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张虞在并州内略有名声,刘博得知张虞前来募兵、剿匪,很是热情,不仅提供钱粮、器械,还让张虞至壶关以南五十里地的黎亭下寨。
今下阳尚未大乱,张虞不好明目张胆杀郡守夺位,便依照刘博的指引到黎亭下寨,准备招募兵马之事。
八月九日,黎亭寨初成。
大帐内,张虞正与魔下将领布置事宜。
“黑山贼盘踞于缘山河谷,因上党境内百姓稀少,大族林立,故其多分布于大山以东。”
张虞指著舆图,说道:“今下若是募兵,我于上党内招兵,而诸子至缘山郡县募兵,如河内、魏二郡,其中多招募些善奔走之士。”
张辽沉吟少许,说道:“今下出京,军中并没携带太多钱财,若至河内、魏二郡募兵,不知当地官府是否会帮我军出资。”
张虞手指敲著案几,不由眉微思,今下他尚无根基,且上党算不上富庶,
故招兵买马上自然不能用以前禁军那般待遇。
同时,时间线若没太大偏差,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二袁为首的关东士族将会起兵讨董,届时京畿周围郡县估摸会陷入大乱。
“诸子可有见解?”张虞问道。
满宠看了下左右众人,说道:“君侯,我军有步骑精锐千余人,凭此千余人,足以破数倍之贼寇。故以宠之见,我军不如招募辅兵,以为我军鼓吹声势,
专御老弱之敌。”
张杨点了点头,说道:“军中无辅兵,许多琐碎之事需由甲士亲理。若是有辅兵帮衬,倒能让甲士专心操练。”
“即便有辅兵,甲士还需亲力亲为!”
高顺提醒道:“如甲胄清理、兵器核验、战马饲养,若皆让辅兵代操。临阵迎敌时,若因兵甲纰漏而丧命,岂不为荒唐之事?”
“对!”
张虞颇是认可,说道:“兵、申、马之物不可假于他人之手,且若有辅兵协理琐事,更要以严苛军纪要求将土。
?
“那招募辅兵之待遇呢?”张辽问道。
“以三千钱募之?”徐庶说道。
“今募两千人,需费六百万钱。而军中仅数十万钱,若欲募兵需找上党郡守。而以范观上党民户之凋,府库中恐无六百万钱。”吕范计算道。
张虞心已有所得,问道:“子衡可有见解?”
吕范沉吟几许,说道:“禀君侯,自仆从河内入上党,沿途所见上党荒田众多,而耕作于田者少。故以范之拙见,今下不如许以从军者荒田,或是说看能否减免赋税。”
“怕是难成!”
庾疑说道:“许以土地与军士,而军士从军,不知何人耕作?上党百姓不缺田,魏、河内二郡安会舍家业至上党从军。至于减免赋税,倒是不失为良策。”
“那看能否招募流民?”吕范看向张虞,问道。
张虞整理了下思绪,说道:“上党百姓可以免税、赐田为募兵条件。而魏、
河内二郡,则先出示手书,让二郡官府出资,之后招募流民,或是说贫寒百姓,
将他们迁至上党;若想得钱者,则以钱财募之。”
“今朝廷钱粮紧缺,我部凭手书虽能得地方钱粮,但未防突发意外,募兵时能不花钱则不花钱,以赐田、免税为由募兵。
庾疑皱了下眉,说道:“减免上党百姓赋税,恐上党太守难以同意,且会上疏朝廷状告君侯。”
“无事!”
张虞露出意味深长的神情,说道:“上党太守若有不满,我自会想办法处理,诸子可依照今下商讨募兵。”
“文远、元直,你二人前往魏郡募兵;张君、邵然,你二人前往河内募兵。
我与诸僚在上党屯扎募兵,并探查黑山军之分布。”
“诺!”众人沉声应道。
柯比犹豫了下,说道:“君侯,今下募兵是否招雁北骑卒,或是说让我部率骑南下。”
在平匈奴之前,柯比或许之前还有率部独立的野望。但随著见识到张虞破匈奴,斩杀单于,柯比已是被张虞武力所折服。
不仅于此,柯比跟随张虞入中原以来,见识到太多在草原上所无法拥有的东西,这让柯比渐渐沉迷于中原汉人的舒适生活,而不是在边塞艰苦生活。
故柯比今下不能说为张虞死心塌地,但至少说心甘情愿为张虞效力,以换取更多的富贵,以及得到更高的官爵、地位。
张虞摇了摇头,说道:“雁北旧部不必著急,今下先于上党募兵。”
“诺!”
