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振兴方略 第113节

  但战争的脚步,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一方的迟疑而停下,随着时间来到定武二年十一月,黄河两岸的草木渐渐开始枯黄,清军也随即开始了大规模军事行动。

  阿济格首先在兖州,青州,徐州等地展开了突袭,清除明军部署在外围的塘马。

  他亲自率领数千骑兵,兵分两路,一路直奔徐州城,一路绕道青州,突袭淮安府的海州,两路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两个昼夜间就扫除了高杰和黄得功部署在外围的几乎所有塘马。

  而在阿济格大军的后方,一支数千绿营军,数百艘舟船组成的辎重运输队伍,正沿着运河迅速南下,船上还运载着五十余门大小火炮。

  兖州,青州等州府的十几个县城,很快就被清军重新夺取,但这些县城,此时都已经是一片废墟,周围的百姓已经全部迁移不说,甚至城墙都被拆除了不少,成为了徐州,淮安等地的屯堡建设材料。

  高杰和黄得功虽然早有准备,但面对阿济格的迅猛攻势,依旧无法招架,高杰领着亲卫骑兵击退了清军前锋,但还没能得瑟一会,就立刻被赶来的数百八旗马甲打得落荒而逃。

  而后,阿济格大军迅速推进,直接进抵徐州城下,并再次选择了上次多铎大军扎营的地方,迅速下令各部安营扎寨。

  他这一次带来的大军实力相当强悍,单单是精锐八旗马甲,便有五千以上,此外还有上万绿营战兵,以及从北直隶和山东各府征召来的数万民夫。

  巩阿岱则是另外领着一千余大军进攻海州,企图引诱黄得功率兵赶来救援,围点打援。

  不过,因为城中的明军防守严密,而巩阿岱率领的清军骑兵并没有打造器械,攻城破城的实力,黄得功丝毫不为所动,阿济格的企图最终没有得逞。

  在有了应对清军的经验,特别是守城的信心之后,高杰和黄得功的表现都堪称优秀,他们并没有浪战,只是阻击清军前锋,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便立刻缩回了城中。

  与此同时,谭泰也在河南开封府展开了行动,兴兵进攻豫东,归德府城内的明军象征性抵挡了几天后,便迅速突围撤退。

  谭泰是多尔衮的亲信,为了提拔这个主动投靠,而且敢战勇战,在松锦大战中俘获了洪承畴的猛将,同时也为了对明廷进行战略欺骗,多尔衮在开封集中了数万大军,其中八旗军便有一万。

