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破清营
荆门州城西面,圣镜山南麓的雪地里,马振丰手中的“千里眼”随着脑袋缓缓移动,正在观察远处的清军伏路兵。
他现在所埋伏的这个位置,只要一抬头,便可以看到东面清军大营散发出的金黄色光晕。虽然只是淡淡的一圈,但在乌黑的夜幕,覆盖着一层薄薄白雪的平野和月色的映衬下,格外显眼。
不过,清军似乎并没有在这个方向设下重防,甚至伏路兵和夜巡都不多,而且基本上集中在了大营外围五里之内。
马振丰入夜之后,便陆续派出了好几个夜不收中的精锐,但都没有发现清军大营外围西面,戒备森严的情况。
不过,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确定对面那个十分适合伏击的山坡边缘,真的没有埋伏着清兵。毕竟,这里距离清军大营,只有不到十里,清军不可能毫无戒备。
要知道,天上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在掩护他们行动的同时,也掩护着清军的伏路兵,那些鞑子大部分都是猎人出身,可没有那么容易对付。
而且,许多鞑子都是天生的猎人,甚至有不少是关外抓来的部落兵,几乎都是在山林里经历了九死一生,凭本事活到现在的。
这其中,许多部落壮丁在充军前,都曾经在长白山,大小兴安岭的苍茫大雪中,窝在坑洞里几天几夜,就为了等待猎物上钩。
如今,荆门州的小雪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而这些部落兵在装备上了精良的甲胄之后,在山岭野地之中,完全就是蛟龙入海,猛虎归林,凶悍异常。
这些对手的强悍,超出了马振峰的预料,便是他自己,在不久之前,也差点遭到了袭击。好在他的反应够快,躲过清军伏路兵的偷袭后,迅速利用手中的飞斧,解决了对方。
马振丰这种多次死里逃生的人,天生具有某种能力,总能躲开敌人那些所谓精妙设计的陷阱,在一次次死境中活下来。
而这样的经历,又使得马振丰对于危险,早已经形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直觉,甚至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当然,与其说是直觉,倒不如说是细节,丰富的经历和敏锐的观察力,使得他可以迅速注意到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细节,进而做出判断。
“谭雄,你带一队人,从背坡绕到北面去堵截鞑子。若是一会老子打草惊蛇了,你们的动作一定要利落。”马振丰观察了半日,当即下令道。
“统领,这太危险了,万一那是鞑子设下的陷阱,咱们可好不容易才到这一步。”谭雄心中十分激动,忽然患得患失起来,皱眉道:
“我想带人从背坡摸过去,鞑子一定没有防备,到时候一定可以悄无声息把那些鞑子伏兵全部干掉。”
不过,马振丰听罢,却是直接摇了摇头,他知道谭雄此时的心情,成败在此一举,谁也不敢轻敌大意,当即道:
“不要小瞧了鞑子,若是咱们不主动出击,绝难找得到他们。陛下应该很快就领着天骑军来了,咱们马上就要胜了,这种时候更要果断。”
“是!”
