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振兴方略 第29节

  如果那场大战打赢了,他在南京站稳了脚跟,获得了空前的威望,自然就可以开始抄家了。否则,还得稳住这些贪官污吏,勋贵和宗室们,以免内部生乱。

  周世显闻言,当即拱手抱拳,弓腰以对,他知道皇帝陛下说这些给他听是什么意思,也早就习惯朱慈对这些人下狠手。

  如今,朝廷的各项开支都十分浩大,确实是需要急财,恐怕要等过了这两年,朝廷内外,国家上下都进入正轨之后,局势才能好转。

  清军和顺军的表现和原本历史上差异不大,北方的局势在朱慈眼里,此时已经十分明朗,他要做的,就是整军备战,等清军南下的时候,给多铎一个迎头痛击。

  很快,朱慈交代完周世显一些机密的事情之后,便领着禁卫军和君子营,登上了林永安亲自坐镇的福船,准备渡江,前往浦口,视察郑鸿逵领来的福建水师,同时检阅驻守在那里的殿前军天武左营。

  感谢书友粤垦路大壮,啊小娘子别跑啊,林火山的打赏。

第57章 另一战线

  朱慈登船离开南京之后,周世显迅速加派人手,继续盯着左良玉,刘良佐两个拥兵的大将,然后特地绕道秦淮河,悄悄来到了南京城东面,外郭城中的一个偏僻府宅中。

  他只带了三个亲卫,一路上都是便装步行,并没有骑马招摇,以免得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精忠,找来的那些人,可靠吗?本官要的可不是歪瓜裂枣。”周世显听完手下心腹的汇报,沉声问道。

  “少爷,绝对可靠,他们都是些亡命之徒,武艺也不差,小的都已经筛选过了,全都是有家口当人质的,只要之后交给陛下派来的夜不收训练一番,绝对能办事。”

  右脸上有道裂到嘴角,二指那么粗刀疤的周精忠是跟着周世显从京城突围的周府家丁,此时直接凑过头,陪着笑脸小声道:

  “陛下不让咱们用军队出身的人,可特遣队的任务又非同一般,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小的便只能招这些人来了,到时候军棍一打,不怕他们不听话。”

  周世显听罢,没有说话,他知道朱慈要用这支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力量,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从当前的大军中选人,牵连太多,那是大忌。

  而周精忠看着自家少爷的样子,心中不由得有些担心,就怕对方不够狠,压不住那些鱼龙混杂的家伙。

  很快,两人就走进了这座偏僻的府宅后院,后院门口有十几个全副武装的精悍锦衣卫把守,里面则有五十几个身材样貌各异的汉子,有的看起来一脸杀气,但有的看起来却十分懦弱,毫不起眼。

  这里是周世显特地为锦衣卫找的秘密据点,府宅周边一里,都有他安排的暗哨,只要有生人靠近,里面的人都能第一时间察觉,防范不可谓不森严。

  府宅中把守的军官看见来人是指挥使周世显,当即上前迎接,拱手抱拳道:

  “驸马爷,人都在这里,只等您训话了。”

  周世显在手下心腹这里,依旧是驸马爷,这层暗示着他和当今圣上关系的身份,在他这里可比锦衣卫指挥使顺耳得多了。

  周世显点了点头,当即上前。而刚刚那个看起来恭恭敬敬的军官,对上其他人的时候,立马就换上了凶悍的面孔,吹鼻子瞪眼,厉声大喝起来。

  此时,那五十几个前不久从南直隶各处招揽来的武行打手,盗匪,溃兵,苦力,甚至是狱中的罪犯,北方逃难来的流民,正站在院子里面,议论纷纷,直到他们听到大喝声,才纷纷抬起了头。