  于是乎,在谭泰的猛烈攻势,整个归德府迅速沦陷,亳州城也再度被重重包围,谭泰仗着自己兵强马壮,甚至还想攻打亳州附近的屯堡,补充大军强攻所需的物资和人丁。

  但他和此时正在徐州,淮安气得骂娘的阿济格一样,随即便在屯堡那里吃了瘪,甚至还遭到了那些土墙,石墙上的火炮的突袭。

  徐州,亳州,海州等州府在朱慈的设计中,都是战场前线,而归德,兖州,青州等州府,则是为后方争取时间备战的缓冲。

  同时,朱慈在这些地方不设防,也是为了迷惑清军,使其轻敌冒进,然后又依靠屯堡,节节阻击,彻底扰乱清军将领的心智。

  阿济格,巩阿岱,谭泰三部清军的前锋都没有攻坚的实力,他们既无法依靠突袭破城,也无法攻下粮草充沛,还有数千壮丁把守的屯堡。

  而湖广方面,武昌城内的阿尔津和一个月前,刚刚领兵进入襄阳的老将叶臣,也同时开始行动,对荆州,岳州两地,不断试探,而且十分嚣张。

  阿尔津在岳州很快遭到了刘体纯和郝摇旗的联合阻击,朱慈此前给他们补充了数百匹战马,两人手下原本也有三四百骑兵,此时依托城池,完全有何清军小股骑兵对战的实力。

  而马进忠和王允成也一直密切关注着武昌城的情况,他们侦探到阿尔津领兵出击岳州之后,便立刻从九江出击,迫使阿尔津不得不分兵回防。

  不过,何腾蛟此时和堵胤锡矛盾已经愈演愈烈,他很快就以马进忠和王允成冒进为由,命两人将兵马召回。

  马进忠和王允成自然知道何腾蛟心里打的什么算盘,但两人都不想得罪对方,在出兵表明了态度,以免日后被朱慈逮出来之后,自然乐呵呵退了。

  阿尔津收到了赣北明军退兵的消息,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他对于明军这个反常的行为,十分警惕,最终经过深思熟虑,悻悻退兵回到了武昌。

  毕竟,赣北和岳州的明军骑兵同时出击,才有可能挡住他,现在一边撤回去了,一边却没有,这极有可能是陷阱。

  而襄阳方向,叶臣这个被皇太极称赞为“骁将”的老臣,也在领兵袭扰荆州,承天等州府,并开始谋划“修枝剪叶”。

  多尔衮既然听取了洪承畴的意见,打算主攻湖广,自然得在用人上,慎之又慎。叶臣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将,对他来说,是最佳人选,同时还能捂住其他人的口。

  要知道,皇太极即位之初,在各旗设置了“十六大臣”,每旗置两位调遣大臣,叶臣便佐理镶红旗事。

  到了崇祯四年,叶臣已经接任镶红旗都统,跟随皇太极围攻大凌河城的时候,其所部列营城西南,总兵祖大寿率军出击,叶臣与额驸和硕图督兵夹击,歼敌过半,立下大功。

  从此以后,叶臣更受重用,并在军议和领兵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华,若不是因为出身限制,他可能就不是如今这个地位了。

  山海关大战后,清军入关,多尔衮调取各部追击李自成,叶臣也奉命进攻山西,最后攻取了顺军坚守的太原,并先后平定九府,二十七州,一百四十一县,署置官吏,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而大明的河南总兵李际遇,投降过大顺的所谓定西伯唐通,副将董学礼等人,也纷纷被叶臣皆招降。甚至,他还征招推荐了明朝翰林朱之俊,主事胡全才等十二人。

  换言之,叶臣几乎是当前非宗室里面,最合适派到襄阳的,特别是多尔衮希望他能在八旗主力进抵前,将明军完全压缩到荆州。

  李过虽然很擅长打伏击,朱慈也给他补充了战马,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两万大军的军备和训练,此时都还没有跟上。

  这种情况下,忠贞营的战力,完全是“守城有余,野战不足”。

  而且,叶臣打仗同样狠辣,还十分谨慎,完全没有任何轻敌冒进之举,并依靠骑兵优势,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根本不上当。

  但因为叶臣迅速动员起了郧阳,襄阳,承天,德安等州府的近两万绿营军,还是给李过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而堵胤锡因为岳州告急,也无法增兵荆州。

  在这种情况,李过不得不从承天府沿岸的部分州县退兵,他面对叶臣这样的老将,虽然不敢直接和清军野战,但依旧设法引诱清军追击,打了两次伏击。

  只是,叶臣领着骑兵追击很快,李过的反击十分有限,最终郧阳府,襄阳府,以及承天府北面收复的州县,基本上都不得不陆续放弃。

  随着江北,湖广的军情塘报,朱慈也随即将殿前军和京营的各部将领们召到了五军都督府,商讨当前的局势和接下来的战略。

  五军都督府的大厅内,各军各营主将齐聚一堂,气氛严肃而紧张。随着朱慈将大小军议都安排在了五军都督府,除了兵部的几个大臣之外,其他文官基本上已经不能干涉军事。

  陈福和周世显两人简单汇总了江北和湖广两个方向最新的军情之后,朱慈目光扫过众人,亲自拿起来长桌上挂着的细长木棍,指着地图上标注的城池位置,开口说道:

