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118节

  这种扁平的带状弹簧生产工艺更简单,冶炼炉可以用工厂原有的,毕竟目前冶炼炉的设备利用率不高,用来炼制座钟弹簧的材料也不会挤占打火机弹簧的产能。

  压延设备王建昆已经制造出来了,等过段时间就可以让父亲将设备运到凤山公社来。

  退火炉也可以用打火机弹簧的,只是要更改下退火程序就行。

  王建昆从母亲那了解到目前座钟工厂的产能大概是每月1.5万台,她每个月会跟查师傅对账,所以对座钟的产能了解的很清楚。

  在座钟作坊,王建昆看到了查晓明在安排蜡模的生产,跟他聊了会天,知道他目前是查师傅手上的一员干将了,主要负责蜡模生产以及铁模的维修,工资也上涨到了90元每月。

  他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毕竟比之前每天拉风箱以及帮忙打铁轻松,而且工资有90一个月,在公社范围内除了王家生产队的,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

  王建昆看他在这干得很起劲,原本想挖他走的心思也就放下了,临走时还是叮嘱他要多看书,可以给他写信或者打电报,他在学校的地址可以收到信和电报的。

  他表示一直没有忘记学习,找了很多高中的书看,准备明年参加成人高考看看能不能考上。

  听到他还在努力学习,王建昆也很高兴,怕他因为当前的高工资而不再努力了。

  在凤山公社的弹簧工厂里,王建昆跟查建亮厂长谈起了打算让他们生产座钟弹簧的事情。

  查厂长对于又有新产品当然是非常高兴,能够有新产品,意味着工厂还要扩建,能招募更多的人来工作,公社能分的利润也就更多。

  弹簧厂现在已经进入稳定期,产品的品质很稳定了,所以产值很可观。

  当前已经把设备款全部抵消完了,还有15万的盈余,今后每个月大概能挣12万的净利润。

  靠着这个弹簧厂,公社不仅把之前拖欠的干部工资和福利全部补上了,而且还有余力进行公社的基础建设。

  目前的打算是把清华到岭脚的路再修一修,同时也把电通到岭脚去,这样沿着公路两边的生产队就都可以通电了。

  修路的钱王家生产队打算赞助10万块,因为路修得更宽更平整,对王家生产队最有利。

  现在队里好几台车天天在路上跑着,路好走了,油耗也会降低很多不是。

  跟查厂长聊了会天,敲定了8月底送设备过来后,他就出发往王家生产队赶去了。

  路两边的水稻田里有很多人在除草,早稻已经长到快齐腰高了,再过几天应该就要抽穗了,所以得赶在抽穗前除最后一遍草,让稻子能吸收到更多的养分。

  在路过王家生产队的稻田时,王建昆发现稻子比其他生产队的长得要好很多,这才回想起父亲跟他说过今年队里已经种上杂交水稻了。

  父亲当时还特地跑去湖南找到农业技术学校的领导,请他们来指导种植,所以这些稻子长得不一般的好。

  到家后发现只有妹妹一个人在家做作业,看到王建昆回来,扔下笔蹦蹦跳跳的来抱王建昆。

  “哥~,你怎么这么久不回来,我听别的人说你们每月都会放假的啊,而且学校不是7月1号都开始放暑假的吗?”

  “快下来~,我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所以放假了也没时间啊!”

  “你不是读书吗?哪来的那么多事情,是不是放假了就在县城玩?也不知道带我去。”

  “你没收到我让爸妈带回来的礼物吗?我可没想着玩,真有事,你长大点就会知道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在家?”

