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王建昆早早起床晨跑,绕着未名湖跑了3圈然后去食堂吃了早餐,回宿舍换了衣服后再慢悠悠的走到昨晚约好的学校南门口。
“建昆,你才来,等你好久了。”张教授一看到他,赶紧喊他快走。
“啊?不是约好了8点半吗?现在才8点20,我没迟到啊。”王建昆没想到这些人这么着急。
“快别说了,先带我们去那星耀集团的展销点吧,他们都等不及了,8点没到就把我喊过来等着了。”
“额,去早了没开门的,现在早上天气这么冷了,他们不会那么早开门的。”
“那8点半总要开了吧,咱们走去刚刚好,早上人少,我们可以不受打扰,到时候你得好好演示一下。”
“行,星耀集团的计算机用的系统都是中文的,一些软件也大部分用了中文,所以比较好理解,用起来也会比较顺手,符合咱们的习惯,不像美国的那些计算机公司,英语不好的人都用不来。”
“哦,中文系统和中文编写的软件?这又是一个好消息,先不说这么多,到了那再好好讲解,他们都在外面等好久了,可别冻感冒了。”
“王同学,你在和老张嘀嘀咕咕什么呢,赶紧带路吧!”一个脾气比较急的老专家看王建昆和张教授站着没动在那低声交谈,出言催促道。
“是啊,校门口风挺大了,既然来了就赶紧带我们去开开眼界,这1千万次每秒运算速度的计算机我可第一次见。”
另外几个专家也纷纷开始催促。
于是王建昆止住话题,带着张教授以及好几个老专家往建在中关村大街上的星耀集团电脑展销店走去。
第191章 工作站和个人电脑进入各大学及科研机构
到了星耀集团的电脑展销店后,王建昆把身后跟着的众人介绍给了辛智轩这个总经理。
“辛总,这位是我们系主任张教授,其他几位都是这附近几个研究所的专家,他们都想看看星耀集团最新款的工作站,你看方便打开给我们演示一下不?”
“方便,太方便了,各位专家你们好,我是星耀集团子公司星耀电子派驻BJ的总经理,听建昆说你们想看看工作站是吗。”
众人一开始对这二层小楼的电脑展销店没太在意,因为远处看非常普通,跟周边的房子差不多,就是门楼前挂上了一个醒目的招牌“星耀电脑”,待走近后觉得这地方挺好的,面向街道的一面用了大块的玻璃,上面张贴着星耀电脑和工作站的宣传海报。
走进去后,这些专家们不由得停下脚步,因为装修得太科幻了,地面是光滑如镜的大理石,柜台是大块的透明玻璃,里面用防静电透明托盘放着各种各样的电子元件,射灯将这些电子元件的金属引脚照的发亮,另外还有好几台大半个高的乳白色柜子以及上面摆放着的大尺寸显示器。
“没错,辛经理,听王建昆同学说你这里的工作站性能非常出色,计算速度能达到去1千万次每秒,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演示一下,再详细的介绍介绍。”张教授作为王建昆的系主任,出来接过话头。
“没问题,我先大致讲解一下,这里有宣传册,一人一本请拿好,我边说你们边看边听,待会我再让技术员来给你们演示一下。”辛智轩从一旁的架子上拿来宣传册,分发给进来的众人,然后开始讲解。
“星耀集团最新一代的工作站叫做U8,里面用到了8枚5微米制程的CPU,每单枚CPU的运算速度150万次每秒,跟最新款的个人电脑是一样的CPU,但是在进行高速计算时可以选择进行短时超频,这8枚CPU组合后能进行大数据的并行运算,峰值速度能达到1千万次每秒,除了运算速度快,还可选装不同容量的内存和硬盘,按照不同的需求,内存可以扩展至512M,硬盘可选择1G到5G不等的容量,这两部分的容量不同,售价也会不一样。”
众人一边看宣传册一边听着辛智轩在那讲解,当听到内存和硬盘容量可以扩展到那么大,好几个懂这方面知识的专家不由得抬起头看向辛经理,因为此时计算机的存储单元非常的昂贵,而且容量越大体积就越大,比如今年NEC制造的2.7G硬盘,尺寸是14寸,一个脸盆大小的大圆饼,内存颗粒的容量更是非常小,今年三星公司才刚发布64KB的DRAM内存颗粒,价格更是昂贵,一颗64KB的内存颗粒据说要10美金,换算一下1M的内存条大概要180美金了,刚才辛经理说能扩展到512M的内存,不知道是不是跟三星公司的一样昂贵,如果是的话这工作站是用不起的吗,光512M的内存就要10多万美金了。
“辛经理,麻烦给我们讲下价格吧,这性能我们大致是知道了,就是不知道价格如何。”