  “阿济格在徐州,兖州,青州,谭泰在豫东,凤阳,几乎同时发起了突袭,兵力在一万以上,这还只是骑兵,若是加上河南,山东两省的绿营兵,恐怕这两路清军,最终的兵力会在四万左右。

  另外,阿尔津和叶臣两部清军,在荆州,承天,岳州等地,也正不断试探,还击退了马进忠和王允成的袭扰,就是不知道阿尔津为何突然退兵了。

  多尔衮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逼朕分兵,让咱们疲于应付。他的主攻方向,一定还是在湖广,这段时间谭泰偷偷集结在开封的大队清军还未出动,随时可以从南阳进入湖广。”

  “陛下所言极是,豪格,吴三桂两部大军,已经进入汉中,看样子极有可能是要进攻四川,阿济格必定就如同陛下所言,是被多尔衮排挤到了山东,他此番的主攻方向,一定还在湖广。”陈福当即出言支持道。

  其实,在锦衣卫传来豪格,吴三桂领着近万大军,进驻汉中的时候,多尔衮排挤各方的意图,已经显而易见了。

  这个时候,除了在江北吃了大败仗的多铎,其余的满洲王爷,对他的地位都有威胁。因此,济尔哈朗留在了北京,豪格派去了汉中,阿济格留在了江北。

  而常登贵闻言,也随即拱手抱拳说道:

  “陛下,清军虽然势头正盛,咄咄逼人,但靠的都是骑兵突袭,多尔衮若是主攻湖广,江北的清军必定没有多少火炮。陛下在江北部署了那么多屯堡和坚城,必定能挡住阿济格,只要策略得当,清军或许连凤阳都威胁不到。”

  这个时候,路振飞赫然出列,神情坚毅道:

  “陛下,臣已经在凤阳,徐州,淮安一带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并且让三城中的守军,都加强了戒备,确保清军的任何突袭,都不会成功。

  阿济格,谭泰等部清军虽然频繁骚扰,但臣部署的防线更加坚固,无论是城池,还是屯堡,清军没有重炮,都很难攻破,陛下尽管领兵奔赴湖广。”

  朱慈点了点头,然后赞同道:

  “多铎领着十几万清军,都只能狼狈而逃,阿济格和谭泰加起来也就只有一万骑兵,甚至谭泰北撤之后,只有几千人马,朕对他倒没什么可担心?”

  随后,朱慈便示意陈福和周世显两人继续介绍湖广的局势,这里才是他接下来的主战场。

  而那些参加战前会议的将领们,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在听,朱慈从上个月开始,便已经要求他们在每次军议结束后,提供军情简报了。

  “经过斥候和锦衣卫这几个月的侦察,清军在大战开始后,将会在湖广部署超过十万兵马,其中单单是八旗兵,就可能超过当初多铎领的南征大军,这和陛下此前的预估相一致。”

  周世显脑中回忆着他在会前便总结起来的军报,条理清晰地分析道:

  “结合锦衣卫在北直隶和陕西等地打探到的情报,我们估计应该是多尔衮为了毕其功于一役,所以不仅仅是调走了北京的八旗主力,陕西的绿营军,也将会调来。

  这几个月,清廷加大了对湖广的钱粮投入,甚至是新调集了上万民夫进入襄阳,运输粮草的牛马车辆不断,甚至还有部分绕道德安,运往了武昌。”

  在原本历史上,南明因为弘光朝廷的崩塌,整个江南迅速沦陷,虽然因为剃发的问题,江南义军四起,但整个长江流域,都已经没有了能全面反攻,改变战局的力量。

  闯军余部虽然就在荆州,何腾蛟,堵胤锡等人也在湖南组织起了大军,但清廷并没有十分重视这些残兵败将,在湖广的兵马,钱粮投入都不大。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是倚靠辽东将领和几百个八旗兵,带着郑四维和收拢来的投降明军,顺军,驻扎在几个坚城,维持基本的统治。

