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 第339节

  在俄国革命爆发之前,东北地区的左派力量已经变得相当的强大了,只不过在战争景气的刺激下,东北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工人、农民和资本家都不愿意搞什么政治,而共和党主导的革命委员会政权,通过了提高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用战争附加税控制资本家获得过多的剩余利润,又对农业的基础建设进行了大量投资以提高农业的生产力,从而缓和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

  在这样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中,左派社会主义者只能在工人的教育上发出一点声音,其他方面的行动几乎都得不到工人阶级的热烈响应。

  根据劳动和经济委员会的调查,1917年东北城市中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的月收入中间数大致在75-80共和元之间。男职工月收入中间数40-50元,女职工月收入中间数25-35元。

  以五口之家计算:食物每月支出20.78元;衣服平均每月支出6.7元;房租(私人租房)每月5元;燃料费每月5.5元;其他支出每月5-6元。每月支出大约在42-45元之间,结余30余元。

  一台普通的真空管收音机10-12元,一部自行车35元,一块欧洲进口手表45元,一台家庭缝纫机40元,一部松花江牌皮卡车710元…从这些耐用工业品的价格就能计算的出,哪怕是最贵的皮卡车,普通家庭花上三到五年的积蓄也能买的起了。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大多数工人们自然就把精力都用在了经营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工作上,对于改造社会的政治活动就有些梳离了。按照某些工人们的说法,“革命委员会干的很好,我们为什么要上街游行?而且有吴主席盯着那些坏蛋,我们支持吴主席就可以了,干嘛还要整天待在房间里进行政治学习,有这时间陪女朋友去滑冰或看电影不好吗…”

  和工人们对于政治学习的厌倦不同,资本家倒是积极的向党靠拢了。哪怕革命委员会颁发了严厉的战时附加税,但是通过合法的避税手段,比如加大投资以降低盈利等手段,还是让东北的资本家们积累起了大量的财富。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他们自然希望能够和共和党结成更加紧密的关系,加入共和党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于是,当下东北的社会风气倒是相当的自由,左派和右派的言论并没有受到多少打压,但是双方谁也压不住谁。工人们虽然对于政治学习和政治运动是有些厌倦了,但是刚刚过了几天好日子的工人们倒是没有忘记阶级斗争,对于资本家试图参加共和党的行动还是充满了警惕,坚决的反对资本家加入工人阶级的政党,然后代表工人阶级出声的。

  左派社会主义者固然不满意东北当前过于资本主义化的社会,但是他们也无法在党的中央委员会上压倒吴川所主张的以经济建设为主的路线,就只能选择默默在工人群体中深入耕耘了。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消息传来,总算是打破了东北有些沉闷的政治气氛,自然就有左翼社会主义者起来组织中国的无产阶级去援助俄国的无产阶级了。既然中国的无产阶级还没有觉醒,那么他们就向往着前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去打倒无产阶级的敌人去了。

  这种左翼群体的暴动,就连吴川也是无可奈何,除了禁止他们在工厂内公开招募志愿者外,对于那些私下偷渡前往俄国的志愿者,革命委员会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把这些人扣留下来也只能教育一番就放了,无产阶级的政权总不能镇压无产阶级的革命者吧。

  此时远在长沙的省立第一师范宿舍内,李润石正在阅读恩师杨昌济写给自己的信件,信件中杨昌济劝说他,“…如果你还是主张:应当一点一滴、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去改造社会。那么就应该来这里看看,这里每一天都在改变着…”

  作者的话:原本今日一更,不过今日是导师的生日,所以就不减更了。

第951章

  1917年12月份,协约国集团终于对俄国革命有所反应。布尔什维克同德国正在进行的和平谈判,和向交战双方呼吁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条约,算是让协约国集团放弃了承认苏维埃俄国的打算。

  特别是在列宁率领的人民委员会拒绝了英法提出的,只要俄国继续战斗下去,那么协约国将会按照每个士兵每月100卢布的津贴向苏维埃俄国提供援助的建议后,英国和法国就开始考虑出兵干涉俄国革命,恢复俄国的旧秩序了。

  12月下旬,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了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中国并没有获得邀请。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如何应对俄国同德国缔结和平条约后,其他战线将会受到的德军进攻的危险,还有就是如何应对俄国爆发的这场无产阶级的革命。

