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振兴方略 第285节

  这个“大明新帝”,早已不是那个只会坐镇京城的普通天子,他曾亲率大军冲锋陷阵,在战场上以悍勇和果断闻名。

  连满洲的精锐兵力都难以正面击溃朱慈统领的部队,如今却要派一支临时拼凑的包衣军去当突袭先锋,这在王忠贞看来,无异于送死。

  “前锋……”王忠贞默默重复着这个词,脸色愈发凝重。

  作为包衣出身的士卒,他在清军中地位原本就低,此次又被派到最危险的位置,怎么看都像是被当作炮灰。

  多尔衮对这支“新汉八旗”寄予厚望,认为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成为击溃明军的奇兵。

  然而在这些“抬旗”的包衣士卒心中,真实的情况却复杂得多。

  虽然名义上升格为八旗,但他们的身份低微、地位尴尬,即便在同为汉人的汉军八旗中,也被视为下等人。

  王忠贞作为“新汉八旗”中的一员,在军中遭遇了不少排挤,许多同属火枪兵编制的士兵,其“主子”也在这支南征大军中。

  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有了主子庇护的火枪兵,待遇自然优渥许多,而像王忠贞这类无靠山的士兵,便只能忍受冷遇。

  名义上,这些火枪兵抬旗之后已成为清廷编制内的“新汉八旗”,摆脱了原主子的直接控制,但事实却远非如此简单。

  那层潜在的奴役关系从未真正斩断,主仆之别仍在军中以另一种形式暗中延续。

  “包衣就是包衣。”就连那些已经抬旗的汉军士卒,也常以一种高高在上的眼光审视王忠贞等人。

  而更让人不甘的是,身为奴才久了,他们内心深处竟也接受了这种轻视,甚至认为“被差遣去送死”是理所当然的安排。

  王忠贞此刻的心情复杂而矛盾,他并非没有过挣扎的念头,却又清楚地明白,作为一个包衣,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营中一位同僚曾低声对他说:

  “干活的命,哪有活路?”

  这句话如钉子一般扎在他的心里。

  他默默地擦拭着自己的锁子甲,金属表面在晨光下反射出冷冷的光泽,他手中持着那支火铳,反复比划瞄准,又细致检查了火药袋的封口是否严实。

  随后,他拔出腰间的匕首,仔细查看刀刃是否有缺口,确认锋利后才小心地插回刀鞘。

  尽管如此,他心中的不安依旧挥之不去。

  那份悬赏令的内容在脑海中反复浮现:

  “若有人能取朱慈首级,赏银五万两,官升八级;斩张煌言者,赏银一万两,官升五级!”

  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无数低阶士兵梦寐以求的晋升机会。

  可对王忠贞来说,这些赏金和功名却显得无比遥远,他叹了口气,暗自嘀咕道:

  “赏钱再多,升官再快,也得有命花这银子,做这官啊!”

  他根本不奢望立下这样的大功,只希望自己能平安从这场战争中活下来。

  这几日,他对明军的强悍早有领教,尤其是夜袭一战,那些神出鬼没的明军士卒如幽灵般冲入营地,杀得清军措手不及。

  即便白日里集结重兵防御,也难以驱散内心的恐惧。

  “如今能平安撤回城中,保住性命,已是天大的福分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心中更加沉重,这份恐惧并非他一人所有。

  在整个南征大军中,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对明军怀有深深的忌惮,这也是为何济哈朗执意要打一场硬仗,以彻底压制这种“畏明情绪”的缘故。

  检查完装备后,王忠贞坐在营帐的一角,静静地擦拭着自己的火枪。

  枪托上斑驳的痕迹见证了他在战场上的一次次生还,而今晚,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活着回来。

  “王忠贞!”一声低喝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猛然抬头,发现是一名牛录章京正站在面前,冷冷地注视着他:

  “该出发了。”

  王忠贞点点头,起身整理了一下甲胄,随后默默地跟着队伍走出营地。

  带着一丝迷茫和疲惫,王忠贞走出营帐,抬头看向远处的城墙,他的目光很快被一处人群吸引了。

  城墙上,士兵们正围拢着两名站在黄龙旗下的将领,其中一人正是济哈朗的亲信范文程。

  范文程此刻却显得心事重重,他的面色阴沉,眉头微微皱起。

  尽管夜袭的计划经过多日精心部署,按理说已万无一失,但他心中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不安感。

  似乎有什么地方没被考虑周全,却又无法准确说出到底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

  范文程走到城墙边,目光扫过远处的地平线,似乎在寻找什么。

  晨曦下,城外的荒原显得静谧无比,但这份安静却令他更加不安。

  他低声对身旁的副将说道:

  “夜袭虽已安排妥当,但你务必要再核查一遍具体细节,特别是撤退路线,一定要确保顺畅。

  若稍有疏忽,我们便可能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

  副将连忙抱拳应道:

  “末将明白,一定谨慎行事。”

  范文程点了点头,随即再次抬头望向远方,他并未察觉到身后的王忠贞正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王忠贞虽只是个普通火枪兵,但多年军旅生涯练就的直觉让他感到,今晚的夜袭,可能并不像表面上那样稳操胜券。

  此刻,范文程在城墙上负手而立,内心依然充满隐忧。

  他总觉得对手不会毫无察觉,尤其是像朱慈和张煌言这样的宿敌,他们从未在战场上露出丝毫破绽。

  夜袭一事虽表面上看似严密,但在这些心机深沉的敌人面前,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成为致命漏洞。

  “但愿这一战能如计划般顺利。”他长叹一声,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

第326章 捧高与算计

  “仰赖国士的神机妙算,这十几天来,我军持续不断地对城外的明军展开袭扰,已经让他们警惕大减。

  依末将判断,他们现在多半以为我军只敢小规模试探,不敢发动真正的夜袭了。”

  杨高拱手抱拳,满脸堆笑地禀报着,语气里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得意:

  “今晚的夜袭,有国士您筹谋布局,再加上我军将士的英勇奋战,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将那些毫无防备的明军杀个措手不及!”

