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589节

  “这还用说么?当然是想让你们去消耗盟军的实力啊,难道你看不出来?”寸云生一脸的无语,话语里带着明显的嘲讽口吻,心里暗自想着,这家伙难道是眼见德军呈现出颓势了,就连脑子都变得胡涂不清了?虽说德军现在确实是露出了衰败的迹象,可毕竟有着深厚的底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要彻底被打败,那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实现的事儿,他们肯定还会挣扎抵抗好一阵子。

  听到这话,威廉先是一愣,脸上瞬间涨得通红,就像煮熟的虾子一般,心里那股子想要反驳的劲儿“噌”地一下就冒了出来,可张开嘴巴后,却又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半天也吐不出一个字来,根本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因为他心里不得不承认,寸云生说的确实是有几分道理,自己一时之间竟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反驳了。

  “你觉得我们会答应么?”威廉好不容易憋出了这么一句话,可话还没等全说完,就被寸云生毫不客气地给打断了,那干脆利落的劲儿,让威廉心里又添了几分不痛快。

  “放心吧,你们会答应的,除非你们放弃抵抗,可眼下这形势还没到彻底崩溃的那一步,你们肯定会血战到底的。”寸云生依旧是那副胸有成竹、很了解对方的模样,神色淡然地说着,语气里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他已经将德军的脾气秉性、行事风格以及未来的种种走向都摸得透透的了,就等着看他们接下来的行动了。

  “除非你们想投降苏军?不过就你们之间以往结下的那些深仇大恨,真要是投降了,那下场肯定好不到哪儿去。”寸云生继续不慌不忙地说道,话语里隐隐带着一种警示意味,像是在提醒威廉要好好掂量掂量这件事儿,别做出什么糊涂的决定来。

  “可以参考一下波兰,他们是什么下场,想必你们应该也差不多。”寸云生这话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戳要害。德军之前的所作所为,那可着实是把苏军给得罪狠了,苏军心里积攒的那股子怨气和怒火,早就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般,就等着找机会狠狠地报复回去。虽说那些事儿当中,大部分可能和国防军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可一旦苏军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在那种情绪的支配下,又哪会去细细分辨这些个事儿,到时候肯定是一视同仁,不会轻易放过德军的。

  听到这儿,威廉彻底沉默了,他心里清楚得很,寸云生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按照目前的局势去合理地推演一番,最后的结局恐怕还真就和寸云生说的差不多,自己根本就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反驳,只能默默地咽下这苦涩的现实了。

  “那么盟军会在哪里登陆?”威廉像是想要打破这令人压抑的沉默,又像是真的对这个问题十分好奇,忍不住再次开口问道,眼神里透着一丝期待,盼着能从寸云生这儿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好让自己心里有个底儿。

  “诺曼底。”寸云生连思考都没怎么思考,就很随意地伸手指了指地图上的一块区域,那神态轻松自在得很,仿佛这个答案是再明显不过、根本无需多做考虑的事儿一样。

  “不可能,这绝对是不可能。”威廉一听这话,立马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反应特别激烈,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脸上瞬间布满了愤怒的神色,瞪大了眼睛,恶狠狠地盯着对方,心里笃定寸云生就是故意在透露这种虚假的消息来误导自己。在他看来,诺曼底那个地方,从地理位置、防御情况以及现有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综合考量,根本就不具备盟军登陆的条件,怎么可能会是盟军选择的登陆地点?

  然而,让威廉大为震惊的是,寸云生对于他这般激烈的反应,却依旧显得十分淡定,那副模样就好像早就料到他会是这样的回应似的,没有丝毫的意外或者惊慌之色,就好像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尽在他的掌控之下一样。

  “是不是觉得这里没有港口,盟军为什么要在这里登陆?岂不是找死?”寸云生的话一出口,威廉顿时就像被雷劈了一样,整个人都愣住了,一下子目瞪口呆地站在那儿,半天都没缓过神来。他着实是没想到,寸云生竟然能如此精准地猜到自己心里所想,这让他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了,心里又惊又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只觉得眼前这个人实在是太难以捉摸了。

