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振兴方略 第51节

第86章 大挫耿军

  马振丰凭借着丰富的战场经验,突出重围之后,领着手下几个哨骑,一路狂奔,迅速回到了南面大军所在的荒村,向常登贵汇报了侦探到的军情。

  常登贵听罢,心中惊骇万分,随即传令原本准备从东面绕道袭击耿军的骑兵出战戒备,严防耿仲明大军的突袭,然后又立马派人将军情传到了军中各部,自己则亲自来到朱慈面前汇报。

  朱慈和一众将领听罢,原本还有些怀疑的。

  毕竟,这消息实在是太突然了,明明是他想要伏击耿仲明,怎么天还没亮,就变成了耿仲明要突袭他了?

  但很快就有前方的哨骑匆匆回报,耿仲明麾下的骑兵已经出动,正从两翼突入,来势汹汹,看样子是早有准备。

  到这个时候,朱慈自然也已经明白了耿仲明此前的种种行为,是将计就计,目的就是迷惑自己,然后发动突袭。

  “常登贵,胡茂祯,你们先领着两翼的骑兵出战,务必截住耿仲明的突袭,为步军集结争取时间。”朱慈立即针对敌情作出了部署。

  “喏!”两人领命,随即带着麾下的军官出战。

  而后,朱慈又召集了林昌峰等各营营官,千总为首的步军军官,亲自部署天威中营,天武左营,武勇营下属的六个千总部集结列阵。

  如今,朱慈早先制定的作战计划已经被完全打乱,好在骑兵提前集结了,倚仗着兵力优势,他还能将清军的突袭挡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而随着明军骑兵的迅速出击,耿仲明的突袭计划也没能成功,他麾下的骑兵不多,对明军并不占优势,耿继茂的突击很快就被常登贵和胡茂祯带兵挡住了。

  于是乎,就如同以往无数次在战场上发生过的那样,朱慈和耿仲明两人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都因为对手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被打乱了。

  不过,这对于局势瞬息万变,牵一发便能动全身的战场来说,似乎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双方都迅速根据战场上发生的意外状况,做出了新的部署,以使得己方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占据优势。

  耿继茂虽然突袭不利,但成功牵制住了常登贵和胡茂祯所领的部分骑兵,而耿仲明也带着步军迅速朝着明军主力所在的荒村杀来。

  朱慈此时迅速集结起了大军,无论是殿前军,还是京营,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训练,反应速度都已经极快,半个时辰不到,便在荒村北面的平野上,列好了军阵。

  而军阵两翼,还各有两个局的骑兵在掩护,他们正在和两三百步之外,提前赶到的两百多名耿军骑兵对峙。

  这些耿仲明麾下的骑兵一开始的时候十分嚣张,不断出击挑衅,区区两百人马,就好像将殿前军和京营总计六个千总部,四千多步军包围了一般。

  不过,随着双方在阵前爆发多次前哨战,耿军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他们根本无法轻易击败明军的哨骑,双方互有伤亡,不时有黑点惨呼着从马上摔下,但两边谁也无法将对方击败,赶出战场。

  两军在丢下十几具尸体之后,便同时后撤,转而维持各自的阵线了。

  朱慈此时已经穿好甲胄,他站在军阵后一个用五辆板车临时搭建而成的望台上,身前是四个举着盾的亲兵,林昌平站在了他的身边。

  这个人高马大的家伙身上披着两重甲,此时就如同铁塔一般高大,刚刚走上临时望台的时候,每踏一步,下方的板车都咿呀作响,朱慈甚至有些担心上面的木板会被他踩塌。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空气中飘散的薄雾逐渐消散,朱慈从北面耿军哨骑那里收回目光,开始缓缓打量起了己方的军阵。