  “爷爷应该在队里的办公室,奶奶和妈妈都去打火机工厂了,爸爸开车出去了,我做完作业也要去打火机工厂的食堂吃饭,哥你也一起去吧。”

  “奶奶怎么也去打火机工厂了,不回家烧饭吗?”“从上个月开始家里就很少烧饭了,除了工厂放假的时间会在家吃,其他时间都在工厂食堂吃了,因为奶奶也去工厂的食堂上班了。”

  “这样啊,那等你写完,我先去洗漱一下再和你一起去。”

  原来打火机工厂二期开始生产后,母亲就更忙了,完全没时间顾着家里。

  而爷爷也因为要协调很多事情,所以也经常不着家。

  父亲也要去公社打卡坐班或者开车出去,一家人忙得没时间回家了。

  奶奶在家经常做了饭等不到人吃,几次之后就提出也去工厂的食堂帮忙,省得1个人做饭了。

  目前队里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工作日不在家开火做饭了,因为一家人大部分都去打火机工厂上班或者做着给工厂配套的工作,所以就都去工厂食堂吃饭了,正式员工免费,家属每餐看吃的分量算钱。

  在工厂食堂,王建昆见到了奶奶和一帮差不多年纪的老人家在摘菜切菜,精神头很好,王建昆见状也就放心了。

  其实一路走在队里的路上,王建昆就发现比较冷清,原来大部分人都到工厂来了。

  跟母亲聊起了工厂的事情,知道队里也是考虑到现实情况,给上了年纪的人也安排了一些轻松的活做,当然也会出一份合适的工资。

  现在工厂已经开了7条线进行两班倒的生产,打火机的月产能是160万个,已经基本满足销量,如果后续销量有增加,还可以再把剩余的线开两班倒,产量预计可以增加到190万个左右。

  王建昆评估了下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觉得目前的产能是够了,除了东北三省,西北两省和西南两省没有正式的铺货,其他省份的大中型城市都已经有比较有实力的人在销售打火机了。

  那几个没有正式铺货的都是离这边太远,交通不方便,今后等时机成熟,可以去北方和西南建设打火机工厂,目前就按照这个产量做着就好。

  因为目前打火机的打火石只有王建昆能用超能力进行低成本的制造,其他想仿制的人因为搞不定这么个关键零件,所以没有竞争对手。

  而且等过两年,王建昆准备制造新式的打火机,比如用压电陶瓷进行点火,采用塑料外壳,不用煤油而是用炼化厂的废弃物丁烷当燃料。

  这样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重量也会大大减轻,照样能够保持竞争力。

  目前打火机项目还属于是挣钱最快的一个,从6月份开始每个月可以带来差不多1000来万人民币的净利润,这部分净利润中有200万左右是收取的黄金存放起来,有600来万是存到上海,广市等几个大城市的十几个账户上,还有100多万是用来购买稀土以及铜,锌,锰等金属储存起来了。

  母亲经手这么大的钱,已经不止一次的让王建昆想办法把钱藏起来,王建昆宽慰她不用担心,过几个月这些钱大部分都要进行投资了。

  一个是要到经济特区深圳去买地建厂房,另外一个就是在婺源县投资建设摩托车发动机工厂。

  这次就不打算用外汇投资了,因为产品主要是打算卖给国内的,挣不到外汇。

  当天晚上一家人也是在工厂食堂吃完饭才回家团聚的,父亲也从德兴铜矿赶回来了。

  队里目前的三台卡车已经全部利用起来了,而且还要时不时的请胡喜洋的车帮忙运输。

  父亲也要隔三差五的跟车去德兴或者饶州,他主要是去收帐的。

  德兴那边的货会经过长江运输到扬州再分发下去,胡跃飞和葛天为两人会每收到一批货后付上一批货的款,最近一个月产能翻番,货款也跟着多了起来,所以父亲不得不经常去收货款。

  程兴那边的货款已经要求他把80%存入王建昆办理的十几个账户了,存完后回执会带回到饶州作为收款凭证。

  跟家里人好久没见,所以聊到了很晚,第二天奶奶没有去工厂了,给王建昆做了好吃的,因为他下午又要去县城,今后要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回家。