  “难道你不知道兵法有一句话叫反其道而行之,既然你们都觉得不可能,为什么就不能将这份不可能变成可能?”寸云生依旧是那副看傻子般的眼神,目光里透着浓浓的轻蔑,盯着威廉说道,那语气就像是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在教训一个不懂事的学生一样,充满了居高临下的意味,仿佛在说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还问东问西的。

  “在你们穿过阿登森林之前,你觉得英法联军会相信你们能够穿过那片原始森林么?”寸云生又接着举例说道,试图通过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战例,来让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让威廉能够更好地理解他所说的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明白有时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恰恰就是敌人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反而有可能成为突破点。

  “现在也是一样,既然你们都觉得不可能,那么盟军就一定能登陆成功。”寸云生说得斩钉截铁,语气里满是自信,那副笃定的样子,让威廉听完这番话之后,彻底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了,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脑子里不断回响着寸云生的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了。

  在那弥漫着紧张与探讨氛围的空间里,寸云生忽然像是被什么勾起了浓厚兴趣一般,目光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直勾勾地看向威廉,开口说道:“有一点我很好奇,自从阿登森林那场战役之后,你们的战略方面就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失误。”他的话语里带着审视与探究的意味,仿佛要透过这过往的战事,去剖析德军战略布局中的种种问题。

  “明明当时有着绝佳的机会,可以一鼓作气地消灭英法联军,可你们却偏偏放弃了这么好的时机,结果,就导致现在英军还留存着如此强大的抵抗力量,这对你们后续的作战行动可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寸云生微微皱起眉头,语气中满是遗憾和不解,在他看来,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像那样能给予敌方致命一击的机会一旦错过,往往就会带来一系列难以预估的后果,而德军当时的这个决策,无疑是为如今的艰难战局埋下了伏笔。

  “如果那个时候能够彻底消灭这些有生力量,想必你们现在面临的局面肯定会轻松许多。”寸云生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神情,似乎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他已然清晰地看到了德军当时战略选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并且认为要是换做自己,肯定不会让这样的机会白白溜走。

  听到这话,威廉沉默了好一阵子,脸上的神色变得有些复杂难测。毕竟这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了,其中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因素,诸如当时的情报判断、内部指挥协调以及各种外部条件的制约等等,所以对于这样的过往之事,他心里明白,自己确实不太好去妄加评价,只能选择暂时保持沉默了。

  “再比如现在,你们的战略依旧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明明心里都清楚苏军已经恢复了实力,并且已经开始尝试发起反击了,可你们为什么还要固执地死守那些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阵地?”寸云生可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而是继续抛出了一个尖锐且直击要害的反问,他的眼神里透着一种仿佛能看穿一切的锐利,好像一眼就洞察到了德军当下战略决策中的不合理之处。

  “如果我是你们的统帅,我肯定会果断地放弃这些地方,然后重新去构筑新的防线,充分依托有利的地形,进行顽强的抵抗。只要能够坚守到援军抵达,那时候就可以瞅准时机,尝试发起反击了。”寸云生说得是条理清晰、头头是道,语气中满是自信与笃定,仿佛他已经在脑海中精心谋划好了一整套完美的作战方略,就等着去付诸实践了一般。在他的认知里,战争中适时地根据局势变化去灵活调整战略是至关重要的,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死守那些价值有限的阵地,那样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白白损耗宝贵的兵力和资源。

  “哪怕最终取得的战果不如之前,可只要能够牢牢守住现有的防线,那从战略层面来讲,就不算输。”寸云生一脸惋惜地说着,那模样就好像眼睁睁看着德军一次次错过扭转战局的好机会,让他心里着实感到十分遗憾和无奈。

  而坐在对面的威廉,听着寸云生这一番毫不客气的分析与评判,脸色是越发地难看了起来,就像暴风雨来临前阴沉压抑的天空一般。

  他的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既觉得对方说得好像有几分道理,可又不甘心就这样被人指责,只是一时之间,却又实在找不出有力的话语来反驳,只能铁青着脸,默默地听着,心里那股子憋屈劲儿,简直都快把自己给憋坏了,却又无处发泄,别提多难受了。

  “当然了,也许是你们有别的深意。”寸云生意味深长的说道。

  “阁下真的能给一条生路?”忽然,威廉开口问道。

  “哦?看样子威廉先生是想明白了?”寸云生嘴角的笑容更深了。

第472章 你们应该找个盟友!

