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声音沙哑。
“为了幽燕不至于生灵涂炭,为了我族人,以及陛下的王师不至于血流成河,臣愿意同意陛下的要求。”
“请陛下下诏,臣带着陛下的诏书,这就返回幽燕,领幽燕将士们,归服陛下!”
李皇帝看着他,摸了摸下颌的胡须,若有所思。
他看了看苏展,苏展微微摇头,表示自己什么都没做。
李皇帝想了想,然后笑着说道:“使者既然应了,朕自然会答应下来。”
“后天,后天就是大朝会的日子,到时候你到大朝会上,朝拜朕,再与朕说起这个事。”
“朕在朝会上应下你,到时候中书就可以拟制了。”
耶律訇跪拜在地上,深深低头。
“外臣遵命。”
他低头道:“外臣还有个不情之请。”
皇帝并不意外,淡淡的说道:“你说就是。”
耶律訇抬头看了看皇帝,开口说道:“外臣本就是幽州两万精锐的统领之一,愿与这两万族人一起…”
“归顺陛下。”
第1051章 四顾心茫然
“可以。”
皇帝陛下没有迟疑,很快点头答应了耶律訇的条件。
这种事,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一个官职在普通人那里,可能是难如登天的事情,但是在李皇帝这里,最不值钱的可能就是官职了。
况且自古以来,这种外族来降的,给个官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当然了,这种官或者是闲职,或者是让其人远隔其族,不可能让他领着自己投降过来的部属,这样随时都有可能会出大问题。
而且,这种外族过来的部将,哪怕先前过来的时候,会有什么异心,待个三五年,也就不怎么想回关外了,时间长了,打同族最狠的,可能就是这些人。
皇帝陛下摸了摸下巴,开口说道:“青州军还缺一个副将,你若是愿意去,朕可以任命你做青州副将。”
“再有,朕禁军之中的神武卫,也缺个副将。”
皇帝陛下看着他,笑着说道:“你想去哪里?”
这种降将,当然不可能让他做主将,不管是什么级别的主将都不太可能。
耶律訇跪伏在地上,低头道:“臣遵从陛下安排。”
皇帝见状,先是一怔,随即笑了笑:“难得你还听话,这样罢,你先去关中的长安军,做副将,朕在关中有一批骑兵,正在训练之中,你过去帮帮忙,两三年罢。”
“你若是做得好,朕再重用你。”
皇帝陛下慢悠悠的说道:“若是你能让朕看到你的忠心,那么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这句话,让耶律訇的目光,立刻变得炽热起来。
他来之前,跟契丹汗有过沟通,但是并没有提及要来李唐做官的事情。
这个条件,是他临时起意。
回去之后,也很好交代,只需要对契丹汗说,李唐皇帝非要留他在唐朝做官,否则就不肯议和,为了顾全大局,不得已之下只好遵从,这样哪怕是他的哥哥契丹汗,也不好说什么。
他这种降臣,做了唐朝的官,本来也就是打算享享福,但是听皇帝陛下这番话,耶律訇心里,立刻泛起了念头。
前途无量。
他这种降臣,能如何前途无量?
那么自然就跟他的出身有关了。
他跪在地上,低头道:“臣…多谢陛下。”
皇帝笑着说道:“你若是干得好,将来朕说不定会多个辽东节度使。”
这话,就是皇帝的日常画饼了。
做了十年皇帝,李云已经能够很熟练的运用这个技能,搂草打兔子,不管有用没用,随口提上一句,总不会是什么错处。
毕竟,这个辽东节度使将来有或者没有,怎么个有法,什么标准,都在皇帝陛下这里,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定就怎么定。
耶律訇跪地叩首谢恩,李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歇息,等明日大朝会再来面君。
他退下去之后,苏展先是去送了送他,将耶律訇一路送出皇城,送到了礼部会馆安置,然后便去而复返。
跟着皇帝皇帝许多年,很多事情,哪怕不需要明说,皇帝一个眼色,苏展已经能够理会得了。
回到了甘露殿之后,苏展对着天子低头行礼:“陛下。”
李云头也没有抬,只是默默问道:“你跟他相处一段时间了,这人如何?”