  7月7号下午,王建昆的摩托车上带了好多吃的,带着满满的爱意离开了温暖的家。

  7月8号一早,7大弟子和吴萧义都在废品回收站的小教室就坐,王建昆看了时间,按照高考的时间点下发试卷。

  这些卷子的题目跟高考是一模一样的,排版也是相同的,这次模拟考也算是一次明年高考的预演。

  考完的休息时间王建昆也让他们不要去对答案,无聊可以再复习复习或者做下实验,编写段程序。

  就这样三天一晃而过,模拟高考结束。

  王建昆也没让他们等太久,1个小时后把他们重新召集起来,把成绩一一宣布。

  郑倩和俞子润两人是考的文科,成绩总分分别是592和560,总分是640分。

  考理科的总分也是640,俞敏598,郎骏建596,方贵华586,胡春明546,程明536,吴萧义512。

  按照往年的录取情况,他们都可以上重点大学了,只是如果要去BJ的重点大学特别是北大清华,那就只有郑倩,俞敏和郎骏建可以稳上,方贵华的成绩都有点悬,就算上了也选不到好的专业。

  不过王建昆让其他几个不要灰心,他们已经比其他人走在前面很多了,而且还有1年的时间,今后这种模拟高考将会进行多次,不断提高他们的临场应试能力。

  而吴萧义就比较振奋了,因为他的目标原来也只是一般的重点政法大学比如华东政法,现在他跟着王建昆学习了两个月,模拟考的成绩居然就够得上了,那么再学习1年,中国人大也不是不可以去拼搏一下的。

  模拟考试完成后,王建昆让他们明后天就回家,等到8月1号再来废品回收站,然后看意愿是否要去BJ游学,去看看首都,以及首都的名校,不去的可以留在废品回收站做实验,编程,做其他的等等都可以。

  吴萧义当即表示要去,并提议他来代买火车票,因为他可以买到卧铺,王建昆让他不用买火车票,因为他打算带着他们坐船经长江然后入大运河到北通州,然后再走陆路去BJ。

  其他几人听完王建昆的安排,都表示要一起去BJ,毕竟路费不用考虑了,一帮人一起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约定好了8月1号出发后,王建昆就带着制造出来的好几款摩托车发动机以及相应的技术资料从县城出发,在湖口镇接上等了1天的陈兴东,开着实验2号往重庆赶去。

第118章 抵达嘉陵厂

  6月底的时候,陈兴东就代表星耀集团发了函件给嘉陵厂,向他们推销摩托车发动机。

  嘉陵厂收到函件后没多久就发来邀请,请星耀集团派代表送样品去嘉陵厂看看。

  陈兴东其实也托人收集到了很多嘉陵厂的资料,所以才有把握发函过去就能很快回复要样品。

  其实嘉陵厂生产摩托车也没多久,其最早是生产军工产品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

  那年4月,上海的龙华兵工厂因为战争原因,搬迁到重庆沙坪坝双碑嘉陵江畔挂榜山,更名为军政部兵工署25兵工厂,由著名兵器专家冯朱棣任厂长,以制造枪弹为主,附带生产木柄手榴弹,代造铜皮,雷管,拉火帽等。

  其后就一直生产这类产品,当然生产设备也进行了一些更新,民国时期的一些设备陆续被苏式设备和自己生产的设备替代。

  然后就一直持续到1978年,这类军工品需求量开始大大减少,分配到的生产任务直接减半。

  所以为了寻找出路,嘉陵厂开始实施“军转民”,开发生产摩托车。

  1979年,嘉陵厂成立25人组成的摩托车研究所,于当年试制出第一辆“嘉陵”50型二冲程轻便摩托车。

  可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一般,特别是油耗高,载重轻,爬坡能力较差,如果带个人还顺带点东西,在重庆这边的陡坡路就只能是慢悠悠的爬了,而且排气管会一路冒黑烟。

  就算是这种性能一般的摩托车,经过一番改进后还是推出市场了,而且卖得还不错。

  于是他们赶紧组织扩大生产,一边改造设备,一边用摩托车跟其他工厂换机加工设备,在1980年,靠着半手工半机械的方式,造出来了2500辆,上市后都被一抢而空。

  嘉陵厂的领导面对这种局面,知道机会就在眼前,能不能翻身就看今后的步伐稳不稳当了。

  他们知道摩托车有一些问题,而且生产设备和工艺也不够好,可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国家刚改革开放,以前的那批老专家一部分被请回去负责更重要的项目了,还有一部分还在等着处理遗留问题。

