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176节

  旁边的人看到王建昆朝那个方位挥手,再结合刚才听到的话,知道那是状元郎的家人了。

  “老哥,你是状元郎他爸吗?”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笑着跟王建昆父亲打招呼。

  “没错,我儿子王建昆,就是在最前头的那位。”

  “那是我哥。”妹妹也喊道。

  “哎呀,不得了,你怎么教出这么好的孩子啊~……”那人听到王父确认的回到,一边恭维一边讨教育儿心得。

  此时跟着车走的人流里不仅有王家人,凤山公社的领导,学生的家人都来了,他们是最兴奋的。

  车队出了学校先到县政府走了一圈,县领导发表了一番讲话,然后再次出发绕着县里的几条主干道走,几乎把大半个县城都走到了。

  一些讲究的人家在车队到的时候也点燃鞭炮,然后燃气香烛,想引一丝文曲星的气息到自家去。

  这场热闹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县领导和学校领导宴请了王建昆他们这些考上清北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加入,足足摆了30多桌,宴会上还发放了县里对他们的奖励,金额是1000元到3000元不等,王建昆是全国状元,拿最多的3千,其他人则依次减少,最后还放了一场焰火,大半个县城都被焰火照亮了。

  原本准备采访的也被拖到了第二天,采访时还真有录像机,大部分问题都有准备,所以采访进行得很顺利,王建昆也在记者眼前表演了过目不忘,超级心算等等天才的标配能力。

  县里的庆祝完成后,王建昆和家人回到生产队,流水席摆了3天,附近生产队的人都纷纷来王家生产队吃席,幸好他们家已经不用为钱发愁,流水席的菜品很扎实,鸡鸭鱼肉都有,还有稀罕的龙虾和螃蟹。

  爷爷已经特意交代不收礼金了,各队愿意来的提前报上名单然后每户可以来2个,小孩可以带3个,这么限制也是没办法,实在没那么大的场地,也没有那么多的碗筷,因为全队人家的碗筷都借来用了。

  来的人虽然没送礼金,但是淳朴的他们还是带了一些地里长的,山里挖的和采的东西,不论多少爷爷都让人记着收下然后回一点糖果让他们带回去。

  王建昆也一直待在队里,一直持续到8月5号才抽出身来。

  答应小舅的事情一直拖着,不过小舅也理解他,让他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了再去缅北。

  “建昆,你这个时候去干嘛,再有20多天就要开学了,咱们去还要好几天,满打满算只有20天空闲了。”

  “妈?我去个10天左右就回,去上学的东西不用准备太多,衣物带着随身换洗的就好,其他的都去BJ买。”

  “好吧,这么远确实不方便,你早点回来。”

  于是在8月6号,王家昆又独自一人离开家,开始往缅北赶去。

第180章 新人类开始派上用场,准备制造隐身飞行器

  王建昆到达广市的时候是8月8号了,大舅开车去了火车站接的他。

  在火车上,王建昆发现往广市方向的人多了很多,大部分是年轻人,以湖南湖北两地的居多,他们都有同一个目的,来广市挣钱回家。

  当然人多了小偷小摸的就特别多,王建昆在火车上遇到的都掩蔽的用超能力制服然后让小偷被乘客或者乘警抓住了,火车行程过半时,小偷群里就在传以前遇到的诡异事件又重新出现了,所以快到广市时,小偷们要么收手不干,要么都在附近几个站下车了。

  坐上大舅的车子后,王建昆发现广市还是在大拆大建,路面有的地段已经加宽铺了水泥,有的正在施工,所以车子的速度时快时慢。

  “大舅,这市政建设一直这么繁忙吗?”

  “是啊建昆,现在这边的经济发展特别快,以前的市政基础设施跟不上这么多人用水用电和出行了,所以一直都在搞建设,目前市中心的道路都加宽了,下水道都修建得很大,管网都铺设完毕,现在正在往外扩,应该等明后年差不多才能修建得差不多吧。”

  “我在火车上看到来这边务工的人很多,现在这边的工厂是不是开得越来越多了啊?”