  会上,英法美日意都一致认为,俄国此时和同盟国单独媾和,违背了俄国同协约国各方所签订的军事协议,这样的媾和是无效的。

  而之所以俄国会背弃自己所签订的协议,是因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德国人的支持下采取了暴力手段夺取了政权,而不是俄国人民的民主选择,因此苏维埃俄国并不是一个合法的独立国家,而是德国人所制造出来的傀儡政权。

  英法于是在会议上向日本和美国建议,由尚有余力的美国和日本联合出兵支援自由俄国,从远东和西伯利亚往莫斯科进军。事实上,英法认为只要俄罗斯帝国远东自治领愿意反对布尔什维克,支持远东自治领恢复俄罗斯帝国也无不可。

  不过,美方代表认为,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不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倒也说的过去,毕竟中国不是列强,但是涉及到远东问题而不邀请中国代表参加,这对于协约国在远东的行动肯定是有所阻碍的。

  但是美方代表试图让中国参与远东干涉俄国革命的军事部署遭到了日本代表的反对,显然日本人担心一旦让中国人参与这样的讨论,最后远东干涉军将会成为美国人和中国人说了算的地方,而日本则会被美中排挤到一边。

  日本代表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美国的资金加上中国的人力,加上中东铁路又处于中国人的控制之下,日本想要在远东和西伯利亚自行其是,显然就是在自杀了。只要中国人对日本干涉军关闭铁路运输,那么日本军队在西伯利亚的广袤荒野中就成了野人了。

  对于日本代表的反对,美国代表却突然变得强硬了起来,坚持没有中国方面的参加,那么美国就无法参加远东干涉军的组建。

  美国人对于干涉俄国革命并没有什么意见,美国政府此时已经开始支援南俄志愿军了,美国政府为每个被招募的南俄志愿军提供了每月25卢布的津贴,但是美国并不希望看到日本在远东干涉军中占据主导地位。

  就像日本人担心日军深入西伯利亚腹地之后,中国人会切断自己的后勤通道,美国人也担心只有美日组建的远东干涉军,日本会切断美军的后勤。毕竟此时的美国西海岸工业并不算发达,提供不了一支大规模美军跨越太平洋作战,更别提北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刚好被日本列岛给截断了。

  美军想要在远东有所作为,显然是离不开中国人的支持的,只有从中国境内获得军需补给,美军才不用担心日本在后勤上给自己找什么麻烦。既然美军在远东的活动必然是要依靠革命委员会的支持的,那么美方代表自然也就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让革命委员会感到自己被羞辱了。

  就在协约国内部就出兵远东一事还在讨论当中时,从会议上了解了协约国各方态度的日本方面,或者说是陆军方面终于出手了。在后藤新平的运作下,1916年调任炮兵学校校长,晋升海军少将的加藤宽治决定接受陆军的拜托。

  加藤宽治是伏见宫贞爱亲王替长子伏见宫博恭王安排的近侧,作为一名陆军大将,他却希望长子加入海军,因此就安排了福井县出身的海兵学生加藤宽治陪同长子学习。因着这一层关系,加藤宽治同陆军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坏。

  大战爆发后,加藤宽治任特别南遣支队司都成四川成汉令官。带着1.46万吨的巡洋战列舰伊吹号和轻型巡洋舰筑摩号去前往澳洲海域对抗德国远东舰队,之后又护送澳大利亚运兵船前往欧洲,参加了加里波利登陆战。

  伊吹号是唯一一艘在战时接受英国海军部指挥的日本战舰,但是对于舰长加藤宽治来说,这一段被指挥的经历可是让他受尽了屈辱,直接令他成为了海军中坚定的反英派。海军省不得不将其调任炮兵学校校长,并反对接下来的护航任务中,日本军舰接受协约国的直接领导了。

  在战争期间被调动到后方担任炮兵学校校长,对于加藤宽治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屈辱,因此他之前就已经拜托了伏见宫贞爱亲王,请求对方帮助自己回到舰队中去。这原本已经是说好了的事,但是因为陆军的插手,加藤宽治返回舰队的过程稍微出现了一点波折,最终以其回归舰队后帮助陆军试探海参崴港的守备,换取了陆军方面的帮助。