  在那气氛略显微妙的空间里,威廉的沉默就如同无声的语言,寸云生看着他一言不发的样子,心里已然明了,这沉默大概就是一种变相的默认了,也由此洞悉了对方心底的态度。

  “人也许会有点多,我想知道你该怎么解决?”威廉率先打破了这略显沉闷的氛围,开口询问道。他的眼神中满是好奇,这可是当下他最为关切、急切想弄明白的关键问题。毕竟涉及众多人员的后续安排,那可不是一件能轻易敷衍过去的事儿,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周详,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在威廉心里,当下盟军准备开辟第二战场的局势已然让他们的处境变得极为艰难。从西边登陆,那根本就是不具备可行性的,各种地理阻碍、敌方的防御布局等因素,都使得这条路被彻底堵死了。而东线,就更不用提了,选择从那儿登陆简直就是自蹈死路,无疑是主动往敌人的包围圈里钻。如此一来,惟一看似还有些可能的就只剩下北面了,可北面又极易遭到皇家舰队的封锁,想突破那严严实实的封锁线,顺利达成转移人员的目的,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很简单,我会向盟军高层说明,由我部进攻意大利,只要完成登陆,到时候北上阿尔卑斯山,便可以接应你们。”寸云生边说着,边从容地指着地图上相应的区域,那神态自若,仿佛一切都已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胸有成竹的样子让人觉得这计划已然是板上钉钉,只待实施了。

  听到这话,威廉的眼中瞬间闪过一抹光亮,眼神里异彩连连,好似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心中燃起了对未来能够成功撤离、保全自身以及众多相关人员的希望之火。

  “等接到你们,我会派人将你们装船,送到安南,到了那里,你们就安全了,哪怕是盟军知道了,也没用。”寸云生紧接着给出了承诺,语气沉稳且坚定,试图用这样的话语让威廉彻底放下心来,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的。

  “不过我很好奇,到底会有多少人?”寸云生话锋一转,道出了自己心中在意的关键所在。毕竟人数的多寡,直接关乎整个计划实施的难易程度以及最终所能收获的效益。要是人数过少,从各方面综合考量的话,那可就不太划算了。按照他之前的估算,想着怎么着也得有个一两千人吧,再算上那些随行的家属之类的,估计总共得有个几千人。

  然而,威廉给出的答案却着实让寸云生大吃了一惊,说是个“大大的惊喜”,其实更多的是震惊。

  “恐怕不会低于万人。”威廉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说道,那语气里满是无奈与苦涩,毕竟这庞大的人数背后,折射出的是众多人对战败后悲惨下场的深深恐惧,大家都想抓住这难得的逃生机会,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想要参与到这次转移之中。

  “多少?”寸云生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愕,整个人都懵了,心里直呼这人数也太多了,远远超出了自己之前的预想,这无疑会让整个计划变得复杂许多,实施起来的难度也呈几何级数上升。

  “嗯。”威廉苦笑了一声,接着说道:“你知道的,一旦战败,我们这些人恐怕不会有太好的下场。”话语间尽显对战败后未知且残酷命运的担忧,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有大量的人渴望着能逃离出去,去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安身之所。

  “所以应该会有很多人。”威廉补充道,言语里满是无奈与无助的意味。

  听到这话,寸云生倒是很快回过神来了,仔细一琢磨,确实是这么个理儿。一旦战败,那绝对会有数以万计的人拼了命地想要逃出去,远离可能面临的灾祸。想到这儿,寸云生忽然觉得自己之前制定的计划格局着实有些小了,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既然要做,那就干脆把规模搞大一点呗,几千人算什么,直接把目标定在几万人好了,而且只要是工程师这类有着专业技能的人才,那就全部打包带走,日后说不定还能依靠他们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大作用。

  不过,这里面有个绕不开的大麻烦,那就是盟军那边。毕竟盟军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就这样弄走这么多人,肯定会从中作梗,百般阻挠的。可要是他能设法把运河的控制权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话,说不定这事儿还有一线生机,还有操作的空间。只是想要光明正大地将运河掌控在自己手中,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别的先不说,光是英军那边,就绝对不会点头同意的,毕竟运河对于英国来说,那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手的。