  “没错,各区各县和各村都有轻工厂子陆续成立,制衣厂制鞋厂特别多,相应的需要的人也特别多,所以你看到一车车的人往广市来,不过春节期间回去的人也多,去年广市车站还闹出大事,因为要回去过年的人特别多,而火车运力又不够,都出动警力去维稳了,不知道今年怎么办。”

  “那咱们这边的工厂用工情况怎么样?”

  “咱们的电子厂现在招人时最低学历都要求是初中了,当然咱们开的工资高,一般是那些普通制衣厂的2,3倍,所以招人还是比较容易的。

  现在电子表厂,彩电分厂,和晶圆制造厂的工人加一起有4千多人了,现在正在建设的个人电脑工厂在陆续招人,如果按照规划招满的话,总的用工人数要突破6千人了。”

  “6千人也不多,不过咱们要做好工人的培训工作,除了正常的工作内容,相应的其他知识也要进行培训,要培养他们一专多能,今后咱们的企业会越办越大,这些老员工如果能力能够提升上去,还是用老工人好。”

  “培训都有在进行的,咱们按照以前国企定级别的方式,对一线员工有技能考核的,按照不同的技能等级发放不同水平的薪酬,所以进了咱们企业的员工都有目标,因为前面的路很清晰,只要自己的技能达到某个标准,或者多掌握一项技能,相应的工资就能提升到那个等级。

  现在咱们企业自己内部的阅览室,公共实验室和微机室天天爆满,厂长已经打报告要求扩建这些为员工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场地了。”

  “这个要尽快批准并扩建,大舅,国企的一些制度虽然培养出了大量懒人,但是这技能培训和考核是一项好的制度,咱们要坚定的推行下去。”

  “明白的,这项制度已经被写入了企业管理章程,所有管理人员都要求熟读熟记,不同等级的管理人员每个月都要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参与相应的学习或者给别人上课,而且每个培训都有相应的考试,成绩会与他们的绩效相关联。”

  在去往大舅家时,大舅把星洲集团几个工厂的情况跟王建昆说了说,这也算是一次不正式的汇报了。

  因为王建昆赶时间,到大舅家就住了一晚上,然后就离开广市易容去往香港了。

  临走前王建昆给大舅说了下过几个月会陆续有一些高级技工前来,让他做好接收准备,这些高级技工都拿香港或者东南亚的证件,因为在那边小舅好搞定档案,而内地的身份非常难取得,虽然这个时候各地档案管理还没统一,要造假还是可以的,可是王建昆没那个时间去做整套的假档案,而且今后也经不起查验。

  因为随着星洲集团的产能逐渐加大,制造出来的产品的技术水平已经隐约触摸到当前几个发达国家的边了,这势必会引来众多的关注,国内肯定也会进行深入调查的,这些高级技工以国外或者香港身份的话,国内就没什么怀疑了,就算怀疑也查证不了什么。

  到了香港后,王建昆发现星洲手机已经很常见了,时不时就可以看到路人拿着它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也有在路边拿着它玩内置的几个游戏的。

  郑天明已经把移动基站在全港岛铺设完毕,相应的手机制造厂也建设完成了,现在5条生产线每个月产出10多万台手机。

  虽然产能比一开始规划的已经扩大了很多,但是还是不够卖,因为人们发现这款手机实在太好用了,造型小巧,只比手掌大一点,重量也只有400克左右,通话功能非常好,声音清晰不失真,不像大哥大那种模拟信号的,声音失真严重还容易串线,还有附赠的短信收发功能和小游戏,这些加一起才,6千港币,只比大哥大贵1千块。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弃用大哥大而用星洲集团的手机了,普通白领也在攒钱买手机,或者是贷款买手机,因为实在是太方便了。

  不过星洲集团的手机在香港大卖,侵犯了美国摩托罗拉和贝尔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利益,因为香港原本的移动市场是摩托罗拉的,固话市场是西门子和贝尔两家的,现在被星洲集团横插一脚占去大半的份额,于是向香港政府施压。