  紧接着,他们便看见了一个身着便装的年轻男子走上来,但那些全副武装,气势汹汹的锦衣卫,全都得跟在他的身后。

  于是乎,一众人都不约而同聚拢在了一起,并把目光全都投到了周世显身上。

  不过,等到周世显走近之后,立刻就有胆大眼尖的,扫了他一圈,看出了这是个乳臭未干的少年郎。

  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地方混迹多年,什么样的人都见过,周世显虽然因为出身,见识不凡,但依旧很年轻,自然被这许多见多识广的人,一眼看透了。

  “全都给老子安静下来,这就是大明的锦衣卫指挥使,更是我大明朝的驸马爷,谁再敢吵吵嚷嚷的,绝不轻饶。”

  那个凶神恶煞的军官吼完,立马又转身来到周世显面前,弓腰拱手道:

  “驸马爷,都是些不懂规矩的家伙,请您训话。”

  周世显点了点头,同时抬手摆了摆,示意对方退到边上,然后肃目环视了一圈面前的众人,才沉声道:

  “本官也没有那么多废话要说,就两点。”

  他一面说着,一面伸出了两根手指:

  “第一点,愿意留下来的,锦衣卫一个月三两五钱月饷,绝不克扣,出一次任务十五两,立功了另外算赏银,但是必须要服从命令,凡事只管做,不要问为什么。

  第二点,这是玩命的活,你们的家人也都在本官手上,若是有人敢生出异心,投了敌,或者是把锦衣卫的机密泄露出去,便别想活着。”

  周世显说完,便又直直地盯着面前这些人看了起来,他此前派人招揽的时候,便已经告诉了他们这是玩命的大事,有胆量的来,而且只要有命在,还是长久营生。

  “一个月三两银子就想让老子玩命?”人群中,一个满脸胡渣横肉的壮汉忽然冷笑道:

  “老子当年在北边,随便抢一把,都不知道能赚多少了,大户人家的小姐,老子都尝过滋味,哈哈哈……”

  此话一出,其他人顿时交头接耳起来,似乎也有一部分认同这个说法,他们大部分都拖家带口,一个月三两五钱虽说不少了,但玩命的话,似乎又还差了些。

  这些人来自三教九流,全都刚刚被招来,还没有接受训练,此时虽然被周围的锦衣卫镇住了,但表现的依旧有些随意。

  而他们最终招进来之后,还需要经过训练,确保每一个人都学会了无条件服从命令,才能派出去执行任务。

  周世显见状,微微皱眉,冷冷盯着面前那个正在笑的胡渣壮汉,刚刚那个军官和周精忠原本还想发作的,但直接被周世显抬手拦下了。

  这家伙说来也是亡命之徒,手上早就沾满了血的,但此时被一个历练了小半年,亲手杀过人,见过林永安灭人满门,本身又架子十足的周世显那么盯着,却不由的觉得后背发凉。

  等到他面前的这些人全都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之后,周世显也终于蓄足了力,然后轻轻抬起手,召来了刚刚的那个锦衣卫军官,轻声道:

  “把刚刚那个不懂规矩的家伙舌头割了,剁碎丢出去喂野狗。”

  这句话的音量不大不小,正好那五十几个汉子都能听得到。

  只是,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不仅是他身旁的周精忠,便是驻守于此的锦衣卫军官和那五十几个来自三教九流,自称见过世面的汉子,顿时全都脸色惨白。

  不过,那个锦衣卫军官愣了一下,然后就立马上前,他身上披着甲胄,手里拿着钢刀,对付一个体型和他差不多,训练远不及他,手无寸铁的汉子,自然是手到擒来。

  周世显看着那个壮汉的舌头在几十人面前,被活生生地割了下来,一时忍不住偷偷打了个冷颤,这倒不是画面太过血腥,而是惨叫声太过凄厉,他这种上过战场的人,听到这样的声音,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慌张。

  如此一番,众人看着刚刚那个有眼不识泰山,出言取笑的人被割了舌头,然后又嗯嗯啊啊说不出话,一脸血污地被两个锦衣卫拖了下去,再没有一个人敢放肆说话,所有人的眼睛里,都带着畏惧。

  而这几十个刚刚被周世显割舌剁人吓住了的亡命之徒,此时只是面面相觑,并不敢说话,甚至刚刚脸上有些不屑神情的人,如今都低下了头,生怕被周世显注意到。

  说到底,他们最多不过是些混混流氓,劫匪歹徒,面对身后一群锦衣卫拱卫着的周世显,一旦后者展现出了那种杀伐果断的狠厉气势,哪里还敢放肆?

