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大军控制越来越多的城楼,殿前军主力的推进势如破竹,朱慈也不再担心城中再有意外发生。
.
鼓楼前的街垒中,常登贵巡查完各营兵马的部署,随即又亲自去看望了准备转移回城楼养伤的几十名伤兵。
他自然很清楚,武昌一战的目标是全歼城内的守军,而殿前中军作为攻城的主力,更是肩负着其中最为重大的责任。
城中的清军残余力量如今小半集结在了鼓楼,常登贵若是还想再立一功,扩大战果,那这个战略枢纽,就必须尽快攻下。
否则,屯齐缓过气来之后,他的兵马极有可能会承受巨大的伤亡。他一直担心清军还有一战的实力,特别是刚刚强攻鼓楼的尝试,更是让他不敢贸然出击。
“北半城现在是什么情况,有消息吗?”
常登贵看着刚刚接到其他地方塘马军报的马振丰,急切地问道:
“屯齐把那么多兵马部署在鼓楼,难不成是打算鱼死网破?”
马振丰看得出常登贵的担心,他刚刚带着几个夜不收的精锐和殿前中军的前锋尖兵摸到鼓楼周边侦察,已经大致弄清楚了鼓楼中清军的兵力。
“提督不必担心,鼓楼中能战的八旗兵恐怕不到一千,而剩下的那些全都是绿营军,还都是刚刚败退的溃兵,只要局势不对,必定会瞬间溃败。”
马振丰说完,顿了顿,随即又补充道:
“现在不要说是那些绿营兵了,就是那些散到街上放火烧城的八旗兵,一个个都是惊弓之鸟,只要稍稍一冲,便全都逃之夭夭了,根本不敢接战。
如今武昌南半城已经全部被提督收复,我大军已然入城,接下来,城内绿营兵的反正只会愈演愈烈。提督大可不必担心,等火炮轰完,只要再派兵一冲,绝对能杀得这支鞑子残兵丢盔弃甲。”
常登贵听了,心中的犹豫似乎被驱散了大半,随即便坚定了信心,道: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让屯齐带着溃兵出逃。清军在保安门大败后,人人自危,军心不稳,只要本将军能攻破鼓楼,他们便无处可逃,更不会再有战心了。”
马振丰闻言,当即哈哈大笑着奉承了几句,而他们一直等待的火炮,这个时候也终于从城墙边绕过,来到了鼓楼前。
常登贵见状,信心大增,随即下令炮队开始准备,轰击鼓楼的火炮阵地,他早就已经选好,并派出甲兵清理平整,完全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半个时辰之后,武昌城鼓楼南面,炮声大作,殿前中军以最快速度开始了试炮,鼓楼南面的城墙遭到明军的炮轰。
而鼓楼上的清军火炮,因为刚刚阻击明军的进攻,部分已经哑火,特别是那几门红夷大炮,其余的火炮虽然此时也在反击,但火力密度并不大,射击也毫无准头。
阿尔津知道这个时代火炮的缺点,常登贵对此同样了如指掌,而鼓楼上人心惶惶的清军,在这种时候为了击退明军,根本不惜一切代价,那些火炮的使用,自然也是不知道珍惜。
而这个时候,武昌城东西走向的中轴两侧,忠孝门和汉阳门城楼上,清军的红夷大炮同样也在反击,但其它的火炮,则基本都是威力较小的将军炮和弗朗机炮。
与之相对的,则是城西洞庭湖水师的舰炮,以及城东大军的十几门千斤红夷大炮,还有近二十门八磅炮,清军若非据城而守,根本无法抵挡明军的进攻。
“轰,轰,轰隆隆”
在常登贵的指挥下,鼓楼前的殿前中军火炮爆发出了闷雷般的怒吼,同时开始朝着鼓楼轰击,鼓楼的城楼不断被炮弹击中,很多地方迅速坍塌,垮塌的砖瓦从墙体掉落,发出的碎石掉落声。
屯齐留下的八旗兵,此时全都躲在了鼓楼的女墙之后,破碎的砖石瓦片不断砸下,砸死砸伤了不少士兵,许多人的耳朵被猛烈的炮声震得嗡嗡响,紧张得不停喘着粗气,脸上更是早已经被滚滚而来的烟尘沾满。
每次炮声一停,这些八旗军,绿营军甲兵,便全都要探头出去观望局势,这个时候虽然天色大亮,但因为猛烈的火炮对轰,鼓楼大街前早已经烟雾弥漫,他们根本看不清楚明军的动向。