谭雄应了一声,脑中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但又立马收敛了心神,随即悄无声息往后退去,身上的白色披风也随之移动,这在雪花飞舞的白色平野中,几乎不可能被发现。
而后,原本潜伏在马振丰身侧的几个夜不收,旋即小心翼翼地凑了上来,他们的背上,同样盖着着一件白色的披风,上面已经积累了不少雪花。
很快,圣镜山的白色山麓中,一个夜不收突然从夜幕中冒出。没一会,便不动声色地来到了马振丰的身侧,朝他汇报天骑军前锋已经赶到的消息。
马振丰闻言,当即扭头看向了身后,不过什么都没看到,这才真正放心了下来。
这一夜,他脑中不断浮现着侦察途中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困难,使得天骑军百里奔袭清军的行动最终失败,所幸这些意外和困难不是没有发生,就是被他化解了。
“陛下终于带着天骑军来了!”马振丰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迅速将那些多余的情愫压制下去,对着身侧的部下道:
“传令下去,准备开始行动。”
而此时,在他们的身后,荆门州西面绵长的山麓南面,静谧的月夜下,雪地上回响着的声音,如水的月光洒落地面,照出了白色的原野,使得天骑军的行进十分迅速。
这个时候,山麓南面的平野上,坐满了成排的天骑军甲兵,还有数以千计的战马,他们在清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已经悄悄进入到十里左右。
朱慈的百里奔袭终于在距离天亮还有两个时辰左右完成,天骑军隐藏在夜色和雪地里,已经沿着绵长平缓的山麓南坡展开,五个千总部的骑兵,再加上御营,整支突袭队伍首尾间的距离接近五里。
常登贵和林昌锋已经将队伍重新组织了起来,他们排成六列的阵型,正面对着荆门州南面清军大营的西侧,完全就是战斗阵型。
五千余将士都在进行着最后的休整,这些明军当前的精锐,领着全军最高的军饷,也进行着最艰苦的训练,在朱慈的亲自问候下,充足的营养和严密的训练都让他们拥有了强悍的体力,尽管此时一个个精神紧绷,但体力依旧充沛,完全不逊色于八旗马甲。
常登贵骑在一匹四蹄裹着棉布,嘴上也套着马嚼子,行动中几乎不发出声响的战马上,而他的口中同样咬着衔枚,透过前方朦胧的山影,他已经能看到远处清军营地发出的光影。
到这个时候,他的心中早已没有太多的紧张,反而是希望战斗快些到来,只是眼前的一切,每每都让常登贵觉得这几天发生的一切,太过虚幻了!
他居然领着五千铁骑,疾驰七百多里,悄无声息潜伏到了清军大营的侧面,这真的发生了!
而现在,清军大营距离他仅有十里,战马一旦放开劲奔驰,几刻钟便能抵达,任领军的是叶臣,还是叶奇,清军都不可能有时间反应!
在全军衔枚,战马也都戴上了马嚼子,同时马蹄子都裹上了棉布的情况下,数千骑兵在雪地上奔袭,并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
当然,天骑营进入清军大营二十里范围内的时候,全军都改成了慢行,否则也不会到这个时候,才堪堪走完三十多里。
常登贵此时已经来到了最前线,他的侧前方十步左右,是四列前锋骑兵,他们将担任首批突袭进攻的任务,在主力大军横扫清军大营前,穿插突击,以最快速度击溃清军的反击,引起敌方的全军崩溃。
而整个天骑营主力,则会以正面横扫的方式推进,前锋只要没有遭遇强力的反击,都不能退回大阵,影响他们的推进。
很快,前方奔驰而来两匹塘马,他们直接来到了常登贵的面前,朝着他低声汇报着马振丰那边传回的军情。
常登贵听了,随即抬头看了看天色,主要是确定月亮的位置,估算现在的时辰,以最终确定大军发动进攻的时间。
“马振丰那边情况如何?”朱慈此时也在前线,他看到塘马赶回,直接策马来到了常登贵的身后。
“陛下,清军果然轻敌了,他们很有可能在距离大营五里左右,才安排像样的警戒,咱们往前五里,大概率都不会被察觉到。”
常登贵听到朱慈的声音,当即把嘴里的衔枚取出,然后小心收好,擦了擦冰冷的口水,拱手抱拳汇报道。
“好,那就按计划行动,离天亮还有一个时辰的时候,立刻发兵。”朱慈下令道。他的声音同样激动,甚至微微有些颤,不知道是因为呼呼的冷风,还是什么。
“是,陛下!”常登贵和林昌锋拱手抱拳应道。
两人此时也已经按耐不住心里的激动了,即便是一直支持朱慈突袭清军的林昌锋,都有些不敢相信,他们马上就要成功了,就差最后一步!
林昌锋脑子里开始不算闪现清军大营火光冲天,他带着骑兵一路冲杀的情景,不得不长呼几口气,才稳住了心神!
自萨尔浒以来,大明何时打过这样的仗?一雪前耻,就在眼前!
“各部各司各局,立即整理!”
随着塘马将军令传出,绵长的休整队列中,旋即又发出了一阵阵悉悉索索的声音,骑兵们纷纷将包在枪刃上的棉布拆开,随即重新戴上头盔。
等到所有士兵都戴好了明盔后,各旗队中的小队长,先后朝着麾下的士兵,做出了一个向上的手势,不需要任何言语。
转眼间,天骑军的所有骑兵全部起立,雪地上人影闪动,甲叶同时发出了轻微的碰撞声,但山麓边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所有的骑兵都安静肃立,等待着行动的命令。
“上马!上马!”
