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基本上算是实话,由于职能范围不重迭的缘故,赵老虽然在会上很是力挺了德州和大华公司几次,但你要说他真正给了杨默多少便利,那却是未必。
穆思远却是有些恼怒起来:“你知道什么!什么叫不是你的背景!?”
“你以为只有直接出面给你撑腰才叫背景!?”
“退一万步讲,就算你这么想,别人也是这么想的么!?”
“难道这次的事情,还没让清醒过来!?”
杨默叹了口气:“爸,其实你把这次的事情想的太严重了,说句不好听的话,身上没有多少因果可言的我,有许多种选择;”
“韦家那边的面子,我可以不给;”
“高常那边的面子,我同样可以不给;”
“退一万步讲,我只需要以资金不足为由,向组织上寻求支持,让组织上注资那三个超大型商品批发中心……你猜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
由组织上直接注资?
穆思远一愣,旋即反应了过来。
杨默如今负责运营管理德州地区产业大基金帐户,这是组织垂直管理的资产,因此只要调整一下那三个超大型商品批发中心的项目性质,再在申请报告里强调一下这是驱动德州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组织上立马就能批下来一大笔资金,然后欢天喜地的将这三个市场变成直属资产……组织上同样很缺钱,这种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优质资产,谁会不喜欢?
再然后呢?
杨默的功劳薄上狠狠加了一笔不说,高庆峰和韦家那边连个屁都不会放一个。
身上没什么因果缠绕的杨默本来就是以“孤臣”的形象赤手空拳打拼至今的,在援建灾区的这档口,选择将这三个潜力惊人的超大型商品批发中心主动申请变成组织上的直属资产,无疑更是深化了这一形象。
面对著这么一个做出了无数成绩,心里却依旧只有组织的孤臣,如果你还要给他使绊子,那么组织上就要好好问上一问了……你丫的到底想要干什么?
事实上,估计不用等组织上发话,就有一大群人跳出来以此做文章来狠狠拉踩韦家或者高庆峰了……华夏这么大,可不是只有韦家和高庆峰而已。
被自家女婿一提醒,穆思远这才反应过来,有些复杂地看了自家女婿一眼。
身上没有因果的好处,在面对著这种情况的时候,优势尽显无疑;但同样的,如果不背负一些因果,想要走到今天这个程度,却也是千难万难。
当下又是重重哼了一声:“那你为什么没这么做?而是选择和稀泥的办法,只让省里注资两个商品批发中心,而剩下的一个却是与他人合作……就因为找上门来的人是王一诺?”
见到自家父亲始终不依不饶的,穆丽雅赶紧从自家男人的兜里翻出玉溪烟给两人散了过去:“爸,这还真不是杨默一味看在交情上照顾王叔叔,而是王叔叔那边提出了一个令人难以拒绝的条件,这才使得杨默宁愿和稀泥,也要分出一个超大型商品批发中来与王叔叔那边合作……说白了,就是杨默认为这样安排,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她知道自家父亲的心理结症在哪里,也很担心自家那个性格有些拧巴的男人在不爽之下,直接说出“就是看在王一诺的面子上”这类的言辞,所以率先做出解释。
“哦?”
“连小默都难以拒绝的条件?”
“这倒是有些稀奇了,王一诺都已经不是钻探一公司的总经理了,去的还是统战部那种部门,我倒是有些好奇,他能开出什么样条件来?”
穆思远眼神有些戏谑,饶有兴致地看了自家这个不肖女一眼。
穆丽雅非常贴心地从茶几底下翻出一个烟灰缸来,测了测距离,不偏不倚地放在两人的正中间:“爸,你这话却是说错了,正是因为王叔叔现在在统战部工作,加之他又是上海人的缘故,提出来的条件才能让杨默心动啊!”
穆思远皱了皱眉头:“哦?”
穆丽雅想了想:“其实说是条件也不对,准确的说,是王叔叔提出了一个设想,正是这个设想,吸引到了杨默,这才会宁愿冒著两头不讨好的风险,也要把嘉善的那个超大型商品批发中心分出来跟王叔叔那边合作。”仅仅只是一个设想,甚至都谈不上什么条件?
