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德叉手行礼说道。
李隆基还没说话,脾气暴烈的李适之立刻插嘴怒斥道:“一派胡言!若是把皇子们都放出长安,岂不是在鼓励他们谋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李适之本身就是个急性子,一听方有德这话,就知道事情要糟糕!
现在皇子们被圈禁在十王宅里面,这些人尚且对李隆基怀有不满之心,取而代之的心思显而易见。那么将这些人外放出长安,在各地开府建衙以后,形成了新的地方势力,那举兵谋反肯定是迟早的事情啊!
“圣人,方有德之言,不可听信!皇子们在长安,还可以压制,若是外放,则如鱼入大海,纵虎归山啊!”
李适之连忙跪下给李隆基磕头,恳求基哥不要听信方有德的“谗言”。
“朕自有主张。”
李隆基摆了摆手,示意李适之站起身。然后他看着方有德问道:“全忠怎么说呢?”
“回圣人,让皇子们迁居出长安,但不走远,只在长安周边州县安置。
同时限制他们的权力,不得担任刺史、节度使等官职,非奉诏不得入长安即可。要进京,首先要得到圣人的首肯,才能入长安,且不得携亲信部曲入城。”
方有德言简意赅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直白点说,就是把皇子们都如皮球一样踢出长安,但是不踢太远,就在长安附近周边落户,并且不给他们担任官职的机会。
人不在长安,那就不可能被权贵们利用,找机会谋反。要知道,李隆基一个老人,万一出了点什么状况进入昏迷不能理事的状态,是很容易被近在咫尺的皇子们找机会搞事情的。
而且这个门槛非常低,甚至低到寿王这种失去权势的皇子,都可以冒险操作的地步。
这便是将皇子们踢出长安的好处,当然了,此举仅仅只是对基哥有利,对于大唐有没有好处那就另说了。
然后,将皇子们安排在长安周边,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皇子们兴兵作乱的危险。要谋反,他们连能打的边将都找不到!更没办法在基哥眼皮底下聚集足够的武力。
毕竟,他们在长安城外,很多事情都不方便操作。长安外城本身就是一道门槛很高的“天险”了,这会大幅增加皇子们的造反成本。
当然了,若是将这些皇子其外放到幽州、凉州这种地方,那就不太好说了。
可以说方有德的建议,确实有实施的可能性,并不像是李适之所说的那样“妖言惑众”。
大唐前面不就是这么过来的么?
只是,现在开了皇子外放的口子,将来会发生什么事,谁又能预料到呢?
李适之担心的,是将来的远虑,而不是即将到来的近忧。
“三日之后,此事放到朝会上商议一下吧。”
李隆基摆了摆手说道,并没有说这两种办法,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
众臣都离开后,方有德被李隆基单独留了下来,二人来到新装修好的御书房里商议。
“全忠,今日的建议,不太像是你往日的风格啊。可是有什么内情么?”
二人落座之后,李隆基就满身疲惫的说道。
“圣人,微臣之见,乃是为大唐百年计,而非单单为了圣人。”
方有德对着李隆基叉手行礼说道。
“朕知道你忠义,只是此话怎讲呢?”
“回圣人,十王宅之策,管理固然轻松些,似乎也能看管住诸王的那些蠢蠢欲动之心。
然而从长远看来,太子未必不能废除,皇子们也需要竞争,激励向上。倘若一直将他们养在十王宅内,未来只怕……他们会连普通权贵之家的不肖子弟都不如。”
方有德壮着胆子说道,这话算是很犯忌讳了。不过他跟方重勇二人对此商议了很久,方重勇非常确信,李隆基现在就是想把他那些不肖子搞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或者将他们都宰了。
只是后面一种可能性比较小。
“全忠之言,深得朕心。朕也是这么认为的,将皇子外放,或有祸起萧墙之事,但……不至于把他们都养成猪犬。
只是,朕老了,应付他们也应付不过来了。全忠可有良策应对?”
李隆基一脸疲惫的询问道。
方有德想了想,最后叉手行礼说道:“坊间传言,圣人与寿王不和,所以请圣人立寿王为太子。”
“寿王么……”
李隆基想了想,忽然愣住了,发现这一招实在是太妙了!
先把寿王立起来当靶子,让自己那些儿子们都盯着寿王!因为这次的事情,所有皇子基本上都恨寿王入骨,绝不可能有人投靠他。
再加上寿王在朝中也没什么势力,他母亲是武惠妃,会让朝臣们想起被武则天支配的那段扭曲岁月。
总之,现在寿王是朝中势力最为薄弱,而且也是最不受待见的皇子!
不管是谁继承大统,那个人一定不会是寿王李!
先把这个靶子立着,然后慢慢的培养更小的皇子。这一招,似乎……很有搞头!
“你先回去想想吧,三日之后朝会再说。”
李隆基不置可否的说道。虽然他在心中已经确认首肯了方有德的建议,但他还是想朝会之后再来决定,先看看朝中大臣们怎么说。
“那微臣告退,请陛下保重龙体。”
方有德对着李隆基叉手行礼一礼,缓缓退下。等走出兴庆宫,这才发现后背已经被冷汗打湿了。
“方重勇这混账,出的什么馊主意,居然提出要立寿王!”