“出发!出发!”
前锋骑兵的军官们率先举起了旗枪,数百骑兵旋即翻身上马,开始前进,手中的骑枪往前倾斜着,雪地上一片沙沙的马蹄声。
朱慈看着他们的身影,心中无比激动。这些都是天骑军的精锐,看上去就精悍不凡,一定能杀得所谓的八旗马甲,毫无还手之力!
他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山麓边上,行进的骑兵队列陆续启动,如同水流一般不断汇集涌动,缓缓出现在雪地上,月光照在他们的甲胄头盔上,发出银白色的光亮,这些光点随着战马的奔驰,开始晃动,带着甲叶抖动的哗哗声,仿佛是雪地中泛起了波光和水声。
朱慈只留下了御营和一个千总部,这些人由林昌福指挥,作为大军的预备队,他也将领着大军亲临一线,不过并不亲自冲锋陷阵。
月光下,林昌锋的认旗很快变得模糊,那些策马而出的骑兵,步幅迅速加快,林昌福很快便从侧面越到了前排,他将亲自率领前锋骑兵出击。
他低低喘着气,整个队列中除了越来越密集的马蹄声和甲叶碰撞声,依然没有任何其他声音,林昌锋紧紧握着缰绳,心中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这是他作为一军统帅,最基本的素养!
骑兵呼啸而去,闪耀着微弱银光的天骑军骑兵群犹如涌动的海潮,迅速漫过了圣镜山南麓的雪地,而林昌锋统帅的前方骑兵,则是这道汹涌海潮的潮头,猛地撞向了清军营地。
林昌锋脸上满是坚毅的神情,他很快看到了马振丰留下的五里标识,抬头已经能比较清楚看到了前方清军大营散发出的金黄色光晕,而且正在慢慢变大。
五里之外,近万名清军士兵正在酣睡,这个时候正是寒冷的冬季人最疲倦的时候,而前方的不少伏路兵,也都在沉睡中被殿前军的夜不收干掉了。
整个清军大营此时依然一片安静,完全不知道他们轻视的明军马上就要杀来了。
荆门州城南,不时便有几个清军哨骑奔驰往来,甚至还发出了“咿咿呀呀”的怪叫声,想要挑衅城墙上的明军士兵,打击后者的士气。
叶臣此时正在大帐内看着地图,心中十分自得,他这个年纪,睡眠已经很少,这个季节天亮得又迟,他干脆便早早起床,思考接下来的军务部署。
且说,李过领兵北上之后,叶臣便将大战的重心,放在了防止驻守荆门州城明军突围和阻击南面的明军援兵上。
在他看来,李过的那两千骑兵,若是据城而战,不断袭扰,威胁必定很大,可若是在平野之上浪战,那便不堪一击了。
而不仅是他,巴哈纳也同样如此,所以他仅带了一千余骑兵,便信心满满南下了,甚至除了前期派出清扫李过大军前锋的那队骑兵之外,并没有再安排侧翼的警戒,直接就率主力奔袭而去。
不过,巴哈纳一路上也确实没有遇到任何阻碍,李过派出的哨骑和前锋,基本上都是稍作抵抗之后,便望风而逃了,和当初的顺军并没有什么区别。
叶臣收到了巴哈纳送回的军报,心中自然大喜,他从李过派出的哨骑和前锋兵力,便基本确定了对方只有两千骑兵,最多不会超过三千。
这些骑兵若是在平野上浪战,绝对不会是巴哈纳的对手,这也让他对接下来的战事充满了信心,已经开始谋划攻取荆门州城。
叶臣其实并不清楚荆州城内明军的确切兵力,哨骑侦探到的情报十分模糊,并不可信,但只要击败了明军的野战力量,他便有信心迅速攻破荆州城。
“李过,也不过如此而已!”
想到这里,叶臣心中便不由得激动起来,好像荆州城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毕竟,只要李过被巴哈纳击败,荆门州城被他攻破,按照以往闯军的表现,荆州城内的这支明军,也必然弃城而逃,甚至望风而降。
“明帝,你什么时候北上呢?”