穆思远更加错愕了。
穆丽雅见状,笑吟吟地接过自家母亲递过来的奶壶和器具,熟稔地给两人冲起奶茶来:“爸,你觉得,以杨默如今的工作性质,到了当下的这个阶段,最缺的是什么……尤其是等到华东灾区第一阶段的援建工作顺利完成后。”
穆思远当然知道不肖女话里的意思:“哼,他缺的东西多了去了,尤其缺行政系统里的上层资源,尤其是赵老工作变动了后……他现在可以拿自己是央企的处级干部这个身份尽可能回避这个问题,但等到华东灾区的城市援建工作初步取得阶段性结果,就算组织上再想保护他,也不可能不给他提级,否则就会落下一个有功不赏的议论。”
说到这里,他冷笑著看向杨默:“嘿嘿~一年提一个级别,小默你够威风的啊……正式参加工作四年,眼看就要就在级别上能追平我这个糟老头子了,估计咱们石油系统里,也就你这么一号人物了吧?”
“根基不稳,必有祸事……眼下你遇到的这情况只是个开始呢,以你现在负责的工作性质,等到被提上厅级,有的你受的!”
“哼,怪就怪你太爱出风头了……百亿援建计划啊!你知道这种规模的动作意味著什么嘛!?”
“这下好了,出状况会有大麻烦,不出状况也会有大麻烦……最多半年,就算组织上再爱惜人才,也不可能再给你留出更多打基础的时间了,我看你到时候怎么办!!”
说到最后,几乎是指著杨默的鼻子开骂了。
自家这个毛脚女婿千不好万不好,但毕竟都是一家人,眼见著杨默根基不稳的情况下马上就要陷入一个更大的漩涡里去,他这几天连睡觉都是皱著眉头的。
穆丽雅见自家父亲胸口起伏的厉害,赶紧站起身来给他顺背:“爸,这个情况,杨默自己也很清楚,所以他才会选择跟王叔叔他们合作嘛!”
说著,穆丽雅一边朝著自家男人使了使眼色,示意这货赶紧帮忙冲一杯奶茶给自家岳父消气,一边轻声解释道:“爸,您还记得前段时间,铜仁地区的考察团造访的事情么?”
穆思远看著笨手笨脚提起奶壶开始冲茶的毛脚女婿,轻轻哼了一声,点了点头:“国内首个官方对口帮扶计划,那么大的事情,我自然知道。”
穆丽雅笑了起来:“那您觉得,这一招妙不妙?”
穆思远想了想,不太情愿地嗯了一声:“还算巧妙……但王一诺当初能撬动这次合作,更多的是倚仗了钻探一公司这么多年来在铜仁地区的援建沉淀,再加上张文顺和一众原本从钻探公司交流过去的干部在其中出力不少;你要是让他自己出面,人家多半是不会卖他这个面子的。”
这段对话听起来没头没尾的,但却一直紧扣主题。
杨默当下最缺的是行政系统里的资源,尤其是具有高度倾向性的高层资源。
按照正常人的理解,大约是跑到一众大佬面前混个脸熟或者拜码头是唯一的选择。
但实际上,高层的资源本质上是一个个单独的小体系,没有金字塔中间和底部的那一块块坚挺的厚砖,顶尖那几块石头也不过就是惊鸿一瞥的风景罢了。
所以,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摆在了大家伙面前,顶端的那几块石头固然能享受著下方砖石夯垒所带来的绮丽风景,但同时也要全力保证身下厚砖们的权益和安全……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想要获取高层资源的支持,除了那些常见的手段之外,还有一条,就是跟他所在的小体系产生力度较大,但又正大光明的因果交集。
而德州与铜仁地区,准确说是德州与铜仁地区以及贵州其余部分市县的这次以对口帮扶为名义的联动,无疑是一次堪称典范的操作跟木桶理论一样,越欠发达的地区,其在组织里的心目中份量越重,这是华夏特殊的国情和文化造就的,放在国外或许情况截然相反,但放在国内恰恰就是如此。
但是穆思远并没有说出口的话是,随著百亿援建计划的展开,不管是德州还是城产基金公司,乃至于大华公司,资金池全都告罄,
上次通过利用刘炯的政策性贷款资金去推动与铜仁地区的产业帮扶合作已经是榨干了最后一丝力气了,别说王一诺当下还有没有能力再撬动一次类似的合作,就算能撬动……杨默这边有这个能力去推动么?