随著形势的变化,张虞已是改变了原有的计划。之前在雁门时,张虞想以雁门为基地,连接幽、并二州,南下吞并并州诸郡。然随著他被调离雁北,张虞已是打算另选别郡。
今张虞有据上党,以屏蔽出入并州要冲之打算。那么雁北旧部的职责将会改变,在张虞割据上党之后,旧部会充当棋子,配合张虞谋划太原、雁门二郡。
八月十日,张杨、庾二人奉命至河内募兵,张辽、徐庶二人至魏郡募兵。
而张虞率本部士卒留于黎亭,一边行抚民之事,一边向上党诸县募兵。
在张虞募兵之时,董卓不顾雒阳方面的劝阻,强行率兵马至阳周边,威逼何太后驱逐宦官。
见到董卓真行兵谏之事,何太后终于屈服,将张让、郭胜、段等人免职。
而何进再派种出使董卓,在阳二十里外逼停董卓。
董卓见诸常侍已被驱逐,自知没借口继续进兵,遂在京畿外围的夕阳亭驻扎。丁原所部受何进之令,率部渡过黄河,屯兵于津口,以备董卓胡乱。
诸常侍在被驱逐出宫之后,自以为何进宽厚,会放过他们性命,本想归乡养老。然袁绍假传何进之令,逮捕诸常侍亲属的消息传到了阳,让张让、郭胜、
段等人瞬间绝望,以为何进有意骗他们出宫,以便归乡诛杀。
于是走投无路的诸常侍,决意殊死一搏,看能否重现窦武之事。张让向儿媳何氏哀求,请求在归乡前,让他再见一次何太后,以了断他们在阳的挂念。
何氏告知何太后,何太后不疑有假,遂招诸常侍入宫。而诸常侍命人入宫之后,假传何太后口谕,以诛杀宦官,更用署郎驻禁省为由,传唤何进入宫。
是日下午,何进不疑有诈,从南门入宫,欲拜见何太后。然行在宫道中途时,突遭诸常侍数十名伏杀,当场身亡于嘉德殿前。
继而,张让为了控制形势,以何进之名,拜党羽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然尚书台官吏见有,遂不奉命,请见何进本人。
张让掷何进头颅于尚书诸吏,吓得尚书台官吏一阵惊慌,在威胁下,遂拟诏书。但诏书送出宫时,有人趁机将消息泄露出去。
得知何进身亡,袁术率两百亲信部下,与何进旧部火烧南宫门,袁绍闻讯赶来,以何苗害兄为名义,煽动何进旧部前去斩杀何苗。
而诸常侍见事态有变,挟持何太后与刘协、刘辩二人,从北宫出逃。诸常侍路遇尚书卢植护驾,舍何太后而逃,径直出奔部山。
在袁术、袁绍、卢植、王允等公卿追杀诸常侍,董是则趁机笼络何进旧部吴匡、张璋,攻破车骑将军府,斩杀何苗及其从属幕僚。
是夜,阳宫大火冲天可见,驻扎在夕阳亭的董卓,在邯山迎奉到汉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并以京城动乱为由,裹挟二人至显阳苑驻扎。
第155章 受封度辽
八月二十九日,董卓诱骗诸卿至显阳苑,诈议国事,实遣人收编何进、何苗兵马。
三十日,董卓故意排挤袁,与众人议废帝之事。丁原、卢植、曹操等人多有反对,尤其袁绍见董卓反客为主,遂与之发生冲突,但因恐董卓报复,便又连夜舍官出逃。
是夜,李肃说吕布,吕布以李肃为乡人之语,亲斩丁原,率部降董。
得有吕布相助,董卓于九月一日,在袁的配合下,行废帝之事,拥刘协为帝,并毒杀何太后。
外戚何氏亡,董卓掌握禁兵,于是权倾朝野。
原大将军府,今已被董卓所据,并且何进属吏尽归董卓所有。
望著大将军府的景象,董卓心情很好,脸上横肉皱褶,笑道:“何进无谋之辈,被袁氏暗算尚且不知。今幸亏我拨乱反正,得以让朝野为之清平。”
“明公,今下朝堂看无波澜,恐背地里有不少暗流啊!”李儒授须说道。
“文优是为何意?”董卓问道。
李儒沉吟少许,说道:“袁氏欲掌朝权多时,然今却被明公所得,恐袁氏难以信服。尤其袁绍、袁术二人先后舍官离京,分明不忿明公主持朝政。”
“且明公久历西方兵事,多武而少文,而关东士人自恃才学,岂会甘心见凉州武人掌权。尤其明公为树威望,仿霍光行废立之举,更会遭致关东土人不满。”
董卓用拳捶栏,叹气说道:“这天下之所以乱,多是因为这些关东士人,今下又要与我作对。”
李儒授须微笑,说道:“话虽如此,但仍有解决之道。”
“哦?””
