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有些害羞的低下了头说道:“母亲说,这事还是等父亲他们回来好好商议再定。我也觉得,现在流感搅的人心不安的,也许等明年开春后比较好。”
吴川犹豫了下后向安娜说道:“请代我向母亲传达一下,现在欧洲战争眼看就要结束了,我这边也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婚事最好能够简单一些,可以吗?”
安娜想了想便回道:“我也不希望办的过于隆重了,母亲那边我会去说服的。不过,这次我父亲和哥哥回来之后,我不希望他们再回去临时政府任职了,你能不能…”
“好,这事我会处理的。”吴川不假思索的答应了安娜,等到安娜进入家门后,他抬手看了看腕表上的时间,想着这个时候,临时政府应当也不复存在了吧。
其实就在1个小时之前,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亚哥萨克阿塔曼伊万诺夫李诺夫上校联合了从乌法过来的白卫军军官们发动了一场政变,把杰尔别尔内阁给打倒了。
李诺夫上校一开始是想要支持彼.菲.沃洛戈茨基这位西伯利亚地主阶级的代表组阁的,但沃洛戈茨基很直白的拒绝了这位哥萨克阿塔曼,并告诫他道:“当前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是得到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所支持的,想要推翻这个政府后重建新政府,那么至少需要得到英国和法国的支持,我们才能对抗美国和中国方面给予的压力。假如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人能够获得英国和法国的支持的话,那么并不是我,而是海军上将高尔察克。”
李诺夫上校被沃洛戈茨基说动了,他很快就去找了被自己软禁在住所的高尔察克,这位海军上将只是沉默了片刻就接受了上校的建议,由自己领头重组新政府,但他要求先去同英国和法国在鄂木斯克的代表会面,获得他们的支持。
李诺夫上校亲自陪同高尔察克前去会见了英法在鄂木斯克的代表,这几位英法的代表在和诺克斯将军、莫里斯雅南将军用电报进行了交谈后,终于向高尔察克给予了承诺,表明会支持他所组建的新政府,并帮助他说服美国人和中国人。
从英法代表的住处返回后,李诺夫上校便将临时政府的内阁成员们都押送到了高尔察克面前,要求他们把权力移交给高尔察克,并宣布辞职。
面对哥萨克们虎视眈眈的威逼,以杰尔别尔为首的内阁终于无奈的宣布总辞职。第二天,也就是12月1日,高尔察克召集鄂木斯克的官兵,向他们宣布临时政府已经总辞职,新的全俄政府成立了,他自任最高执政和全俄陆海军武装力量总司令,沃洛戈茨基担任部长会议主席等。
站在高台上的高尔察克意满志得的向广场上的官兵和市民们发誓道:“我们与布尔什维主义殊死搏斗,这一斗争不可能以条约或协定告终。我要求全俄罗斯的民众服从于全俄政府,为消灭布尔什维主义贡献你们的力量和财产,直到布尔什维主义在俄国消灭为止…”
英国上尉利奥.斯蒂文尼站在高台上见证了全俄政府这个军人独裁政府的成立,在典礼完成后的宴会上,斯蒂文尼上尉忍不住向高尔察克询问道:“在当前的局势下成立军人独裁政府是否妥当?我看今天来参加典礼的市民似乎并不完全赞成军政府取代民选政府。”
拿着一杯香槟酒的高尔察克看着上尉若无其事的说道:“不,上尉先生。是您不了解俄罗斯这个民族,这是一个无法摆脱奴隶心态的野蛮民族。如果没有鞭子,他们就不能前进,看看十月以来这些工人和农民所干的那些事吧,他们除了摧毁俄罗斯最高贵的那一部分之外,几乎一事无成。我们需要的不是民众的支持,而是他们的服从…”
当斯蒂文尼上尉退回到自己同伴之中时,一名泰晤士报的记者忍不住向他问道:“上尉先生,您觉得全俄政府成立之后,他们是否能够完成向莫斯科进军的计划?临时政府就是因为迟迟不向莫斯科进军,才被军队所推翻的,高尔察克将军总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吧?”
上尉看了一眼兴奋不已的记者,思考一下后方才说道:“我想,高尔察克将军恐怕不会有犯这样错误的机会了。我也相信,在高尔察克将军的带领下,向莫斯科进军绝不会是一句空话。”
记者不由继续向上尉追问道:“那么您认为,高尔察克将军真的能够消灭布尔什维克吗?”
