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第108节

  但被拦下的桥玄还是不死心,他不能动手,这不是还有刘焉吗?

  “司徒,刘君郎!”

  “用板笏啊,照着他脑袋重重抡下去,打死这个想要祸乱天下的犬入货!”

  “若是觉着不称手,老夫这根九尺王杖也可以借你耍耍!”

  刘焉掂量了一下手里的玉板笏,又看了看桥玄朝他抛来的象牙板笏和九尺王杖,目光在这两样家伙事儿上不断地来回流转。

  还别说,挺让人心动的!

  什么?

  司徒主掌教化?

  棍棒教育不是教化吗!

  责之切,爱之深!

  孔文举,老夫可真爱你呀!

  升任虎贲左陛长、负责朝会时在大殿中值守的王越在太子的眼神示意下,连忙将地上的作案工具……象牙板笏和九尺王杖捡了起来,来到了太子的身旁。

  “朝堂失仪,尔等意欲何为?”

  虽然吃瓜的感觉不错,而且刘辩也想让刘焉教训教训孔融这厮,但扇巴掌可以,若是刘焉真捡起象牙板笏或是九尺王杖,那可当真是能要了孔融性命的。

  万一刘焉真就脑子一热动了手,在朝堂上擅杀大臣,那刘辩可真保不住刘焉,最轻也得罢官夺职闭府反省。

  “司徒公朝堂失仪,罚俸三月!”

  “侍御史孔文举妄言祸国,居心不良,又寻衅朝臣,流放交州……罢了,暂时关进廷尉大狱。”

  刘辩犹豫了一下,倒不是舍不得孔融死,而是担心他被流放刺激到杨赐这位病入膏肓的老太尉。

  “孔文举之事,谁敢叨扰老太尉,休怪孤将你一并流放交州!”

  平息了朝堂的争斗后,侍御史桓典,服虔,赵舍以及兼领了侍御史一职的尚书令刘陶都开始维持朝堂秩序,禁止大声喧哗更禁私斗。

  刘陶捧着象牙板笏和九尺王杖,好声好气地递给桥玄,希望这位老人家能看在他的面子上安分些。

  小老头颇有些傲娇地哼了一声,卖了刘陶这个后生小辈一个面子,随着法真一同回了谏议大夫的席位上,朝议重新回到了正题上。

第196章 孤之有义真,犹鱼之有水也,愿众卿勿复言!

  回到正题上后,议郎刘表离席出列,向太子俯身行礼后,道:“殿下,孔文举虽有祸国之言,但封闭关隘,再次征集良家子把守关隘、城池,或许可行。”

  “即便左将军并无谋反之意,这些兵卒也可作为后备军力,以防左将军兵力不足?”

  身为汉室宗亲,尽管尚未得到重用,但许多话刘表还是能开口的,不必如同其余朝臣那般不敢言语。

  刘辩坐在席位上,双手撑在凭几上,身躯微微前倾,直视着刘表,道:“雍营五千兵马,长安营五千兵马,三辅郡国兵九千人,辅兵两万人,再加上皇甫嵩麾下部众以及从征的郡国兵和辅兵,都快十万大军了,还不够?”

  当然,不是朝廷承担不起这份钱粮军饷,只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皇甫嵩不会反,更反不了。

  且不说刘辩相信皇甫嵩的忠诚,即便皇甫嵩真有反意,就他那个政治头脑,能造成功谁的反?

  阎忠劝他谋反,竟然还要轮到曹操来杀?

  也就是刘辩了,换作其他君王试试,就算是盈弱的孝惠皇帝也难以容忍。

  而皇甫嵩若是当真意图举兵谋逆,如此向京兆尹张时索要武库军械,岂非打草惊蛇?