叶臣看着地图上标着的长沙城位置,眼神逐渐凝聚,很快变得锐利起来,忽然敲了敲地图上长沙城的位置,冷冷笑道:
“我倒是要看看,多铎败给的所谓强敌,有几斤几两!”
他这个时候,已经想到了自己攻下荆州,直面岳州的明军,逼得明帝亲征的场景了。阿尔津此前便传来了军报,上面便说了明帝已经到了九江。
不过,就在叶臣心中按耐不住地喜悦,自以为胜利在望,完全没有察觉到危险的时候,军营外却忽然传来了一阵喧闹。
叶臣听到声音,眉头瞬间便皱了起来,当即在几个巴牙喇的护卫下,走出了营帐。但他一时之间,也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很快,随着天色渐渐亮,而他在营地周围部署的哨骑陆续回来禀报,叶臣也很快知道了是明军来袭,但又迟迟不敢相信。
明军?夜袭?漫山遍野都是?大队大队的骑兵?
这怎么可能?明军不可能有那么多骑兵,更不可能组织得了夜袭?
但前后逃回的十几个哨骑,都是一样的说法,叶臣也不得不将信将疑,然后立马不顾一切,猛冲上望楼。
月光下的视野一片朦胧,西面一团密集亮点组成的潮水一般涌动的“可怕东西”随即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使得这个八旗老将,大惊失色,甚至一时呆住了。
若是他估算没错,这支突袭的明军,现如今距离他的大营,已经不到三里,甚至只剩下了二里,那些亮点正是甲胄,枪刃反射出的月光。
而西面的平野上,他并没有部署任何能够阻挡这支恐怕敌军的兵力,只有一些伏路兵,此时正在狼狈逃窜。
“快,擂鼓,擂鼓!!!”
叶臣刚回过神来,脸色骤然大变,撕声大喊道。
“快”
.
林昌锋来的比叶臣估计得还要快,他很快冲杀到了清军营地的边缘,大队天骑军将士的身影出现在篝火堆散发出的火光中,一排排锋利的枪头在火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
天骑军前锋迅速攻击外围的零散清军,凶猛的横扫面前一切活动的敌人,清军甲兵的惨叫声紧接着响起,清军大营西面,喧嚣四起,惨叫声连绵不绝……
与此同时,随着林昌锋领着的前锋骑兵突袭成功,朱慈也随即带着剩下的大军,进入了预设战场,见状不等刚刚赶到的大军整队,便立马下令常登贵领兵出击。
荆门州城南面清军大营西侧,刹那间旗号飞舞,天骑军五个千总部的骑兵随即出动,在各自千总旗的引导下,马蹄声轰隆隆响起。
而朱慈则是在御营的拱卫下,策马飞驰,越过了面前一座又一座白雪覆盖的平缓山丘,很快来到了清军大营西北方向的一处小山坡上。
在他面前不到三里的清军大营边上,林昌锋率领的前锋骑兵已经和叶臣派出阻击的先头部队遭遇,甚至有部分骑兵趁机驱赶溃逃的清军甲兵,穿插进了清军大营。
叶臣慌忙间组织起来的反击兵马,其实主要是当晚执勤的哨骑和步军,在天骑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双方很快混战在了一起,明军前锋有数百骑,清军拼拼凑凑,也只有百余骑,还有数百步军紧随其后,他们不断朝着天骑军射出箭矢,然后冲锋抵近。
不过,等到这些清军哨骑,特别是那些绿营兵看清楚这股突然出现的明军骑兵之后,很明显全都吓了一跳,那些绿营军战兵迅速溃逃,根本没有一战的勇气。
毕竟,以步对骑,那得是多大的勇气和斗志,才能在慌乱之间,抱着必死的心,迎着这些突袭而来的明军骑兵反攻?
林昌锋的前锋大军战意昂然,猛打猛冲,那些一开始反击的清军哨骑并没能取得预料之中的战果,而后方的清军主力面对突然出现的天骑军,此时依旧是方寸大乱,纵使是叶臣,也根本来不及组织兵马应战。
要知道,八旗兵也是人,原本都还在梦乡,这点时间根本来不及披好甲胄,又如何做得到整队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