“好的,咱们这工作站有基本配置,10M内存搭配500M硬盘的版本是10万人民币,另外内存每增加1M就加200元,硬盘每增加100M增加1千元。”
众人听到这个报价,脸色露出了一丝喜色,这个价格比他们原本预估的低太多了,他们打听到有单位买过IBM的XT系列小型机,性能比这C8工作站差一大截,峰值速度据了解才500多万次,配备了1M内存和10M硬盘,价格却要20万美金。
现在众人听到星耀集团这种基础配置的工作站只要10万人民币,那买下的声音就在耳边不断回响,而且扩展内存和硬盘的价格也在接受范围内,如果经费足够,配上512M的内存和5G的硬盘也才56万元,比IBM的XT系列还便宜一点,因为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都接近3了。
不过还没有看过实机演示,众人按耐住心情,催促辛经理赶紧给他们演示一下。
两名新人类技术员早已准备好了,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两台演示位置的工作站,开机画面闪过众多的星系,最后一个银白色的闪电标志在屏幕上亮了3秒,然后出现了蓝天白云和青草地,因为是演示用机,系统早已安装好,另外也安装了好几款程序,比如3维CAD制图软件,数学建模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等。
专家们分成两队,站在两名技术员后面观看他们操作,首先把系统介绍了一下,并调出工作站的配置信息,专家们看的很清楚,里面的CPU数量,性能,内存和硬盘容量等等信息都有。
有一名专家还要去打开机柜看,那技术员看向辛经理。
“既然是王顾问带来的老师和专家要看,那就打开给他们讲解一下吧。”辛经理得到王建昆的示意后,赶紧让那技术员打开其中的一台未开机的工作站的后机盖给专家们看。
那技术员得到辛经理的同意后,用简易工具卸下机盖的固定装置,此时最新款工作站机盖被缓缓打开,展露出里面整齐有序的内部结构。一位技术员戴着防静电白手套,小心地将手伸入其中,轻轻地取出了里面的主板。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技术员开始给专家们讲解。他指着主板上一块小巧而精致的芯片,说道:“各位专家,这就是星耀集团最新款的 CPU,它可是整个工作站的大脑,承担着繁重的计算任务,这板子上有8枚,都是一模一样的,它们可以协同工作,处理大型数据和复杂计算。”接着,他又指向旁边排列整齐的内存条,“这些就是内存,它们为数据的暂时存储和快速读取提供了保障。”然后,技术员指向一个有着金属外壳的部件,“这是硬盘,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数据。”
再看那主板,它的线路布局如同精密的城市交通网络,错综复杂却又井然有序。上面的电子元件紧密排列,闪烁着神秘的光泽,仿佛是无数高科技的精灵在沉睡。每一条线路都纤细而精准,连接着各个关键部件,彰显着高超的制造工艺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在灯光的照耀下,主板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高科技气息,让人不禁对其蕴含的强大性能充满了期待和赞叹。仿佛这不仅仅是一块主板,而是一件凝聚了无数智慧和心血的科技艺术品,它即将在未来的科技领域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几个占后排的专家不由得踮起脚来看前面展示的主板,他们虽然用过好几种计算机,国内企业生产的几种甚至也打开看过,两厢对比,这星耀集团出品的工作站的内部做工那是相当精密,主板上的焊点整齐有序,在灯光下像小灯珠一样反射着白光,想必这些焊锡都跟国内的配方不一样,不然也不会这么闪亮。
那技术员看后面人看不清楚,往后走了几步,把主板换了好几个方向向众人展示,等他们都看清楚后才拿回去安装好,因为用了模块化设计,所以插上几个防呆接线头,拧紧几颗螺丝就把主板安装上去了。