  那个时候,只有当湖南的明军,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忠贞营”开始大规模主动出击的时候,清廷才会派出八旗偏师,由江南西进,或者北京南下,来打压一番。

  但现在,朱慈在湖广,江西的部署超出了多尔衮的预料,而清廷面对正在迅速恢复的大明王朝,选择了出动主力,在湖广决战。

  “目前,就算襄阳城和武昌城中驻守的清军全部出击,也不过相当于阿济格一支兵马,而且因为相距数百里,还隔着长江,相互间并不能呼应。

  李过,马进忠,王允成,郝永忠,刘体纯等人虽然手中有骑兵,但战马质量不如清军,骑兵的数量,作战经验,也都比过阿尔津和叶臣两员清军大将。”

  “多尔衮这般部署,很有可能是想要引诱咱们主动出击,然后突然率骑兵南下,发动突袭。”

  田见秀听了周世显的汇报,突然出列,朝着朱慈拱手抱拳开口道:

  “八旗马甲尤为擅长昼夜奔袭,可连续行军数百里,而且战力还几乎不受影响,此前臣和闯军的兄弟门,便是这样被阿济格打败的。骤然遇袭的情况下,咱们的骑兵和步军都完全无法与之匹敌。”

  “嗯,说的不错。”朱慈听罢,随即对着诸将指示道:

  “这一点也是咱们今后作战部署中,必须要考虑到的,清军的优势,就在这里,李自成的前车之鉴,也在这里。”

  “是,陛下!”诸将齐声道。

  而周世显简单介绍了两地的军情之后,陈福随即分析起了湖广的战局,特别是武昌城的情况,这就是插在长江防线上的一颗钉子,大明必须拔掉。

  他从朱慈手中接过那根细长的木棍,掷地有声道:

  “武昌城虽然河湖环绕,易守难攻,但若是咱们十几万大军围起来,上百门火炮齐轰,无论是什么坚城,都能攻下。

  而且,武昌城刚刚被左良玉破坏,虽然有修缮,但要是真的不计弹药,一两个月,必定能轰塌城墙,特别是咱们如今还有从澳门买来的千斤大炮。

  武昌城周围百姓基本逃难,岳州,九江两个方向都已经被我大军控制,清军主力若是不在湖广,以清军的后勤供应能力和武昌城内储备的粮草,清军留守城中的兵马,最多不会过万。

  但坏就坏在,武昌周边的地势太过崎岖,大军的粮草辎重虽然可以用水师运送,但多尔衮若是率清军主力赶来,那便不得不与之决战了,这对咱们来说,是绝对不利的。”

  “多尔衮恐怕巴不得朕强攻武昌,到时候他带着兵马围来,咱们绝对不能全身而退,大军撤退的时候,若是没有强势兵马断后,十几万兵马全部走水路是绝对行不通的。”

  朱慈自然不会犯这么明显的错误,“围点打援”确实是个好法子,但那是军力占优势的一方用的打法,并不适合当前的明军。

  “武昌城确实要收复,也必须收复,但现在还不是时候,若想收复武昌,就必须要先控制汉阳,基本肃清湖广的清军骑兵,确保北面的清军无法轻易袭扰,增援。

  这一次,多尔衮是倾尽主力南下,殿前军和京营虽然都已经扩军,左镇和忠贞营,湖广标营,也有数万大军。但这些兵马分守各处,便是集中起来,也难以在野战中与清军主力抗衡,想要退敌,还是需要稳扎稳打。”

  诸将闻言,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虽然因为此前的胜利,信心大增,但对于八旗军的实力,依旧不敢小觑,再加上朱慈的谨慎,这种稳妥的风气,在军中成为了主流。

  相比起诸将冒进,在野战中赔光精锐兵马,朱慈更希望他们谨慎一些,这也是他一贯以来的态度,更是崇祯一朝,用无数次失败,给他展现出来的血淋淋教训。

  而且,南方一旦全部动员起来,军事潜力远高于北方,现在耗下去对大明来说,更加有利,这是大明当前在战场之外的优势。

  看着诸将都没有异议,朱慈随即又道:

  “如今的局势,收复武昌城的事情,还得暂时先放一放。现在最重要的,是击退多尔衮大军的进攻,若是不能狠狠打疼多尔衮,重创南征的八旗主力,直接围攻武昌,便是自取灭亡!

