  高杰听罢,眉头愈发紧蹙,他和邢氏都见过福王,一眼就看出了对方不是雄主,甚至远不如卢九德一个没卵子的阉人,更不要说和李自成比。

  “可卢九德.”高杰真正担心的是他。

  “卢九德到底只是个阉人!”邢氏语气坚决,她虽然知道卢九德有本事,但也丝毫不怯。

  “但江北那个,听说不过十五六岁,恐怕是有雄才伟略的大臣护送,不然绝对逃不到南直隶来。”高杰又道,但心中依旧没有底,还是犹豫。

  “必须先派个得力的人去看看,一探虚实。可这个时候,派谁去呢?此去恐怕九死一生,胡茂桢得留下领军,李本深又不在,李成栋.”

  “这种事情,自然是老娘去。”邢氏嘴角微微勾起,妩媚一笑:“是不是雄主,老娘看一眼便知!”

  “你去?”高杰并不愿意,这可是他的心肝。

  “赌上身家性命的事情,交给别人,你能放心?”邢氏冷哼一声,“所谓的王爷皇帝,老娘又不是没见过,也不过如此罢了,去看看又如何?当初李自成如何凶悍,老娘还不是说让他当王八,他就得当王八了?”

  高杰一听,脸上立即露出了得意的神色,翘了大哥的女人,大哥如今还当了皇帝,这事他能吹一辈子。

  就在这时,帐外忽然有人来报:“总兵,李参将求见!”

  高杰和邢氏闻言,脸上先是露出了惊诧的神情,然后相视一笑,齐声道:“李本深来得正是时候!”

  感谢书友粤垦路大壮,20181107124212127,远方的秘密的打赏。

  PS:有书友反应比较强烈,这里解释一下黄得功的问题。

  第一点首先要说的是文中的人物决策,基于原本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人物做出的反应,是在这个基础上推演的,因为是作者的推演,必然只是其中一种可能。

  第二点是,因为文中历史应该发生改变,所以不同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也会有所改变,这些信息点,会在前文中展现,但是比较分散,因为是随着情节发展,一点点出来的。(比如之前提到的卢九德和黄得功的关系,黄得功的履历,包括刘良佐等人的,其实都有。然后卢九德背后的小动作,李自成的改变带来的影响等等)所以虽然部分书友觉得嗦,但是很多解释其实很有必要,不然逻辑链就缺了,如果没看,就以为作者菌没写了。

  第三点是基于这些基础上,角色在他仅能接受到的信息上,做出的决策和判断,他不是读者或者作者,不可能全知,所以他只能根据文中自己知道的信息,做出选择。而且人都是有私心,有畏惧的,不可能说我怎么想就怎么说,肯定会有顾忌,想要做事情,也得有时间和合适的条件,毕竟不是现代,一个电话打过去就行了。

第39章 擒贼先擒王

  江北的殿前军大营内,朱慈正召集麾下大将商讨军务,他很清楚卢九德明日一早,必定会想方设法挑起战事。

  从凤阳各部兵马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来迟,此时各方绝对没有宣誓拥福,否则不会是这种观望拖延的态度。

  朱慈选择在午后即将日落的时候,抵达淮河北岸,就是为了自己能有更加充足的反应和判断时间,也是为了让凤阳各方,有一夜的时间反应,不会在仓惶之间出兵决战。

  他相信,这些都是聪明人,打仗或许不行,但察言观色,判断形势,却是足够的。

  随着朱慈高调亮明身份,留给卢九德的时间,也就不多了。只要两边没有开战,时间拖得越长,对福王越不利。

  卢九德此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骗,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其他地方的军队和官员反应过来,真太子的身份被证实,他的谎言自然一戳即破。

  所以,只有双方开战,局势才是真正的无可挽回了,率先参战的一方必定会拼尽全力,赢了就是从龙首功,输了就是诛灭九族。

  至于其他各方,自然是谁赢就帮谁,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选择了!

  这个时候,同样意识到局势危急的周世显,倒是豁出去了,主动请缨要做前锋。但他的战场经验,如何做得了前锋?