上尉沉默了数秒后说道:“这要取决于全俄政府是否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就目前来看,布尔什维主义在乡村中并不怎么受欢迎,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如果全俄政府能够利用这一点号召起农民的支持,那么我认为至少打败布尔什维克还是可能的。”
记者一边在手中的笔记上飞快的记着,一边头也不抬的继续问道:“那么对于临时政府的总辞职和全俄政府的建立,是否获得了协约国的一致支持呢?”
上尉扫视了大厅内的人群一眼,发觉中国人依旧一个没到,他于是有些担忧的说道:“这个问题恐怕只有诺克斯将军才能回答您了…”
得到了从鄂木斯克传来的政变消息后,吴川立刻中断了自己的行程,并召集了英、法、美、日四国驻哈尔滨领事见面。在招待所的会议室内,吴川甚至没有坐下,他站在会议桌前对着四国领事冷漠的说道:“我国参与俄国西伯利亚干涉军的理由有二,第一是西伯利亚临时政府的邀请;第二是本着人道主义对捷克人进行疏散。
但是现在,在俄国的捷克人已经撤离的差不多了,而邀请我们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也不复存在了,我国无法以帮助一个军政府的名义去参与俄国的内战,这显然是不道德、也不符合国际公理的。所以,我将下令鄂木斯克到乌法的驻军后撤,并视情况完全的撤离俄国境内。”
不待各国领事有所反应,吴川便向各位领事点头致意,然后转身离去了,完全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时间。对于吴川的表态,日本领事表现的无动于衷,英法领事反倒是松了口气,倒是美国领事真的着急,不待其他人说什么,他就匆忙起身跟着吴川出去了。
看到美国领事跟了上来,吴川给张云荣小声说了几句,便让人把美国领事莫思尔领到了自己房间的客厅里。让人上了热茶之后,不待吴川说什么,莫思尔已经焦虑的向他说道:“贵国的军队怎么能够撤回来呢?你们撤了,我国在西伯利亚及中亚的投资怎么办?”
吴川捧着热茶轻饮了一小口,然后才看着美国人平和的说道:“莫思尔先生您难道没看出来吗?这场政变的背后就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我军若是不撤,岂不是给他们当炮灰了?不管是苏俄红军向东,还是全俄政府的军队向西,我军现在都在两者之间,必然是要被牵连进去的,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美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投资,我国也一样有这个问题啊,但是想要保护我们的投资的话,就更加不应当参与到俄国人的内战中去了,否则不管两边谁赢了都会把我们当成敌人的。受到英法支持的全俄政府胜利了,他们也会更乐意和英法这些老朋友合作,而不是和我们这些新朋友合作,不是吗?”
莫思尔虽然承认吴川说的不无道理,但是美国在俄国这边的投资加贷款现在仅次于英国、法国、意大利,已经超过了比利时,占据了美国海外债务人的第四位,他自然是不愿意这么看着美国的投资打了水漂的,因此他向着吴川再次提道:“商业的投资可以先放一放,但是我国和贵方对于俄国政府的国家贷款,这个事情还是要先搞清楚的,总不能让全俄政府就这么混过去或是看着它垮台吧?”