马振丰猜的果然没有错,清军在遭受到沉重打击之后,军心迅速开始动摇,而原本易守难攻,自成体系的鼓楼,很快就开始出现了逃兵。
在屯齐的设想里面,明军就算再强,也不是钢筋铁骨,若想攻克鼓楼,就必定会死伤无数,这里的守军至少能拖延到晚上。
但屯齐万万没想到,明军的火炮能那么快运进城内,鼓楼这种防御工事,虽然加固过了,但毕竟不是数丈宽的城墙,在火炮的轰击下,根本无法固守。
不止如此,等到明军的火炮射完三轮,停下散热的时候,鼓楼内还在坚守的清军惊恐地发现,明军的火炮还在源源不断运来,而且新运来的火炮似乎要比之前的还要更大。
而随着鼓楼在明军密集的炮轰之后,许多地方开始垮塌,在这些八旗军和绿营军的眼皮子底下,好几处架着大将军炮,弗朗机炮的女墙忽然就“哗啦”的几声塌了下去。
“啊!啊!啊”
这些女墙垮塌的同时,好几个正挨着女墙躲避明军炮火的八旗军和绿营军炮手,也随即惊叫着望下摔了出去,在堆满了碎石烂瓦和炮弹的地上,变成了一具具扭曲的尸体,一滩滩血水迅速渗出。
看到眼前的一幕幕惨况,这些八旗军和绿营军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也终于瓦解,许多人都惊得张大了嘴巴,条件反射般挪动着身体,紧接着便发生了甲兵大范围溃逃的情况。
而就在这个时候,鼓楼对着的南面大街上,再次传来了一阵轰鸣声,橙红色的火焰一闪而过,火炮发射吐出的白色烟龙很快便再次弥漫整个街口。
常登贵和手下的将领,也很快察觉到了异常,两轮炮击之后,立马下令吹响了冲锋的军号,
不过,常登贵并没有直接下令战兵冲锋,而是让火枪兵从两侧一面射击一面抵近,作为掩护。而战兵则在此时,从正面发起冲锋,只要能够抵近鼓楼,清军的所有部署都将失去作用。
而鼓楼内的清军,果然已经出现了大范围溃败的情况,他们在这一次的反击中,表现得十分混乱,根本无法再阻击明军。
赵正东领着麾下的甲兵,再度开始了进攻,他似乎能听到了鼓楼里传来的叫骂声,甚至还有军官在嘶声大叫。
他一面嚎叫着队列中的士兵跟上,一面发令,嘶哑的声音在密集枪声和此起彼伏的喊杀声中,经常听不清楚,他只能不停吹响竹哨,靠此联络部下的军官。
在火枪兵掩护下,明军战兵很快抵近鼓楼前的街垒,清军并没有完全撤退,冲锋在前的士兵被清军火枪击倒了七八人,但其他的人依旧前冲,很快便奋力攀上街垒,在各自军官的大吼声中,冲入敌阵。
霎时间,鼓楼内外,刀枪对碰声响成一片。赵正东冲入街垒,发现这里面的清兵虽然不少,但因为逃兵太多,防线漏洞百出,被这么一冲,便全都散开了,许多清兵干脆丢下兵器便往后跑。
混乱中,有的绿营兵甚至倒戈相向,将那些督战的八旗兵杀死,在明军的追击下,整个鼓楼内外,很快就堆满了实体,短暂的激烈战斗很快平息。
.
“看来鼓楼已经没了……”屯齐站在武胜门城楼上,看着南面鼓楼原本高高竖起的清军大旗被明军砍下,咬牙切齿道。
现在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屯齐眼看着鼓楼被明军攻破,很清楚自己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了。他实在没想到明军攻势那么猛,不到一天一夜,就占了半个武昌,若不是北城还有好几座城楼控制在手中,他都要怀疑这些家伙是不是天兵天将了。
“主子,这些尼堪兵太强了,鼓楼那么多炮,他们居然几个时辰就攻下了。”屯齐麾下的巴牙喇头子满脸难以置信道。
“那些尼堪有什么强的?”屯齐瞬间变脸,气得一边用刀背拍打着面前的巴牙喇头子,一边大骂着发泄道:
“鼓楼固若金汤,一定是那些绿营又溃逃了,否则那些尼堪兵绝对敌不过我大清勇士,绝对不可能!”