四下无人,方有德忍不住低语了一句,在心中把背后“面授机宜”的方重勇给骂了个半死。
238.第210章 替罪羊
238.
回到家中,方有德立刻把正在舞刀弄棒的方重勇找来。
结果方重勇还在换衣服的时候,方来鹊却扭扭捏捏的拉着方有德的袖子,不好意思的问道:“阿郎阿郎,小郎君(方重勇)都成亲了,我是不是也要成亲了呢?”
看了一眼头发被剃光,前段时间经历颇为“传奇”,已经是寺庙正经和尚的方来鹊。方有德目光变得柔和下来,哈哈大笑道:“可以啊,你想找什么样的,某给你张罗张罗。”
“小郎君说以后给我安排宰相女成亲的,是宰相女就可以了。”
方来鹊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起来。
“宰相女啊……”
方有德沉吟片刻,随即哑然失笑道:“宰相女怎么配得上你。”
“是这样吗?”方来鹊一脸困惑问道。
“那当然,娶妻当然要娶五姓女的大房大枝,区区一个宰相女算什么。”
方有德言不由衷的说道。
看到方来鹊在一边捣乱,方大福连忙将其拉到一旁,低声呵斥道:“滚一边去,不长眼的东西!”
发现方大福有话欲言又止,方有德摆了摆手说道:“以后再说吧,我现在有大事要跟那个不肖子商议。”
“郎君聪慧异常,能人所不能,并不是什么不肖子啊。”
方大福叉手行礼笑道。
“不懂,就是这种人才让人害怕。长安城内的不肖子,他能排第一。”
方有德满脸疲惫的说道,他摆了摆手,示意方大福退下。
他一个人在这狭小的庭院内看着秋风落叶,满地黄霜。哪怕是内心极为矛盾,此刻方有德也感受到了,他心中的盛唐,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
甚至是在加速衰落。
“你锻炼身体倒是很勤勉啊。”
看到方重勇一边揉着胳膊一边走过来,方有德冷哼一声说道。
“那是自然的,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呢,某在河西四年,只相信手里的刀。文弱书生,别人眨眼间就能把他捏死,这种人活着还不如死了。”
方重勇平静的回怼道,不甘示弱的看着方有德,微微昂起头。
“哼,去书房再说。”
方有德转身就走,二人来到书房落座之后,他就忍不住叹息道:“果然如你所说,圣人对于将皇子外放颇有些意动。”
“那是自然,基哥那点小心思,明摆着的。”
方重勇满脸不屑说道。
“基哥?”
方有德有些不明所以。
“你爱称圣人就叫圣人吧,这种口头上的事情,没什么好纠结的。”
方重勇没好气的说道。
“哥有兄长之意,亦是有父亲之意,用法很多。你以这个叫法称呼圣人,还真是让人无所适从。”
方有德长长的出了口气,随即无奈摇头。
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好大儿”,对于皇家,对于李隆基,没有半点尊敬。但是这其实也并不奇怪,就像他自己也把除了李隆基以外的李唐宗室当狗一样,同样是没什么尊敬的意思。
“圣人年纪大了,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他现在,就是不想管理政务,不想那些身后事。所以对于圣人来说,自己过得好不好是第一位的,国家如何,反倒是其次。
再说了,把皇子外放,也不是完全没好处。”
方重勇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说道。
“好处?”方有德一脸疑惑,他完全想不出来,把皇子外放能有什么好处。
“百战称王者,远胜生而为王之辈,就这么简单。
哪个皇子能杀得血流成河,登基上位,那么他自然可以治理好国家。
这个道理很难懂么?”
方重勇目光灼灼看着方有德的说道。
听完这话,方有德陷入沉思之中,半天都没有开口,也不知道要怎么反驳。
不得不说,方重勇的话很有道理。结合方有德自己在唐末的所见所闻看,那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唐末帝王,之所以无所作为,除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外,本身素质堪忧也是个大问题。
他们不明白,人世间最基本的规则,就是“暴力规则”,而不是什么条条框框的东西。
你打不过我,那就我说了算,这便是放之天下皆准的最大规矩。没有名分,没有地位,那就用手里的刀杀出一条通天之路,这就是最显而易见的规矩。
黄巢、朱全忠等人,莫不是如此。
“你现在就能看透这一点,确实是目光如炬,我不如也。”
方有德叹了口气说道。
“父亲想让大唐千秋万代,我可以理解。既然这样的话,那不如促成皇子外放,让他们激烈竞争,或许可以诞生王者也未可知。
但无论如何,父亲做到这一步,就算是对大唐尽忠了。
现在的情况明摆着,盛唐过不了十年就会大乱,皇子外放或许还能救一救。”
方重勇看上去心不在焉的说道,他嘴上这样说不过是在安慰老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