  新培养的大学生还没毕业,就算毕业,也不可能有那个能力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厂领导一边寄希望于本厂的工程师逐个解决问题,同时也搭上了去日本考察的代表团。

  在日本,他们参观了本田的生产线,并提出了合作请求。

  此时两国关系因为苏联而变得紧密很多,而且日本此时正在谋求产业升级,对于制造摩托车已经不大看得上了,所以很顺利的达成了合作。

  80年底,来自本田的技术和设备落户嘉陵厂,然后厂内的研究团队很快就掌握到技术要点,然后一边用日本的设备生产,一边找其他工厂仿照设备或者帮忙生产零配件用于快速扩大产能。

  合作的工厂有浦陵机器厂,华伟电子设备厂,红山制造厂,南川农机厂等。

  所以到了1981年,产能迅速扩大,总共生产出来了5万辆摩托车。

  虽然扩大了20倍的产能,可是面对国内巨大的市场,这5万辆摩托车投放后连水花都没冒,被各地来的倒爷抢购一空。

  所以嘉陵厂今年一直在想方设法扩大产能,可是一些有生产组装摩托车能力的军工厂或者地方的机械工厂看到摩托车市场和利润这么好,对于嘉陵厂提出的合作要求就没那么积极了,因为他们打算自己组织生产。

  其实摩托车的生产技术不是很复杂,主要的难点就在发动机和变速箱,而变速箱对于一些军工厂而言也不是很难,最多就是造出来的性能差点,使用年限短一点。

  发动机相对来说就比较难了,特别是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发动机,对国内的大部分工厂来说都很麻烦。

  因为单独生产几台或者几十台,靠着厂里宝贝的高精度设备和人工,还是可以造出来的,但是要大批量的制造,需要的生产模式就变得不一样了。

  因为不可能再依靠几个7,8级工来修正关键部件的精度,而一般的工人和设备生产出来的东西,精度一致性都保证不了。

  那就必须要进口一些设备或者找到能够制造这些设备的工厂帮忙制造。

  嘉陵厂虽然先人一步,获得了日本的技术和几个技术强的工厂帮忙仿造设备,但是现在一些工厂反应过来,开始抢那几个设备厂的产能了。

  所以今年来嘉陵厂的扩产之路特别不顺,关键的发动机产能到6月份为止也只达到了8千台每月,而且目前来看,到年底也就是这个产能了,因为设备被其他工厂抢走了。

  官司已经打到了最上级的管理部门,可是反馈回来的信息很差,上级希望他们发扬下风格,让一让其他军转民的工厂。

  这就没什么办法了,想再花外汇去海外购买也批不下来外汇额度,因为整个国家今年都极度缺乏外汇。

  现在收到了香港的星耀集团发来的合作函,上面还写着是摩托车发动机方面的合作,那简直如久旱逢甘霖,厂领导讨论后决定务必要促成合作,解决发动机的短板。

  所以回函上提出想尽快会晤,并希望携带发动机样品去他们厂测试,如果测试合格,合作方式再面谈。

  陈兴东原本是打算坐飞机去的,毕竟他是港商身份,买机票很容易,而且也可以帮王建昆买。

  不过王建昆拒绝了,他打算走长江水路去重庆,因为今后的摩托车发动机不管放在深圳还是婺源,运输都是走水路更便捷。

  因为此时到重庆的火车主要是北方的铁路,南方的货物如果想通过火车运输到重庆,必须绕个大圈,在好几个枢纽进行转运。

  嘉陵厂虽然是军工厂,可军转民后地位跟真正的骨干军工厂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要协调这么多的铁路部门很难办到,而星耀集团就更不可能办到了。

首节上一节118/124下一节尾节目录