辛经理看众人对硬件也这么感兴趣,于是让另外一位技术员取来了一枚CPU,几根内存条还有1个500M的硬盘递给众人看。
专家们拿着防静电透明塑料壳装着的这三款计算机内最重要的零件,仔细的端详起来,只见那CPU2平方厘米大小,引脚密密麻麻,闪着金色的光芒,应该是采用的黄金或者是镀金引脚。
那内存条大约15厘米长度,小巧的身躯不过3厘米宽,而厚度只有普通的纸卡的一半。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抗氧化层,隐约可见下面的电路板和微小的电子元件。
线路错综复杂,如同迷宫一般在灰色的PCB板上蔓延开来,每一条细线都承载着数据的流通。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线路并非单一颜色,而是由深浅不一的灰、黑交织而成,仿佛是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金色的接触点在灯光下微微反光,那是内存条与主板沟通的桥梁,是数据传输的接口。
而最大的那个零件硬盘,这个在数字时代中扮演着守护者角色的沉默伙伴,其外观并不张扬,却蕴含着庞杂的信息宇宙。它的外壳是由工程塑料精心打造,带有金属的冷冽色泽,方方正正,线条流畅,透出一股简约而不失坚固的现代感。表面经过磨砂处理,避免了过多的光泽反射,显得内敛而沉稳。
正面居中的品牌logo被精细地镌刻或压印而成,仿佛是这数据世界中的一个徽章,默默证明着身份。周围是几排细小的指示灯,它们在工作时会闪烁着幽蓝或淡绿色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指引航向的星点。轻触这些小灯,可以感受到硬盘内部微处理器的脉动,那是数据流动的节奏。
侧边则是接口和按钮,简朴无华,却肩负着重启或连接的重任。接口处,金色的触片隐约可见,它们与外界的连接线紧密相扣,就像是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桥梁。而当硬盘工作时,轻微的震动感伴随着低沉的嗡嗡声,仿佛是在诉说着它背后那庞大数据的秘密。
看着这些做工如此精妙的零件,一众专家对这款工作站的渴望那是达到了临界点,在交还了手中的零件后,他们催促两名技术员赶紧给他们演示一下用工作站如何使用的。
只见其中一名技术员轻点数学建模软件的图标,界面瞬间就进入了另外一个窗口,中间是一个有底纹的方框,那是用来输出技术结果或者展示函数图形的,下方是输入命令的地方。
那技术员先演示了好几种高等数学公式的应用,接着应几个专家的要求,把他们提供的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输入进去,在敲下回车键的瞬间,技术结果就出来了,而且还能生产可视化的图形,那专家看着计算机这么快就算出来了结果,不由发出惊叹声。
“这也太快了吧,我办公室里那几个研究员可是足足算了大半天啊,这计算机的能力确实非同凡响。”
“是啊,就这么敲入一些字符和文字,就可以这么快算出来结果,效率太高了,有这计算机的帮助,我那研究项目进度不得缩短一大半啊,而且看着也不是很难用,那文字都是中文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另外一个专家也说道。
接下来那技术员又用准备好的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操作,把一众专家都震住了,这计算机搭配着软件,非常适合工程领域使用。
另外一位技术员打开了CAD制图软件,用键盘熟练的敲入命令,没多久一个自行车的总图就出来了,而且在鼠标的操作下还能展示从不同方位看过去的效果,然后又不断的敲击命令,那自行车的零件图也一一显示出来,身后观看的几名专家差点惊掉下巴,这画图速度也太快了,用起来也太方便了。
这软件相比现在的手工绘图来说,不仅方便快捷,准确性还特别高,修改也特别方便,另外保存也很方便,看了下容量,这一套自行车的零部件图纸和整车图纸加一起也才200多KB。