  他的面前,从左到右,四个千总部以局为单位,依次展开,十六个局,共六百多名身穿红色鸳鸯战袍的火枪兵排成了三行,组成的正面颇为宽大。

  这些火枪兵根据编制和所用的武器,被分成了三部分。

  中间是三排四百多名手持各式鸟铳的火枪兵,殿前军和京营的差距主要在装备,军队编制相差不大,此时两股人马组合协同作战,并没有任何难度。

  而左右两翼分别是一个百人左右的斑鸠脚铳小方阵,他们将对来犯之敌展开斜射,特别是压制敌军在两翼的行动。斑鸠脚铳威力巨大,在距离九十步左右,就具有强大的打击力。

  火枪兵的前方是持盾执刀的战兵,由于时间紧迫,明军阵前除了这些举盾的战兵之外,几乎没有筑起防御工事。

  而火枪兵的后方,则是挺身林立的长枪兵,他们以横队排列,在近战的时候,将会和刀盾手一起,冲出方阵和敌军搏杀。

  在军阵两翼的,便是留守的四个局骑兵,其中两个局正在和耿军的前锋哨骑周旋,另外两个局一直护卫在方阵边,以防耿军的突袭。

  军阵的后方,还有两个千总部,这是朱慈留下的预备部队,他知道耿仲明只有四千兵马,其中步军不过三千,四个千总部已经足够对付他们。

  此时,殿前军和京营便已经完成了集结和列阵的一系列动作,组成了一个密集厚实,防御能力极强的阵型。

  朱慈看着阵前的一切,面色十分平静,他作为大军实质上的统帅,在这个和清军决战的关键时候,自然要亲临战场,坐镇指挥的。

  要知道,明军多次惨败在了清军手下,许多人对于和清军的决战,心里都没有底。他们这次面对的虽然不是八旗兵,但对方的战斗力也同样不容小觑。

  张煌言带着一众教导官此时已经加入了督战的队伍,他们一边观察士兵们的情绪,一边鼓舞士气。

  而这个时候,朱慈凭借着在军中的威望和号召力,御驾亲征的作用,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陛下都丝毫不惧,咱当兵吃皇粮的能怕吗?

  朱慈看着军中的士气随着一句句振奋人心的口号明显好转,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快,地面的震动开始变得明显,甚至作为临时望台的那几辆板车,也跟着震动了起来。

  朱慈感受到脚下越来越明显的震颤之后,随即推开挡在面前的几块盾牌,往前踏上一步,冷冷地看着地平线上,如同黑色潮水般涌来的清军。

  “终于来了!”朱慈好像松了口气一般,然后又立即朝着边上的军官沉声道:

  “传朕的军令,开始应旗!”

  “喏”

  “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回荡在平野之中,明军军阵中,站在队列外侧的一众军官皆是面色凝重。

  望台边上,天威中营的红色旗帜率先竖起,望中营第一千总部点去,远处的天威中营第一千总部千总和亲兵当即站起,竖起红旗响应,然后便是天威中营第二千总部,天武左营第一千总部,武勇营第一千总部

  六个千总部应旗结束之后,六个千总随即开始向麾下的十二个把总应旗,然后便是下一级的三十六个百总,再下一级的一百零八个旗队长,也纷纷取下了背旗,挥舞响应。

  霎时间,一百零八面颜色各异的三角背旗同时在排列整齐的军阵中迎风飞扬,在红黑黄蓝四色军服甲胄的映衬下,如同盛开的花海,场面蔚为壮观。

  随着六个千总应旗结束,一声低沉的长号响起,四千多名甲兵“轰”的一声,同时站立起来,甲胄摩擦碰撞的声音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虎”

  全军四千多名将士同时齐声高呼,声音震天而起,军阵两翼的战马甚至都被吓了一跳,一边扬蹄跳跃,一边暴躁地嘶鸣起来,两百多步外的清军哨骑,更是惊恐不已。

  如此阵势的明军,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与此同时,地面的震颤声越来越大,远处密集的马蹄声和脚步声混杂在一起,正由远而近,随着那道缓缓涌来的黑色浪潮一起传来。

  朱慈部署在阵前的骑兵防线,此时正一面防止耿军哨骑抵近侦察,一面侦探耿军的兵力部署,一直到这道黑色浪潮停在了距离明军方阵大约两百步的地方,整理队伍,他们才开始往回收缩。

