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78节

  方明澈把吴明举送进安检,再去停车场。玲子一家已经在等着他了。

  他笑道:“走吧。”

  这回就可以都坐前边了。后面的小板凳在刹车的时候会有些碰撞的动静,估计之前坐里头没个可以抓握的地方也不太方便。

  等他们回到小偏院,玲子一家四口道谢回家。

  林嫣抱着睡醒的畅畅在树下候着,“看,爸爸回来咯”

  方明澈蹲到小儿子面前,伸手碰碰他。可喜已经开眠了,并不抗拒被爸爸抱。

  “妈和颜颜出去了么?”

  “颜颜去转糖人,妈跟着去了。说是要看着她,省得吃多了糖败口味,正餐吃不下去。”

  林嫣如今出了月子,林母就轻松多了。不过,林嫣要哺乳,还是没和大家伙一起吃饭。依然是林母给她在家开小灶。

  林嫣的精气神还是没有完全恢复,所以她妈会多留一段时间。

  如今韩梅也上班去了,林父和林怿只能在厂里吃食堂。林母不太放心,估计再过十天半月的也就回去了。

  林嫣不用坐班、不用上学,自己一个人看孩子。在这会儿已经是很宽松的人手安排了。

  方明澈点头,“嗯,这周六晚上带爸妈还有林怿、韩梅去吃西餐吧。你问问他们是想去老莫,还是别处?价格差不多的。”

  丈母娘这回确实帮了挺大忙。不然他根本腾不出手做那么多事。

  林嫣道:“那估计是想去老莫,老莫在首都人心头是有特殊地位的。”

  “行,那就去老莫。把咱爸的思想工作做通啊!”

  他可不想花了钱还被念叨,又或者缺一个人。不过还好,比起老周有钱还抠搜,甚至要女儿上交80%工资的做派,他老丈人那种节约是正常的。

  “那钱全还,是你的意思还是老周的意思啊?”

  方明澈道:“我的意思,我可不想背锅。省得回头老周说他们家过得辛苦是因为把钱借给旅行社了。”

  林嫣点头,是这个道理。而且,他们的负债也确实应该降一点才好。

  如今账上的钱主要就是要攒着再买两辆商务车,同时还要准备邱音年底去伦敦需要的费用。

  私人账务方面,这个月底又还了古大爷一千。如今还欠着他两千!

  旅行社的话,现在就欠崔老板五千、银行三万。

  “年底把崔老板的五千也还了?”

  方明澈点头,“还了,以后就只欠银行的钱。”

  借私人的,除了要给高利息,还要欠人情。是在没法贷款的时候,不得已的选择。以后渐渐有了积累,就不至于了。

  林嫣道:“两个废品站,一辆皮卡就够。那以后这个钱都存起来?”

  方明澈道:“先存着吧。”

  如今能买的房子有限。团结湖小区的房子,他不是很看得上。比那更远了就更不用说了。那就先存着!

  废品站过几年随着工业发展,废品增多会有一个大发展。但1980年,舍得丢废品的也就华侨公寓的人。看账本,每月单是华侨公寓那边的废品,就占了两个店的两成半。

  不买车的话,那两个废品站的钱基本都能存起来。按现在的收益,一年能攒七万!这个钱如果能攒下来,明年应该就不缺钱了。

  方明澈很乐观的这么说,谁知道林嫣居然对他这句话嗤之以鼻。

  “得了吧,回头估计都要填到旅行社去。你都‘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了。还不知道已经谋到哪一步了!”

  门口想起鼓掌声,王德显站在那里道:“没错、没错,他每回给我画大饼说要分红,我也是这个反应。”

  还不缺钱了!分明是会越来越缺。国外的东京、伦敦、纽约等大城市都要设点,国内四大文明古都肯定都要开分社。前几年哪能有闲钱啊?

  方明澈被自己老婆和合伙人一起吐槽,淡定道:“过年一定分一次红!事实胜于雄辩。”

  王德显过来,低头看了看方明澈抱着的方畅。

  “这小子变化真大!”

  他其实挺稀罕小朋友的,毕竟他都26岁了。可是,杨梅还不想生,说是等满了28岁再说。这会儿也只能看着别人的儿子眼馋了。

  方明澈道:“回头文化部那边你跟进一下。”

  他估着吴明举十天左右怎么都能打开局面了。在付出就有回报的前提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强的!