  1918年1月6日,加藤宽治被任命为第五战队司令。1月16日,第五战队的一艘军舰“岩见丸”号突然闯入海参崴港,但很快被港口炮台开炮击退。

  这一意外的行动,让日本的外务省和革命委员会都感到了吃惊。因为就在几天前,中日之间刚刚签订了一份关贸协定,内容是:日本向中国开放汽车、农机和化肥等市场,换取中国向日本开放棉纺织业;中国向日本出口的粮食及粮食加工品,总额在一千万日元以下享受关税优惠待遇。日本向中国出口的零部件,总额在三千万共和元以下享受关税优惠待遇…

  双方还约定,中日之间的贸易争端由双方单独协商解决,不引入第三方进行干涉;中日双方对于第三方对于两国的贸易歧视政策,应当采取共同支援的对策等。

  1916年和刚刚过去的1917年,中日之间的贸易总额都突破了7亿共和元,1916年双方之间的贸易总额甚至接近了8亿共和元。可以说,中国和日本都已经成为了对方最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国。本次中日所签订的关贸协定,实际上也是双方对于两国之间贸易关系重视的体现。

  随着革命委员会收回天津租界及天津海关之后,各国都已经意识到想要用从前的条约对革命委员会进行施压并控制中国海关,恐怕是不会有多少效果的了。虽然革命委员会在收回关税自主权时表示,1922年之前中国不会调整当前的关税税则,但是革命委员会同样要求各国不得对中国商品采取歧视性税收,否则中国也将采取同等报复手段。

  日本人关注到,中国人对英国和美国也许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这两个国家都采取了战时特殊关税,对一些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都增加了高额关税,以补贴本国的战时财政收入,革命委员会所控制的对外贸易委员会也只是提出了抗议,而并没有什么行动。

  但是对于法国、意大利和日本所采取的增加关税行动,立刻就遭到了中国人的报复。虽然革命委员会还没有入关接收北京政府的权力,但是在对外贸易、教育文化和交通建设上却几乎已经控制了北京政府手中的权力。

  因此中国增加报复关税的行动,其实就是革命委员会所主导的增加关税的行动。意大利也就罢了,中国和意大利之间的贸易规模并不大,因此意大利对于中国的报复并不以为然。但是法国和日本就比较痛苦了,法国和日本并不仅仅只是向中国进口,他们还有着大量的对中国出口项目。

  法国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是殖民地的原物料,还有就是法国制造的飞机发动机和成套设备,法国向中国的进口,除了粮食和服装之外,最多的还是各种半加工品。由于革命委员会的阻扰,向英法输出华工的计划几乎破产,因此英法不得不增加了半加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进口,这些订单很大一部分落在了中国。

  法国向中国进口货物的增税,除了补贴本国将要破产的战争财政外,未尝没有针对中国进行报复的意思,报复中国不肯向法国派出华工支援和强行收回天津法租界。

  只是法国和英美不同,他的殖民地大多在北非一带,本身就没有多少工业生产能力,再加上法国为了填补战争死亡的青壮,从北非等地抽调了大批青壮填补战壕,因此北非的经济也迅速的衰败了下去。法国除了从中国进口之外,就只能从美国和日本那里进口价格更为高昂的工业品。

  因此在中国的反击之下,法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很快就软化了下来。而日本比法国的状况还要恶劣,因为中国不仅仅是日本的产品市场,还是原物料的市场,中日之间爆发的贸易争端,对于日本商人来说就是双重打击。

  也就是现在是战争期间,只要能够生产出来的商品都能在市场上卖的掉,因此中国对日本的关税报复,对于日本经济并没有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是原敬内阁还是选择了同革命委员会进行妥协,双方就两国间的贸易问题进行了近半年的谈判,最终获得了一个让双方较为满意的协定。