董卓看向李儒,请教道:“不知计从何来?”
“录选名士,收服人心;拔用杨氏,以抗袁氏;谦位崇贤,以扬名望。”
李儒步微吟,说道:“建宁元年时,陈蕃、窦武被污为叛贼,朝廷至今尚未赦免。故明公为收买人心,不如与诸卿请赦陈、窦二人及其党羽。”
“其次,袁氏四世三公,其门生故吏众多。而弘农杨氏,名声不亚袁氏,今不如委杨彪为司空。另豫州牧黄琬,为江夏黄氏之人,当下手握重兵,不如调入朝,拜为司徒。”
“最后,幽州牧刘虞为汉室宗亲,其之名声为天下楷模,明公可尊其为大司马,而君次居太尉,以示明公拳拳报国之念。”
“好!”
董卓大笑几下,说道:“安抚袁氏,拔杨抑袁,选用三策,今关东将安!”
“对了!”
董卓笑了几下,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尚书令为中枢之紧要,文优以为孤应选谁出任?”
李儒沉吟几许,说道:“尚书令位卑而权重,出任之人,需有名望,还要有才能,更要对明公顺服!”
“不好选!”
董卓点了下头,叹气说道:“那些关东士人多虚伪,今当著面恭维我,还不知其背地里会有什么诽谤之语!”
“那明公可有人选?”李儒问道。
董卓按腰带而行,问道:“你说太原王允如何?”
“王允?”
李儒思索说道:“王允受百姓爱戴,其名望、才能不用多说,但他是否顺服明公,恕儒实难知之。”
“奉先,你为并州人,可知王允否?”董卓问道。
按剑护卫在左右的吕布,拱手说道:“禀明公,王氏为并州望族,王允与其兄王宏皆是为有才之人。如王允为人,其性情刚直,少会隐瞒,布仅知若拉拢王允,或能拉拢到张虞。”
“张虞~”
董卓步而思,疑虑道:“我在西军中,曾听闻过张虞之名。受命败军之际,不仅击退叛乱匈奴,更是斩杀单于。论及战功倒是赫赫,非凡人之将。”
“然也!”
吕布神情严肃,说道:“布虽骁勇,但比之张虞,某不敢言胜。且张虞魔下兵吏精锐,为禁军之翘楚。”
“看来并州能人极多啊!”董卓笑道。
“文优、奉先,今下我若表王允为尚书令,能否让张虞率兵入京为我所用?”董卓心动问道。
“这~”
李儒迟疑了下,摇头说道:“儒不识张虞,不敢妄言。仅儒以为眼下需以安抚人心为上,不宜妄动手握兵马将校。”
“布~,虽与张虞相识,且有关系往来,但并无把握能说服张虞入京。”
吕布虽然很想表现,但深思几下,还是不打算给自己挖坑。
董卓思索许久,说道:“今先以安抚人心为上,暂不招张虞归京。往日让王允多写书信劝慰,待时机成熟,再让张虞率兵归京。”
“明公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