  这一次作战,同样得依托荆-岳防线,赣北防线,用坚城消耗清军。但清军十一二月南下,若是任由其围攻,大半年的时间,即便是岳州这样的坚城,恐怕都难以坚持,所以咱们必须得寻找战机,通过在局部战场集中兵力,用优势兵力,在野战中击败清军,寻求破局。”

第149章 大军出征

  朱慈不敢低估他的敌人,多铎经历过“凤阳之战”后,已经对类棱堡的防御工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短短数月间,就总结出了诸多破城的方法。

  要知道,凤阳城外的第一道土墙,在清军退兵之前,便已经被攻破。若不是多铎不得不提前退兵,第二道土墙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而阿济格见识过九江城之后,同样知道这样的城池易守难攻,他们在北返之后,都进行了总结,并从汤若望等传教士那里,学到了建造和进攻棱堡的方法。

  这个时候,满清的战争学习能力,依旧十分出众。汤若望为了传教,也十分积极帮助清廷,甚至向清廷的火器工匠传播了更为系统的铸炮技术。

  如今,武昌城和襄阳城内的清军,在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的技术支援上,很快就模仿九江城,岳州城开始修缮和加固城防,这对于朱慈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现在战场的主动权掌握在清军手中,多尔衮并没有在这些城池的防务上,投入太大的人力物力,而朱慈也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围攻这些战略要地。

  五军都督府的军议房内,陈福手上那根专门修理过的细长木棍,便停在了湖广地图西面的荆州,开始分析起清军的战略意图:

  “结合锦衣卫和前线哨骑的侦察,从清军前锋的动向来看,多尔衮这次南攻,预计将会在十二月初正式开始,第一波攻势很有可能是兵分三路,在荆州率先打响。

  其中,西路主将很有可能就是多铎,其主攻的线路大概率是荆门州,当阳,夷陵,目的是切断李过等部荆州驻军的往西的退路,还可以南下攻取枝江,澧州,甚至威胁常德。

  若是不出意外,中路应当是清军南征主力,多尔衮一定会亲自领兵,这一路大军包括绿营在内,总兵力很有可能接近十万,李过所部几乎不可能与之匹敌。

  而东路的清军应该会是博洛,或是勒克德浑等鞑子的年轻宗室,这一部兵马大概率是为了加强武昌的清军实力,袭扰岳州或者是九江,牵制我朝驻守两地的兵马。

  不过,无论清军的主攻方向是不是湖广,在确定我大军在岳州和九江两地部署的守军兵力之后,多尔衮都必然会十分小心赣北。

  所以,东路清军的兵力应该也不会少,多尔衮很有可能会派出大批兵马驻守武昌防御,甚至是趁岳州和九江的守军不备,突然袭击。”

  长桌周围的一众将领目不转睛地盯着地图,他们听完陈福的分析之后,都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并纷纷开始思考应对之策。

  “清军经过此前的‘凤阳之战’之后,一定会十分谨慎,攻城也必定会早早做好准备,这也是其在大战前,从北面密集调兵征粮,强召民夫的原因。

  而有了此前凤阳城夜袭的教训之后,加上李过所部忠贞营兵马的训练现在还远远不够,主动出击很难取得此前的效果,荆州最终能牵制的清军,恐怕不会太多,牵制的时间,应该也不会太长。

首节上一节113/3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