  皇甫嵩缺乏政治头脑,却善用兵,岂能不察?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皇甫嵩造不了反的。

  军中遍布太子党党羽,四万三河良家子的家小也都在三河,再断绝粮草供给,哪怕是钟会造反的前提都比皇甫嵩充裕得多。

  因此刘辩并未急着做出什么应对,不过还是派出了信使向皇甫嵩询问具体情况。

  信使刚离开不足半日,皇甫嵩弹劾京兆尹张时谋反的奏疏也抵达了雒阳。

  皇甫嵩与张时的奏疏中对于这件事的客观描述上是没什么区别的,但在主观判断上,张时认为皇甫嵩去凉州平定羌乱,不该要那么多攻城器械,毕竟羌胡擅长的是野战,是骑战。

  但皇甫嵩认为,京兆尹没有必要知道他索要这些军械的缘由,所以也没有向张时讲述原因。

  长史梁衍,主簿荀,参军荀攸,这三人都以为皇甫嵩肯定是在书信里和张时沟通过的。

  结果城外的皇甫嵩眼睁睁地看着长安城各城门关闭,懵了。

  又见城头一副要弯弓搭箭欲要开战的架势,顿时以为张时是与凉州叛军勾搭在一起造了朝廷的反,而且自家长史及几名僚吏都被抓了。

  若非荀、荀攸以及傅燮等人苦劝,皇甫嵩真就准备直接攻城平叛了。

  最后假节钺的皇甫嵩还是给朝廷上了一封奏疏,弹劾京兆尹张时谋反,并请求太子准许他率兵攻城平叛,并解救被扣押的部属。

  在奏疏中皇甫嵩还向太子讲述了索要如此多攻城器械的原因,他认为有凉州人参与羌胡叛乱,那定然不会仅仅以野战应对朝廷大军,攻城战必然不会少。

  而且皇甫嵩表示,殿下,究竟是军士性命以及抚恤金价值高,还是这些死物器械的价值高?

  若是寻常郡国兵、辅兵,那么通常来说一定是后者高。

  但谁让平叛大军里有六万良家子呢,何况刘辩还定下了高昂的抚恤标准,那自然是前者高。

  而后皇甫嵩麾下的荀、荀攸、刘备、孙坚、傅燮、曹仁等人,以及京兆尹功曹杜畿的个人奏疏也纷纷抵达雒阳城。

  傅燮更是顾不上有无诏令便擅自从前线回到雒阳的罪责了,率十骑星夜兼程赶回来向太子解释。

  根据傅燮所言,以及对这些奏疏中所阐述的情况的整理与分析后,雒阳这边也基本上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这件事完完全全就是一场乌龙。

  皇甫嵩有些傲气,觉得老夫这个假节钺的左将军有义务向你这个京兆尹解释用兵的道理?

  太子亲赐的节钺在这儿呢,你只管配合就是了。

  京兆尹张时和京兆尹功曹杜畿也是有些敏感了,但也能理解,毕竟皇甫嵩索要的数量是有些惊人了,几乎要搬空长安城武库里的攻城器械。

  说是去凉州当拆迁大队长,把凉州所有的城池都彻底铲平了,他们都信。

  若是换他老子刘宏主持朝局,恐怕也会立即遣人捉拿皇甫嵩下狱。

  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刘辩立即给张时和皇甫嵩回信。

  刘辩批准了皇甫嵩的请求,准许皇甫嵩随意调用长安武库里的所有军械,但也没有申斥张时和杜畿,反而在书信中表扬了二人的警觉性和机敏,并各赏赐百金及上品襄邑锦百匹。

  同时在对张时和皇甫嵩的书信里,太子也表达了对皇甫嵩和张时的信任,并希望二人能够在国难前不计前嫌,同心协力地平定凉州羌乱。

  而后,刘辩召百官,齐聚于嘉德殿前的空地上。

  “近日,朝中有不少人上疏弹劾左将军,孤下令申饬却屡禁不止。”

  刘辩立于石阶之上,目光如刀扫过阶下百官。

  其中有不少人都不敢与太子对视,战战兢兢地垂着脑袋,这些人都曾上疏弹劾过皇甫嵩。

  今日太子召集群臣,估摸着也是为了安抚皇甫嵩,而方法自然是拿他们这些弹劾过皇甫嵩的人开刀。

  贬官乃至罢官,甚至下狱都说不准。

  “廷尉卿何在?”刘辩的声音陡然拔高

  崔烈缓缓出列,向太子俯身行礼:“臣在。”

  刘辩指向崔烈,声音冰冷道:“依汉律,诬告何罪?”

  崔烈顿了顿,回道:“诬告者反坐!”