  朱慈自然不会那么用人。

  陈福和常登贵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此时虽然颇为紧张,但都一致认为,只要击败了南面大军的前锋,后者就会失去战心,所以打算集中兵力,一拳打出。

  朱慈也知道自己麾下的这支兵马,只是看起来强悍,锐不可当,实际上他并没有把握在正面决战中击败南面的明军兵马。

  刘良佐还好说,但高杰和黄得功两人战死后,麾下的大军在原本历史上投清之后,表现可谓突出,特别是高杰麾下,堪称绿营名将辈出。

  这些纤夫在各自头领的统率下,身边又都是亲友同乡,到了战场上,有督战队的话,应该会十分拼命,但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一打起来,恐怕很快就会自乱阵脚了。

  这样的军队,只能打顺风战,打不了逆风战!

  要知道,再优秀的指挥官,再完美周密的作战计划,如果手下的士兵根本没有实力执行,那也只是徒劳而已。

  朱慈虽然对局势有信心,但也做了最坏的打算,明日若是真的开战,他必须要一战取胜,威慑住那些军头。

  而诸事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之后,李本深也终于从南岸回来了,不仅带回了高杰的亲笔书信,还把邢氏也带到了朱慈的大帐之中。

  朱慈原本还想联络黄得功的,但他的军中完全没有与黄得功熟络的人,这种情况下,别说是想要取信于对方了,那么短的时间,就是过江进入黄得功的大营,也是个难以跨过的坎。

  陈福,常登贵虽然是京营中的人,可他们和黄得功都没有交集,就算过江,黄得功恐怕也不敢信。

  黄得功这四年来,一直都是跟着卢九德的,他现在也还在犹豫,是否要派人过江确认朱慈的身份。

  不过,随着邢氏进入朱慈的大帐,他已经失去了先机。

  高杰原本还十分犹豫的,但看到李本深极力劝说他,而且一副信誓旦旦自己遇到了千古雄主的样子,最终点头同意邢氏代表他偷偷过江。

  而他自然是要在大营中的,卢九德派来的人,还在军营中监视着呢!

  邢氏坐船过河的时候,又仔细问了一番,最终推断朱慈十分有胆识,气势应该也不是那个臃肿的圆脸福王能比的。

  至于其他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大抵不过是装腔作势罢了,她连李自成都不怕,还能怕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郎?

  只是,当邢氏进入帐中,第一眼看到朱慈的时候,心中却是一阵荡漾,只觉得那个一身干练戎装的少年郎,真真是俊朗不凡,而后又是一惊,因为她很快就注意到了十步之外,朱慈俊朗的眉宇间,是睥睨万物的威严。

  而朱慈看到进入帐中的美妇人,虽然姿态上恭恭敬敬,但眼神一开始居然没有任何畏惧,甚至还能看出些轻佻的时候,也有些吃惊。

  “民妇高邢氏,参见殿下!”

  邢氏身子微微前倾,胸前顿时倾泻而下,腰间曲线更是夸张,看得此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的周世显双目发直,他还小,虽然见过世面,但那都是些小丫鬟,这阵势他真没见过。

  不仅是他,便是常登贵,陈福这些胭粉常客,也没见过这样的妇人,或许是出身富贵人家,又被高杰护在营中,养尊处优,邢氏此时看起来依旧年轻,娇嫩可人。

  朱慈心中不由得一动,但面上根本没有任何变化,只是轻声说了几句安抚体恤的话,然后便直接进入正题了。

  “殿下,凤阳诸营中,唯有黄得功所部可以一战,若是能将其收服,卢九德,刘良佐,淮扬巡抚标营等部兵马,完全不足为惧。”

  邢氏也是直率,拱手坦言道:“只要殿下能把黄得功收服,刘良佐,王会等人,也必然全都来降,卢九德便不攻自灭了。”

  她已经从李本深大概那里知道了所谓“殿前军”的实力不过二三百甲兵,心中惊讶于李本深居然明知对方虚张声势,也愿意追随的同时,更明白仅靠高杰一部,想要完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殿下,如此一来,便相当于砍掉了卢九德的手脚,到时候他除了乖乖受死,别无选择!”李本深也当即进言道。

  朱慈让见识到了他麾下大军“徒有其表”的李本深过江,其实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好在自己太子的声威,终究是有用的。李本深不仅过江回来了,还带来了邢氏,这也就意味着高杰是真的动心了。

  “嗯,你们说得没错!”朱慈点了点头,然后话锋一转,又挑眉问道:“可以卢九德的才智,他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咱们若是贸然行动,恐怕会弄巧成拙吧?”