第952章

  原敬选择在此时同革命委员会达成中日之间的关税贸易协定,本意就是为了缓和同革命委员会之间的对立情绪,以便日本可以把精力集中到对婆罗洲的开发上。

  虽然因为中国和英美的插手,日本所获得的婆罗洲中部和南部地区还不到此前预计的50余万平方公里的一半,分配给日本的土地大约在20-25万平方公里之间。

  但是对于原敬和海军来说,英法美中日荷所签订的东印度群岛协定已经令他们感到相当满足了。因为这片新获得的土地相当于三分之二弱的日本列岛,或是一个朝鲜半岛,土地上还没有多少人口,到处是森林和沼泽,足够让日本迁移数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移民过去安置开发当地,为日本种植紧缺的橡胶或甘蔗了。

  在原敬看来,在这个时间获得这片土地,实是上天对于日本的天佑,因为现在的日本确实需要这样一块新土地来消化日本过多的人口和过多的资本。

  从进入20世纪以来,日本的年人口出生率就一直维持在6%以上,1917年日本婴儿出生数量就达到了181万余人。除了中国和印度之外,欧美各国最高的出生率也只有2.75%而已。

  明治开国之后,看过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日本精英也不是少数,因此早在日俄战争之前就有日本精英发出了这样的担忧,以日本狭小的领土要如何养活这样快速增长的日本人口?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者,很快就利用了这样的担心,向民众鼓吹日本帝国向外扩张的正义性,这也是日本选择大陆政策的基础。

  毕竟环顾日本的四周,能够安置日本多余人口而力量又较为弱小的,也只有海峡对面的朝鲜和中国了。至于海外其他地区,美国和墨西哥宁可无视太平洋西海岸还有着大量土地未开发,也不愿意让日本移民超过某个数量。

  而不提南洋和东南亚地区被英法这些老牌帝国主义所殖民控制的现实,就是日本人先大量移民的夏威夷群岛,日本也没有竞争过美国人,在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人就强行吞并了夏威夷群岛,丝毫没有同日本进行协商的余地。

  因此,在革命委员会出手从荷属东印度群岛身上划出安不纳群岛之前,日本只能把目光放在朝鲜半岛和满洲、蒙古地区。日本的精英们觉得,也只有这些地区还是无主之物,反正朝鲜人和中国人也守不住自己的领土,与其让欧美列强从朝鲜、中国手中夺走这些土地,倒是不如让日本拿走这些土地,以养活日本人。

  1914年山东、朝鲜两场战争的失利,在原敬眼中,这意味着日本的大陆政策已经破产,革命委员会用这两场战争唤醒的中国及朝鲜民众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已经让中国和朝鲜迈向了民族国家的道路。

  这就和英萨战争让全日本第一次明白,萨摩也好,长州也好,都只是日本的一部分而已。若是大家再继续互相争斗下去,那么日本就会成为英国的又一个新殖民地了。这种民族和国家意识的萌发,造就了明治维新时代的新日本,而这样的新日本仅仅用了几十年就战胜了过去的东亚霸主清国,然后又打败了代表着欧洲文明的俄国人。

  原敬并不认为吴川所领导的革命委员会一定能够完成统一中国的目标,然后重新回到历史上的那个位置。但是他确实相信一件事,那就是日本再想要如击败满清和俄国那样单独击败革命委员会,恐怕是不会有这样的时机了。

  假如战争不能给日本带来什么好处,反而要消耗大量的生命和财富,那么日本还有什么必要去选择战争呢?这就是原敬对于陆军所坚持的大陆政策的看法。

  而本次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了婆罗洲岛,让原敬看到了比当下的中国更为合适的对手,一个虚弱的荷兰王国。既然英美没有庇护这个欧洲国家的打算,那么日本就应当从这个虚弱的对手身上拿到更多的战利品才对,更为富饶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也应当成为日本的领土才是。

  再加上,战争景气带来的财富,虽然让日本还清了战前背负的外债,但是大量资本流入日本所带来的通货膨胀,也开始对于日本的社会稳定带来了冲击。比如战争爆发后,日本物价上涨的速度超过了工人工资增长的速度。

  对于有产者和技术工人来说,战争景气确都成四川成汉实给他们带来了滚滚财富。1915年当世界各国意识到战争将会长期化后,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逆转,日本经济随即进入了繁荣期。到了1917年,日本国库黄金储备超过了10亿日元,是战前的近4倍。