  刘辩微微颔首,向着台阶下走去,鞋履落在一级级台阶上,却仿佛是踩在那些弹劾过皇甫嵩的朝臣心头,甚至有人吓得腿一软了跌坐在地上。

  反坐,也就是诬告别人什么罪,那诬告者就受这项罪的处罚。

  诬告谋反,诬告者当受夷三族之刑!

  “这是最后一次。”

  刘辩也不至于真的就将如此多的朝臣拉出去夷三族,那怕是要将整个朝堂都得杀个精光了,敲打一番即可。

  随后,刘辩又令人抬来了五只木箱,木箱中堆放着一卷卷竹简,不少人都猜到了木箱里面装着的是什么了。

  两名小黄门各手持一只陶罐,揭开陶盖,刺鼻的桐油气味骤然弥散。

  随后两名小黄门将黏稠的桐油泼向木箱,暗褐色的油液顺着箱体蜿蜒而下,浸透竹简缝隙,在青砖上洇出大片油渍,日光一照,竟泛起粼粼波光。

  “孤之有义真,犹鱼之有水也,愿众卿勿复言。”

  “若是再有人捕风捉影弹劾左将军,孤也会在你的身上淋满桐油!”

  言罢,刘辩从高望手中接过一只浸过油脂火把,掷向这堆积在一起的五只木箱,焰尾划出一道流金弧线,正坠入箱堆中央。

  火焰在触碰到桐油的一刹那,便是轰的一声闷响。

  火舌倏然窜起,油液遇火即燃,转瞬化作一团金浪,火焰攀着箱体盘旋而上,竹简在火中噼啪爆裂,瞬间吞噬了这几只木箱。

  浓烟滚滚升腾,在殿前结成灰云。

  竹简蜷曲成炭,墨迹化作青烟,五口木箱在百官的眼前渐成焦炭,直至最后一缕火苗熄灭,满地余烬犹自腾着白烟,焦糊的气息萦绕在殿前,久久未曾不散。

第197章 马寿成,取你首级者,河东关云长也!

  凉州,北地郡,弋居县

  这一次凉州羌乱波及范围太广,皇甫嵩无法顾忌每一处战场,而刘备、孙坚、高顺等人在皇甫嵩看来虽然尚且稚嫩,但在众将辅弼之下指挥个两万人的军队应当不成问题。

  于是皇甫嵩便令刘备率本部两千长水骑以及一万三辅良家子,左冯翊宋枭领郡国兵三千及五千临时招募的辅兵从征,以军监傅燮为向导助刘备平定北地郡先零羌叛乱。

  刘备第一次担任主将独领一军,可谓是意气风发。

  二十四岁的一军主将啊,那位“大将军长平烈侯”,也就是卫青,他作为外戚担任车骑将军初次领军时也是二十四岁!

  彼时卫青麾下也就是一万骑兵,而他刘玄德如今两万大军,比之长平烈侯也不遑多让矣!

  而刘备独领一军的首战,便是北地郡南侧的门户弋居县,城中约有两千叛军。

  十则围之,倍则攻之。

  但刘备可没时间在这座小小的弋居城围困这些人,况且他觉得这些蛮夷不过是凭借一腔血勇罢了,哪里懂得什么兵法?

  这些羌胡怎么会擅长守城呢?

  他是觉着皇甫嵩太过多虑了的。

  于是便令大军三面包围弋居城,将这座弋居城作为他的满分答卷献给太子殿下!

  不过刘备也没有太过大意,通过傅燮这位本地人以及斥候的探查,他也大致确定了弋居城及附近的地形。

  弋居城是一座小城,一面的城墙长度还不足一里。

  城西处虽有一条马莲河,但距离弋居城有些距离,因而并未连通形成护城河,不过城外挖了干壕,在里面布满了木刺和尖锐的石头。

  干壕深约八尺有余(两米),宽十二尺半(三米),算不得太大麻烦。

  刘备令众军士提前准备好土石,以稻草制成的草袋包之,攻城时只需丢进干壕即可。

  又令左冯翊宋枭领三千郡国兵在西门佯攻,关羽、张飞各率两千五百辅兵以及两千五百三辅良家子攻打东门和南门。

  四倍的兵力,攻打不善守城而善野战的羌人,应当不是什么问题。

首节上一节108/1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