  不过星洲集团母公司是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一些参股公司都是英国公司,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英国政府扛住了,不过就算扛不住也不怕,就在7月份,国内最高领导已经明确如果英国政府不按时归还,中国将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所有措施来确保香港按时回归。

  当时英国政府就已经明白按时归还香港给中国已经是没有可以挣扎的余地的了,所以此时英国在香港的各大公司和利益集团已经在做准备,他们要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尽可能的带走财富,但是也不能一卖了之,所以纷纷开始扶持当地的华人,让银行借钱给他们去收购英资的股份,英资拿走现金,同时通过代理人输送利益回英国。

  所以王建昆和小舅都有多套方案来应对,即便是取消他们的通信牌照也不怕,大不了用新人军团取代掉香港政府的高层,把他们统统用王建昆制造的新人替代掉。

  此前王建昆制造的新人在缅北基地和几大保密企业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了,期间没有人能发现异常,顶多就是这些人不喜欢参与社交活动,一有空就锻炼和学习。

  小舅对这些新人也是非常满意,管理简单,发布任务后会不折不扣的完成,而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这些新人掌握的技能也是越来越熟练,会的也是越来越多,因为他们都是有脑机芯片辅助学习和记忆的,相当于每个人都随身携带了一台超级计算机帮助他们学习工作。

  王建昆在香港待了半天,期间他在屯门的仓库制造了一大批用于扩建各工厂的设备和精密零部件,其中芯片制造厂的第二条5微米级生产线已经在建设厂房了,手机工厂也在建设第二分厂,将要新增10条生产线,将手机的月产能提升到30万台,所以他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设备。

  而光纤制造厂现在的产能也渐渐不够了,因为除了缅甸那边需要,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谈好了多个地区,正在修建移动基站。

  最大的一个新增需求来自波斯,82年底时波斯就已经提出想引进星洲集团的手机了,但是年后他们国内担心通信系统被外国掌握,又搁置下来准备自己研发。

  波斯虽然号称是第十大工业国,可是各种产业都是不齐全的,通信和电子产业更是如此,他们自己能搞定的芯片制程最高也才到20微米级别,用于一般的军工装备倒是还行,因为只要稳定性而不追求性能和体积小的话,用一用还是可以的,比如他们战场的通信就是用的自己的设备。

  但是要发展这种民用为主的移动通信设备,靠他们自己国内的专家和研究机构研究是不行了,所以过了没几个月,他们找到星洲集团,要星洲集团给他们先提供够一个10万人口的城市使用的通信系统。

  郑天明早已收到相关的情报了,知道这是波斯人打算先部署一套进行试用,如果满意的话,今后波斯的通信市场就是星洲集团的了,甚至可以通过波斯打通阿拉伯世界的路子,将通信基站建满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

  为此郑天明亲自带队,去波斯的一个小城负责指挥移动通信市场的修建,不到一个月就修建完成,王建昆早已把波斯语的版本提供给星洲集团了,所以提供给波斯的那批手机是可以用波斯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这人性化的服务让波斯的高层领导非常感动,试用不到一个月就开始下大单了,他们要订购800座移动基站,200万部手机。

  这个大单要在3年内完成,为此波斯方面要支付20亿美金给星洲集团,第一批2亿美金的首付款已经到账了,之后会随着通信系统的陆续建成支付费用。

  波斯下这么大的订单也是因为星洲集团的服务够好,没有其他的政治条款不说,还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自己运行通信系统,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这代表着通信系统完全在他们自己的掌握之中。

  而且星洲集团还提出能够帮他们改造国内的有线电话系统,将同轴电缆改为光纤,这不仅能大大提升有线电话的通信容量,还能加强保密,因为光纤是不可被截取信息的,信息是在光纤内部传播,外界无法截取,不像同轴电缆,用特制的电磁信号转换器就可以监听那几路电话的信息了。

  所以不仅是移动通信设备需求大增,光纤的需求也是翻了十几倍,比原本规划的产能大了很多,因此需要加急扩建光纤制造厂。

  如果波斯这个样板打得好,那么国内的这个市场应该就能打开了,有了这么个大国的大量应用,可以打消国内顾虑,而一旦国内开始打算应用光纤,那么这个市场绝对会被星洲集团占据大头。