吴川思考了良久才说道:“我们总要先看一看全俄政府能做些什么吧,要是全俄政府连本国的民众都不支持,我们还有必要急着承认它吗?那么倒时它垮台的话,莫斯科恐怕就更加不可能认账了…”
莫思尔始终没能从吴川这里获得任何有用的消息,考虑到现在美国的处境,他终于还是不敢过于逼迫对方表态,于是向着北京和华盛顿先做了一个关于鄂木斯克政变的汇报。
对于西西伯利亚的居民来说,这里居住着整个西伯利亚地区7成的居民,他们的意见几乎就代表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居民的意见,当然要除掉远东地区。他们对于高尔察克的政变其实是无动于衷的,甚至还要为高尔察克发誓和布尔什维主义奋战到底称赞上几句,毕竟布尔什维克的征粮政策真的很难得到农民的认同。
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的乡村几乎都以富农和中农为主,根本没有从之前的分地政策中获得好处,这里的乡村苏维埃都是被富农和中农所掌握着。哪怕苏维埃俄国从德国人手中拿回了大片土地,但是也一样得不到富农的爱戴,这个时候国家的荣誉感已经比不上自己的利益受损了。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上台后发誓要同布尔什维主义斗争到底的高尔察克并没有先把布尔什维克当成自己的首要目标,而是先把乡村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当然高尔察克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临时政府和萨马尔等政府合并之后虽然力量大涨,但是临时政府在扩军方面实在太不用心了,直到现在也就10万人不到,这要如何去同苏维埃红军战斗。
因此高尔察克决定先把军队扩编一倍,他派出了哥萨克到乡下去征兵并征用粮秣,然后等待明年开春时向莫斯科进军。原本对布尔什维克征购政策和征兵政策不满的西伯利亚农民们,首先尝到了白卫军的征兵和征收政策,这显然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第1128章
11月27日,卡尔李卜克内、艾伯特代表政府同工会领袖卡尔.莱吉恩、工业家胡戈.施廷内斯签署了协议,以资本家放弃对黄色工会的支持和接受8小时工作制为条件,换取了工人停止罢工。
28日,罗莎卢森堡宣布将中止所有的军事订单,各工厂即刻转入到民用生产上来,但将会暂时保留食物配给制,直到粮食进口恢复为止。她还要求最高司令部应当制定出一份逐步退役军人的计划方案,并首先准许那些十个月以内入伍的新兵优先退役。
于此同时,罗莎卢森堡虽然没有立即答应德意志奥地利并入德意志,但她还是对奥地利议会发出了善意的回应:“是否让德意志人民统一在一个旗帜之下,这需要获得全德意志人民的同意,现政府尚不能代表人民以回应此事。不过,德意志人民不会看着自己的同胞被饿死,我们愿意和奥地利人民一起克服眼下的困难…”
英法很快就对罗莎卢森堡的对奥地利宣言做出了即时的回应。英国人先是称赞了卢森堡政府为停止战争做出的努力,不过接着他们就指责卢森堡政府试图吞并奥地利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是普鲁士军国主义的残余。至于法国人的回应则更要激烈的多,克里蒙梭强硬的宣称:“法国绝不会和一个不放弃军国主义传统的德国握手言和,也绝不会容许德国对于奥地利的吞并。”
当然,克里蒙梭的强硬更像是虚张声势,10月初100马克大约能兑换到85法郎,10月下旬德国眼看要投降了的时候,100马克只能兑换70法郎了,但是等到威廉二世宣布任命卢森堡组阁,德国又和苏维埃俄国达成和解后,100马克又能兑换到85法郎了。这当然不是马克升值了,而是法郎也开始下跌了。
从8月德国在西线最后一次进攻失败,美国参战部队的不断登陆法国,协约国军队在9月29日突破兴登堡防线,这些好消息的不断传来,使得法国人民总算是振奋起了一点士气,接受了政府最后的动员,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和平。
在这种局势之下,德国和协约国在西线重新陷入对峙的局面,对于法国人的打击是很大的。就好比工厂宣布加班三天,结果加完之后告诉工人我们还要继续加班,具体加班多少天现在还不知道,这就很容易激发工人的不满情绪了。更何况,法国政府对国内宣布战争将要结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以前还是因为德军还威胁着巴黎,大家不得不服从于政府的命令,但是现在德军已经离开了法国境内,虽然还没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是法国的安全已经有了保障了,在这个时候法国人的自由精神就开始重新焕发出来了。
虽然克里蒙梭这只法国的狮子,行事做派都很合法国中上阶层的胃口,这些阶层坚持到今天,不就是为了在胜利后去割德国的肉来补偿自己的损失么,但是对于法国的中下阶层来说,不能结束战争的狮子就不是一只好狮子。
法国的中下阶层为这场战争死的人已经够多了,战前他们所嘲笑的无产阶级不应该为了各国的资产阶级自相残杀的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了他们所认可的真理。他们现在是为和平而坚持作战,而不是为了胜利和掠夺德国的财产而坚持,毕竟他们的前方不是圆明园而是莫斯科,没有那个中下阶层想要为了几块法郎丢掉自己的性命的。
失去了法国东北部的精华,又因为俄国革命而失去了对俄贷款,现在的法国到处都是难民和孤儿,很多人都是依赖着为美国人服务或美国红十字会的救济而生活着。曾经巴黎的街头到处都是出售鲜花的摊位,但是现在街头到处都是出售最后一点家当的难民。