  方明澈对于把非遗产品卖到国外,指望挺高的。老宋编的竹龙,他们作为纪念品送给游客,十分受欢迎。还给老宋的带来了不少生意。他的竹编十二生肖销量都有了一个明显的突破。还有手工合作社其他人,也跟着沾光。

  这回可没人背地里说方明澈记仇了。至于他从中赚的差价,也没人再敢叨叨。不然直接不帮你卖,就亏大了。

  就这个捎带手的生意,上个月旅行社都赚了一千多。如今千里迢迢送到人家跟前,这可太费心了。何况还要给文化部上缴10%的利润,肯定要多赚点才行!

  方明澈估着,前期没准就卖非遗产品,就可能把在日本的花销支撑下来。

  王德显点头,“好!”

  去吃西餐的事,林父还是被说动了。就是那句话,莫斯科西餐厅在首都人心头是有不一样的地位的。

  周六晚上,方明澈开车接上他和林怿、韩梅,然后一大家子直奔了老莫。

  就连方畅小朋友都去了,就躺在婴儿车里。

  去的时候他肯定是被抱着的,到了才放进婴儿车。位置不够,林怿和韩梅是坐的后头车厢。

  进去之后,林怿眼睛都在发亮。这里头的摆设是按照俄式宫廷来的,华丽得很。他从小就听说过这里,但从前能来的都是高干子弟。这里的消费门槛太高了!坐下的时候忍不住摸了摸座椅,真漂亮!

  韩梅道:“怎么样,像姐夫这样花钱很舒坦吧?”

  “你这不废话么。”

  韩梅看着生活上想过好日子,但工作上还是得过且过的林怿有点无语。算了,好好享受今晚的西餐。这可是靠自己吃不起的!

  林母拿起刀看了看,小声道:“这都能照得清人了。”

  点餐的服务员过来了,她赶紧放好。不能让人看着,觉得她是没见识的乡巴佬。

  其他人都不会点西餐,方明澈干脆一手包办了。

  “先就这些!”

  “好的,请稍等。”

  到了切牛排的时候,颜颜给姥姥、姥爷示范,“左手叉、右手刀。用勺子喝汤,不要端起来。还有,不要喝出声。”

  林父道:“哎呦,我颜颜真厉害,都会吃西餐了!”

  这几天,吴明举和邱音都拍过电报回来汇报进程。没办法,虽然按当地人的收入打跨过电话回来不太贵,但如今在国外坐吃山空,能省则省。反正电报也只晚一两天,不是重要又紧急的事,就拍电报了。

  英子倒是打的电话回来,用的舅公家的电话机。她打过来找玲子,把过去看到的情况说了说。

  不出玲子一家所料,舅公上个月轻微中风了。虽然不至于瘫痪、大小便失禁,但也必须要有人照顾才行。这就难怪电话沟通,基本都是表叔出面了。

  还有,舅公一家给英子介绍的、有绿卡的伙计,已经三十多岁,而且家里负债。听说在他们家倒是干了很多年了,家里的超市生意离不开他。

  原本如果是玲子过去,已经满了18岁直接就可以办结婚手续。但16岁的英子,则必须有监护人签字才行。老周两口子过不去,而且也不想把未成年的女儿嫁给一个年纪是她两倍多、家里还负债的男人。

  所以结婚的事,英子准备先拖着。大不了旅游签证到期,她也黑下来。

  如今她负责照顾舅公的衣食住行,得闲还要在超市半年。表叔、表婶给她开600美元一个月包吃住。

  “姐,我准备先把地皮子踩熟了再说。我和舅公开了个联名账户,里头都是我的钱。我都存起来了。在超市干活可以穿工作服,基本没什么花销。我会好好照顾舅公,讨表叔、表婶的喜欢的。”

  玲子忧心不已,“你一个人在外头,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啊。”

  “我会的。我一个月至少攒500美元,半年就是3000。等我有4000美元了,就可以打其他主意。”

  玲子道:“你还是多长个心眼。就我之前跟你说的护照、钱,都得掌控在自己手里。”