在演示完工作站以及配套的软件后,一众专家又来到了那安放了60台个人电脑的房间,辛经理让技术员给每个专家都开了一台,然后在前方演示了一遍如何操作,里面安装的软件如何打开等等,接着就让他们自己摸索使用,让他们感受一下星耀电脑的魅力。
因为采用了中文图形操作系统,各软件都有演示动画,所以那些专家们很快就掌握了如何使用,这个人电脑里也有那几款软件,不过因为电脑的性能相比工作站差很多,所以软件的一些功能被禁用了,有些功能用起来没有工作站上那么顺滑,比如计算复杂数学问题时,结果就不能秒出了,一般都要等好几秒,有些甚至卡死不动需要重启。
虽然性能相比工作站差很多,但是专家们在对比了下个人电脑1万元1台的价格后,觉得这电脑也可以买一些,可以给普通研究员使用,平时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以及一些小型图纸制作可以用这种个人电脑,不需要去占用工作站的宝贵机时。
“辛经理,我们回去后就打报告申请经费来购买,不知道你库存够不够,我们这么多研究所一起买,数量可不少。”
“放心吧,库存足够,另外我们的工厂设置在广市,送货到BJ也只需要3到5天,所以不用担心库存的问题。”
“那就好,对了你们展示的那些零部件是不是也可以买啊?”
“都可以买的,不过价格会根据数量不同而调整,买得越多越便宜,待会我拿一个价格表给你们看看,上面有零售价和批发价的。
另外为了感谢你们对星耀工作站和星耀电脑的信任,今天你们可以各带走一台个人电脑回去,待会麻烦登记下信息,就可以从外面仓库领取一台个人电脑走,我们可以派人帮忙送货并安装好。”辛经理最后决定为了订单尽快敲定,给这第一批客户代表们一些优惠。
“辛经理你太够意思了,这一送就是10多万啦,你们星耀集团还真是财大气粗哈。”
“辛经理你有这权力送这么多吗?可别我们拿走后又让我们还回来,那就丢面了。”
“放心吧各位,这个权限我还是有的,你们带回去后还请帮忙宣传一下,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还请及时跟我们反馈,我们的技术员会在接到电话后1天内赶去处理的。”
“好,我们一定会帮忙宣传,得了这么大的好处,费点口舌之力还是没问题的,辛经理,那我们现在可以领那个人电脑了吗,我们工作也忙,出来也小半天了,要赶紧回去了。”
“这就去领,麻烦到会客室来写下单位信息和个人信息,我们做个赠送凭证,一方面给公司报备,另一方面我们也好进行定期回访。登记完了咱们就可以领到个人电脑了。”
一众专家包括张教授排队到会客室去登记信息,完了就在前台领取到了纸箱包装的个人电脑,技术员把每个纸箱都打开,让众人清点了下里面的零部件和查看了下完整度,接着又重新放进去封好箱子。
门口也有6辆三轮车在等着了,辛经理刚才就打电话给运输服务社打去了电话,让他们派稳重的人前来帮忙拉货。
专家们在电脑放上车后也跟着上了三轮车,王建昆则跟着张教授一起上车,让拉车师傅把他们俩以及一台个人电脑送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去。
随着这10几台电脑送出,以及辛智轩前几天联系好的几家大学以及研究所收到赞助的电脑,星耀电子出品的工作站以及个人电脑终于打开了局面,个人电脑的订单从一开始的20多台每天持续走高,最后稳定在100台左右每天,BJ的大学和各研究所,银行,邮政等国企,各政府机关纷纷前来购买。
工作站因为使用范围较窄,高配置的价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贵的,所以前半个月只拿到20多台的订单,不过随着使用单位的好评不断,出成果的速度惊诧一众同行,一问得知都有星耀电子的工作站为科研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于是纷纷开始打报告申请购买,然后一台台工作站的订单开始飘向星耀电子BJ展销店。
第192章 超级计算机设计完成
“部长,好消息,气象局需要的超级计算机有眉目了。”电子工业部部长办公室里,负责超级计算机项目的刘处长向电子工业部的李部长汇报刚收到的消息。
“哦,是哪个地方先研制成功的?长沙还是合肥?”李部长问道。
“额,都不是,是清华的信息与电子科学系。”
“嗯?清华的信息与电子科学系,他们有这个能力?BJ这边可没有生产芯片的能力啊!”部长疑惑道。