法国战前男工日工资约为5法郎,女工工资大约是男工的一半,现在工资大约涨了一倍,但是物价至少涨了3倍,工人阶级过的比战前更坏了。1918年进口了200多亿法郎的物资,但是法国的出口才40几亿法郎,巨额的贸易逆差,正迅速的让这个战前的债权国变为了担负巨额债务的债务国,除了法国的精英们,大多数人已经不想打了。
1917年法国全国的罢工次数是691次,参与人数达到了50万。今年因为看到了战争即将结束的曙光,工人们才缓和了对于政府的不满,但是随着西线出现重新对峙的局面和柏林出现的工人组阁的政府,法国工人们的罢工次数又再次回升,并开始向政府提出停止战争的政治要求了。
之前一直表现的比克里蒙梭更为强硬的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在十月份德国败局已定时,他致函克雷孟梭,反对过早接受德国的停战要求,被克里蒙梭给无视了,因此两人的关系就有些紧张了。但是随着德国出现布尔什维化的趋势,并引发了法国工人运动后,他又开始慌乱起来,主张应该尽快接受德国的停战要求,只要德国皇帝解散卢森堡内阁。
克里蒙梭自然更加不会理会这位吓破了胆的总统先生,他认为普恩加莱就是一只自以为是雄鸡的小阉鸡,有点风吹草动就现出了原型。当然,克里蒙梭虽然在下属面前表现的镇定自若,可内心却也一样是在不断煎熬的,他很快就和社会党领袖阿里斯蒂德白里安进行了一次单独会面。
在这次会面中,克里蒙梭坦率的向白里安说道:“我所期待的复仇战争恐怕是难以来到了。在目前的情况下,英国在削弱了德国海军后就已经满足了,美国人如果不站在我们这一边,我们根本不可能打到柏林迫使德国彻底的投降。这场战争的失败者只会是法兰西。”
白里安随即向他谨慎的提议道:“在我看都成四川成汉来,和德国做生死搏斗其实是没好处的,哪怕我们打到了柏林,法国也要流干最后一滴血了。
我很怀疑,到时候我国的海外省是否还能保存,威尔逊总统的民族自决原则,对于我国的海外省来说也是一项极大的威胁。
这样下去,这场战争将会摧毁四个欧洲大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得到好处的只有英国和美国,他们刚好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这对于欧洲来说就是最大的威胁。”
克里蒙梭思考了许久后说道:“我依然不愿意放弃这个彻底解决法兰西敌人的机会,如果我们不能迫使德国投降,并在战后分割削弱它,那么比我国多了一半以上人口的德国,加上本土没有受到战争损失的工业,德国人将很快恢复元气,而我国就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因为下一次战争,俄国将会成为德国的盟友,这是不可接受的欧洲形势,他们还想要吞并奥地利,就更加的过分了,就连卑斯麦都没能做到这一步。”
白里安沉默不语,眼下对于法国来说确实是最糟糕的局面,虽然法国已经一只脚站在了胜利之门上,但是门的后边却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法国政坛从右到左,大家现在都像是无头的苍蝇,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德国和俄国居然和解了,这就让这场战争的胜利完全失去了意义,双面受敌的德意志帝国都能把法国打成这样,去掉了东边的威胁,一个能够全力向法国进攻的德国,没有那个法国政客可以向国民保证法国能够撑的过下一场战争。
面对这样的威胁,法国人拼命想要找出一条出路,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想要在德国的东面找到一个能够取代俄国的盟友,在德国和俄国和解的情况下,这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波兰民族独立起义的失败就证明了这一点,而刚刚独立不久的捷克政府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向柏林递交了友好条约,表示自己虽然从奥匈帝国独立了,但并没有同德国为敌的意思。
为了安抚意大利、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法国和英国都主张要削弱匈牙利,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决定似乎有些草率了,他们对匈牙利政府发出的通牒遭到了匈牙利议会和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卡罗伊米哈伊政府摇摇欲坠。
克里蒙梭看着白里安说道:“我希望你能够和美国人进行沟通,我想知道,他们究竟要怎么样才能和我们站在一起。”
白里安终于开口回道:“美国人现在最担心的恐怕还是英国,德国人的公海舰队对于我们来说并无多大意义,但是对于英国和美国来说,确实意义重大。一艘战列舰的制造是以年为单位的,哪怕公海舰队的战列舰不能和英国皇家海军自己的战列舰相比,但是相对于美国来说,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的。
英国人甚至都不用开动公海舰队,只要这支舰队停在英国的海军基地内,就足以让美国人三思了。假如美国不能对英国造成威胁,那么美国到目前为止为这场战争的一切投入,恐怕都会沉没在大西洋内了。
以我对英国人的了解,他们显然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分给美国人的,最多也就是从德国、奥斯曼身上割肉给美国人,但是德国在海外的利益本就不多,而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及印度洋地区的领土是不可能给美国人的,这就意味着美国人能够拿到的报酬,不过是太平洋上的一些小岛和濒临黑海的一些地区。那么我们能够给美国人什么?才能让他们继续投入这场战争?”