  所以,寸云生心里又开始琢磨起来了,觉得自己又有新的事儿可以去运作了,那就是去撺掇埃及,想办法让埃及去收回运河的控制权,只要能把运河这边的局势给改变了,那自己后续的计划实施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那怎么去收回运河?寸云生心里盘算着,想来想去,觉得还是通过谈判的方式比较靠谱。可跟谁去谈?思来想去,觉得自然是跟美军谈比较合适。毕竟美国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而且其利益诉求和立场或许存在可利用之处。

  想到这儿,寸云生微微眯起眼睛,开始在心里细致入微地、全方位地盘算着这个计划到底是否可行,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一样,不断地分析着各种利弊因素,权衡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

  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寸云生觉得这个计划完全可以试着去操作一下,毕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几年后埃及就成功地收回了运河,那现在提前个几年去推动这件事儿,理论上来说,应该不会遇到什么太大的阻碍和问题,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没问题,不管多少人,我都能给你运走。”寸云生拍着胸脯保证道,那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仿佛已经看到了计划顺利实施后皆大欢喜的美好画面了,语气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笃定。

  看着寸云生这信誓旦旦的模样,威廉虽然心里还是存着几分疑虑,不太敢完全相信,可考虑到双方这一年以来的合作还算比较顺遂,彼此之间也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基础,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寸云生的承诺。

  等到威廉离开之后,寸云生便静下心来,开始认真思索之前制定的计划了。他心里很清楚,这计划要想顺利推进,首要的关键一步就是要与埃及女王好好沟通一下,得让对方愿意配合才行,要是对方不配合,那自己之前所谋划的一切可就全都白费了,都得付诸东流了。

  于是,寸云生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前去面见埃及女王,然后将自己的整个计划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了。本以为对方会表现出些许兴趣,或者展现出一些积极的态度,可谁知,埃及女王得知寸云生的计划之后,整个人都愣住了,好长时间都没缓过神来,心里满是震惊与疑惑,仿佛听到了一件天方夜谭般的事情。

  “收回运河?”埃及女王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在她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件超乎想象、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儿,毕竟运河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英国对其的掌控那是相当牢固的,想要从英国手里收回运河,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她实在是难以想象这该如何去操作。

  “怎么你是没有信心么?”寸云生看着对方那副震惊又犹豫的样子,不禁疑惑地问道,他本以为埃及女王会对这个计划流露出一些认可的意思,却没想到对方会是这样的反应,这让他一时之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是的,这可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女王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无奈与担忧,对她来说,这件事确实是太不可思议了,要去挑战英国对运河的控制权,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实力,她心里实在是没底儿,完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确实,这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但从根源上讲,它本就是你们埃及的领土,你们完全有理由、有权利去收回运河嘛。”寸云生脸上挂着那看似人畜无害的微笑,耐心地解释着,试图以这样的话语来触动埃及女王,让她能从心底认可收回运河这件事的合理性。

  “您到底想要干什么?”埃及女王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胆怯,声音里也带着些许疑惑与谨慎,轻声问道。她心里此刻就像一团乱麻,怎么也想不明白眼前这个人如此执着地提及让埃及收回运河,到底是怀揣着怎样的目的,总觉得这里面肯定藏着什么不简单的心思,可又实在猜不透。

  “没什么,就是想让你们收回运河。”寸云生一边说着,一边摆了摆手,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的神色,那副样子仿佛在说这只是一个再单纯不过的提议,并没有什么别的复杂意图,可实际上,他心里的计划正一步步在推进,只不过暂时不想让女王看穿罢了。

  “可是我们就算收回运河,也守不住啊。”女王一脸的无奈,轻轻叹了口气,话语里满是苦涩与无力感。她心里很清楚,运河长期以来都处于大英帝国的掌控之下,那英国的海军可是声名远扬,实力强劲得很,真要是埃及贸然收回运河,面对英国海军后续的施压,就凭埃及现有的军事力量,想要守住运河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她觉得这个提议虽听起来挺诱人,可根本就不具备现实操作的可能性。