  邢氏闻言,微微一惊,又拱手道:“殿下英明,卢九德确实将手下标营亲兵分成了五部,其中四部都派出城监视各军了。但”

  说罢,她立马就想到了什么,心中大骇,这个俊朗不凡的皇太子殿下,看来是真的一点不简单,怪不得李本深仅仅几日,就已经誓死追随了。

  邢氏不愧是高杰的智囊,她心中不仅仅是大骇于朱慈的勇武,放着拉拢各方势力投效这个最安全的方法不选,而是选了最直接有效的“擒贼先擒王”,更是惊骇于朱慈背后缜密的考虑,以及这份考虑背后所代表的胆识魄力。

  她并非想不到这一招,只是从来没想到朱慈敢用这一招!

  要知道,若是朱慈“擒贼先擒王”,不仅能直接平乱,还能从根本上压制住各方势力,各方所谓的拥护从龙之功,就绝对没有争取他们投靠,然后依靠他们平乱来得大了。

  毕竟,卢九德一覆灭,那圆脸福王没了依靠,又能干什么?他有皇太子殿下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有数百甲兵拼死效力吗?

  而他们这些臣子,除了效忠拥护,俯首称臣之外,又能如何?

  如此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看来皇太子殿下,真的是李本深刚刚所说的英武伟略,九州雄主啊!

  一念至此,邢氏不再有任何犹豫,当即拱手道:“但民妇愿为大军掩护,入城直捣黄龙,取那阉人的脑袋!”

  功劳大自然好,但若是跟错了人,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说不得还得掉脑袋,邢氏分得清楚自己该怎么选!

  女人,天生喜欢在规则里面游戏,朱慈这个皇太子的身份,对女人的威慑,其实远比对男人要大得多。

第40章 中都平逆

  “哈哈哈,好,本宫正有此意!”朱慈朗声笑道,一时豪情万丈,这个女人有点东西。

  “殿下!”大帐内的一众将官闻言,立刻就明白了皇太子殿下又要亲临阵前的意思,当即齐齐拱手抱拳,想要劝说。

  李本深见状,心不由得一提,只觉得莫名的紧张,他其实并不知道朱慈和手下将官们的“默契”,但直接被这种气氛震慑住了。

  而邢氏却依旧面无变色,只等朱慈发话,她已经确定了这是个雄主。

  “本宫去杀一个想干涉我大明皇位的阉人,一个个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难不成他的脑袋,有本宫的刀子硬?”

  朱慈横眉冷对,不怒自威:“立刻去准备,堂堂八尺男儿,都不如一个女子来得爽快!”

  邢氏闻言,心中猛惊,她完全没想到皇太子殿下要亲自出马。不过,她并没有不合时宜地劝阻,而是当即跪下,抓住机会朝着对方拱手恭维道:

  “殿下神武伟略,必是一代英主,大明中兴有望了!”

  朱慈做选择,从来都不看哪个最稳妥,最安全,而是看自己的目标和实力。他不想成为弘光帝那样的傀儡,那就必须要压制住这些原本就是残兵败将,甚至罪当论斩的军头。

  卢九德也完全没想到朱慈一个少年郎,居然有这样的胆识和勇气,敢谋划夜袭,甚至还打算亲自领军,来取他的脑袋,所以才在军心不稳的情况下,将亲兵外派监督。

  他不知道的是,吕家寨以少胜多,全歼顺军骑兵的一战,已经重塑了这支京营残兵的士气!

  一个在战场上能打胜仗,运筹帷幄的皇太子,足以让这些军士们誓死追随!

首节上一节20/3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