克里蒙梭同样是一筹莫展,法国一样拿不出东西给美国人,他也不愿给美国人分享法国的海外利益,因为法国需要依赖这些海外利益重建法国。试图用法国的海外利益去引诱美国人继续战斗下去,先不说法国要付出多少代价,法国民众估计就要先把他轰下台了。
在克里蒙梭绞尽脑汁的时候,白里安突然向他说道:“想要直接劝说美国人支持我们,恐怕是很困难了。威尔逊总统再怎么天真,美国国会恐怕也不会容许我们拿口头上的承诺去哄骗他们了。我看,这个时候迂回的去劝说美国人支持我们,也许会更合适一些。”
“迂回?”克里蒙梭停下了思考,有些迷茫的向白里安问道:“怎么迂回的去劝说美国人?”
白里安沉吟了片刻,这才组织着语言说道:“美国人为了对抗英日同盟,一直都和中国人走的很近。而在亚洲,现在的中国也渐渐出现了压制住日本的势头,中国人不仅在恢复自己在东亚的传统地位,他们现在还趁着俄国革命的机会向着中亚伸出了手。
今年上半年,英国人煽动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叛乱,试图把中国新疆的南部和西部独立出来,然后对俄国的中亚地区下手。这场叛乱最终失败了,但是当地的中国官员并不敢过于得罪英国人,因此只是处置了本国的叛乱者。但是中国人从西伯利亚进入到中亚后,就开始重新对这一叛乱事件进行追查,要求英国驻新疆的领事交出加入英国籍贯的叛乱者,并正式宣布驱逐该地区从事了煽动地方叛乱的英国外交官。
现在英国驻华公使和中国政府正在为这件事闹的不可开交,英国公使还反对中国现在在新疆修建的铁路,认为这违背了双方签订的条约。据我了解,美国人在这件事上是支持中国人的,因为他们正试图利用中国的领土修建一条从大连通往波斯的铁路,这条铁路一旦建成,英国在中东和南亚的利益就遭到威胁了。
假如我们和中美站在一起,然后迫使英国对公海舰队进行分割,那么英国和美国之间的海上力量就会重新恢复均衡了。只要英国在海上不对美国造成压倒性的优势,那么美国人就有了继续战争下去的理由,而不必担心在战后一无所获了。
而中国的崛起,也将牵制住俄国的力量,迫使苏维埃俄国在德国和法国之间保持立。当然,我的主张还是,我们应当缓和同德国的关系,不应当继续加深双方的仇恨了,否则法兰西很难把精力放在战后的恢复上。”
克里蒙梭起身在自己的书房里来回走动了许久,最终在窗口停了下来,看着外面屋顶上的白雪,他终于开口说道:“先去试一试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口风吧,我们在战后需要找到新的盟友了。至于如何对待德国,那要看英国人和美国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被克里蒙梭念叨的劳合.乔治也很关心英国人是怎么想的,虽然战争还没有结束,但是在解除了德国的公海舰队武装之后,英国大舰队终于恢复了自由。对于现在的英国来说,解除了海上的威胁后战争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分割战后的胜利果实而已。
和法国人有所不同的是,英国的工人阶级虽然也在响应德国的工人阶级,但是大部分英国人还是沉浸在了我们打赢了,我们应当怎么让德国赔偿我们的损失的想法上。
英国为这场战争付出的并不比法国少,战争爆发前英国政府正试图改革社会福利以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但是战争的爆发打断了英国的内政改革,并超出其预算九倍的战争支出,到1918年11月为止,英国为战争支付了120多亿英镑,这些额外的支出60%来自于英国民众的税收和借贷,剩下的才是外国的贷款。
因此对于英国人来说,战争的胜利就意味着保住了自己对国家的贷款,接下来就是如何向国家收回自己的借款了。而想要做到这一点,让德国人支付战争赔偿就成为了必然。
劳合.乔治虽然认为让德国人承担所有的战争开支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场战争已经把德国人也拖垮了,你不能指望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变出钱来支付自己的债务。但是他还是决定要顺从人民的呼声,因为大选就要来临了。选票显然要比逻辑更有力量。
第1129章