这种事情可不是过家家,光是口嗨就可以。
而一个铜仁地区可以撬动的上层资源对于当下的杨默而言或许已经基本够用,但如果杨默再进一步地话,那显然是不太够的……杨默并不是普通的处级干部,只要他的工作性质不变,又不将他调离自己的基本盘的话,等升到了厅级,那也绝对不可能用普通的厅级干部去衡量他。
穆丽雅听出了父亲语气里的不爽与担心,轻轻笑了起来:“所以,杨默才会冒著两头不讨好的风险跟王叔叔他们合作啊。”
“可别忘了,德州如今固然是资金紧缺,但上海那边可未必如此呢,而且随著开发浦东的工作加速,只要有合适的名义,能通过商业甚至官方途径协调出来的资金只会更多;”
“更重要的是……”
“爸,当下国内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不只有贵州一地呢,你别忘了,西南三省现在面临的经济困境都差不多……所以,不管是王叔叔的上海人身份,还是他那些上海的同学朋友,其实能够帮到杨默的地方,是很多的呢!”
经自家女儿一提醒,穆思远顿时反应了过来:“你是说……滇南?”
但旋即摇了摇头:“我知道上海跟滇南之间的因果很深,也知道如果能跟之前的铜仁一样,与滇南部分地区推动类似的合作,小默未来将不会存在高层资源方面的困扰。”
“但问题是,想法很好,却不具备任何的可操作性……王一诺那帮子人我清楚,你让他们小打小闹没问题,但要想复制跟铜仁地区类似规模的合作,却根本不可能……他们如今的能量根本没到这个程度,否则当初就不会放下个人恩怨,费尽口舌地去说服张文顺去居中牵线了。”
穆丽雅看了隐约有些嗤鼻的杨默一眼,无奈地转过头,小声说到:“爸,我觉著,你是不是有些钻死胡同了?”
“有些时候,调动的资源多与寡,并不全由背景深厚与否决定,以当下国内的情况,只要有合适的切入口和令人信服的计划,小斧头也是能够砍大树的。”
“而杨默能走到今天,从来靠的不是什么家庭背景或者广阔人脉,这一点,我很清楚,王叔叔也很清楚;”
“所以,只要上海那边有资金,有需求,又有最起码的人脉基层和切入机会,其实也就够了!”
“可别忘了,虽然德州和铜仁的合作是国内首个以官方名义进行的对口帮扶,但实际上,真正开创先河的,却是上海对滇南的帮扶计划呢……只不过他们没有亮出官方的名号罢了。”
听懂了自家女儿的意思,穆思远嘴巴忍不住大大O起:“小雅,你的意思是,王一诺提出来的方案是……借鸡生蛋?”
穆丽雅灿然一笑,就连房间都一下子明媚了起来:“没错,就是借鸡生蛋,而且最妙的是……因为一些历史因果,只要能多下蛋,这只老母鸡,一点也不介意自己被利用!”
“这才是王叔叔这个设想最吸引人的地方!”
嗯……
穆思远沉吟了一下。
很明显,这是一个以术操道的计划,不过这却不是他的擅长领域了。
出于某种不忿和担忧,皱了皱眉后,穆思远将目光投在杨默身上:“小默,事关重大,如果你愿意的话……给我仔细说说!”
正在倒茶的杨默闻言,抬头看了看这位老岳父,想了想后,露出一个很谦和的笑容:“好的,爸。”
PS:回来的晚,又遇到周末大堵车,只能先写这么点了。
还有,这一章和下一章是打算用一个标题的,但我觉得某位书友提的建议很对,所以以后除非是大情节,其余的章节都会单独起标题。
哎~
我那可怜的脑细胞……
第614章 何必厚此而薄彼?
第613章 何必厚此而薄彼?
如果你去研究后世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计划,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其它省份基本上都是点对点的帮扶,说白了就是东部的一个相对较发达省份城市对口帮扶西部某省的一个或几个城市,具体对口帮扶城市数量的多少,取决于自身的经济实力;
比如原本历史上,对口帮扶铜仁地区的城市并不是德州,而是苏州;而苏州除了对口帮扶铜仁地区之外,还拉对口帮扶了LZ县(隶属LS)、XA市、HEGS市等近十个城市。
这已经是非常牛叉的存在了……即便苏州的GDP在后世已经超越了杭州,成为江浙地区的N01。
但在其它城市都在玩“点对点”的对口帮扶模式时,却有一个“点对面”的另类存在,
那就是上海。
除了对口帮扶西疆的喀什、克拉玛依,青藏的日喀则、果洛,贵州的遵义以外,上海还以一己之力对口帮扶了整个滇南省13个州市中的74个县,几乎将整个滇南省囊括其中。
但凡你对对口帮扶工作有所了解,你就会知道,如此庞大的对口帮扶规模,已经不是单凭一句“上海是我国GDP排名第一的城市”所能解释清楚的了……况且上海对于滇南的对口帮扶远远早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计划,而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上海经济一哥的位置还没有坐实,彼时的深圳虽然只能称得上小弟弟,然而旁边的汕头、蛇口却都有著挑战这一宝座的资格呢。
所以,“上海宁愿饿著肚子也要全力帮扶滇南,是由于某段众所周知的历史因果”这句话,虽然看起来极有说服力,但实际上信一半就可以了,属于标准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而那个导致上海不遗余力帮扶滇南的“充分必要”条件,其实说起来也不复杂……这是国家出于战略安全的考量。而在2003年以前,华夏的经济实力依旧远远称不上雄厚二字,因此本身经济实力足够,又有著某些历史渊源的上海,便成了履行某些责任义务的首选城市。
什么?