“那些没用的绿营兵一冲就散,奴才早先也是被他们裹挟,才不得不领兵后撤……”那个巴牙喇头子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一面护着脑袋,一面赶紧解释道。
不过,屯齐到底是打了许多年仗的老将,如今发泄完心中的怒气,也终于恢复了理智,他现在还得想办法突围出去,生气并没有用。
而那个巴牙喇头子见自家主子终于停手了,又赶紧凑上去,低声问道:
“主子,明军马上就要来了,咱们赶快放火,然后突围出去吧,再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那些尼堪兵转眼就能冲过来。”
“嗯。”屯齐点了点头,随即叹了口气,无奈道:“现在也只有放火,才能挡得住明帝的军队了。”
他从忠孝门派出去的塘马,已经引起了城外明军的注意,而宾阳门那边,他也传了命令过去,只要王辅臣行动,吸引了城外明军骑兵的注意,一切便都还有可能。
不过,一想到王辅臣,屯齐便觉得心慌慌的,那个家伙太贼了,他很担心对方在这个时候使坏,甚至是直接在宾阳门反正,那局势就更坏了。
“城里的那些绿营兵,全都不要管了,鼓楼现在已经被明军控制,你立马就带人去把街道上的火点起来,然后召集兵马,咱们一会直接从武胜门撤。”屯齐随即又下令道。
“哲,奴才这就去办。”那个巴牙喇头子闻言,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而就在他转身就要下城楼的时候,城下忽然跑上了一个八旗甲兵,朝着屯齐汇报道:
“将军,王辅臣领着兵马来了,说是宾阳门已经被明军攻破,他带着残兵,冒死撤了出来。”
“王辅臣?”屯齐眉头一挑,心中顿时涌出了一股不好的赶紧,这家伙果然没有听令。
第191章 全胜
鼓楼到武昌府北城布政司衙门的大街上,殿前中军的将士们一路猛打猛冲,赵正东和古德富领着手下的甲兵不停追击,手中的长枪刀斧,朝着背对他们溃逃的清兵不断突刺砍劈,短短半个时辰,便杀死了上百名清军逃兵。
而随着鼓楼的数千溃兵源源不断朝着布政司衙门东面的街道上涌去,惊慌惨叫的声音使得原本守在街垒中的那些八旗精锐甲兵,也在猛烈的冲击中,彻底失去了斗志,大部分被裹挟着后撤。
屯齐并非毫无准备,他除了最后一道火阻之外,还提前派兵入驻了通往武胜门城楼必经之路上的街垒,如今在明军的冲击下,也终于发挥了一些作用。
殿前中军一直攻到了布政使衙门北面的街垒前,才终于遇到有效的阻击,不得不停下来。这里的街垒布置森严,周围也没有小巷可以绕路,极大增强了清军坚守的信心。
而这个街垒中指挥的八旗将领,也没有一开始就堵着那些溃兵,甚至还主动拉开拒马,让他们在殿前中军追来之前,大部分都顺利通过,直接撤走了。
至于那些落在最后的,根本无法冲破街垒,在消耗了一波火枪箭矢的攻击之后,对于街垒也不再构成任何威胁。
殿前中军的军官,全都是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虽然已经杀发了性,但并没有失去最基本的战场判断,看到眼前的街垒,直接停了下来。
毕竟,在追击的过程中,殿前中军的兵马同样免不得大乱,如今只有“局”一层的部队,还保持着完整的建制。
赵正东和古德富领着的前锋,不过一百五六十人,还没有任何火炮,若直接对着清军重兵把守的街垒硬冲,根本就是送死。
不过,他们的身后,还有源源不断的殿前中军将士在赶来,这使得街垒中的清军面对这样一支百余人马的小队伍,也不敢主动出击!