  这个时候,明军军的部署已经完成,他们再和耿军哨骑缠斗下去,除了徒增伤亡之外,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骑兵在殿前军和京营中都同样十分珍贵,朱慈可不舍得让其白白消耗在前哨战之中。

  在战兵的掩护之下,出击的两个局,近两百名骑兵很快从各个方向撤回到了军阵两翼,重新集结成队。

  当然,原本留守两翼的那两个局,随即派出了数十哨骑,在军阵周围巡查,阻击耿军的零散侦察,同时确保军阵中的战兵不受袭扰。

  不过,那剩下的百余耿军哨骑并没有继续袭扰明军军阵,只是在周围不断游荡,远远地打量着已经检查完装备,整齐森严的明军方阵。

  耿仲明此时同样冷冷打量着面前整齐严密,几乎铺满了平野的明军军阵,眉头紧皱,耳中还不断传来战鼓军号声,既有己方军阵的,也有来自南面明军的,这让他心情有些烦躁。

  他在得知己方哨骑损失不小,而且无法突破明军的哨骑防线,抵近侦察之后,心中便顿感不妙了,刚刚又听到那一声震天而起的“虎”声,心中更加不安起来。

  耿仲明实在没想到这支明军的骑兵会如此强悍,不仅在两翼死死缠住了耿继茂带着的近千名骑兵,还把他派出两百多哨骑给挡住了。

  要知道,此前在淮北,便是高杰和黄得功麾下的精锐家丁,也不过如此罢了,宿州,亳州,睢宁等地的守军,马兵都不堪一击。

  他原本还想让耿继茂领着骑兵突袭明军,特别是扫清明军外围戒备的骑兵之后,配合正面的步军,包抄合围,一举歼灭这支北上明军的。

  但如今,由于耿继茂率领的骑兵主力被明军缠住,耿仲明也只能领着身边剩余的家丁和步军压了上来。

  而此时,明军的军阵之严密,气势之强悍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无论是此时竖立的那片长枪森林,还是阵前的盾牌,枪头盔甲反射的光亮,都给人一种难以抵挡的肃杀压迫之感。

  他面对明军几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这支明军恐怕不好对付啊!”

  耿仲明看完之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同时也庆幸自己硬着头皮从多铎那里,把刘忠麾下的降兵拉来了。

  “单从行军列阵来看,这支明军恐怕已经算是强军,确实不好对付。”耿仲明的亲兵头子收回目光,吸了一口气道。

  “王爷,咱们若是直接强攻,恐怕讨不到好处。”

  耿仲明点了点头,对面兵马比他更多,军阵又如此严整,虽然阵前没看到火炮,但火枪却是不少,如果是训练有素的话,那就真的难打了。

  当然,如果不是训练有素,那这些火枪兵便是摆摆样子而已,远远放完一轮枪之后,估计就阵脚大乱了。

  耿仲明麾下的火枪兵实力很强,就算是两军对射,他其实也不怕,甚至还有十成的把握自己能胜。

  毕竟,明廷的火枪兵是什么德性,他们手中的火器是什么质量,耿仲明一清二楚。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对方近战强悍,自己的兵马损失太大。

  这些可都是他的家底,若是一战打完了,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劳,也是没用的。如果手下没有兵马,他在清廷那里,就是个说话一点分量都没有的汉人。

  家丁头子看耿仲明的样子,知道对方心里犹豫,他倒不觉得对面有多能打,但这种事情不是他能决定的,随即开口说了几句怂恿的话。

  “不过,王爷,明军将主力悉数布于阵前,各部之间,固然可以相互掩护,有利于防守,但并不灵活,一旦久战,必定难以持久,到时候一处崩溃,定会处处崩溃。

  明军摆出那么个阵型,恐怕也是心里忌惮王爷的强兵。咱们只要佯攻一番,乱其阵脚,等世子收拢骑兵回来,再强冲两翼,必能找到其破绽。”

  耿仲明听罢,眉头微微挑动,他心里也差不多是那么想的,明军不可能不忌惮他,只要抓住机会,他应该很轻易就能击溃对方。

  一念至此,耿仲明再次抬起头看向了对面,恍惚间,居然看到了对面明军的中军位置,一面龙旗缓缓升起。

  不仅如此,随着那面龙旗升起,对面的明军军阵中,随即响起了一阵山呼海喊“万胜,万胜!!!”