  她觉得事情恐怕不会像英子想的那么简单。但如今隔着千山万水,也帮不上一点忙。只能寄希望于自己能早点过去。

  方明澈接下来几天就基本在旅行社坐班,处理挤压的事情。他暂时留在首都,主要是为了等吴明举那里的确切消息。

  带过去和寄过去的所有物品,他们都是编了号的。回头有订单了,就直接报编号。然后进货、邮寄一条龙。

  晚上吃过晚饭,方明澈会去附近小学教林嫣开车。

  他给小学捐了些文具。但也得等到人家下午放学,学校里没有学生娃了才方便。

  林怿也跑过来跟着学,他就坐第二排。韩梅也一起,她在办公室还没轮到。他们和林嫣换着学。

  林怿吃了晚饭坐公交车过来,学过再和韩梅一起骑自行车回家。就相当于方明澈一个人带三个徒弟。后世的驾校也基本是这个配置,用到也很多是皮卡车。

  林母则推着婴儿车,带着颜颜一起过来,就在旁边看着。

  颜颜也想上车,但方明澈不同意。

  “谁说学车的时候,车上可以有小孩子了?好好在旁边待着。回头等你到年纪了,爸爸买辆车给你学。”

  颜颜道:“爸爸,你也给我画大饼么?”

  林嫣笑出声来,林怿和韩梅不敢笑出声、努力憋着。

  方明澈道:“她还不到五周岁,十三四年后我难道还给我女儿买不起一辆车?”

  几人互相看了看,那应该真买得起!

  方明澈轻哼一声,你们是猜不到到时候车能变得多便宜!

  林嫣对颜颜道:“别胡说,你爸给谁画大饼,也不会给你们姐弟俩画的。等着吧,到时候我们颜颜就有车了。

  颜颜立即笑了起来。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等十三四年后呢?”

  方明澈轻刮了一下她的鼻梁,“因为,到时候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文肯定都已经非常健全了。你必须等到18周岁才能去考驾驶证。林怿,你如果想偶尔借我这辆车,也必须有驾驶证才行。”

  “啊?”林怿还真没打算要去考,懒得费事。如今谁查那玩意儿啊?但如今姐夫要求了,想借车,那就只有去考了。

  回去的路上,韩梅道:“我看你学开车,还是挺上心的啊!”

  大热天的,上了一天的班过来奔波啊。让他专门过来接自己,他是怎么都不肯的。

  “男人哪个会不想学车啊?只不过别人没这个条件。我有这个条件,肯定要珍惜啊。”

  这天,林嫣看着颜颜撕下的日历忍不住道:“又到一年一度的高考了。”

  又是7月7号了!

  “幸亏我去年考上了哦。不然今年就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了。”

  今年必须有高中学历或者高中同等学力的人才能报考。她可只有初中毕业证。

  方明澈道:“如果有心,去高中报名参加同等学力考试也不是很复杂。国家这么安排,主要还是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不设置门槛,高考阅卷的工作量会大不少。高考恢复三年了,那十年积压下来的人,要考的也都考了。实在不行,就是我说的去考一个同等学力证明嘛。”

  还没有吴明举那边进一步的消息,他有些着急。不过他忍着,没打电话过去催。吴明举租的一户建外头就有公用电话亭。

  带去的日元在文化人集中的地段租了一户建,其实花不了太久的。吴明举本人应该也挺着急,毕竟拖一天多一天的花销。

  邱音那边当礼物送人,倒是挺顺利的。嗯,当然费用是招商引资办公室出的。他顶多给算批发价,少赚一点。里头不少东西,是费心打电话到外地联系上,然后人家再包装好给寄过来的。肯定不可能不收钱。这个差价,其实就够邱音的机票钱和花销了。

  邱音倒是借她爸老同学家的电话打回来,说人家想要。方明澈让她先等会儿,等把手续办完再说。到时候,她甚至可以在伦敦开个店。回头把旅游签证转成工作签证。出口创汇的事,大使馆肯定也会能帮衬的都帮衬一把。那邱音甚至可能都可以不用回来了。

  林嫣出去问她妈,“启明参加高考么?”

  正给她做小灶伙食的林母道:“没有,他说肯定考不上,懒得花报名费再费事了。后面几个月他连补习班都没上。我看他自从开始给人看守自行车,整个人都舒展开了。”

  就在那自行车棚里听收音机,要上厕所也要喊个邻居帮忙看着。敬业得很!她都没想到从前‘干啥啥不行,吃啥杀不够’的侄儿还能有这一面。

  这么一想,她对女婿的好感度又往上升了几度。多亏他给出的主意!这要是她兄弟年轻的时候不是接班混过来的,也有人给他出些对胃口的主意,没准今天不是这样的。

  林嫣道:“整天坐着听收音机、就在自家院墙下挣得还不少。我估计他还挺满意的。”

首节上一节178/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