在霍夫曼的劝说下,毕苏斯基同意和德军合作,11月29日他和同僚卡齐米日索斯恩科夫斯基从马格德堡被释放,随后便被送往了前往华沙的火车。
因为被德国人逮捕的缘故,毕苏斯基在波兰中下阶层中变得名声大噪了起来。华沙的民族主义者、他的老同事和老部下们,纷纷上门来拜访了他,在被德国人清理了一遍之后,留在华沙的波兰民族主义者大多倾向了社会主义,因此这些人希望毕苏斯基能够和他们一起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波兰。
不过毕苏斯基无情的拒绝了他们,他对这些人这样说道:“同志们,我与你们一同搭乘社会主义的红色电车,但我会在一个称作独立的站点下车。而你们也许会继续坐在车上,直到电车抵达你们希望的那个终点站。但是从现在开始,各位相互称呼为先生吧…”
12月7日,在德军和其过去领导的军队的支持下,毕苏斯基在华沙贝尔韦德尔宫正式宣布,波兰民主共和国成立,在波兰国会瑟姆成立之前,他将以国家元首的身份领导这个新国家。德国、俄国在第一时间承认了波兰民主共和国的建立,之后的三天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家也承认了波兰民主共和国的成立。
12月9日,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毕苏斯基所领导的波兰军政府并不是一个合法的政府,协约国承认战后波兰将会赢得独立地位,但是波兰的合法政府是协助协约国和同盟国对抗的巴黎流亡政府,而不是在德国刺刀下统治波兰的傀儡政府。
毕苏斯基此时还顾不上同协约国打嘴仗,毕竟现在协约国正和德国在西线僵持,因此协约国的威胁在隔着德国的领土后就没剩下多少了。他现在最为迫切的问题,第一是如何让德军从波兰的领土上撤退;第二是如何让一个被战争摧残了的地区重新恢复生机。
俄属波兰大部分被德国人摧毁了,为了填补德国人的肚子,波兰又不得不把自己大部分农牧产品运往德国。按照那些外国人的说法:“不论我在那里,我看到的都是极度的,一生中只能看到一次的贫穷和凄惨。”
除此之外,这个国家前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的领地上都有着迥异的法律系统、经济和政府,这个国家现在有九种法律体系,五种货币,66种铁路系统(以及165种火车头型号),假如不把它们统一起来,那么就不能称之为这是一个国家。
当然,并不是所有波兰民族主义者都在为现在这个波兰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欢呼雀跃的,还有不少人认为毕苏斯基出卖了波兰民族。因为这个国家是以华沙公国的版图作为基础成立的,不仅立陶宛没有加入这个共和国,德国、俄国、斯洛伐克等邻国都还占据了古波兰的一些疆域。
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领土面积约为100万平方公里,而现在这个波兰民主共和国的领土则只剩下了15-17万平方公里,这还是德国不想同苏维埃俄国接壤,才让给了波兰不少土地。但即便是如此,至少有600-800万波兰人被隔离在了国境线之外。
持强硬立场的民族主义者认为,波兰的独立是以恢复历史上全部的领土为目标的,现在这个波兰民主共和国根本不能代表波兰。毕苏斯基并不是不赞成这些民族主义者的主张,但是他也清楚现在的波兰根本没有力量去要求德国和俄国交还所有的土地。甚至于,现在这个国家的安全还需要靠着将近15万德军保卫着,波兰军队的数量还不到1万人。
12月12日,毕苏斯基以波兰民主共和国政府执政的名义和霍夫曼签订了波兰-德国友好合作协议。这份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苏维埃俄国入侵波兰,那么德国将会向波兰施以援助;德国将会在3年内逐步撤回驻扎在波兰的军队,并将其中一部分装备留给波兰。作为回报,波兰将负担三年内驻波德军的费用;德国将会投资改建波兰境内的铁路网,波兰将允许德国-俄国贸易列车在境内通行,并免除一部分费用。
12日这一天,卢森堡内阁对协约国就德奥合并的禁止命令也做出了正式的回应,“…我们注意到了协约国民众对于德奥合并的不安,我国并无意刺激协约国民众的情绪。对于德奥的合并,我们始终都只立足于一个立场去看待,那就是让德意志民族生存下去。