“部长,芯片和一些电子元件是一家叫做星耀集团的香港公司提供的,然后清华的信息与电子科学系跟那个星耀公司合作,由他们出材料,清华大学出人,一起组装超级计算机,目前得到的消息是已经完成设计工作,等CPU和其他元件到齐后就可以组装了。”
“香港那地方也能生产芯片了?不是只有美国和欧洲有这个能力吗?这星耀公司不会就一个皮包公司,其实那些芯片和电子元件都是从欧美买来再转卖进来的吧?”电子工业部的部长显然对已经能生产10微米级芯片的星耀电子不了解,所以脑海中只知道高性能芯片只有欧美两地能生产出来。
“部长,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而且也拿到了一份关于星耀公司的简报,这星耀集团在香港还真的有一个高科技芯片制造厂,目前已经能量产5微米级CPU,内存,闪存等一系列芯片,他们在广市也有一个次一级的工厂,主要生产10微米级的芯片和一些半导体元件,用在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产品上。”
刘处长赶紧把他这几天打听到的消息以及情报单位发来的关于星耀集团的一些情况介绍汇报给部长听。
“这星耀集团发展也太快了吧,短短3年不到就发展成这个规模了,而且在半导体方面的技术跟美国都相差不大了,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情况。”
“额,部长,这我就不清楚了,情报部门给的简报里没说这方面的信息,我暂时也打听不到咱们在香港那边可没有什么渠道了解,不过他们的产品部里的专家都检测过了,跟他们宣传的一样没有造假,而且价格相比欧美的产品来说低太多,不仅可以用人民币购买,还不限制数量,不像咱们买点美国最先进的芯片都这啊那啊的限制。”刘处长说道。
“既然部里的专家都检测过,那我就放心了,不过这清华大学设计超级计算机怎么这么快,星耀公司不是刚在BJ销售没多久吗?”
“部长,这我倒是了解一点情况,不过嘴上说不够直观,要不咱们一起到他们那看看吧!”
“小刘你还给我打哑谜呢,你出去跟秘书商量下看什么时间有空去,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魔法让清华的研发效率这么高了。”李部长说道。
“好的部长,我这就去。”刘处长说完带上材料退出了李部长的办公室,去找部长秘书商量出行时间了。
镜头回到清华大学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的新机房,里面摆了20台星耀集团的个人电脑以及2台工作站。
这些都是由星耀集团赞助的,作为研发超级计算机的前期投入,还有一名植入了脑机芯片的南解阵研究员也在里面,他的脑机芯片被王建昆导入了不少超级计算机的知识,在研究时会进行一些提醒和帮助。
而机房内坐着的20多名身穿白大褂,头顶蓝色防尘帽,脚上穿着鞋套的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唯一的本科生郎骏建就是清华大学的人力投入了。
他们在半个月前被导师派到这个机房,然后除了吃饭上厕所,他们几乎都不出这间房间,因为不想错过这宝贵的研究机会。
目前信息与电子科学系总共只有40多名研究生以及6名博士生,原本系里是打算让所有研究生都参与进来的,但是因为工位有限,所以为了这个机会,这些研究所还进行了一番测试,考题就是星耀电子出的硬件介绍和软件介绍里的内容。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中文系统,但是这些人都是万里挑一考进清华,然后又经过层层选拔上的研究生,所以在资料下发半天后,有一大半的人都答对全部的测试题,最后不得不进行了抽签选拔,没抽到的只能遗憾的等下次机会了。
郎骏建作为CAD软件的开发者,所以被星耀集团介绍进来,原本他是不可能有这个机会的。
超级计算机的研发主要还在电路设计上,为了加快研发速度,用电脑制图然后发给广市和香港的公司制造电路板和相应的零部件就非常有必要了,如果用手工制图那就太慢了。
