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花门对过的穿堂内,此刻挤满了莺莺燕燕,李纨、凤姐、三春、黛玉并着各房丫鬟们都挤作一团,一时红飞翠舞,玉动珠摇,好不热闹。
一个小杌子上,黛玉正垫起脚尖,透过紫鹃掀开的一角门帘,偷瞧着垂花门前的动静。
旁边个头小小的雪雁急得跳脚,拉着她的衣袖撒娇:“好姑娘,让我也瞧瞧罢。”
黛玉耐不过只得应了,却磨蹭到那人走远了,才促狭地揉了揉雪雁的小小发包,嘿咻一声跳下杌子,哒哒哒回房去了。
雪雁哼哼两声也不在意,兴冲冲地爬上小杌子往来张瞧,却只见贾母和王夫人正转身回房,既不见那二爷,也没有宫里的太监,顿时气鼓鼓地跳下地,追着黛玉去了。
紫鹃不由掩口轻笑,脑中闪过刚刚见到的个头高出宝玉的少年,忖道:
“这便是姑娘的姨表兄二爷吗?颜色竟也是个极好的,只是...”
凤姐也收回目光,眸中笑意敛去,一时粉面含威,拉过一旁的平儿低声吩咐了几句。
等平儿俏容沉肃,急步去了,凤姐又满面春风迎上了贾母和王夫人。
李纨目光闪了闪,也领着同样好奇的三春迎了出去。
众人簇拥着贾母回房,探春最耐不得好奇,张口便问了出来。
贾母、王夫人都是笑而不语,凤姐玉容生光,掩帕轻笑,几句话便说清了原委。
李纨三春自是一番惊叹不提,探春更是嚷嚷着:“老祖宗,等哥哥回来,让他也教我夷语罢。”
凤姐便笑:“哥儿学了夷语,得见天颜,三丫头莫非也想面圣?那府上保不齐要出两位王妃了,日后老太太和太太的福气只怕受用不尽呢。”
众人也是一阵轻笑。
探春虽羞却不恼,起身四望,眉眼灵动,顾盼晔然,脆声道:
“哥哥昨日方显露夷语,今日便蒙召入宫,足见皇上青眼,等我学了夷语,前朝尚且有女将军,本朝莫非就出不得女通事官!”
“都是这般志气,还都是三丫头...婚约...海关...王家...”
贾母心里念叨了两句,笑道:“等你哥哥回来,自去求他便是,以他的性子没有不允的道理,女儿家学些夷语,也惹不来物议,只当解闷了。”
探春顿时欢呼一声。
惜春端坐在宽大圈椅之中,越发显得小小一只,此刻也嫩生嫩气地道:“老太太,我也想学。”
“学,都学,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只管去央烦你们哥哥便是。”
惜春藏不住那小小雀跃,登时眉眼弯弯地应了。
迎春微微垂首,悄悄抚了抚脸颊,感受着指尖的点点热意,心中羞想:“老太太说了都能学的,虽说他是弟弟,但...也该无碍罢?”
凤姐一时也是意动,但一想到自己每日忙得屁股不落凳,再者又是畏难,稍稍一思便抛之脑后。
李纨听了目光微闪,心头漾起涟漪阵阵:“英夷之语?既能凭此面圣,要得官身也该不难,只是...不知哥儿肯不肯教教兰儿...可是兰儿还小,不若我先学了?”
黛玉偏了偏头,左瞧瞧又看看,见几位姊妹都是意动,心下小小得意,又有些怏怏不乐,不由悄悄瞪了眼探春。
但一时又想起昨日她和姊妹们的体贴心意来,反生出了些愧疚,鼓了鼓脸颊,也不再计较。
探春见了,只觉可爱,拉她过去顽闹了一阵,俱是开颜。
这时又有王夫人房里彩霞来回:“舅老爷家里来人了,送了一封信来。”
正巧贾母闹了一早晨,已是精力不济,众人便行礼告退,一齐往王夫人房里去了。
众人行礼落座,王夫人与凤姐在一处拆开书信看了。
不多时,王夫人一声惊呼:“这可了不得!蟠儿怎会做出如此恶事?”