  他在这段时间里鞍前马后,殷勤备至,再加上不时抛出一些中听的计策,早已成功博得范文程的青睐。

  杨高不仅会拍马屁,也确实有几分真本事,能在军中左右逢源,并非全凭花言巧语。

  范文程听罢,微微点头,脚步却停了下来。

  他站在城墙上,望着不远处的明军大营,夜幕初降,明营内稀疏的灯火在远处隐约可见,若隐若现的哨声似有似无。

  范文程的眉头慢慢皱了起来,心中涌起一种隐约的不安,他沉吟片刻后问道:

  “今晚参与夜袭的各路兵马,都准备得如何了?”

  杨高连忙上前一步,语调稳健地汇报道:

  “回国士,六部兵马共计五千七百余人,已全部部署妥当。

  其中,索康图各率一千一百兵马,皆打满洲正兵旗,突袭明军大营防守较弱的西面,伪装成主攻方向,以吸引明军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陈有时与张忠各率一千余兵马,从明军东侧展开突袭。他们将挂上济哈朗的旗号,与末将的旗帜一同出现在东线,伪装成我军奇袭主力。

  这样一来,明军在混乱中势必将预备部队调往东面防守。”

  杨高顿了顿,见范文程神色如常,继续补充道:

  “至于主攻方向,末将与济拜贝勒将率两千兵马,从中路直扑明帝的中军大营。

  这一计策大胆出奇,明军可能早已料到我们会夜袭,却绝不会想到我们的目标竟然直接锁定明帝本人。

  一旦城外的明军主力被东西两翼吸引牵制,末将便能趁虚而入,直取中军,定能杀他个措手不及!”

  杨高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范文程的表情。

  他见范文程依旧没有表态,便再接再厉地补充道:

  “孔砺将率一千余兵马接应出城夜袭的主力部队,他们将负责切断明军的后路,确保我军能从容撤退。如此一来,夜袭的部署已然无懈可击。”

  杨高自觉这番布局已是天衣无缝,忍不住露出几分得意。

  然而,范文程听完之后,却依旧不为所动,脸上的褶子皱得更深了,令人不由心生忐忑。

  杨高心头微微一紧,不禁有些迷惑,不知自己是否说错了什么,甚至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汇报。

  片刻沉默后,范文程缓缓开口,语气低沉而凝重:

  “杨将军,这可是我手里能调动的全部野战部队了。如果此战出现差池,这支兵力全军覆没,那盖州城还能守得住吗?”

  这一问,犹如当头棒喝,将杨高刚才的兴奋彻底击碎。

  他面露尴尬,支吾了片刻才说道:

  “国士所虑极是……不过,末将以为,如今明军士气高涨,我军将士反而士气低迷,若不趁夜奇袭,打乱敌军部署,士气恐怕更加难以恢复。

  此战虽险,但若能一举成功,不仅能重振军心,也能震慑敌胆。”

  范文程抬眼扫了他一眼,眼神深邃而冰冷。

  他背着手,目光投向远处的黑暗,似在思索,又似在权衡什么。

  “你说得没错。”他终于开口,声音缓慢却透着威严:

  “夜袭是必要的,否则不仅我军士气无法恢复,连朝中也会对我们失去信心。但你须知,这一仗若败,后果不堪设想。”

  “是!”杨高连忙抱拳应诺。

  城墙上,寒风卷起范文程的衣袍,他的神情却始终凝重。

  这一战,不仅关乎军心士气,更关乎他本人在朝廷的地位。

  一旦失败,他不仅要承受战败的后果,更可能被扣上“误国”的罪名,清廷无情,任何失误都可能让他成为替罪羊。

  范文程长长叹了口气,暗自低语:“但愿这次能赌赢。”

  范文程原本是没打算调集如此多的兵马投入此次夜袭的,在军议上,他那些慷慨激昂的陈词,半真半假,多半是为了说服多尔衮和其他将领。

  可到了具体部署时,情况却变得复杂起来。

  毕竟,事实摆在眼前,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不可能同时达成“诱敌深入”和“直击朱慈中军大营”这两个目标。

  城外明军的强悍早已被诸将目睹,若无充足准备,便如以卵击石,难以收场。

  范文程深知,战场上没有十拿九稳的计划,即便是细致筹划后的行动,也无法完全消除变数。

  城外明军虽然无法预知清军夜袭的具体时间,但若行动失败,至少不至于导致大规模伤亡。

  至于全军覆没的可能,他心底几乎是直接排除的,以眼下的局势,只要不犯致命错误,清军守城力量依然牢不可破。

  反过来说,如果这次夜袭能够大获全胜,局面将完全不同。

  清军士气必然高涨,城外明军遭受重创后,短期内无力再发起进攻,盖州城的安危也将大为保障。

  这个结果对范文程来说太过诱人,即使心中隐约不安,他依旧难以抑制对胜利的期待。

  即使退一步讲,如果夜袭最终只是打成平手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范文程也能接受。

首节上一节285/3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