假如协约国方面想要阻止德国民众和奥地利民众的接近,那么就应当尽快放开对于德国和奥地利的禁运政策,而这原本就是我们解除德国海上武装的条件。这场战争已经带给了各国人民够多的不幸了,我们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思考着如何去结束它,和平-是欧洲人民眼下最迫切的需要,这也是德奥两国人民的想法。建立一个强大的德国,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真诚的呼吁,各国,包括苏维埃俄国在内,大家都派出代表真诚而迅速的讨论结束战争的办法,讨论的地点不论在何处都是合适的。”
对于英国人来说,在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都成四川成汉之前,不论在什么地方讨论和平都是不合适的。他们虽然无意过分的削弱德国的力量,但也没想过让德国变得更强大,而德奥的合流趋势,德国对于波兰、立陶宛的控制,都是让英国人难以接受的。
于此同时,美国人终于忍受不了了,威尔逊总统通过驻伦敦、巴黎大使向英法正式摊牌,“德国政府的和平宣言是相当诚恳的,但是我们的某些盟友却因为本国的私利拒绝了德国的和平要求,那么美国人民想要知道,英法到底追求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平?或者说英法究竟想要在战后如何去建设一个永久和平的世界?”
法国内阁通过私人关系向劳合乔治内阁委婉的表示,公海舰队不应当成为英国一家的战利品,如果英国不能平衡好同美国之间的关系,那么法国也许会站在美国的一边。
对于劳合乔治来说,法国人的建议简直是对他打了重重的一拳。公海舰队虽好,但是惹得美国和法国都变成了英国的敌人,这显然是不划算的。劳合乔治只能对法国驻伦敦大使表示,英国绝没有把公海舰队占为己有的意思,他们不过是希望把公海舰队和战后其他的战利品放在一起讨论分配的方式而已。
丘吉尔虽然对劳合乔治首相的软弱不以为然,他认为法国人现在倒是成了大英帝国的支配者了,然而这场战争却是英国为法国而战的,“他们一点都没有感到廉耻。”
不过海军大臣显然并不是丘吉尔这样的疯子,在了解了首相的意图后,很快英国海军就拿出了一个军舰的分配方案。海军部向首相这样建议道:“对于像我国和美国这样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造舰体系的国家而言,一两艘外国军舰其实并不能提高很多的战斗力,反而会因为后勤的多样化而变得更加的容易出差错。
因此,我们想要让美国无法从分得的德国军舰中获得好处,那么就应当增加分配的国家,减少每一国的分配数额,比如把日本、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都算到分配名单当中去,确保美国人不会得到四艘以上的战列舰…”
劳合乔治认同了海军大臣给出的建议,他并不想和美国开战,现在的英国人民也不会接受这样疯狂的想法,那么公海舰队就失去了即时战力的效果。虽然一些海军军官们一直强调,可以把公海舰队封存起来让美国人安心。但是劳合乔治可不认为,美国人就会放下对于英国的疑惑了,那只会让协约国内部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破碎。
劳合乔治决定,将在12月20日前往巴黎,一方面去见一见克里蒙梭,协调一下英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则是就对德投降的要求,在协约国内部进行讨论。
这个时候,威尔逊在白宫内也不好过,相比起宣布十四点和平原则时的意气风发,认为战后美国的资本将会主宰世界的想法,在这个时候都让位给了一个问题,就是战后英法到底是打算往前走,还是想要后退保住战前的世界旧貌。
威尔逊现在才发觉,在没有武力的保护下,美国资本想要控制世界,首先得让英法这样的工业国家先放下武器,然后对着美国的资本俯首贴面。但是现在么,大家都已经看到了,英法压根就没想放下武器,把世界和平的交给美国的资本来管理。
若是依照着战前旧世界的规则,全球殖民体系下,重要的不是你的工业品有多廉价,而是你手中有没有迫使对方接受高价货物的武力。英国的海军加上法国的陆军,确实已经足够镇压那些海外的殖民土著,并阻挡美国去解放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