心头仍在担心宝玉,又突闻此恶讯,一时既惊且忧,没了主意。
凤姐也是微微一惊,面上倒还镇定,先细问了面前叔叔王子腾家里派来的两个媳妇,心下有了主意,便回身笑道:
“叔叔已得了信息,唤姑妈她们进京了,应天府的捕快又哪里敢追到顺天府来,再者并不是薛蟠亲手打的,只是下人残虐才伤了性命,左右不过赔些烧埋银子,交个凶手罢了,太太且放宽心就是。”
王夫人得了这宽慰才落座回榻,一边念佛不已,一边拉过凤姐的手轻拍,叹道:
“年纪大了,越发经不住事儿了,一想到你姑妈最是个胆小的,定是被蟠儿给吓坏了,我也一时没了主意。
得亏有你在跟前帮衬...先前在老太太屋里,倒是委屈你了。”
凤姐心中虽有怨气,听了这话也全数化去,反更加尽心计议起这事来。
她们姑侄两事情冗杂,众人不好久待,又到了李纨房中,一齐学些针黹诵读之事。
黛玉在家中时并未学过女红,此刻但见李纨玉容沉静,唇角含笑,素手穿花,针飞线舞,不多时一朵小小兰花便勾勒而出。
兰花静谧鲜活,栩栩如生,竟仿佛是从巾面上长出来的一般,直把她看得小嘴微张,明眸生光,忙拉着李纨糯糯道:“大嫂嫂也教教我罢。”
李纨自丧偶之后,万事不敢冒尖,唯有这女红无碍,故而老太太命她守节之余教导小姑女红、读书之事,这也成了她灰蒙蒙的生活里难得的一抹亮色,自是乐在其中。
听了黛玉的话心中已是十分喜爱,笑着取来一份针线给她,尽心尽力地教导起来。
黛玉听得也是认真,如何行针走线,如何搭线配色,如何勾纹绣花...这些针法要点都是烂熟于心。
李纨一边演练,一边随口提问,黛玉皆对答如流,甚至还有独出机杼的见解,直让李纨暗赞不已。
三春也不时偷瞧这边,既赞又羡:“这新来的妹妹(姐姐),除了读书,竟连女红学起来也是极快的。”
直到...
黛玉板着小脸,眼神专注,小手捻着一根绣花针,一应要点都在心头流淌,顿觉胸有成竹,旋即下针如神。
片刻之后,一朵歪七扭八的“麻花”在手中绢布之上勾出了轮廓。
黛玉捂着小手,仰着小脸,露眸汪汪,晶莹闪动,却仍在努力地憋着泪意。
明明记得清楚,手却好似不听使唤,不仅被戳了好几下,绣出来的还丑丑的,一时心里委屈极了:
“哥哥,我憋不住了,呜呜呜...”
第42章 锦衣卫(4k2)
东华门外的直道上五六骑疾驰而来,其中一骑上,章身子前倾,一手抓着兜帽,一手拽住了前方甲士的腰间革带。
座下马儿鬃毛柔顺,肌肉流畅,上下起伏不定,虽有马鞍护着,但不多时就臀瓣酸麻。
眼中马蹄奔腾,耳畔风声呼啸,冷风不时轻割脸颊,速度...不输前世电驴了。
第一次乘马体验不佳,又被周贵一番话弄得忐忑,章正埋头沉思,突然鼻端痒意大作,顿感不妙,连忙抽帕掩鼻。
“阿嚏!”
一时呼吸畅通,心中块垒也去,他收帕回袖,抬目望去,便见得直道尽头,一座高大城楼正安然雄踞。
下方红色城台,当中辟有三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
上方城楼面阔五间,白玉须弥座,黄色琉璃瓦,重檐芜殿顶,檐下悬有一匾,紫底金书,正是“东华门”三字,其上甲兵林立,来回逡巡。
尊贵威严,溢于言表。
章眯了眯眼,心头一动:“到了!”
“到了,下马!”
周贵勒马于一通石碑之前,翻身下去。
五骑令行禁止,一齐下马。
章婉拒了甲士好意,踩着马镫稳稳落地,瞄了眼没有动静的面板,心头有些可惜:只是乘坐并不能录入技艺吗?
不过今日会不会骑马都得有这一遭,倒也没差。
他瞧了瞧一旁面色萎靡,神情怏怏的贾宝玉,心头好笑,还是上前问了一句:“宝兄弟如何了?”