  此时国外只有美国公司能够量产通信光纤,他们的售价昂贵,是星洲集团的好几倍,光电转换设备也是非常昂贵,而且可能在应用时会对国内保密,他们扩产也没有星洲集团快,有王建昆的超能力制造设备,扩产只要几个月就可以,而且是能够翻几倍的扩建。

  ……

  在香港忙完后,王建昆驾船出海然后改造成Y-1运输机的模样直飞缅北的基地。

  “建昆,怎么耽搁这么久,我都等你好几天了。”小舅看着拖延了好几天才来的王建昆说道。

  “我也没办法,路上花的时间太多了,还在香港那边制造了一批急用的设备,今后一段时间我可能没空来,所以就趁这次路过一次搞定了。”

  “好吧,先休息一下,我跟你讲下这段时间你制造的那批新人的情况,然后你看怎么办。”

  “好,去医疗中心吧,我正好也观察几个新人的表现。”

  到了基地的医疗中心后,王建昆一边听小舅的讲解,一边观察在医疗中心工作的几个新人。

  因为考虑到了基因污染问题,所以王建昆在制造这些新人时,人为制造了生殖隔离,同时也对新人类的大脑情感去进行了抑制,同时脑机芯片也会监控这些新人的情绪变化,使得他们在看异性时不产生爱意,所以这些新人类表现得就有点冰冷,对工作十分专注,但在处理跟人打交道的事情上就显得有点硬邦邦的了。

  小舅也提到了这一点,工厂里的正常工程师和工人们似乎有点排斥这些新人类,因为他们不合群。

  “建昆,你有什么办法吗?”

  “办法当然有,一个是把新人类集中使用,减少他们与普通人的接触,就算接触也是一些事物上的短暂接触,不要长期共处,另外一个就是我想办法给他们的情感区修改一下,让他们的情商提高一点,不过这类人我不打算制造过多,因为如果过多的话万一不受控制什么的就比较麻烦,因为一个人的情感如果太丰富,那么就会特别抗拒被脑机芯片控制。”

  “那也行,要不你多制造一些,我把这些新人类集中安排,今后一些工厂要么全部用新人类,要么全部用普通人,不让它们一起工作。”

  “倒也没必要这样,把一些危险的,精密度要求高的车间交给它们,管理人员要进行特别培训,然后生活区分开,减少他们的接触,这样就比较好了。”

  “好,那就先这么办,对了建昆,你说咱们正常人能安装那个脑机芯片吗?”

  “应该是可以的,可是不利于保密啊,正常人安装了脑机芯片,如果不接受控制,对外透露了的话咱们就暴露了,但是肯接受控制的应该没有吧,毕竟今后大脑里想什么,脑机芯片基本都能知道并传输到咱们的中心机房的。”

  “我是想着给普通人装上脑机芯片,那他们的能力就能得到很大提升了不是。”

  “暂时还是不要了,而且动这种脑部手术的人太少,成功的概率还不确定,不过倒是可以先做准备,你找一批死刑犯,然后我制造一批医疗型新人,让他们先练习进行脑机芯片植入手术,等到成功率接近100%了,咱们再考虑给愿意接受的人。”

  “这倒是好办法,其他事情就不麻烦你了,你休息好了就开始制造新人吧,我去忙了。”

  小舅离开后,王建昆好好休息了一晚上,把精神养好,然后在地下基地开始一批批的制造新人。

  其中将要被派往国内的新人都是情感抑制型的,保险起见,在信号中转部位还集成了一枚毒药,万一不可控,脑机芯片会让毒药释放,同时也会自毁。

  在缅北和其他地方使用的工程师类,研究助理类,教师类,医疗类的新人,王建昆放开了一部分情感抑制,让他们在跟普通人打交道时能够以一般的态度对待,当然生殖隔离措施还是做了的,就是发生了关系也不能产生后代。

  前前后后花了3天时间,王建昆制造了300多名新人类,男女各半,制造完成后,由小舅亲自带队把他们送到相应的接收人员手里。

  而他也为基地的飞行器研究所制造了一批新人类,他们将辅助王建昆进行隐身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制。