而那些一路狼狈溃逃,如今终于躲进街垒之中的绿营军,八旗军溃兵们,更是惊魂未定,甚至还有一些刚刚撤入城楼的溃兵,已经往北面的巷口逃去了。
面对如此乱局,街垒中驻守的八旗兵不得不立即弹压整顿,他们还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也不知道屯齐早就打算放弃他们了,甚至因为局势变化太快,完全没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绝境。
常登贵很快就亲自领着兵马追了上来,最先抵达的是作为预备部队的一个千总部,他们率先朝着街垒发起了进攻,而后听到军号声,从其他街道攻来的另外两个千总部,也很快加入了战斗。
随着殿前中军攻破鼓楼,清军在武昌北半城的控制区域也极速缩小,溃兵基本上龟缩到了武胜门附近。武胜门南面的街垒,甚至是城楼附近,不断涌进溃逃的八旗兵和绿营兵。
不过,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屯齐一直等待的突围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常登贵策马来到阵前,一支支长枪从最前方的盾牌间隙中插出,大军现在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他带来的这支预备兵马迅速接替了久战疲惫的赵正东等部兵马。
赵正东接到调令,心里虽然有些遗憾,但军令如山,他必须要遵守。而且,打了那么久,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追击清军溃兵,但身上披着那么重的甲,便是他这样的猛士,也扛不住了。
如今,城内的局势依旧混乱,各处的清军溃兵也都没能清剿完,常登贵将这些兵马换下之后,也并非让他们彻底休整,而是部署到城内的关键地方,以确保大军对城池的全面控制。
毕竟,对于偌大的武昌城来说,殿前中军的兵马,还是不够的,常登贵十分担心屯齐会利用夜晚的混乱,声东击西,甚至是各个击破。城内的清军残部,同样需要警惕和镇压。
武昌府布政司衙门东西两面,原本正在追击清军溃兵的将士们,很快就从各个街道汇集而来,常登贵更是在麾下兵将攻坚拔寨的这段时间,派出亲卫去搜罗清军溃兵遗落在后方街垒中的小型弗朗机炮和将军炮。
这些小型火炮虽然威力比不上四磅炮,但对于大军攻坚来说,还是有一定助力的。
“传本将军令,火炮轰完之后,大军立刻开始冲锋,必须要在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前,攻到武胜门,要是让屯齐那狗鞑子跑了,老子饶不了你们!”
常登贵大吼着吩咐完麾下的军官之后,随即策马上前,来到了军阵中心,亲自指挥。
他心中估摸着时间,这个时候林昌峰应该已经领着天骑军在城外布下了天罗地网,无论清军是从武胜门,还是忠孝门突围,都只有死路一条。
换言之,现在只要他再逼一逼屯齐,后者一定会慌不择路,加紧撤退,而城外平野上,天骑军的突袭碾杀,远比城内的巷战,效率要高得多。
与此同时,忠孝门外,林昌峰所领的天骑军主力,已经借着夜色的掩护,悉数埋伏了起来。
屯齐在忠孝门附近,故意漏出了破绽,林昌峰果然上当,直接领着主力赶来埋伏。
当然,天骑军除了抽调千余骑兵入城助战之外,主力全部留在了城东和城北,林昌峰在武胜门外,同样部署了两个千总部,随时准备直扑武胜门而去。
不过,由于城内外的信息阻隔,林昌峰又带着骑兵四处奔走,递送军情的塘马出城之后,往往需要辗转半个多时辰,才能找到他,天黑之后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因此,他现在还没有了解到武昌城内的最新战况,也不知道常登贵的进展会如此神速,居然已经把屯齐逼得几乎走投无路了。
毕竟,武昌城北面和东面,除了宾阳门之外,殿前左军和殿前右军强攻了一日,都几乎毫无进展。
而林昌峰刚刚接受到的塘报,还是一个多时辰前,常登贵在强攻武昌城中心的鼓楼,依靠战兵根本无法迅速突破。
这使得林昌峰的伏击行动,到现在这个时候,还十分小心,就怕用兵的方向不对,让屯齐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跑了。
不过,林昌峰对于城内的局势,也并非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他现在十分笃定屯齐一定会在今晚突围出城。
毕竟,屯齐在城中军心溃散,尤其是麾下大军战力不敌的情况下,绝对不可能继续固守下去,他甚至还担心自己若是行动不快点,根本抢不到功劳了。
从城内塘马送来的军报中,林昌峰也大抵了解到城中清军的处境和战力,知道他们现在已经完全乱套,大军溃败的过程中,许多绿营兵偷偷脱离队伍,反正投降的。
其实,林昌峰想到这些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他和军中的绝大部分将领一样,在刚刚围城的时候,都以为这一仗至少要打个半年。
而即便是他这种军中的激进派,也都不敢想象常登贵能在一日之内,便几乎攻下了整个武昌城。
其实,这个时候,战局的发展已经不是明军能不能攻下武昌城的问题了,而是如此大胆冒进的打法,林昌峰没有亲历,根本不敢想。
当然,对于常登贵来说,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他看着大军连战连胜,清军节节败退,特别是确定清军毫无反击的实力之后,想的只是抓住战机。
而这样的攻势,也确实给清军的军心士气,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他们在毫无战心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打得过强悍的殿前中军?
不过,就在这时,忠孝门城楼外的平野之上,林昌峰大军埋伏的地方,两匹背上插着背旗的塘马,突然从黑暗中冒出,他们很快就冲进了一望无际的骑兵队列中。
林昌峰听到“哒哒哒”的马蹄声,立马转过身去,那两匹从御营派来的塘马,随即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中。
“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