  不要说是他们了,就是周精忠,这个时候也还没缓过来,自家少爷什么时候那么狠了?

  见没人说话,周世显又说道:

  “你们既然来了,那就得明白锦衣卫的规矩,我现在给你们五个数的时间,做好决定,要是都不吭声,那就算你们是全都打算留下来了。”

  周精忠在旁边听着看着,他知道自家少爷是在给这些人施压,只是一时之间觉得这个少爷有些陌生。

  很快,就有十几人站到了一边,他们虽然说都算不上什么好人,更不是什么善类,但被周世显刚刚那么一吓,完全没了原本的胆气,只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周世显见状,当即笑道:

  “既然如此,本官也不强留你们了,待会每人去拿点路费,从此不要再出现在本官面前。

  记得,把今天的事情全都烂到肚子里面,一个字都不许说出去,否则无论在哪里,锦衣卫也不会放过你们。”

  随即,他又朝着身边的那个军官使了个眼色,对方心领神会,立即上前,把决定留下的人带走,而剩下的十几个人见状,这才松了口气。

  周精忠听到周世显的决定,虽然觉得直接把这些人放走有点草率,但也没有多说什么,他家这个少爷看来还是不够心狠啊!

  只是,等另外三十几个人被带走之后,周世显才忽然发话:

  “精忠,把这些人全都处理掉,一个也不留!”

  “啊……是,少爷!”周精忠稍稍一怔,然后立刻反应,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马上就带着身后的五个锦衣卫一拥而上,而门外也迅速冲进来了五六个披坚执锐的锦衣卫。

  转眼间,那十几个以为自己还能拿到路费走的汉子,就已经惨叫着变成了地上的尸体。

  “咱们也走吧。”周世显看着地上的尸体,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转身往门外走去。

  锦衣卫做事情,原本就不用讲道理,这些人若是不能用,杀了也便杀了,为了朝廷的大业,死几个人算什么?

第58章 集训

  长江北岸,新浦口大营前不久建成的“天武左营”校场上,震天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新兵们以旗队为单位,正环着校场进行跑操训练。

  赵正东如今被选为了副百总,正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喊口号,这样的集体跑操并不是第一次,但是在崭新的校场之上,全营两千多人一起跑操,对他们来说,却还是第一次。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皇帝陛下比原本计划提前了两日巡检军营。

  赵正东在军中级别不高,还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只是听说和水师有关。

  不过,这个时候,他根本顾不上想这些,眼下带好队伍才是关键。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几乎每个人都挨了几十军棍之后,天武左营的士兵们脚步都已经十分整齐,十二人为一队,三队为一旗队的方形队列更是严密方正,动而不散,纤夫们的优良组织性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如今,天武左营的各项建制已经基本完成,南直隶各大武库里面的所有刀枪也都已经下发,便是盔甲火枪,也有不少新兵已经拿到,不过因为数量有限,训练的时候基本上要两三个人轮流使用。

  而全军士兵彻底完成装备,朱慈预计要到十二月份,也就是原本历史上顺清在陕西潼关,榆林和延安府等地决战之时。

  赵正东被选为副百总,这完全在他的预料之内,其实就算不是手下的纤夫们选,让那些长官来选,他觉得也一定是他。

  不过,他对那个叫什么推选的,士兵有初选权,长官有最终决定权,还是觉得多余了。

  这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还做什么样子?最终肯定是长官说了算啊!