  “所以你们需要一个盟友,不,或者说是老大。”寸云生脸上的笑容愈发明显了,那笑容里透着一种胜券在握的意味,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计划成功后的美好画面,而此刻正在引导着女王一步步走进他所设定的“棋局”之中。

  “什么意思?”女王愈发觉得困惑了,她睁大眼睛,眼神里满是不解,直直地看着寸云生,心里想着这家伙到底在打什么哑谜,怎么突然扯到什么盟友、老大之类的说法了,这和让埃及收回运河之间到底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你觉得美军如何?”寸云生并没有急于解答女王的疑惑,而是不紧不慢地反问道,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期待,似乎很想知道在女王心中,美军有着怎样的分量,毕竟在他构思的整个计划里,美军可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很强。”女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脑海里快速地思索着美军的种种情况,权衡了一番后,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在她的认知里,美军的实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先进的军事装备、庞大的军事规模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的影响力,都彰显着其强大的实力,只是她到现在还没弄明白,寸云生提到美军到底是想怎么操作,这和埃及收回运河到底有着怎样具体的关联,她依旧是一头雾水,满心疑惑。

  “所以你完全可以选择美军当你们的盟友。”寸云生笑容满面的说道。

  “借助美军的势力,你们很容易就能收回运河,当然了,你们也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听到这话,女王一脸震惊的看着对方。

  她确实是没想到,对方竟然打着这样的算盘。

  “美军会同意么?”女王沉默了一会,开口问道。

  很显然她动心了。

  实际上换谁都会动心,哪怕付出一定的利益,至少能得到一部分利益。

  总比现在什么都没有好吧?

  “当然,为什么不同意?”寸云生反问道。

第473章 利益动人心!

  美军之所以如此迟才下场,自然是怀揣着一个野心勃勃的目标,那就是千方百计地扩大自身影响力,力求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让世界都能围绕美国的意志运转。

  美国凭借着自身在工业、军事、科技等方面积累的雄厚实力,有着十足的底气去追逐这一目标,渴望成为国际秩序的掌控者。

  然而,现实情况却给他们设置了重重阻碍,大英帝国宛如一位严厉且警惕的“守门人”,对国际事务各个层面都把控得密不透风,其凭借着广袤的殖民地、强大的海军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全球诸多关键领域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让美军想要突破这层防线去拓展影响力,变得难如登天。所以,美军无奈之下,往往只能在一些不太起眼的边角地带,或是不那么引人关注的事务上,搞一些小动作,试图以此来试探大英帝国的底线,寻找可能的突破口,一点点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可即便到了战争结束后,美利坚也没能如预期那般,在利益瓜分中占据优势,反而还遭受了部份利益的损失。这背后的根源就在于大英帝国那规模庞大得超乎想象的殖民体系。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贸易通道、丰富的资源产地以及具备关键战略价值的区域,就像一张无形却又坚不可摧的大网,将诸多利益牢牢锁住,使得美国想要从中挣脱出来,分得更大的蛋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面对这样的困境,美利坚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策与苏军携手合作,共同对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发起冲击,试图将其肢解。这一举措可谓是意义非凡,一旦打破了英国长期构建的这一殖民格局,美国就能摆脱束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进而真正开启称霸全世界的征程。而在达成这一目标之前,美国在诸多国际事务处理上,还是不得不依赖大英帝国,行事之时需要充分考虑英国的立场和态度,没办法做到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也正是基于这样复杂且微妙的国际形势背景,寸云生才敢大胆地谋划眼前这件事。他心里很清楚美军对于扩大影响力的急切渴望,也深知苏伊士运河对于美国而言,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香饽饽”,所以他笃定美军绝对不会拒绝这个难得的提议。毕竟这可是掌控苏伊士运河的绝佳机会,运河所蕴含的价值简直难以估量,无论是在经济利益方面,它连接着欧亚两大洲,是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航道,每年通过的船只不计其数,能带来巨额的航运收入和贸易红利;还是从战略意义角度来看,掌控了苏伊士运河,就等于在欧亚大陆之间掌握了一把“钥匙”,可以对两大洲的地缘政治、军事部署等诸多方面施加重要影响,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美军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轻易放弃这样的好机会的。