所以郎骏建在前期还当了一阵子这些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老师,给他们讲解CAD软件的用法以及一些使用技巧,当然在后期他也不是没事干,因为他对星耀电子的新款CPU是有一些研究的,在恶补了一番超级计算机的知识后,在研发上也没有拖后腿,在检测环节出力非常大,帮团队找到了好几个重大的问题,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办法。
清华大学的信息与电子科学系在早几年就有研发超级计算机的想法了,只是当时国内能够生产出来的芯片以及相关硬件的产能非常有限,他们申请的材料大部分都没能批准,所以虽有想法但是没有实物供他们研究。
现在有星耀公司出硬件,那他们当然要全力以赴,虽然现在这个项目没有得到部里的批准,但是系里还是决定先试试看,虽然用星耀公司的硬件研发出来的超级计算机可能销售不出去,但是一些非保密单位还是有这个需求的,这第一和第二台已经被气象部门和水利部门预定了,价格就以元件的成本价上加50%的研发经费,到时候清华大学能落下赞助的这20台电脑已经2台工作站,另外还能获得5%是利润分成。
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对超级计算机的需求已经喊了好久了,气象预报需要大量的运算,水利工程设计也需要大量的运算,这两大部门对超级计算机的需求非常迫切,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水电站建设工程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急需高性能超级计算机的辅助计算和模拟。
现在这两个部门用的是国内自研的千万次计算机,计算速度已经跟不上需求了,而且每次开机都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出问题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了,所以早已等不及的他们在听说星耀集团有千万次运算能力的工作站卖,早就申请购买了一台回去试用了。
虽然因为系统问题不能兼容,但是这两个部门的科研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硬是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中文编程方法,自己编写了相关的计算程序出来。
在试用后,都被这款工作站的稳定性折服,因为开机后不用关机,只要不出现数据卡死,几乎能持续工作下去,而且功率相比于国内产的千万次计算机,那是低了一个数量级了。
不过虽然稳定性达到了,使用成本也大大降低,但是这两个部门还是觉得不够快,如果有亿次机超级计算机卖就好了,所以他们把去找辛经理询问星耀集团是否有亿次机超级计算机卖。
辛经理脑中有这方面的预案,回复他们让他们试着自己搭建超级计算机,星耀集团可以提供相应的硬件支持,比如CPU,内存,高速缓冲存储器,还能根据设计帮忙制造主板,,散热系统,机柜以及一些国内买不到的元件。
那两个部门当然没有那个能力设计超级计算机,于是辛智轩按照预定方案去找了清华大学的信息与电子科学系,发起了这个超级计算机的联合研究计划。
信息与电子科学系对这个从天而降的馅饼那是非常郑重,抽调精兵强将来进行研发,因为错过这个机会,那靠自己去筹集经费采购硬件进行研发那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长沙那边的国防科大是有国防需求,合肥那边的中科大是有院里的直接支持,所以他们能抢到国内产能不多的芯片和一些尖端电子元件,据了解长沙那边已经完成了超级计算机的组装,即将开机测试了。
系里一边着手进行人员选拔,一边跟学校里打申请,虽然这次研发不需要经费,只要出人就行,但是超级计算机这么高科技的研究工作不跟学校汇报是说不过去的,学校收到消息后那也是非常重视,特批了两间大房间作为超级计算机的研究场地,还帮忙解决电力问题和水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