  而最终选出来的结果也大差不差,他听说全营只有两个头领因为为人刻薄,手脚不干净,没有选上。

  甚至,还有一些士兵在发现自己也能参与决定军官人选后,过后经常私下嚷嚷下次推选的时候要换人。

  至于那些兵种的分配,谁当长枪手,谁是刀盾手,哪些是火枪手,则是根据每个士兵的身高和体能来决定了。

  长枪手必须要最身强体壮的,这是军阵对决的核心力量,必须强悍无畏,力量十足。刀盾手则要求灵活矫健,体格和力量也有所要求。

  而这个时代的火枪使用,还比较呆板,按照编制,朱慈需要在军中保留三到四成火枪手,于是军中剩下的那些,体格和力量都不够强,又不是十分敏捷的,便都成了火枪手。

  朱慈为了迅速成军,对戚继光所著兵书的编制进行了一定的革新,在步战大军中,缩减了武器的种类,以减少训练的复杂程度。

  从历史沿革来看,这是符合发展趋势的,因为火器和军阵的结合,使得战场上个人武艺几乎成了鸡肋。

  至于所谓的“推举”,则是朱慈为了发掘基层军官士兵而设立的,他还在军中派了人,严格监督推举的整个过程,确保士兵的意愿得到贯彻。

  一方面,他是要借此筛出那些在原本小团体中不得人心的头领,另一方面,他也是要让这些士兵知道,若是自己的长官作风有问题,他们是可以检举的。

  当然,朱慈也明白,这个时代的士兵,没有经过更先进思想的洗礼,他们对这些事情的接受,需要更多的时间。

  但他相信,合理的制度终将会使得人才得以发掘,而不断涌现的军事人才,是一支军队得以保持旺盛战斗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但推举也仅此而已,军队必须保持上级军官的绝对权威,保持士兵的绝对服从,这里是最讲究等级和秩序的地方,任何违逆军令的行为,都会被严惩,甚至论罪处死。

  所以,其中的分寸和尺度,就得看朱慈的把握了,卡的太死便会僵化,放得太松,就不可能成就一支强军。

  跑完操之后,各个方阵旗队随即开始了各自的训练,首先是各旗队到指定的位置列队,然后便是最重要的军阵训练,这要训练整个上午。

  到了下午,则是士兵的个人武艺和兵器训练时间,这些对于提升士兵的素质而已,也十分重要。

  而如果晚上没有训练,那些白日里犯了错误的士兵,会受到集体惩罚,其他人则是在营房休息,但不能出军营,还经常会有突击演练。

  到这个时候,想着偷摸回去锄地,已经不可能。

  陈涛既不是长枪手,也不是刀盾手,更不是火枪手,胆子有些小的他选择了当一个火兵。

  他的好兄弟古德富当了长枪手,和他一队的另外一个同乡,拖家带口的孙达则是刀盾手,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盾在手,应该比较安全一些。

  陈涛原本觉得火兵也挺好,虽然月饷只有一两,比战兵少五钱,但吃穿都是军营管,也不用直接上阵拼杀,只要负责在后面预备就好,这个位置绝对是最安全的。

  而且,既然不用上阵厮杀,那训练应该也是少的,最起码要天天做饭,肯定不会和那些战兵一样,一天练到晚。

  但真正当了之后,他才发现,火兵要练习各种武器,除了那根挑东西的铁尖扁担外,长枪和刀盾都要练,以备必要的时候补上军阵。

  这让陈涛有些后悔,当火兵,多偷吃点肉都得心惊胆战,训练强度也大,还得烧饭伺候别人。特别是,月饷还少,一年要比战兵少六两银子。

  他都打听过了,在江浦附近修一间大瓦房安家,娶个媳妇,前前后后不过四十多两,要是他当战兵,拿一两五钱的月饷,三年就能娶到媳妇了,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至于打回山东去,回到家乡,他不知道行不行,反正现在已经在南直隶了,就地安家也不是不行。

  “全体立正!”

  赵正东忽然一声大喊,吓得陈涛一个激灵,他这两个多月来挨了三十几顿军棍,如今只要一听到口令就能立即反应出来。

首节上一节29/3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