  刹那间,耿仲明的眼睛都亮了,一边紧张的吞咽着口水,一边用力地擦了擦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他万万没想到,明帝居然会在阵中,心中一时惊讶万分,更激动不已!

  不仅是他,便是他手下的家丁头子,也惊得目瞪口呆,周围的清军更是一阵躁动,无论是耿继茂麾下的东江老兵,还是刘忠所部,似乎全都按耐不住了。

  这可是明帝,若是能在此战中擒获,南边的定武朝廷,便会立即土崩瓦解。如此泼天大功,飞黄腾达,还不是指日可待?

  “哈哈哈,明帝在此,那些碍手碍脚的文官,必定也在此,这场仗本王赢定了!”

  耿仲明激动得大笑起来,有明帝和那些文官在军阵中碍手碍脚,胡乱指挥,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在他的意识里面,明帝是不可能挣脱得了文官控制的。

  随即,耿仲明又对着手下将领大声下令道:

  “传本王军令,骑兵两翼袭扰,火枪兵检查装备,步军准备出战,活抓明帝!”

  “呜,呜,呜~~~”

  “轰隆隆”

  伴随着一阵低沉的战鼓军号声飞越耿军阵线,地面当即微微震动起来,黑色潮水般的耿军骑兵从两翼滚滚而来,上千只马蹄踩踏地面,发出了震耳的响声。

  耿仲明表现得十分谨慎,两翼都只派出了一支不到两百名骑兵骚扰。

  这些骑兵也不冲阵,而是在距离明军六十步左右的地方,三五成群,不断策马奔驰,还有些胆大凶悍的,进入到了三十步之内,不断往明军方阵中抛射箭矢,挑衅试探。

  明军方阵的弓箭手也毫不示弱,随着军号声响起,果断开始反击。战场两翼一时箭矢横飞,在空中划过了一道又一道抛物线,带着破甲锥的箭头碰撞盔甲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响声。

  在数以千计的箭矢对射中,那些抵近到三十步左右的耿军骑兵开始有人中箭倒下,同时不断有战马被流矢击中,摔倒在地,痛苦地嘶鸣挣扎。

  不过,耿军骑兵身披重甲,在六十多步的距离外,即便是步弓的破甲箭,对其伤害也不大,但骑弓威力更小,同样无法打击明军方阵。

  与此同时,朱慈也果断派出两翼的小队骑兵,将抵近的耿军游骑迅速击退,极大振奋了士气。

  耿仲明派出骑兵骚扰,本就只是想试探一下明军的实力而已,并未打算强攻,见此情形,也当即鸣金,将派出的两翼骑兵撤回。

  耿军的战斗经验十分丰富,在撤退的过程中,原本三五成群,看起来乱糟糟一片的各队骑兵相互策应,彼此掩护,甚至在军官的组织下,还能发动小规模的反击,击退了明军骑兵的追击。

  耿仲明用力地咬了咬牙,面色冷酷地看着对面明军方阵前,倒在地上,正扑腾着四肢,垂死挣扎的几匹战马。

  这轮袭扰并不成功,明军的骑兵表现不俗,看样子那就是明帝敢于亲征的底气了。

  不过,若是他猜得不错,对面那几千明军里面,也就只有这几百家丁骑兵是能战的了,耿继茂现在已经把明帝派到两翼的大部分骑兵兜住了。

  换言之,明帝身边此时已经没有多少可战之兵了,剩下的那些步军,恐怕一触即溃。

  很快,耿军中军又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鼓声,随军出征的刘忠旧部一千余兵将踏步上前,阵线之上,伴随着甲叶碰撞摩擦的叮当声,密密麻麻的头盔在不停耸动,三角令旗迎风飞扬。

首节上一节51/3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