  从1914年7月到1917年9月,海上运费涨了21倍,投资航运业的资本家都发财了,“船变金”一时成为了社会上的流行语。

  战争导致欧美强国停止了向外输出重化学产品,这给原本在市场上处于劣势的日本重化工产业创造了机会。1917年日本的机械工业工厂达到了2500余家,比1914年多了700多家,职工人数也从7万多增长到了14万余人。

  战前日本的船台数不过才20个,但是到了1918年,已建和在建船台已经达到了157个,船舶发动机也从1.6万马力增加到了4万马力。

  在这些产业繁荣的背后,是资本的利润率超过了40%,熟练工人成为了各工厂的抢手人才,有熟练技工为两三家工厂打工,甚至还包下了一名艺妓,生活变成了工厂和妓院之间的来回。

  但是对于那些无地的农民和没有技术的普通工人、小职员来说,他们却并没有分享到战时景气的好处,反而因为战时景气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减低了自己的生活水准。

  首先是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升,特别是粮食价格的上涨,使得地主加大了对于佃户的剥削,要求佃户缴纳更多的粮食,以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在市场上,因为经济的繁荣,地主又采取了囤积粮食的方式,不断的通过涨价获取超额利益。

  这样一来,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普通工人和小职员,就感到日子越来越难过了。1917年工人的罢工事件比上一年增加了三倍多,达到了398此;而租佃争议也有八十五起。

  加上1917年的寒冬导致日本粮食减产400万石,这一农业受灾反而给了地主们囤积粮食牟取暴利的机会。去年底一升米为12钱,但是到了今年就已经涨到了20钱每升。

  女工平均日工资只有48钱,男工约为92钱。米价的暴涨已经让普通人感到难以承受了。但是原敬很清楚,日本市场上的大米并不缺乏,之所以米价会暴涨,是因为在地主们的抗议下,他不得不同意限制外国大米的进口。

  而俄国革命爆发之后,市面上又传出了日本将要出兵干涉俄国革命的消息,使得商户和地主开始囤积大米,再加上1917年的粮食减产,多种因素下就造成了今年1月份米价的暴涨。

  和那些无脑的军人、政客不同,原敬很清楚日本当前的问题出在哪里。一个是资本家占有了太多的利润;一个是对于地主的利益过度保护了。

  战争景气带来的收益大多都落入了资本家的口袋之中,这些人并不是把这些利益投入到了再生产当中,而是用来囤积物资了。1917年美国的参战,导致国际市场上的物资更加匮乏了,投资实业的还没有囤积物资的赚的多。

  美国和中国同样有着这样聪明的商人,但是两国都采取了征收战时附加税和强硬的政策打击囤积物资的行为,从而保证了国内物价的平稳,只是日本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原敬不过让人在议会放了征收战时附加税的风声,就遭到了群起攻之。

  而战争景气带来的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了日本需要商品粮的人口急剧上升,但是日本的农业却依旧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和战前的粮食产量比,并无什么增长,这就造成了粮食的缺口。美国和中国都通过扩大农田面积、使用化肥、农药和现代农具大量的提高了产量,以缓解了本国的粮食需求。

  但是日本同样无法做到这一点,日本本土并没有美国和中国那样有着大量可以开垦的荒地,也没有适合于使用大型农业机器的大平原,自然就无法大幅提升粮食产量的能力。为了维护地主的利益,日本不仅没有增加从外国进口粮食,还对进口粮食实施了临时进口税,以减少进口粮食的数量。

  虽然知道日本当前需要的不是对外扩张,而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削减对于地主利益的保护,但是原敬却知道自己难以做到这两点,因为他需要资本家和地主支持自己,否则他就无法牵制贵族和军部的力量,完成对于日本的改革。

  而婆罗洲岛的开发,虽然不能解决日本的根本问题,但是短时间内向外迁移大量的人口和多余的资本,显然是可以缓解日本当下日趋严峻的社会各阶层的对立的。只是,想要开发婆罗洲岛,日本就需要一个和平环境,而不是什么出兵干涉俄国革命,更不是去挑衅中国人。海军的盲动,将原敬的计划完全打乱了。