贾宝玉拿帕掩口,干呕了几声,面色才稍好一些,望了望那巍峨城楼,森严甲兵,一时胆怯,低声道:
“我素日也常骑马,并无大碍的,只是心里...忐忑。”
章见他这副焉焉模样,心中一叹:总归不过是八九岁的孩子,再是公府子弟也难免畏惧。
他自己其实也是惴惴,不过到底不露声色,只道:“皇上隆恩盛德,我们只当去见家中大人,至恭至诚就好。”
贾宝玉眸中陡然一亮,连连点头,心中不停念叨:“只当去见爹了,再说皇上未必会考校学问,这岂不是更容易混过去了?!”
一时心中得计,不再胆怯,举止也从容许多,有了些公子气派。
周贵打发了骑士归营,掏出金表看了时辰,耳郭微微一动,便听清了那兄弟二人言语,不由笑道:“二位公子且随咱家来罢,还有一段路好走呢。”
章不敢耽搁,扯着贾宝玉跟上。
不多时到了东华门前,周贵笑吟吟地掏出一面牙牌交予守将验了:“劳烦郭百户了,奉皇爷口谕召荣国公家两位公子面圣。”
那郭百户不苟言笑,但也并未为难,只验过关防,搜过凶器便放三人进来了。
一入宫门,所见处青砖铺地,白玉为基,碧瓦朱楹,彤扉彩棂,又胜过贾府太多。
周贵脚步匆匆,不再多话,三人一路埋首疾行,所遇之人无论宫中黄门,还是外朝青绯官儿,也都如此,只靠着两条腿在这广阔殿宇间辗转。
如此走了大约五六里,周贵仍是步频不减,领着他们直往西北。
章走得两腿发酸,所幸5点体质倒还能坚持。
只是贾宝玉素来禀赋柔脆,又从小娇生惯养,从未走过这般远的路途,一时双腿灌铅,难以迈步。
正在这时,两个穿着团衫,胸背无花的小黄门抬着一乘步辇从前方转出,上面端坐着一位紫袍鹤发的高大老者,在这都是步行来往的深宫大内分外扎眼。
贾宝玉惊羡莫名,就要呼出声来:“二...”
突然手臂一痛,反应过来,连忙掩口垂首。
过了半晌,步辇消失在南边殿阁之间,那边人来人往,遍地青绯。
章眯眼瞧着,心里有了猜测:“南边该就是内阁所在,一品紫袍,禁内乘辇,若非亲王勋贵,就只有当朝首辅潘玉庭了。”
昨日搜检邸报,虽未找到自己的目标,但内阁几位阁老、部院堂官的姓名、官职在其中频频出现,已记得大差不差。
若是绯袍大员,他也难以对号入座,但三月邸报中他也只见过潘玉庭一位从一品文官,倒是好猜。
至于是不是...
章把着宝玉的左臂,赶上了等在前面的周贵,笑问道:“周中官,刚刚过去的那位...”
“正是当朝首辅潘相国。”
周贵一笑,转身待走。
章连忙拦了一拦,肃容道:“我兄弟二人年幼体弱,再连着走上几里,面圣之时只怕有碍观瞻,坏了皇上心情,还请周中官体谅一二。”
心头有些纳闷:宝玉先前掏表看了,刻下刚刚巳正,就走了这许多路,这周贵既示了好,又收了钱,便不该这般作弄我们才对...
周贵瞧着面前两人形容,尤其是那大圆脸的荣国嫡孙正一副惨淡模样,心中恨嫉稍歇,终究不敢逗弄过甚,笑着伸手引他们进了前方大殿:
“这儿本是箭亭,后来皇爷体恤下情,恩准往来人等在此稍歇,二位公子尽可歇歇脚。”
说话间七弯八拐,将二人领到一处偏房,拂了拂衣袖,笑得意味深长:“一刻钟后咱家来接二位公子。”
贾宝玉瞧着那青袍宦官消失在殿角,顿时心中一松,一边笑着“可算能歇歇了,多亏了二哥...”,一边推门进殿,却登时愣在原地。
“老...老爷?!”
章还在思索周贵的举动有何深意,闻言转身回望,再无半点疑惑。
不大的小房间里,或站或坐着三位“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