你还不懂?
而许多人并不清楚的是,在一段并不算短的时间里,滇南的特殊性是可以跟上述两个地区相提并论的
………………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上海能不能获得组织上更大力度的支持,在津门、广州、甚至是蛇口和汕头等一众发展迅猛城市的挑战中脱颖而出,彻底坐实华夏经济中心城市这一名头,除了自身的实力要够硬之外,还需要看它能不能在其它地方发挥出足够的作用,能不能真正给国家分忧。”
“虽然摆在台面上来说,等价交换这四个字并如何适合,也不怎么光彩,但是事实就是这么一个事实。”
“而很显然,老山的最后一声枪响结束刚满三年的滇南,便是上海甩开其它竞争对手的最大底牌,也是他们当下唯一具有想像空间的突破口……论及经济增速,津门和广州这两座城市去年的GDP虽然只有上海的一半左右,但却增速惊人,同比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上海;论及政策优惠,汕头和蛇口,甚至是珠海、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各种政策,同样令上海羡慕不已,而且这些经济特区的发展速度远超想像,按照当下的速度发展下去,最多十年,就有挑战上海经济地位的资格。”
粗略地说了一下综合背景后,杨默语气里带著一种平铺直叙的平淡:“所以,滇南需要上海的帮扶,但上海同样也非常需要加强对于滇南的对口帮扶……这是一个大命题,不由本地干部的个人喜好和想法差异为变迁。”
“所以,在有了王一诺那些本地同学和朋友作为最基本的切入点后,哪怕是当下可以撬动的资源只有星火斑点,但只要你能提供一个具有说服力和想像空间的计划,那么在这等价交换这一大命题下,上海地区大概率是不会吝于投入的。”
耸了耸肩,杨默:“所以刚才小雅说的很对,资源背景深厚与否,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相较而言,一个合适的具象切入口,以及一套听上去具有想像空间的实操方案才是重中之重……毕竟不管你喜不喜欢上海这座城市,都必须要承认一点,如今的上海已经算是国内运行和监管机制比较客观透明的地区了,有些东西,你不能拿国企内的那些思维去衡量它。”
听到自家这位毛脚女婿又在隐隐的DISS自己,穆思远脸色一黑:“说的这些东西我基本上都知道,绕了半天,还是没进入正题……我现在就想知道,你们是打算怎么个切入法!”
杨默笑了起来:“爸,国家对于西疆和青藏那边,最重视的群体是哪一些,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那么你说……滇南那边,最重视的是哪些群体呢?”
穆思远有些不爽地看著这货,相识以来,他就对于毛脚女婿这种诱导式的谈话方式深恶痛绝,当下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那自然是傣族了,滇南虽然是华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藏族、彝族、白族等都有分布,其中甚至还有独龙族这种特有的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需要被重视和公正对待,但综合而言,傣族的人口占比最多,居住地也更集中,因此也更需要被额外重视。”
哪怕是到了千禧年初,滇南对于许多北方地区的人而言也依旧是一个神秘的地区,诸如家家养孔雀,房子搭在树上,交通坐大象,大街上面粉摆著卖,每年有两个杀人指标等等,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传言竟然大部分人都深信不疑;
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你说你是滇南那边的人,所有人会下意识地屏气凝神,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身子挪开半寸;甚至就算耐不住好奇前往滇南旅游,一些人也会提前往背包里塞上几条烟,免得到时候一个不小心中招。
该说不说,这些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流言虽然非常操蛋,但与前面那些乍听上去像那么回事的传言相比,最后那两条听上去最胡扯的流言,其实反倒是最真实……最起码,它是以八十年代滇南某些地区的某些真事作为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