  智子已经结合王建昆提出的需求,比如雷达和光学隐形,高超音速,全球通等,设计出了多款不同造型的飞行器,就等着王建昆制造实物然后进行测试了。

第181章 超燃冲压发动机测试成功,隐身性待检测

  1983年8月12号,在缅北基地,天空湛蓝如宝石,万里无云,澄澈得没有一丝云彩的踪迹。微风轻柔地拂过,仿佛一双温柔的手,悄然带走了暑热,带来丝丝凉爽。

  飞行器研究所的机库大门,在电机的驱动下缓缓向两侧打开,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仿佛是在宣告一个重要时刻的来临。随着大门的完全敞开,第一架隐身飞行器展现在众人眼前。它那流畅的线条,充满科技感的造型,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一名新人类,身着特制的飞行服,眼神坚定而自信,步伐沉稳地走向飞行器。他敏捷地登上飞行器,熟练地进入驾驶舱,系好安全带,戴上头盔。随后,在众人紧张而期待的目光中,他轻轻推动操纵杆,飞行器的引擎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缓缓地从机库中驶出。

  随着飞行器的前进,它底部的轮子在平坦的地面上平稳地滚动着,带起一阵轻微的尘土飞扬。新人类专注地操纵着飞行器,不断调整着速度和方向,确保它能够安全、平稳地驶向预定的地点。在微风的吹拂下,飞行器的身影渐行渐远,仿佛是一只即将展翅翱翔于蓝天的雄鹰,充满了力量与希望,即将开启一段令人瞩目的飞行之旅。

  这第一架隐身飞行器主要是用于测试超燃冲压发动机,所以王建昆制造时采用了3发动机结构,两发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机尾两侧,中间是超燃冲压发动机。

  因为目前来说,在大气层内飞行的载入飞行器或者中型飞行器,要想达到2马赫以上的巡航速度,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是最合适的,其他的发动机比如火箭发动机只适合一次性使用,而且比冲太低不适合王建昆的需求。

  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原理主要是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空气压缩,进入的空气在飞行器的向前运动下被压缩。与传统喷气发动机依赖压缩机和涡轮等旋转部件不同,超燃冲压发动机采用更高效、更精简的设计,省去了这些运动部件,利用飞行器现有的高速气流来压缩进入的空气。而产生燃烧所需的增压过程取决于飞行器在循环开始时的高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要在两侧配备两台传统的喷气发动机的原因了,这是为了让飞行器达到能够启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初始速度。

  第二步就是燃料混合与燃烧,经过压缩的空气与燃料混合,然后在超音速条件下点燃。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由于是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燃料被瞬间蒸发,形成大量的可燃气体,进而引发超声速燃烧。超声速燃烧是指在燃烧室中的燃气超过声速,燃烧速度极快,从而实现更高的推进力。

  第三步就是产生推力了,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嘴排出,产生巨大的推力。发动机设计使用一个产生推力的喷嘴、一个为超音速气流设计的燃烧室和一个流线型进气口。超燃冲压发动机在整个发动机循环期间持续产生超音速气流,这种设计消除了对亚音速扩散的要求,而亚音速扩散对于传统冲压喷气发动机的有效燃烧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消除将气流减速至亚音速水平(这是传统冲压喷气发动机的一个根本限制),超燃冲压发动机能够在极高速度下以最高效率运行。

  这款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技术难点就在如何确保极端恶劣条件下使发动机保持持续燃烧,另外的热量管理和材料耐久性方面也是有很多难点。

  目前王建昆对NS方程的研究已经有所突破,结合智子的量子运算能力,设计的这款超燃冲压发动机在模拟状态下已经能稳定的工作2小时了,现在就需要让人把它带到高空去进行实际测试。

  “各小组注意,6号飞行器即将起飞,按照预定方案执行。”王建昆在通过耳边的送话器发布着命令。

  “雷达跟踪小组收到。”

  “光学跟踪小组收到。”

  “热成像跟踪小组收到。”

  “搜救小组收到。”

首节上一节176/2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