  就如同当初巴拿马运河建设之时的情况一样,美军也是在看到了能够从中获取可观的利益回报后,才下定决心投入资源、开始动工建设的。对于美国而言,利益永远是驱动他们行动的核心因素之一,如果没有足够诱人的利益摆在面前,他们是决然不会轻易涉足这类重大且复杂的事务当中的。

  听完寸云生条理清晰、极具说服力的分析之后,埃及女王的神情明显有了变化,脸上浮现出几分动容之色。她心里明白,如果真的能够通过合适的办法,成功收回运河的控制权,哪怕为此需要分出去一部分利益给其他相关方,那对于埃及来说,也绝对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巨大进步。要知道,苏伊士运河本就是埃及的固有领土,只是长期被英国以殖民统治的方式霸占着,如今若能将其收回,不仅是对国家主权的有力捍卫,更是能极大地提升自己在国内民众心中的威望,让那些原本对她心存质疑、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看到她为国家做出的这一壮举,从而改变态度,心悦诚服地选择臣服于她。

  寸云生一直留意着埃及女王的表情变化,看着对方脸上的神色不断变换,他心里就有了底,知道自己的一番劝说已经起了作用,成功说服了对方。

  “如果美军愿意支持我们的话,我可以答应他们的条件,但是您想要什么?”埃及女王眼中带着一丝疑惑,目光投向寸云生,心里着实有些好奇。毕竟寸云生为这件事前前后后忙活了这么久,按常理来说,怎么可能一点好处都不想要?又或者说,难道对方其实也是想从运河那庞大的利益中分得一杯羹吗?她暗自思忖着,觉得这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儿,只要寸云生这边确实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助力埃及顺利收回运河,那分出去一部分利益当作回报,也是合情合理的。不过从寸云生的表现来看,似乎他并非只是单纯地想染指运河利益这么简单。

  “我要的很简单,除了一部分运河的利益以外,还有就是希望能有一处港口,或者说是一块土地,当做基地。”寸云生脸上依旧带着那温和的微笑,不紧不慢地说道。他深知想要真正深入地介入到这一地区的复杂事务当中,并且在后续的诸多事务决策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基地是必不可少的。要是没有这样一个稳固的立足之地,即便自己提出再多有价值的想法和建议,恐怕也很难引起他人的重视,很难在这片区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力。但要是有了基地可就大不一样了,到时候别人在商讨各种事务、做相关决策的时候,就不得不正视自己这边的意见了,毕竟有了实际的地盘,就意味着有了“底气”。

  埃及女王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意外的神情,她没想到寸云生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要求。不过仔细一思量,虽然乍一看这些要求好像数量不少、涉及面挺广,但实际上跟收回运河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相比,那可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至于寸云生提到的基地驻军这件事,她倒是没有太过放在心上,毕竟埃及这么多年来,在国际交往中对于外国驻军之类的情况早已见怪不怪了,而且要是寸云生压根儿不提基地、驻军这些条件,她反而还会心里犯嘀咕,担心对方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更深层次的、不太好的企图。

  “没问题。”埃及女王沉默了一会儿,在心里反复权衡了其中的利弊得失之后,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她觉得只要能顺利实现收回运河这个最为关键的目标,其他的这些条件都是可以接受的。

  “很好,等拿下港口,我就会出兵拿下运河,到时候将由你们的部队驻扎,剩下的就交给美军了,相信他们肯定能解决。”寸云生一脸自信满满地说道,那神态仿佛一切都已在他的掌控之中,胜利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了似的,让人感觉他对后续的行动有着十足的把握。

  看到寸云生如此自信的模样,埃及女王虽然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担忧,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只能选择相信他的安排,毕竟当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等到寸云生离开之后,他一刻也没耽搁,立刻坐下来,拿起笔就开始写起了电报,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尽可能详细地写在了电报内容里。当然了,为了让这封电报更具说服力,更能引起美方的重视,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这件事当中来,寸云生还特意对内容进行了一番“加工”,添油加醋了一番,巧妙地把原本是自己提出来的那些主意和计划,统统改成了是埃及女王出于想要拿回运河、增强自身在国内的威望等原因,主动向美方寻求支持的这么一个情况。