苏展想了想,回答道:“是个很有心眼的人。”
“臣问过他,当初驻扎在幽燕的契丹人并不在少数,契丹贵族们也不算少,但是十年时间,真正沉下心来学汉话的,并不是很多。”
“他就是其中之一。”
苏展低头道:“至少是个有些野心的人。”
李云闻言,抬头看了看苏展,开口笑道:“有野心就好,就怕是个只知道享福的猪猡,养来无用。”
“等幽州事毕,你就把他带回洛阳来罢。”
苏展深深低头:“臣遵命。”
皇帝陛下挥了挥手,开口说道:“好了,你这段时间也辛苦了,回家里去歇息吧,再过些天,就是我家大女儿的婚事了,到时候你也要跟着忙活一段时间。”
“忙活完这件事,过完了年,你再带着耶律訇去一趟幽州,等你从幽州回来。”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我就好给你升官了。”
苏展连忙跪地道:“臣只不过做了些应做的事情,陛下…”
“好了好了。”
皇帝哑然道:“你跟周必,迟早都要出去扛担子的,莫要嗦了,快去罢。”
很多事情,是早就定好的。
比如周必,苏展,薛圭这些人,只要不犯什么大错,随着岁月流逝,资历加深,他们一定是会在新朝里举足轻重的。
这些人,是皇帝的心腹,也是早就定下来的年轻一代的骨干。
苏展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是跪地叩首,应了声是,然后小心翼翼的退出了甘露殿。
等到苏展也离开之后,李皇帝揉了揉自己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有些出神。
如果幽燕的事情顺利,最后一点比较要紧的外患,也会很快消弭于无形之中,只等榆关建成,这个王朝就不再会有什么太大的边患问题。
毕竟,那么多跟着李云打江山的旧部,现在十成里至少还有九成以上都健在,有这些人在,再加上李云已经建设好的军队制度。
除非外面的世界突变,加速发展一千年,否则这个王朝之前一百年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当然了,也难保后世,不会有什么不肖子孙,去契丹人那里“北狩”留学。
想到这里,李皇帝默坐片刻,迈步走出甘露殿,活动了一下身子之后,只身来到后宫之中。
他一路来到了陆皇妃所在,刚进了院子,只见陆皇妃抱着一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婴孩,带着宫里的人出来相迎。
在她身后,是陆昭仪,以及几个皇子皇女。
包括陆皇妃所生的皇五子,陆昭仪所生的皇七子。
还有被陆皇妃抱在怀里,刚刚从金陵回到洛阳不久的皇十二子。
这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孩,被李云取名李宁,纪念其在金陵出生。
见到这么多人一并出来,皇帝陛下也有些吃惊,随即笑着说道:“儿这里,还真是热闹。”
陆皇妃上前,把十二皇子递到李云怀里,然后笑着说道:“跟妹妹许久没见了,因此请她来这里坐坐,把孩子们也都召过来了。”
说着,她看向李云,问道:“这会儿还未见天黑,陛下怎么得空了?”
李皇帝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幼子,又抬头看了看陆皇妃,哑然一笑:“我又不是什么拉磨的驴子,怎的,非得天黑了才能得闲?”
陆皇妃拉着他,一路进了屋里坐下,一边给他倒茶,一边笑着说道:“陛下十来年,不都是如此么?”
皇帝摆了摆手,开口道:“往后,就不会再像先前那般忙活了,我也得歇一歇,闲一闲了。”
“今日稍稍得空,因此到你这儿来问一问。”
皇帝开口问道:“殊儿的婚事准备的如何了?”
陆皇妃闻言一怔,随即开口说道:“我们娘家这里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了,至于皇家的规矩,则是宗府那里,楚王在负责准备,现在应该也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皇帝陛下闻言,又详细问了问细节,最后把老五老七两个皇子叫了进来,考校了一下学问。
天黑之后,一大家子人,又聚在一起,吃了顿饭。
到了夜间,李皇帝便宿在陆皇妃这里,夜深人静之时,陆皇妃伏在皇帝身上,抬头看了看皇帝,问道:“陛下似乎有什么心事?”
“没有什么心事。”
皇帝也没有睡着,只是默默说道:“很多事情,突然一下子办成了,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而其他的事情,则又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一点点做成。”
陆皇妃不太明白李云到底在说些什么,闻言也只是默默点头,开口道:“陛下已经是九五至尊,最重要的是保重龙体,不管做什么,都不要着急。”
“慢慢来就是了。”
说到这里,她轻声笑道:“反正陛下现在,还勇猛得很呢。”
李皇帝低头看了看她,知道陆皇妃在说什么,于是笑着说道:“还不是儿你,要折腾到现在?”
陆皇妃笑了笑,抱住皇帝陛下,开口说道:“陛下快些睡罢,明日,还有大朝会呢。”
李云“嗯”了一声,缓缓闭上了眼睛。
“等太子再长成一些,能独当一面了。”
“我就可以带着你们,再四处走一走了。”
第1052章 定金川
西川,成都府。
一身貂皮大氅的越王殿下,与一众随从,在官道上一路奔驰。
到了成都府境界之后,差不多十来里地,终于有人在前方迎接,等到越王殿下靠近,只见一个大汉,领着一队精锐,跪在了官道两边,低头叩首:“末将成都将军余野,拜见殿下!”
越王殿下飞身下马,大步走到余将军面前,伸手将他拉了起来,笑着说道:“我听父皇说起过将军,父皇说将军是缉盗队旧人,打起仗来,很是生猛,要论缉盗队的交情,我应当称将军一声叔叔才对。”
余野,是缉盗队里年纪比较小的一批人,不过即便如此,他其实跟皇帝陛下差不多大,今年也已经快四十岁了。
毕竟当初皇帝陛下,横扫宣州绿林的时候,才二十岁出头的年纪,他收服整合出来的缉盗队,其实大多数都比他年纪大,如今缉盗队旧人年纪最大的,已经六十岁出头。
而余野,还正当年,也是缉盗队旧人之中,混的比较好的一个了,如今坐镇西川,几乎是武将里,权柄最重的官职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