第953章

  当日本军舰擅自闯入海参崴被我方炮台击退的报告传到长春的军事委员会后,朱和中便拿着电报赶到了吴川在南湖边上的住所,坐落在一片树林中的三座用廊道连接起来的多层别墅。

  三座别墅朝向南湖成品字形:最靠近南湖的是主楼,也是吴川和秘书们工作的地方;东侧的那幢是秘书们的宿舍和餐厅;西侧则是吴川居住的地方,也是私人待客的地方。

  朱和中是晚饭前收到的电报,翻译好电报再送过来,天色就已经乌漆嘛黑了,不过好在路旁有路灯照明,因此倒也没有走错路。

  朱和中在楼前下车后便对着出门迎上来的张云荣问道:“主席现在有空吗?我有事要向他汇报,是急务。”

  张云荣一边引着他向西楼走去,一边对他回道:“主席正在同王九光谈话,你先在客厅坐一会,我去通知他…”

  王亚樵带着南洋华侨抵达东北之后,就被安排进入了军政大学的政治学院,接受马列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这和王亚樵北上之前想的不太一样,原本他以为自己来到东北之后会被派以更加重要的工作,毕竟他觉得自己这几年在上海和南洋干的都不错。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来到了东北之后,他居然成了一名脱产学生,重新和年轻人在一起学习了。一开始他心里是有些不适应的,觉得自己似乎被轻视了。不过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他的这种想法总算是有所改变了。

  因此当他随着中央党校迁移到长春,今日被吴川叫来交谈时,他的态度倒是相当的诚恳,首先向吴川道歉道:“…之前我不知道学习什么,才会给您写信抱怨,但是经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觉得自己的思想确实有许多不足,是应该安静的待在学校里学习一段时间。因此,还请主席把我那封信烧了吧,我写的那封信毫无意义。”

  吴川对着他微笑着说道:“信么,等会我让人找出来交给你。不过学习一事,你恐怕要暂时中断了一段日子了。中央需要你负责一个新的任务,恐怕要比你在南洋的工作更加危险一些,您是否愿意承担起来?”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任务,王亚樵还是有些激动了起来,虽然他现在是开始接受在学校中学习的平淡生活了,但是他觉得自己的学习还是为了完成党交给自己的任务,因此他毫不迟疑的回道:“愿意,我当然愿意接受中央给予的新任务。需要我做什么呢?”

  吴川简单的把南高加索和西亚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后说道:“那边的情况我们了解的也不是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就是巴库的布尔什维克正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它的北面被顿河军政府和南俄志愿军切断了同莫斯科之间的联系,而高加索前线的俄军现在又失去了抵抗的信心,正从前线不断的撤退到阿塞拜疆。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并没有停止对于俄军的追击,而是跟在了俄军身后向着阿塞拜疆挺进了。因为布尔什维克同德国方面的讲和,波斯等地的协约国部队显然是不会支援巴库的布尔什维克的。

  因此,如果我们不加以援手的话,巴库的布尔什维克恐怕也挺不了多久。现在我们说动了美国的石油公司和中西部银行家,以巴库、波斯等地的石油和欧亚铁路桥为诱饵,说服了他们在当地扶植亲美势力,并打击亲英、法的势力。

  所以我们需要有个人过去,在当地和美国人一起协调各方势力,并给予巴库布尔什维克以支持。”

  王亚樵思考了许久,方才谨慎的问道:“都成四川成汉美国会愿意出钱支持巴库的布尔什维克吗?”

  吴川点了点头说道:“会的,只要那里的形势够乱,乱到除了布尔什维克谁也稳定不了当地的局势,那么美国人就会选择支持布尔什维克。一个混乱的西亚地区是不能给美国带来利益的。所以,你去了那边之后,重要的是搞乱当地,不要让那些发动分子联合起来对付布尔什维克。

  当然,这样的事情最好还是不要自己亲自动手,我们知道日本人收留了一些印度民族独立分子,我们也通过日本社会主义者同其接触过,对方倒是很愿意返回印度给英国人找一些麻烦。当然他们需要一点经济上的援助。

  你可以通过这一点入手,如果能够通过印度民族独立分子把日本人也拉下水,那么效果也许会更好。我有个建议,我们和美国人正打算合作拍一部电影,说的是一个美国教授前往印度大陆寻找宝藏的。

首节上一节339/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