  “加急,将这封电报发给史迪威将军。”寸云生写完电报之后,立刻神色严肃地对着身旁的副官吩咐道,语气里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切,毕竟这件事每耽搁一分钟,就可能多一分变数。

  “是。”副官应了一声,便迅速按照要求去安排发电报的相关事宜了。

  没过多久,这封承载着重要信息的电报就顺利地出现在了史迪威的面前。史迪威接过电报,仔细地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越看越觉得震惊不已,他着实没想到寸云生又给自己带来了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于电报上所提出来的美军入股运河的这一极具吸引力的提议,他心里那叫一个心动,毕竟谁都知道苏伊士运河背后所蕴含的利益那可是无比庞大的。

  这条运河在国际航运、贸易往来以及地缘政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谁要是能够掌控这条运河,那就意味着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布局上占据了极为关键的主导地位,不仅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巨额财富,更有着深远到超乎想象的战略意义,这对于一直渴望扩大影响力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让人难以拒绝的好机会。

  “将军,这应该是一个火坑。”副官压低声音,脸上满是担忧之色,小心翼翼地提醒道。他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件事看似有着巨大的利益诱惑,可背后隐藏的风险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旦涉足其中,很可能会陷入极为棘手的局面,所以才忍不住出言提醒。

  “我知道。”史迪威微微皱了皱眉头,语气沉稳地说道。他又不是毫无见识的人,以他的阅历和对局势的洞察力,自然能一眼就看出这其中潜藏的重重危机,明明白白地知道这就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火坑”。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打算朝着这个“火坑”里跳,其目的昭然若揭,那就是为了获取那令人垂涎的巨大利益。在他看来,与这巨大利益相比,当下这个“火坑”可能带来的危害虽然不可忽视,但终究还是收益更为可观,只要能成功从中获取利益,那冒些风险也是值得的。

  “那您……”副官一脸不解地看着对方,心里实在是想不明白,既然知道是火坑,为何将军还是要执意为之,难道就不怕被这火坑给“烧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吗?他实在是对将军的这个决定有些困惑。

  “苏伊士运河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掌握这条运河,将是我们称霸世界的第一步。”史迪威轻轻叹了一口气,目光中透着一丝决然与渴望,缓缓说道。他心里很清楚副官的顾虑所在,无非就是这条运河目前是在英国人的掌控之下,美国要是妄图将运河的控制权捏在自己手里,那无疑是公然在太岁头上动土,英国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必然会想尽办法进行报复,到时候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恐怕会一触即发。

  “英国人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副官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后,还是把自己心中的担忧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他深知英国的实力和脾性,对于自己的利益那向来是寸土必争,一旦触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必然会掀起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反击,所以他实在是担心美国会因此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出面。”史迪威神色冷静,目光坚定地说道。他心里明白,想要在这场利益争夺中分得一杯羹,坐享其成是不可能的,必须得展现出足够的实力才行,“不拿出一点实力来,别人凭什么将这份利益拱手相让?”他的话语里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硬,在他看来,有风险就去应对,有阻碍就去破除,只要最终能将运河的控制权握在手中,那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现在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错过了,恐怕就没了。”史迪威继续说道,他深知机会往往稍纵即逝,眼前这个能染指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如果因为害怕风险而选择退缩,那以后再想遇到这样的好时机,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想轻易放过这次机会。

第474章 黄昏见证忠诚!

  在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之中,美利坚所秉持的体制,从常规角度来讲,原本是不需要去进行如此精心且带有深远意图的布局的。

  毕竟其自身有着独特的政治、经济运行模式,在国际事务中按部就班发展,也能维持一定的地位与影响力。

  然而,罗斯福却成为了那个打破常规的特殊存在。自战争的硝烟开始弥漫,他便怀揣着一个宏大且极具野心的目标让美利坚能够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为了这个目标,他可谓是煞费苦心,在诸多方面都全力以赴地付诸行动,做出了数不胜数的努力。

  在经济层面,罗斯福积极推动国内工业蓬勃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刺激,使得美国的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各类军工产品、生活物资等如泉涌般产出,不仅有力地保障了本国在战争中的物资供应,还能对外输出,增强了美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

首节上一节589/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